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的太多,反而阻礙自己前進。誰會願意去走一條已經被無數人判死刑的道路呢?當然,如果你有偏不的覺悟尚可,可惜,你總是人雲亦雲,那就做不成什麽事。每件事都有不可行之處。


    處處較真的人要麽是表麵較真,隻是喜歡在麵子上搞一些。有些人喜歡真較真,最後也不過是苦了自己。


    還是不說的好。


    因為耽擱太久,忘記做了什麽夢了,以後的生活不會如此悠哉悠哉,每次醒來還去記錄自己的夢是怎樣的。


    我心中不快,然而並不想就此過多論述什麽。該說過的都說過了,不期待就不要有任何期待。刷題隻是一種自我折磨,誰都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對於小鎮做題家來說,不刷題等於一無所有,這就是現實。


    所有示強的行為總是恰恰在示弱。


    自我折磨也好,至少明白自我折磨是什麽感覺。不要太過沮喪。


    在思考了一段時間以後,還是覺得自己耍太多小聰明了。


    不耍小聰明唯一的選擇,就是做起來。與其被動等待,不如主動出擊。


    就像,你想成為一個作家,那就假設自己是一個作家,然後不斷去寫。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搞軟件,那就先嚐試搞。那些說我路徑依賴的人,到最後也選擇了路徑依賴,而我總是在依賴,在最後,我不選擇依賴了。


    我開始行動。


    我感覺自己一直是在被給予,被選擇,被認可。這很被動。我應該主宰自己,承認自己,選擇自己。


    要做什麽,總是別人說了算,這不好,我應該有些自己的主見才是,成為什麽,那是自己的願望,不成為什麽,那或是自己不能,或是自己不想,或是自己在做權衡。但你要先有自己。


    找到你自己。


    你擁有了你自己,你可以在任何處境裏,做你自己,但你沒擁有你自己,無論做什麽,都受製於人。要承認自己的獨一無二性,然後去做獨一無二的事。


    不嚐試得到任何人的認可,我隻嚐試達到我想要達到的程度。


    知道了世界的奧秘,居然就失望了?為何心境會這樣的轉變的?一說話就草履蟲,也太沒意思了。


    我的心髒又大起來了。做什麽,還是自己來吧。


    修改語言順序,人在激動的狀態下,語言是會不符合邏輯的。這是人與機器人的區別。


    從哪裏來的,也不重要了。因為斷言這來的方式是串式的還是並行的是很有難度的。當你留心自己的想法時,能完全明白,它是在一直變動的。還是那句話,調查可以明白趨勢,但無法就事論事。


    否決一些看法。可能性在完全被執行前,誰也無法斷言它是有用還是無用。沒有采用和無用不是同一件事。不宜妄自菲薄。


    我還是不那麽做了,我寧可做地上爬的蟲子,不願做籠中鳥。


    不能用祖先的野蠻給自己的野蠻找借口,亦不可用無知給無知找借口。可悲的是,當我望向天邊的雲,不因我知道的少為醜,卻以自己知道的多而悲愴。


    不該悲,不該喜。


    被腐蝕了。


    被腐蝕了。


    在激烈的對抗中麵對自己的信仰。它還在麽?


    過眼雲煙。


    看到的,不是自己的,不屬於自己的繁華。


    原理也是概率。真正麵對的事,總是與原理不同。


    當內心中沒有解不開的疑惑時,真正的目標得以舒展。我不糾結於不平的地方,我隻專注於對事實的記錄。


    有一片烏雲暫時遮住了天空,我就放棄了對藍天的追逐?


    如果你能洞察敵人的狀態,能根據敵人的狀態來調節自己神經的鬆緊度,那你就可以利用你的敵人,然而反過來,敵人也可以利用你這種敏銳來擊敗你。聰明反被聰明誤。


    知道什麽用處不是第一大的,第一大的是,不要讓人知道你知道什麽。


    決定下來的事,不該再反複搖擺,不該再說個不停。嚐試解釋,那就是信心不足。你會說,我是冤枉的,還不能為自己辯解麽?我是如此想的,如果我真的如我想的那般,那我為何不使用這些技能去做事情?或者基於此再讓自己的本事更進一步呢?不想做事還是不想提高?非要證明個什麽?不必要。


    前提是錯的,你還一直不肯接受,拿境遇和情緒當擋箭牌。當你劃分了一片區域為對,你就要明白,這個區域裏既有錯的也有對的,你是在拿一件事的對的部分給這件事的錯的部分找借口。一個事物光鮮的部分總是蒙蔽一個人的判斷。


    我問,你明知自己無知,還狂熱地做選擇?還是突然覺得今是而昨非?其實是是非非糾纏在一起,不清晰。隻聽一家之言,無知還是無知,憑什麽說自己現在的抉擇是對的?全部都參考,那與全部都不參考也無異,最後還是自己的心說了算。


    情緒與認知是不可分割的,當你控製不住情緒時,你也暴露了自己的無知。事情是這麽簡單,唯一不同的點是,有些人偏好指責他人,有些人偏好指責自己。可就是很少有人覺得,這是認知的問題,認知與心智以及情緒的掌控,並不是完全脫離的。如果一個人情商不高,你就不要指望他的智商會有多高。話有說回來,別人智商情商如何,於我何幹呢?


    很喜歡無能狂怒這個詞,人在無能時除了狂怒,還會絕望。可就是忘了一點,那就是,做些什麽,就不會再如此無能了。


    比如不斷嚐試用語言描述自己到底在想什麽。


    完成了成長,我不該恩將仇報。所以,我選擇釋懷。即便這個傷害我的人是我自己,或者幫助我的人是我自己。


    我們的肉體消失了,精神還有保留的必要麽?這是一個極度複雜的問題,首先是不知道,它們的關係像不像一個由積木搭成的堡壘,還是僅僅隻是一塊最小的不可再拆分的積木。明顯,當自己失去欲望時,許多糾結矛盾就不存在了。如果時光不會在你身上留下痕跡,那麽快樂的意義何在呢?即便你迅速地體驗了所有你幻想而不得的全部畫麵,又能如何呢?所有爽文都有統一的底層邏輯,那就是,自己比別人強。如果這世界僅有你一個人,你要做什麽呢?幻想出一堆人臣服於你?


    做好覺悟吧,痛苦與快樂是同時存在的,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就像沒有陰影,就沒有光。它們當然不是因果關係,它們是不可拆分的,一個物體的不同的麵。


    我對不起,我總是說的沒有什麽邏輯,僅僅是在解釋,我遇到問題時是怎樣的思考思路,以及我是如何看待問題的。我同時認為,如何看實物對事物本身是什麽有一定的影響,樂觀是必要的。客觀是什麽呢?你說你客觀,你就開始主觀了。


    有些的嘴,生來就是為了批評人的。


    我放不下這種仇恨,我總是小肚雞腸。是否因為別人戳中了我的痛點?當別人了解我,給我提出了最中肯的建議時,我卻最是憤恨。不得解脫。後來我才明白,別人對自己的誇獎,我別人對自己的傷害埋下了伏筆。你的親近,給予了別人以傷害自己的理由。交朋友,隻交某方麵的朋友,重疊部分太多,差異性就嚴重,統一性就消失。


    很多友誼最怕走得太近,過分了就萬劫不複。這裏失了一著,後麵注意這一點。


    這也就是朋友與愛人之間的差別吧。愛人是手足,朋友如衣服。


    你不能教會我什麽,隻給我帶來焦慮,你的嘲諷除了給我帶來傷害,還帶來了什麽?


    交易行為的基礎,是分享。不懂分享的物種,暫時還未了解交易的意義,應該不會去嚐試交易。


    是猴子,一樣一樣的。事實太讓人印象深刻了。還記得那時候看的莊子天地麽?你要做均衡的事,至少表麵不該特立獨行,內心想什麽,都是自己的。


    我們做截然不同的選擇時,似乎心裏的顏色也不一樣了。


    保守思想,分奴思想,讓我越來越菜,我必須換思路。拿來就說還是煩人。


    生活嘛,還是要拿一些愛好來填充,至於原理是什麽,隨他而去吧,不是不好奇,是知道了才知道還是不知道的好。


    糾結是屠宰場,靈魂的屠宰場。


    數量多不代表複雜,也不代表功能強大。那什麽是強大呢?強大從何而來?


    勇於承認自己過去的錯誤。心態好,能忍耐,不能彌補實際上的差距。客觀事實就是事實,必須接受。


    賦予靜物以動。那如果本身就是動的,比如蝴蝶,比如玫瑰,該如何賦予呢?這種賦予更像是剝奪了。


    一路上,收集了很多看法。a是必要的,b是必要的,c也是必要的。然後abc之間卻是矛盾的。論點嘛,別太放在心上。


    無論看了多少書,都要有從零開始的意識,否則遲早都要變得陳舊。


    不是時候,確實,一直都不是時候,這次真的到了結尾的時候。


    他發現,與世界脆弱的聯係隻剩下了幾條絲線,可能在睡夢中隨便換一個躺著的姿勢就會把它們全部弄斷,不過也是因為睡著以後不害怕弄斷它們,睡眠成為它對抗恐懼的最後的一個據點。


    如果都是痛苦,那是什麽,不重要了。


    套路上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我想到的一個原因是,現在的社會比較富足,所以對奢華場景的大量描述有些審美疲勞。再擴展一些,似乎我們對很多東西都已經審美疲勞了。


    有時候需要用畫來記錄靈感。


    是啊,建模可以代替文字,過分複雜的關係我不在乎,那還有什麽值得寫呢?


    把畫麵寫成文字……


    那就剩回憶,還有文字與口語間互轉了。


    當然不是,不過我會花些時間關注2020年以後的作品,在等幾年,看看語言受到了怎樣的衝擊,又有怎樣的發展。


    寫東西還是要模仿近代作家,最好作品在,我定個範圍吧,就是當代,再之前,有點舊。


    感知不到情感,暫時擱置一下。


    氛圍怎麽烘托,樸素描述即可,白描,讀者會自己腦補的。寫多了就匠氣了。


    不要那麽嚴肅兄弟!


    第三人稱ob,但又不完全ob,它具有人的心智,有前生的記憶,但身體是家畜。生死疲勞,厲害了。


    暫時不想寫振聾發聵的文章,隻寫寫美一點的,就好,太激烈非我所長,嗯,可能也沒啥用。修為高的也跳過了,修為低的,也還是亂用。所以沒啥卵用。


    結構意外,鋒芒畢露,不夠含蓄。黑色幽默,在幾種感覺的衝突中看清事物的本質。也不怪人家不含蓄,太含蓄的話情節展開得太慢了。都是千年的狐狸,就不要在這裏擺譜裝蒜了。哈哈。


    你也能明白,大量的環境描寫加第三人稱加怪,這三者放在一起對讀者來說就是噩夢。除非給自己看,折磨折磨自己。


    這臭小子寫東西也寫自己啊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梁寒郡的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梁寒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梁寒郡並收藏梁寒郡的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