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聞仲聽到帝子辛如此一說,也反應過來,確實,大劫降臨,無法逃避,與其逼反諸侯,不如讓諸侯主動反商。
前者師出有名,後者則就是叛逆了。
帝子辛看到聞太師沒有再說什麽,便明白他理解了自己的做法,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那接下來,大王打算如何做?”
“丞相莫急,孤打算禦敵於國門之外!”
“大王是說,將大商的大軍帶到邊境,直接在邊境抵禦叛軍?”
“不,王叔,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孤的意思是,打過去!”
帝子辛斬釘截鐵的說道。
按照牧蒼生關於封神榜的記憶,帝子辛知道,原定的軌跡是,姬發的大軍,一路上過五關,斬六將。
截教死傷無數弟子,大商損兵折將,失城陷地,最終敗亡。
但現在大商是帝子辛在做主,帝子辛自然不會想和記憶中那般,讓敵軍一路橫推,在朝歌城外決戰。
屆時,就算帝子辛贏了,一個支離破碎的大商,也是帝子辛無法接受的!
天道的天命是,武王伐紂,周代商興,道祖鴻鈞的意思,應該更在乎的是收集量劫的力量,完善天道。
因此,這是帝子辛的一次大膽的嚐試!
帝子辛常說,天命在孤!
但是實際情況他心裏清楚的很,天命並不在大商,而是在西岐,在未來的天子姬發。
所以帝子辛要嚐試一下,天命到底能不能改變。
小勢可改,大勢不可逆。
神通不敵天數。
不知道,腦子這東西,能不能逆改一下天數。
反正帝子辛無所畏懼,最壞的結局不就身死國滅。
如果天命真的改變不了,至少帝子辛已經努力了不是。
孤寧願犯錯,也不願什麽都不做!
“大王,臣等願隨大王,掃清叛逆,複我大商聲威!”
黃飛虎等眾將,聽到帝子辛的話,不由眼神一亮,他們是武將,天生就是屬於戰場的,於是紛紛請命。
“老師以為如何?”
“臣以為,若在邊境之外作戰,主動進攻諸侯們,物資需要從大商運送,耗費的錢糧,必然加劇。”
聞仲頓了頓,繼續說道。
“但有利有弊,禦敵於國門之外,可以避免大商百姓們受到傷害,大戰結束之後,不必損失物資,修城安民!”
聞仲一生,經曆大大小小的戰爭,數不勝數,遠的不說,就拿平叛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來說。
大軍所過之地,攻城略地,所過之處,一片廢墟,若是在大商,又不知道多少人會流離失所。
“嗯,孤就是如此考慮的。”
帝子辛點了點頭。
“至於運送物資,完全可以動用修士和儲物法器。”
修士可以使用身法法術,儲物戒可以大量運送物資,可操作性太高了。
以往之時,修士都是隨軍作戰的,哪怕是隻會身法,沒什麽殺伐之術的修士,也可以編入斥候軍。
運送物資都是以沒什麽戰力的普通軍士為主,最多就是派遣幾位修士,隨軍保護。
而儲物法器雖然也算是常見之物,但大多都是儲存空間狹小的,那種大型儲存空間的儲物靈器,也是不常見的。
而大軍出征所需要的物資,那可不是一星半點。
也因此,雖然帝子辛提出的方法雖好,但卻沒有多少人大臣附和。
以修士和儲物法器運送物資,太奢侈了!
帝子辛見眾位竊竊私語,不以為然的樣子,也不氣惱。
這件事他是深思熟慮過的,也不是什麽“何不食肉糜”,而是切實可行的。
兵法曰,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戰爭打的是什麽?
戰爭打的就是錢糧,儲物法器在戰場上用處不大,而運送物資的修士能需要多少?
幾十個?
幾百個?
就憑這些個身法好,戰力不強的修士,能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嗎?
不能!
但是,他們運送錢糧物資的早晚,可以左右戰爭的勝負。
“此次大戰,是為國運之戰,屆時,大商的一切事物,都以國運之戰為先,誰敢在這時候,拖大商的後腿,孤絕不會輕饒。”
帝子辛想的很清楚,孤都要亡國了,那麽,那些大族、門派,還敢敝帚自珍,孤不介意拉著他們一塊兒上路。
既然他們沒有國家思想,隻有自家思想,那孤自然也不需要把他們當做是大商的國民。
帝子辛明白,若此次國運之戰真的可以勝出,那說明天命並非不可改,命運並非既定的!
那麽帝子辛的皇圖霸業,就可以一步步實施了。
隻要天道不阻止,哪怕前方是聖人攔路,帝子辛亦不懼。
翻過那座山,你就會高過那座山。
“大王,我等必會為大商鞠躬盡瘁(死戰不退)!”
兩排的文臣武將們盡皆起身,向著帝子辛拱手說道,能站在這個大殿內的,都已經是大商最核心的管理層了。
忠心方麵,帝子辛自然不會太擔心。
費仲、尤渾?
他們是奸臣沒錯,可不代表他們不能忠心。
之前,他們才能有限,隻能依靠一點小聰明,蠱惑大王,才有機會往上爬。
但是現在,帝子辛直接把機會放在他們手裏了,他們自然不會再想著玩那些小聰明,而是實實在在的為帝子辛掌控打更人、不良人。
他們不是好人。
打更人和不良人也不需要什麽好人,隻要他們能夠各司其職,做好自己應盡的本分就好。
隨後,帝子辛又安排了諸多事宜,並且令太子殷郊繼續監國。
宴會結束之後,帝子辛單獨留下了聞太師。
“老師,孤想去金鼇島碧遊宮,拜見一下上清聖人。”
“大王是想求得師祖的支持嗎?”
“嗯,西岐後麵站著的是闡教,孤需要截教的力量。隻有聖人教統,才能對抗聖人教統!”
帝子辛堅毅的說道。
聞仲也是一臉深沉,沒想到,昨日之大商,還蒸蒸日上,今日之大商,就有國滅之危機。
我不就是去平個叛,左右不過一年時間,怎麽局勢就發生了如此之大的變化。
最關鍵的是,這是天命,好像真的不能怪大王做錯了什麽……
聞仲聽到帝子辛如此一說,也反應過來,確實,大劫降臨,無法逃避,與其逼反諸侯,不如讓諸侯主動反商。
前者師出有名,後者則就是叛逆了。
帝子辛看到聞太師沒有再說什麽,便明白他理解了自己的做法,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那接下來,大王打算如何做?”
“丞相莫急,孤打算禦敵於國門之外!”
“大王是說,將大商的大軍帶到邊境,直接在邊境抵禦叛軍?”
“不,王叔,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孤的意思是,打過去!”
帝子辛斬釘截鐵的說道。
按照牧蒼生關於封神榜的記憶,帝子辛知道,原定的軌跡是,姬發的大軍,一路上過五關,斬六將。
截教死傷無數弟子,大商損兵折將,失城陷地,最終敗亡。
但現在大商是帝子辛在做主,帝子辛自然不會想和記憶中那般,讓敵軍一路橫推,在朝歌城外決戰。
屆時,就算帝子辛贏了,一個支離破碎的大商,也是帝子辛無法接受的!
天道的天命是,武王伐紂,周代商興,道祖鴻鈞的意思,應該更在乎的是收集量劫的力量,完善天道。
因此,這是帝子辛的一次大膽的嚐試!
帝子辛常說,天命在孤!
但是實際情況他心裏清楚的很,天命並不在大商,而是在西岐,在未來的天子姬發。
所以帝子辛要嚐試一下,天命到底能不能改變。
小勢可改,大勢不可逆。
神通不敵天數。
不知道,腦子這東西,能不能逆改一下天數。
反正帝子辛無所畏懼,最壞的結局不就身死國滅。
如果天命真的改變不了,至少帝子辛已經努力了不是。
孤寧願犯錯,也不願什麽都不做!
“大王,臣等願隨大王,掃清叛逆,複我大商聲威!”
黃飛虎等眾將,聽到帝子辛的話,不由眼神一亮,他們是武將,天生就是屬於戰場的,於是紛紛請命。
“老師以為如何?”
“臣以為,若在邊境之外作戰,主動進攻諸侯們,物資需要從大商運送,耗費的錢糧,必然加劇。”
聞仲頓了頓,繼續說道。
“但有利有弊,禦敵於國門之外,可以避免大商百姓們受到傷害,大戰結束之後,不必損失物資,修城安民!”
聞仲一生,經曆大大小小的戰爭,數不勝數,遠的不說,就拿平叛袁福通等七十二路諸侯來說。
大軍所過之地,攻城略地,所過之處,一片廢墟,若是在大商,又不知道多少人會流離失所。
“嗯,孤就是如此考慮的。”
帝子辛點了點頭。
“至於運送物資,完全可以動用修士和儲物法器。”
修士可以使用身法法術,儲物戒可以大量運送物資,可操作性太高了。
以往之時,修士都是隨軍作戰的,哪怕是隻會身法,沒什麽殺伐之術的修士,也可以編入斥候軍。
運送物資都是以沒什麽戰力的普通軍士為主,最多就是派遣幾位修士,隨軍保護。
而儲物法器雖然也算是常見之物,但大多都是儲存空間狹小的,那種大型儲存空間的儲物靈器,也是不常見的。
而大軍出征所需要的物資,那可不是一星半點。
也因此,雖然帝子辛提出的方法雖好,但卻沒有多少人大臣附和。
以修士和儲物法器運送物資,太奢侈了!
帝子辛見眾位竊竊私語,不以為然的樣子,也不氣惱。
這件事他是深思熟慮過的,也不是什麽“何不食肉糜”,而是切實可行的。
兵法曰,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戰爭打的是什麽?
戰爭打的就是錢糧,儲物法器在戰場上用處不大,而運送物資的修士能需要多少?
幾十個?
幾百個?
就憑這些個身法好,戰力不強的修士,能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嗎?
不能!
但是,他們運送錢糧物資的早晚,可以左右戰爭的勝負。
“此次大戰,是為國運之戰,屆時,大商的一切事物,都以國運之戰為先,誰敢在這時候,拖大商的後腿,孤絕不會輕饒。”
帝子辛想的很清楚,孤都要亡國了,那麽,那些大族、門派,還敢敝帚自珍,孤不介意拉著他們一塊兒上路。
既然他們沒有國家思想,隻有自家思想,那孤自然也不需要把他們當做是大商的國民。
帝子辛明白,若此次國運之戰真的可以勝出,那說明天命並非不可改,命運並非既定的!
那麽帝子辛的皇圖霸業,就可以一步步實施了。
隻要天道不阻止,哪怕前方是聖人攔路,帝子辛亦不懼。
翻過那座山,你就會高過那座山。
“大王,我等必會為大商鞠躬盡瘁(死戰不退)!”
兩排的文臣武將們盡皆起身,向著帝子辛拱手說道,能站在這個大殿內的,都已經是大商最核心的管理層了。
忠心方麵,帝子辛自然不會太擔心。
費仲、尤渾?
他們是奸臣沒錯,可不代表他們不能忠心。
之前,他們才能有限,隻能依靠一點小聰明,蠱惑大王,才有機會往上爬。
但是現在,帝子辛直接把機會放在他們手裏了,他們自然不會再想著玩那些小聰明,而是實實在在的為帝子辛掌控打更人、不良人。
他們不是好人。
打更人和不良人也不需要什麽好人,隻要他們能夠各司其職,做好自己應盡的本分就好。
隨後,帝子辛又安排了諸多事宜,並且令太子殷郊繼續監國。
宴會結束之後,帝子辛單獨留下了聞太師。
“老師,孤想去金鼇島碧遊宮,拜見一下上清聖人。”
“大王是想求得師祖的支持嗎?”
“嗯,西岐後麵站著的是闡教,孤需要截教的力量。隻有聖人教統,才能對抗聖人教統!”
帝子辛堅毅的說道。
聞仲也是一臉深沉,沒想到,昨日之大商,還蒸蒸日上,今日之大商,就有國滅之危機。
我不就是去平個叛,左右不過一年時間,怎麽局勢就發生了如此之大的變化。
最關鍵的是,這是天命,好像真的不能怪大王做錯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