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去深究目的,怕是誰也說不準。所以呢?別問為什麽,別問是否真心,反正我已拚盡全力,就不管結局。
我知道這樣可能,有點傻,或者有點舔,或者一點不在乎收獲。總是騙自己,重視過程,然後結果也很重要。這句話說了跟沒說一樣,都重要豈不是都不重要。
好了,到底想要啥呢?
先看好自己的位置與資源,然後,嗯,最好的路顯而易見但布滿荊棘,此好的路有點扯淡,並且更是荊棘密布。最差的路,舒服,但是,過於舒服,以至於和逃避沒什麽區別。
我該如何活著呢?
始終始終,解決主要矛盾罷!次要矛盾,先記錄下來,或者找上門的,是必要的,不找上門的,那隻能任憑其消失在我的世界裏。
悲傷或許是約束我們的一種手段,努力也許是激勵我們的一種手段,但是總的來說,,隻有平淡,平靜的生活,才是我們真正要不斷麵對的事。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想來是沒有錯了。即便我從書本裏獲得再多的知識,背得再牢固,不親身經曆就難以體會道理的正確性。不知道其正確性就會犯錯,好像還是個挺收斂的過程。
我如果用我十八歲之前的思維來看待事物,我發現一大半都是錯的,那為什麽不接觸對的,新的知識呢?因為沒有這個意識。於是,過去的很多理念並不是錯的,隻是不夠完善,這一點要記在心裏。不斷修正不斷修正,知道明白修正並沒什麽意義,隻是一種跟隨,讓描述更加貼切罷了。
哀傷或許是一種錯覺,為了哀傷而哀傷,最後傷的是身體。其實,我們可以不需要很多東西就可以活得非常好了。不需要鳥籠,沒必要買鳥,買了鳥,又得買鳥糧,你會發現,本身沒有必要。給鳥自由,也給自己自由。
覺今是而昨非。
生病本就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隻是經曆了這個病之後,要想想,以後該怎麽辦,讓自己少生病才妙。
要刻意地去矯正,而不是任由其發展。
100年前,相對論被證實的時候,大街小巷也在言論這個時髦的事情,和我們如今沒有什麽差別,有人照常生活,有人考慮如何用新的東西賺錢,有的人考慮如何用新的東西改變世界。
當一個人趨向於穩定時,他可能就沒必要或者沒有欲望在幹什麽事情了。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掌握一個東西最快的方式是應用它,之後在去書籍裏麵查缺補漏,不過,有些時候我們還會打一些“富裕”仗,把基礎知識刷了一遍再去實踐,發現前期幫助並不大,但是後麵總的來看是一樣的。
我這次確實刷了基礎知識,心裏有些底,也有興趣,可以繼續做下去。
回頭再看,過去的努力,到底還是沒有白費,更不會有後悔一說了。
我知道這樣可能,有點傻,或者有點舔,或者一點不在乎收獲。總是騙自己,重視過程,然後結果也很重要。這句話說了跟沒說一樣,都重要豈不是都不重要。
好了,到底想要啥呢?
先看好自己的位置與資源,然後,嗯,最好的路顯而易見但布滿荊棘,此好的路有點扯淡,並且更是荊棘密布。最差的路,舒服,但是,過於舒服,以至於和逃避沒什麽區別。
我該如何活著呢?
始終始終,解決主要矛盾罷!次要矛盾,先記錄下來,或者找上門的,是必要的,不找上門的,那隻能任憑其消失在我的世界裏。
悲傷或許是約束我們的一種手段,努力也許是激勵我們的一種手段,但是總的來說,,隻有平淡,平靜的生活,才是我們真正要不斷麵對的事。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想來是沒有錯了。即便我從書本裏獲得再多的知識,背得再牢固,不親身經曆就難以體會道理的正確性。不知道其正確性就會犯錯,好像還是個挺收斂的過程。
我如果用我十八歲之前的思維來看待事物,我發現一大半都是錯的,那為什麽不接觸對的,新的知識呢?因為沒有這個意識。於是,過去的很多理念並不是錯的,隻是不夠完善,這一點要記在心裏。不斷修正不斷修正,知道明白修正並沒什麽意義,隻是一種跟隨,讓描述更加貼切罷了。
哀傷或許是一種錯覺,為了哀傷而哀傷,最後傷的是身體。其實,我們可以不需要很多東西就可以活得非常好了。不需要鳥籠,沒必要買鳥,買了鳥,又得買鳥糧,你會發現,本身沒有必要。給鳥自由,也給自己自由。
覺今是而昨非。
生病本就是無可奈何的事情,隻是經曆了這個病之後,要想想,以後該怎麽辦,讓自己少生病才妙。
要刻意地去矯正,而不是任由其發展。
100年前,相對論被證實的時候,大街小巷也在言論這個時髦的事情,和我們如今沒有什麽差別,有人照常生活,有人考慮如何用新的東西賺錢,有的人考慮如何用新的東西改變世界。
當一個人趨向於穩定時,他可能就沒必要或者沒有欲望在幹什麽事情了。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掌握一個東西最快的方式是應用它,之後在去書籍裏麵查缺補漏,不過,有些時候我們還會打一些“富裕”仗,把基礎知識刷了一遍再去實踐,發現前期幫助並不大,但是後麵總的來看是一樣的。
我這次確實刷了基礎知識,心裏有些底,也有興趣,可以繼續做下去。
回頭再看,過去的努力,到底還是沒有白費,更不會有後悔一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