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不是沈涵打來的電話,否則陳澤這次“出差”的名義,免不了一頓挨罵!


    可即便如此,對於電話那頭的丁成艾,陳澤也是有些尷尬在的……


    “丁總,我這不是手頭上忙,正好回山溝村一趟嘛!”


    “無憂傳媒那邊,你們幾個元老互相幫襯一下唄?不就可以了?”


    此時的陳澤還不知道,電話那頭,沈涵就站在丁成艾的旁邊。


    而且…丁成艾還開著揚聲器!


    “是嗎?陳總,你這麽厲害啊?”


    陳澤怔住了,這聲音,怎麽這麽熟悉?


    不對!等等……這……好像是……


    “咳咳咳,我可不敢稱自己陳總,我不過是個打工的罷了。”


    “是嗎?打工人?就是這麽當甩手掌櫃的嗎?”


    沈涵冷笑一聲,將電話拿了過來,


    “陳澤,給你半天的時間,立馬回來!”


    “無憂傳媒,是你的,而不是別人的,你得清楚這個概念!”


    陳澤一聽沈涵的聲音,頓時覺得頭皮發麻,心裏暗道:


    “這下可好,‘出差’變成‘被抓包’了。”


    他連忙調整狀態,企圖用幽默化解這份突如其來的尷尬。


    “哎呀,沈總,您聽我狡辯,不,解釋。


    您看,我這不是在進行一場說走就走的鄉村深度考察嘛,


    為了更好地理解咱老百姓的需求,這樣才能打造出接地氣、有人情味的傳媒作品,對吧?”


    陳澤故作輕鬆地笑道,心裏默默盤算著怎樣才能讓這通電話,聽起來不那麽像是逃避責任的借口?


    沈涵在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似乎在衡量這話裏的可信度,然後突然話鋒一轉,


    “哦,這樣啊?那你說說看,這次鄉村考察的最大收獲是什麽?


    是不是學會了怎麽用土辦法預測天氣,還是掌握了跟雞鴨鵝談判的技巧?”


    她故意擺出一副饒有興趣的模樣,但實際上語氣中帶著不容忽視的犀利。


    陳澤一聽,心裏咯噔一下,隨即靈機一動,


    “哈哈,沈總,您可真會開玩笑!不過說到收獲,還真有一二。


    比如說,我發現咱們山溝村的廣播站比我們公司的內部通訊還高效,下次咱們考慮引進這種‘天然擴音係統’。


    再比如,我意外學到了如何用一根竹竿和幾片葉子製作簡易信號放大器,


    說不定能給咱們的技術部門帶來靈感,開發出全新的無線傳輸技術呢!”


    他一邊說著,一邊暗暗希望自己的即興發揮能博得沈涵一笑。


    沒想到的是,沈涵還真被逗樂了,雖然笑聲中帶著幾分無奈,


    “陳澤,你這張嘴啊,不去說相聲真是浪費了。


    行,看在你這麽有創意的份上,給你放寬到一天時間,但回來以後,你得給我詳細匯報這次‘考察’的所有心得,


    順便給咱們員工做個分享,題目我都想好了——《從山溝村到都市傳媒:如何用竹竿改變世界》。”


    “得嘞,沈總,保證完成任務!不過到時候,我能不能請咱們的設計部門先做個竹竿logo,顯得更有儀式感?”


    陳澤順著沈涵的話,繼續發揮他的幽默細胞。


    沈涵在電話那頭歎了口氣,聲音裏透著一絲笑意,


    “你啊,總是能讓人哭笑不得,好了,趕緊收拾收拾,別忘了正事。


    無憂傳媒還等著你這位靈魂人物回歸呢。”


    通話結束後,陳澤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心想這番機智應對算是暫時躲過一劫。


    他決定,回去之後不僅要好好準備那份匯報,


    還得把這段經曆融入到接下來的項目策劃中,讓團隊感受到來自鄉村的淳樸智慧與創新靈感!


    第二天清晨,陳澤帶著山溝村的“寶貴經驗”,和一身鄉土氣息,回到了無憂傳媒的大樓……


    一進門,就被前台小妹林悅攔下了,


    “喲,陳總,這是剛從巴黎時裝周回來嗎?這身行頭可真夠複古的。”


    陳澤嘿嘿一笑,拍了拍衣角的塵土,


    “林悅啊,你有所不知,這可是最新鄉村風,回頭給你也整一套,咱們引領新風尚!”


    步入辦公室,還沒來得及坐下,沈涵便推門而入,手中拿著一張行程表,


    “陳澤,按照約定,下午兩點的全體大會,你要給大家分享你的‘鄉村考察’成果。準備好了嗎?”


    “那是當然,沈總,我已經擬好了提綱,


    《從田園到高樓:竹竿的跨界應用與心靈啟迪》,保證讓大家耳目一新。”


    陳澤信心滿滿地說道,沈涵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下午兩點,會議室座無虛席,連平時最不喜歡開會的it部小王也來了,


    據說他是想看看陳澤,是怎麽用一根竹竿講出花來的?!


    陳澤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分享,


    “各位同仁,首先我要澄清一點,這趟‘出差’讓我深刻意識到,創意無處不在,


    哪怕是在,最不起眼的山溝裏!


    比如說,我學到的第一課——‘如何利用自然風力進行消息傳播’,就是山溝村的廣播站給了我靈感。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能在廣告牌上安裝類似裝置,風一吹,信息自動播報,環保又高效!”


    台下一陣竊笑,夾雜著幾聲“靠譜嗎?”。


    陳澤見狀,話鋒一轉,


    “當然,這隻是一個大膽的想法,接下來的才是重頭戲——‘竹竿信號放大器’。


    經過我與幾位鄉親的深入探討,發現隻需簡單材料就能提升信號強度。


    技術部門的夥伴們,這或許能啟發我們的新產品開發,實現低成本高效率的通信解決方案!”


    這時,會議室角落傳來一聲低沉的“哼”,


    原來是技術部的老李,他半信半疑地問道,


    “陳總,您確定這不隻是鄉村傳說?”


    陳澤笑容可掬地回應,


    “老李,懷疑精神值得鼓勵,但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不如這樣,我們周末組織一次戶外活動,實地測試一下我的‘發明’,如何?”


    沈涵在旁微笑著點頭,她對陳澤這番既能活躍氣氛又能激發團隊創新思維的分享感到滿意。分享會後,公司裏掀起了一股“竹竿熱”,大家紛紛腦洞大開,討論起各種竹竿可能的應用場景。周末,陳澤帶著一眾同事,浩浩蕩蕩地前往近郊的小樹林,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竹竿科技節”。從簡易天線到竹筏製作,從竹風鈴到竹筒飯,活動不僅增進了團隊凝聚力,還真讓他們發現了幾個可行的創意點子。活動尾聲,陳澤站在夕陽下的小山坡上,望著歡聲笑語的同事們,心中暗喜:“看來,這趟‘出差’雖波折不斷,卻也意外收獲滿滿。


    有時候,換個角度看問題,真的能開啟一片新天地。”而無憂傳媒,也在陳澤的帶領下,悄然孕育出一股從田野到都市的清新之風,讓創意的種子,在每個員工的心中生根發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戶外直播:開幹!玩的就是真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蒜不吃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蒜不吃皮並收藏戶外直播:開幹!玩的就是真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