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這男人這麽虛嗎
被衝喜後,短命相公長命百歲了 作者:how想吃炸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瑾韻!媒婆來了,麻利的給我滾出來!”
淩瑾韻心意微動,瞬息間又回到了那簡陋的茅草屋中。
此刻,玉墜已與她徹底相融,化作一朵精致的蘭花標識,隱匿於她的鎖骨之下。
她打開房門,隻見媒婆早已等候在外,見她手中隻拎著個破布包裹,不禁在心中暗歎老趙家的吝嗇。
“丫頭,這山路不好走,咱們得抓緊時間,否則天黑就麻煩了。”媒婆催促道。
淩瑾韻點頭應允,默默地跟在她身後,踏上這段未知的旅程。
據原主的記憶,她即將嫁入的這戶人家在當地頗有家產,家中男丁更是村中罕見的讀書人,前年剛剛高中秀才。
遺憾的是,其身體虛弱,去年入冬時感染風寒,至今仍病榻纏綿,等待她去衝喜。
淩瑾韻暗自嘀咕,萬一這衝喜不成反而把人衝沒了,她該不會還要負責償命吧?
山路蜿蜒曲折,厚厚的積雪更增加了行走的難度。
正午時分,兩人在一處山坡歇息。媒婆大口大口的喘氣,灌下一口水,從懷中摸出一個黃麵饃饃。
看著淩瑾韻瘦弱的模樣,她心生憐憫,主動分給她半個。
淩瑾韻感激地道謝,隨後迅速掰開饃饃狼吞虎咽。
原主已有三日未進食,若非之前飲用了靈泉,恐怕她早已倒在半路上。見她吃得急切,媒婆貼心地遞過水壺。
“你婆婆是個善良的人,到了秦家隻要你聽話懂事,日子肯定比在娘家過得好。”媒婆勸慰道。
淩瑾韻敷衍地點點頭,心中明白憑自己的醫術,無論身處何地都能自食其力。
若非缺少通行憑證,她早逃之夭夭了。
夕陽西斜時,她們終於抵達北河村。
秦家並不在村落之中,而是坐落於遠離喧囂的山腳下。
待她們到達時,天色已近黃昏。由於婚事倉促,沒有設酒宴,僅在窗上貼了一些紅色喜字的剪紙,擺好香案以示喜慶。
媒婆領著淩瑾韻跨進門檻,一名半大小子早已抱著一隻紅公雞守候在此。
要與公雞拜堂?那新郎官難道病得連床都下不了?
淩瑾韻任由媒婆為她戴好紅蓋頭,拜堂後被引入新房。
她小心翼翼地掀起蓋頭的一角,隻見炕頭燒得火熱,一名清瘦男子背對著她,裹在厚重的被子裏,一動不動。
莫非真的要她來衝喜,結果把人衝得駕鶴西去了?
淩瑾韻放下蓋頭,輕手輕腳地靠近男子。他五官俊朗,眉眼如畫,周身散發著溫文爾雅的書卷氣息。
然而麵色蒼白如紙,病態盡顯。
他正發著高熱,呼吸急促且伴有痰鳴。
這樣的病症在現代社會,隻需打兩針便能痊愈,但在古代……
淩瑾韻頓時陷入困擾。
按照原主的記憶,鎮上的大夫診斷秦硯辭患有肺癆,一直按照癆病治療。
然而,他其實隻是因風寒侵襲導致的肺炎,若繼續延誤病情,隻怕性命堪憂。
但此時的她,在他人眼中不過是個目不識丁的鄉下姑娘,誰會相信她的判斷?
正在思忖之際,婆婆掀簾而入。
“瑾韻,嫁給我當媳婦,委屈你了。”
淩瑾韻輕輕搖頭,內心卻在暗諷:明知委屈還要強娶,竟拿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子給將死之人衝喜,臉皮可真夠厚!
這位中年婦女麵容憔悴,身穿粗布棉襖,盡管衣袖處有補丁,整體倒也整潔體麵。
她走上前,握住了淩瑾韻的手,察覺其冰涼,又摸了摸她身上單薄的蘆花襖,眉頭皺得更深。
“蘆花?”她驚呼,“這麽冷的天穿這個,豈不是要把人凍壞?”
她立刻從櫃子裏翻出一件嶄新的棉襖遞過來,催促淩瑾韻趕快換上。
王蓮娟從前聽媒人提起,淩瑾韻在家飽受後娘虐待,沒想到竟惡劣至此。
幸虧他們事先為新媳婦備好了衣物,否則這孩子恐怕會被凍出病來。
淩瑾韻不再多想,迅速換上棉衣,頓感暖意融融。
先前與她拜堂的少年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麵條走進來,麵上蓋著一個雞蛋,這大概是家中最好的食物了。
淩瑾韻吃完麵條,卻沒有動那個雞蛋。
她時刻準備離開這裏,所以不願對這個家庭產生過多牽絆。
王蓮娟輕聲細語地勸著,硬是把筷子又塞回淩瑾韻的手心。
“讓你這丫頭急急忙忙嫁過來,連個像樣的婚禮都沒辦,已經很對不起你了。哪還能在其他地方再讓你受委屈呢?”王蓮娟心疼地說。
淩瑾韻拗不過,隻好接過了筷子,心裏卻琢磨著怎麽找個機會還回去。
畢竟,她在孤兒院獨自長大,習慣了什麽都要靠自己,不喜歡欠別人人情。
看到淩瑾韻的臉色恢複了一絲紅潤,手也暖了過來,王蓮娟笑著叮囑:“硯辭方才剛喝了藥,現在睡下了。他明天見到你,肯定高興得很。”
“你就安心在這兒住下吧,等我兒子病好了,他定會好好對待你。要是,要是……”
王蓮娟說到這裏,突然卡住了,停了一會兒才接著說,“隻要你願意你好好照顧他,我們秦家絕不會虧待你的。”
淩瑾韻默默地點點頭,接受了這個安排。
這輩子她都單身到30歲,早已斷了情愛,重生之後也不打算隨便嫁人。
這麽一想,做個寡婦好像也不錯。
“時間不早了,你們兩口子早點休息吧。”王蓮娟說著,輕輕關上門離開了。
現在屋裏隻有淩瑾韻和秦硯辭兩個人。
淩瑾韻慢悠悠走到炕尾的書桌旁,借著微弱的燭光翻看了幾頁,隻見上麵的字跡清秀有力,透著一股書卷氣。
聽媒婆說,秦硯辭可是鎮上最年少的秀才,要不是出了點意外,今年說不定就能中舉人了。
之前在村子裏聽到的閑言碎語告訴她,公公生前是個獵戶,辛辛苦苦攢下了一份家業,可惜不到四十歲就去世了。
臨終前,他留下兩條遺願:一是讓大兒子秦硯辭專心讀書;二是讓秦硯辭延續香火。
可憐的四口人相依為命,家裏的積蓄恐怕早就花完了。
而用來迎娶淩瑾韻的那點彩禮錢,本來是準備給秦硯辭上京趕考用的。
淩瑾韻扭頭看向炕上躺著的秦硯辭,眉頭微皺。
她明白古代人看重長子長孫,但家中不是還有一個弟弟嗎?為何公公非要讓秦硯辭留下後代呢?
淩瑾韻心意微動,瞬息間又回到了那簡陋的茅草屋中。
此刻,玉墜已與她徹底相融,化作一朵精致的蘭花標識,隱匿於她的鎖骨之下。
她打開房門,隻見媒婆早已等候在外,見她手中隻拎著個破布包裹,不禁在心中暗歎老趙家的吝嗇。
“丫頭,這山路不好走,咱們得抓緊時間,否則天黑就麻煩了。”媒婆催促道。
淩瑾韻點頭應允,默默地跟在她身後,踏上這段未知的旅程。
據原主的記憶,她即將嫁入的這戶人家在當地頗有家產,家中男丁更是村中罕見的讀書人,前年剛剛高中秀才。
遺憾的是,其身體虛弱,去年入冬時感染風寒,至今仍病榻纏綿,等待她去衝喜。
淩瑾韻暗自嘀咕,萬一這衝喜不成反而把人衝沒了,她該不會還要負責償命吧?
山路蜿蜒曲折,厚厚的積雪更增加了行走的難度。
正午時分,兩人在一處山坡歇息。媒婆大口大口的喘氣,灌下一口水,從懷中摸出一個黃麵饃饃。
看著淩瑾韻瘦弱的模樣,她心生憐憫,主動分給她半個。
淩瑾韻感激地道謝,隨後迅速掰開饃饃狼吞虎咽。
原主已有三日未進食,若非之前飲用了靈泉,恐怕她早已倒在半路上。見她吃得急切,媒婆貼心地遞過水壺。
“你婆婆是個善良的人,到了秦家隻要你聽話懂事,日子肯定比在娘家過得好。”媒婆勸慰道。
淩瑾韻敷衍地點點頭,心中明白憑自己的醫術,無論身處何地都能自食其力。
若非缺少通行憑證,她早逃之夭夭了。
夕陽西斜時,她們終於抵達北河村。
秦家並不在村落之中,而是坐落於遠離喧囂的山腳下。
待她們到達時,天色已近黃昏。由於婚事倉促,沒有設酒宴,僅在窗上貼了一些紅色喜字的剪紙,擺好香案以示喜慶。
媒婆領著淩瑾韻跨進門檻,一名半大小子早已抱著一隻紅公雞守候在此。
要與公雞拜堂?那新郎官難道病得連床都下不了?
淩瑾韻任由媒婆為她戴好紅蓋頭,拜堂後被引入新房。
她小心翼翼地掀起蓋頭的一角,隻見炕頭燒得火熱,一名清瘦男子背對著她,裹在厚重的被子裏,一動不動。
莫非真的要她來衝喜,結果把人衝得駕鶴西去了?
淩瑾韻放下蓋頭,輕手輕腳地靠近男子。他五官俊朗,眉眼如畫,周身散發著溫文爾雅的書卷氣息。
然而麵色蒼白如紙,病態盡顯。
他正發著高熱,呼吸急促且伴有痰鳴。
這樣的病症在現代社會,隻需打兩針便能痊愈,但在古代……
淩瑾韻頓時陷入困擾。
按照原主的記憶,鎮上的大夫診斷秦硯辭患有肺癆,一直按照癆病治療。
然而,他其實隻是因風寒侵襲導致的肺炎,若繼續延誤病情,隻怕性命堪憂。
但此時的她,在他人眼中不過是個目不識丁的鄉下姑娘,誰會相信她的判斷?
正在思忖之際,婆婆掀簾而入。
“瑾韻,嫁給我當媳婦,委屈你了。”
淩瑾韻輕輕搖頭,內心卻在暗諷:明知委屈還要強娶,竟拿一個年紀輕輕的女子給將死之人衝喜,臉皮可真夠厚!
這位中年婦女麵容憔悴,身穿粗布棉襖,盡管衣袖處有補丁,整體倒也整潔體麵。
她走上前,握住了淩瑾韻的手,察覺其冰涼,又摸了摸她身上單薄的蘆花襖,眉頭皺得更深。
“蘆花?”她驚呼,“這麽冷的天穿這個,豈不是要把人凍壞?”
她立刻從櫃子裏翻出一件嶄新的棉襖遞過來,催促淩瑾韻趕快換上。
王蓮娟從前聽媒人提起,淩瑾韻在家飽受後娘虐待,沒想到竟惡劣至此。
幸虧他們事先為新媳婦備好了衣物,否則這孩子恐怕會被凍出病來。
淩瑾韻不再多想,迅速換上棉衣,頓感暖意融融。
先前與她拜堂的少年端著一碗熱騰騰的麵條走進來,麵上蓋著一個雞蛋,這大概是家中最好的食物了。
淩瑾韻吃完麵條,卻沒有動那個雞蛋。
她時刻準備離開這裏,所以不願對這個家庭產生過多牽絆。
王蓮娟輕聲細語地勸著,硬是把筷子又塞回淩瑾韻的手心。
“讓你這丫頭急急忙忙嫁過來,連個像樣的婚禮都沒辦,已經很對不起你了。哪還能在其他地方再讓你受委屈呢?”王蓮娟心疼地說。
淩瑾韻拗不過,隻好接過了筷子,心裏卻琢磨著怎麽找個機會還回去。
畢竟,她在孤兒院獨自長大,習慣了什麽都要靠自己,不喜歡欠別人人情。
看到淩瑾韻的臉色恢複了一絲紅潤,手也暖了過來,王蓮娟笑著叮囑:“硯辭方才剛喝了藥,現在睡下了。他明天見到你,肯定高興得很。”
“你就安心在這兒住下吧,等我兒子病好了,他定會好好對待你。要是,要是……”
王蓮娟說到這裏,突然卡住了,停了一會兒才接著說,“隻要你願意你好好照顧他,我們秦家絕不會虧待你的。”
淩瑾韻默默地點點頭,接受了這個安排。
這輩子她都單身到30歲,早已斷了情愛,重生之後也不打算隨便嫁人。
這麽一想,做個寡婦好像也不錯。
“時間不早了,你們兩口子早點休息吧。”王蓮娟說著,輕輕關上門離開了。
現在屋裏隻有淩瑾韻和秦硯辭兩個人。
淩瑾韻慢悠悠走到炕尾的書桌旁,借著微弱的燭光翻看了幾頁,隻見上麵的字跡清秀有力,透著一股書卷氣。
聽媒婆說,秦硯辭可是鎮上最年少的秀才,要不是出了點意外,今年說不定就能中舉人了。
之前在村子裏聽到的閑言碎語告訴她,公公生前是個獵戶,辛辛苦苦攢下了一份家業,可惜不到四十歲就去世了。
臨終前,他留下兩條遺願:一是讓大兒子秦硯辭專心讀書;二是讓秦硯辭延續香火。
可憐的四口人相依為命,家裏的積蓄恐怕早就花完了。
而用來迎娶淩瑾韻的那點彩禮錢,本來是準備給秦硯辭上京趕考用的。
淩瑾韻扭頭看向炕上躺著的秦硯辭,眉頭微皺。
她明白古代人看重長子長孫,但家中不是還有一個弟弟嗎?為何公公非要讓秦硯辭留下後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