安王朝著坐在龍椅上的老皇帝深深一拜,一臉衷心的說道:“父皇,您可千萬別聽他胡說八道啊,兒臣當初求您為兒臣跟林家姑娘賜婚,那可都是為了父皇的身體著想啊。
後來求著父皇取消兒臣與她的婚事,也是為了大啟朝,兒臣所作所為,沒有一點是為自己著想的啊。
隻是如今有了顧大人,既然他可以率兵出征,那兒臣自然就沒必要撇開林家姑娘,可以繼續婚約了。”
老皇帝目光沉沉的看著安王,卻轉而問顧景安:“顧大人,你如何看?”
顧景安原本是想說自己願意為陛下分憂的,但是想到老皇帝生性多疑,隻能改了口道:“臣一切聽從陛下的吩咐。”
安王眸色一沉,側眼看了顧景安一眼。
兩個人剛結盟,他就開始耍心眼,安王已經有些不高興了。
顧景安自然感受到了安王的眼神與不喜,但是在皇帝麵前,他自然是先保命要緊。
老皇帝淡淡應了一聲,他說:“安王與林小將軍的賜婚,確實欠妥當。”
顧景安與安王俱是一愣。
兩個人原本已經達成協議,安王答應顧景安,他與林司念成親,然後再狠狠地折磨她,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林司念置於死地,為顧景安出氣。
而顧景安則答應安王,出兵應擊蠻軍,再將安王的人安插進軍隊。
如此一來,安王不僅在朝堂上有左丞相助力,在軍中,也有人。
但是老皇帝如今卻說安王與林司念的賜婚欠妥當,這不就是想否決這兩個人的婚事嗎?
聽到這話,坐在堂下的謝暄,唇角微勾。
果然,顧昭儀的枕邊風是有用的。
安王卻急忙道:“父皇,兒臣,兒臣其實是心悅林家姑娘的。”
老皇帝眉頭一挑:“哦,你心悅林司念?”
安王低下頭:“是。”
“嗬!”
一道輕笑聲,從謝暄的嘴中發出。
老皇帝看向謝暄,問道:“謝暄,你可是有話要說?”
謝暄笑著搖搖頭,說道:“回陛下,臣無話可說,隻是覺得安王的心,長得的可真密,每顆心上,都住著一位女子。”
不等老皇帝說話,安王已經急了,他急道:“謝暄,你什麽意思?本王是哪裏得罪你了嗎?你今日如此的針對本王?”
謝暄笑道:“安王這話,真是折煞謝某了,安王乃陛下七子,我謝暄不過是個閹人,哪敢針對安王,不過是有一顆赤誠之心,所以有些事,看不在眼罷了。”
老皇帝來了興趣,笑著問:“哦,謝暄,你又知道了什麽事,所以看不在眼了呀?”
謝暄一雙鳳眼,滿含深意的在安王與顧景安之間流轉。
其中意味,耐人尋味。
老皇帝眸色沉了沉。
安王與顧景安被謝暄的眼神看的渾身不得勁。
顧景安咬牙:“大人為何要用這種眼神看著我?”
謝暄並不說話,依舊用那種滿含深意的眼神看著這兩個人。
安王實在是被謝暄看的渾身難受,他再忍不了,直接從地上站起來,怒氣衝衝的質問謝暄:“謝暄,你到底什麽意思?你一個閹人,仗著父皇對你的寵愛,竟如此的不知天高地厚。”
老皇帝怒斥:“安王!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是你,你平日裏就是如此狂妄的嗎?”
安王道:“父皇,兒臣也是實在看不下去謝暄這股狂妄勁兒才出口教訓一二的。”
老皇帝冷哼一聲,說道:“今日你出口教訓朕的近沉,明日是不是就該清君側,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安王立刻跪地叩拜:“兒臣不敢!”
老皇帝冷笑道:“不敢?朕看你敢的很。”
教訓完安王,老皇帝又問謝暄,“謝暄,到底知曉了何事?說出來,讓朕聽聽。”
謝暄笑著說:“幾個時辰之前,暄聽派出去的探子說,安王與顧大人,似乎一起密謀了些對林小將軍很不好的事情。”
話音剛落,安王與顧景安都是一驚。
兩個人幾乎是異口同聲:“你血口噴人!”
謝暄起身,雙手抱拳,朝著老皇帝行了一禮,正色道:“陛下,您令臣掌管東督,天下瑣事,盡在東督的掌握之中,臣知道些密謀,不算什麽大事吧?”
老皇帝點頭:“這是你應盡的責任。”
說完,老皇帝轉而用冷厲的眼神看著顧景安與安王,厲聲道:“說吧,你們兩位,兩位大男人,欲對林家姑娘如何?”
老皇帝雖然多疑,但也極為精明,謝暄這話說的多直白了,他能聽不出裏麵的意思?
更何況,兩天前安王與顧景安還是針尖對麥芒的關係,怎麽太子一失勢,兩個人就上了一條船了?
這兩個人的行為,根本就是在老皇帝的頭上蹦迪。
一個為了爭奪皇位不顧親情,一個身為臣子卻反複橫跳,昨日還站隊太子,今日就已經與安王沆瀣一氣了。
雖然幾乎每一位皇帝登上帝王之位,都是要殘殺手足兄弟,可到了他自己,卻是極為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子們手足相殘,他隻希望他的兒子們能夠完全聽他的話,被他完全掌握。
可是他卻忘了,權利對於人來說,是有天然的吸引力的。
連他自己都沒辦法拒絕,憑什麽讓他的兒子們不被吸引呢?
顧景安被老皇帝嚇得渾身瑟瑟發抖。
安王卻極力否認:“父皇,您別聽謝暄胡說八道。”
老皇帝一巴掌拍在麵前的案桌上,他說:“東督之人,從不胡說八道。”
其實他們兩個不說,老皇帝也能猜出個七七八八。
老皇帝將目光看向顧景安,說道:“顧景安,你可是還對林家姑娘與你和離,而心生不滿?”
顧景安額頭貼地說道:“臣不敢。”
老皇帝冷笑一聲說:“你不僅僅是因為和離的事情才對林家姑娘心生不滿的吧?還有後麵的那些事,你府中之人去將軍府鬧事,被林家姑娘告到京兆尹的麵前,讓你靖安伯府丟了麵子,讓你懷恨在心?”
顧景安嚇得渾身發抖:“臣不敢。”
老皇帝冷笑道:“你不敢?朕看你是敢的很。你不僅敢,你還小肚雞腸,無一點大將風範!”
後來求著父皇取消兒臣與她的婚事,也是為了大啟朝,兒臣所作所為,沒有一點是為自己著想的啊。
隻是如今有了顧大人,既然他可以率兵出征,那兒臣自然就沒必要撇開林家姑娘,可以繼續婚約了。”
老皇帝目光沉沉的看著安王,卻轉而問顧景安:“顧大人,你如何看?”
顧景安原本是想說自己願意為陛下分憂的,但是想到老皇帝生性多疑,隻能改了口道:“臣一切聽從陛下的吩咐。”
安王眸色一沉,側眼看了顧景安一眼。
兩個人剛結盟,他就開始耍心眼,安王已經有些不高興了。
顧景安自然感受到了安王的眼神與不喜,但是在皇帝麵前,他自然是先保命要緊。
老皇帝淡淡應了一聲,他說:“安王與林小將軍的賜婚,確實欠妥當。”
顧景安與安王俱是一愣。
兩個人原本已經達成協議,安王答應顧景安,他與林司念成親,然後再狠狠地折磨她,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林司念置於死地,為顧景安出氣。
而顧景安則答應安王,出兵應擊蠻軍,再將安王的人安插進軍隊。
如此一來,安王不僅在朝堂上有左丞相助力,在軍中,也有人。
但是老皇帝如今卻說安王與林司念的賜婚欠妥當,這不就是想否決這兩個人的婚事嗎?
聽到這話,坐在堂下的謝暄,唇角微勾。
果然,顧昭儀的枕邊風是有用的。
安王卻急忙道:“父皇,兒臣,兒臣其實是心悅林家姑娘的。”
老皇帝眉頭一挑:“哦,你心悅林司念?”
安王低下頭:“是。”
“嗬!”
一道輕笑聲,從謝暄的嘴中發出。
老皇帝看向謝暄,問道:“謝暄,你可是有話要說?”
謝暄笑著搖搖頭,說道:“回陛下,臣無話可說,隻是覺得安王的心,長得的可真密,每顆心上,都住著一位女子。”
不等老皇帝說話,安王已經急了,他急道:“謝暄,你什麽意思?本王是哪裏得罪你了嗎?你今日如此的針對本王?”
謝暄笑道:“安王這話,真是折煞謝某了,安王乃陛下七子,我謝暄不過是個閹人,哪敢針對安王,不過是有一顆赤誠之心,所以有些事,看不在眼罷了。”
老皇帝來了興趣,笑著問:“哦,謝暄,你又知道了什麽事,所以看不在眼了呀?”
謝暄一雙鳳眼,滿含深意的在安王與顧景安之間流轉。
其中意味,耐人尋味。
老皇帝眸色沉了沉。
安王與顧景安被謝暄的眼神看的渾身不得勁。
顧景安咬牙:“大人為何要用這種眼神看著我?”
謝暄並不說話,依舊用那種滿含深意的眼神看著這兩個人。
安王實在是被謝暄看的渾身難受,他再忍不了,直接從地上站起來,怒氣衝衝的質問謝暄:“謝暄,你到底什麽意思?你一個閹人,仗著父皇對你的寵愛,竟如此的不知天高地厚。”
老皇帝怒斥:“安王!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是你,你平日裏就是如此狂妄的嗎?”
安王道:“父皇,兒臣也是實在看不下去謝暄這股狂妄勁兒才出口教訓一二的。”
老皇帝冷哼一聲,說道:“今日你出口教訓朕的近沉,明日是不是就該清君側,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安王立刻跪地叩拜:“兒臣不敢!”
老皇帝冷笑道:“不敢?朕看你敢的很。”
教訓完安王,老皇帝又問謝暄,“謝暄,到底知曉了何事?說出來,讓朕聽聽。”
謝暄笑著說:“幾個時辰之前,暄聽派出去的探子說,安王與顧大人,似乎一起密謀了些對林小將軍很不好的事情。”
話音剛落,安王與顧景安都是一驚。
兩個人幾乎是異口同聲:“你血口噴人!”
謝暄起身,雙手抱拳,朝著老皇帝行了一禮,正色道:“陛下,您令臣掌管東督,天下瑣事,盡在東督的掌握之中,臣知道些密謀,不算什麽大事吧?”
老皇帝點頭:“這是你應盡的責任。”
說完,老皇帝轉而用冷厲的眼神看著顧景安與安王,厲聲道:“說吧,你們兩位,兩位大男人,欲對林家姑娘如何?”
老皇帝雖然多疑,但也極為精明,謝暄這話說的多直白了,他能聽不出裏麵的意思?
更何況,兩天前安王與顧景安還是針尖對麥芒的關係,怎麽太子一失勢,兩個人就上了一條船了?
這兩個人的行為,根本就是在老皇帝的頭上蹦迪。
一個為了爭奪皇位不顧親情,一個身為臣子卻反複橫跳,昨日還站隊太子,今日就已經與安王沆瀣一氣了。
雖然幾乎每一位皇帝登上帝王之位,都是要殘殺手足兄弟,可到了他自己,卻是極為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子們手足相殘,他隻希望他的兒子們能夠完全聽他的話,被他完全掌握。
可是他卻忘了,權利對於人來說,是有天然的吸引力的。
連他自己都沒辦法拒絕,憑什麽讓他的兒子們不被吸引呢?
顧景安被老皇帝嚇得渾身瑟瑟發抖。
安王卻極力否認:“父皇,您別聽謝暄胡說八道。”
老皇帝一巴掌拍在麵前的案桌上,他說:“東督之人,從不胡說八道。”
其實他們兩個不說,老皇帝也能猜出個七七八八。
老皇帝將目光看向顧景安,說道:“顧景安,你可是還對林家姑娘與你和離,而心生不滿?”
顧景安額頭貼地說道:“臣不敢。”
老皇帝冷笑一聲說:“你不僅僅是因為和離的事情才對林家姑娘心生不滿的吧?還有後麵的那些事,你府中之人去將軍府鬧事,被林家姑娘告到京兆尹的麵前,讓你靖安伯府丟了麵子,讓你懷恨在心?”
顧景安嚇得渾身發抖:“臣不敢。”
老皇帝冷笑道:“你不敢?朕看你是敢的很。你不僅敢,你還小肚雞腸,無一點大將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