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仙界。
大雷音寺。
“阿彌陀佛,你想要與我們結盟?”
佛教如來佛祖開口問道,他眼前之人,正是自天庭而來的伯邑考。
伯邑考已將全盤托出,他也已知曉大商和道教的謀劃。
之前天族也曾找上大雷音寺,想要和佛教聯手,一起對付大商和道教。
可如來佛祖清楚,就算過去佛燃燈佛祖能夠擋住人皇和多寶道人的聯手。
實力大損的佛教,也敵不過大商軍和道教仙神的攻伐。
是以如來佛祖果斷開啟守護大陣,這是聖人留下的陣法,可保佛教無恙。
大不了避世不出!
天族幾番嚐試後,終於放棄了拉攏佛教,既然人家不傻,不當這炮灰,天族也無可奈何。
天族雖然離開,可佛教上下卻更加緊張了。
因為他們將要麵對追殺天族的大軍,大商軍和道教仙神。
人皇帝子辛聯合洪荒諸族,伐天而起,攻入仙界時,佛教曾在未來佛彌勒佛的帶領下,馳援天庭。
本想與天族一起,鎮壓諸族聯盟大軍,可惜翻車了,差點滅教,佛教元氣大傷!
這次人皇率軍而來,就連如來佛祖和彌勒佛也說不準,人皇會不會借此機會,以報昔日之仇。
帝子辛倒是想報仇,可他不想滅了佛教。
一來佛教有個準聖燃燈佛,逼急了他,大商軍和道教仙神都可能會死傷無數,這是帝子辛不願意看到的。
另一方麵,就在於道教身上。
多寶道人這個道教天師,先不說與佛教往日有仇,近日有怨,單單就是說,佛教的存在阻礙了道教的發展。
也就是說,佛教已經阻礙了多寶道人證道。
多寶道人不單想報了之前的仇怨,更想滅了佛教,為證道掃清障礙。
帝子辛當然不能容許這樣的事發生,道教若是一家獨大,那他這個人皇,還怎麽坐的穩三界至尊的寶座。
當然,一味的壓製道教,或者強行扶持佛教,這都不是明智之舉。
帝子辛要做的就是,利用佛教來牽製住道教,從而掌控道教和佛教,為己所用。
等到帝子辛一統三界,證道聖人的那一刻,他給多寶道人的許諾才會真正兌現。
那一刻,帝子辛也不會再牽製多寶道人,而是會助他一臂之力。
人心,是最善變的東西,同生共死的兄弟也可能反目成仇,海誓山盟的戀人也可能分道揚鑣。
帝子辛背負著一個種族的希望,前行,這一路,注定了他是孤獨的。
他不能,也不會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也許,帝子辛助多寶道人滅掉佛教,令道教一統洪荒,助多寶道人先行成聖,而後由多寶道人助人族一統洪荒……
確實是更加簡單!
玄門四教六聖,傳道授業,教統思想已遍布修行者的觀念裏。
他們不一定願意臣服於他人,臣服於一方勢力,任何一族。
但他們都會想加入洪荒頂級教統,想要拜入聖人門下。
帝子辛要完成的事,比多寶道人要難的多,可帝子辛沒有辦法將希望寄托在多寶道人身上。
在帝子辛的背後,站著一個種族,一個,算不上多大多強的種族!
“你想要我們加入道教,入你周脈,為你周脈征服這西方仙界?”
如來佛祖再度開口,他又想起了那一日,那一道身影。
那位舉世無雙的人皇,僅僅是在大雷音寺前平靜的看了一眼,便轉身離開了。
他雖然崛起時間不長,對那位人皇的事跡也有所耳聞。
而那位人皇與佛教之間的恩怨,他也了然。
人皇,亦有佛根,若是入我佛教,可為佛子,傳我衣缽。
當時,如來佛祖並沒有把心裏話說出來,因為人皇不會願意入佛教,而佛教弟子也不會願意讓人這位皇做他們的佛祖。
差點滅教中之仇,這仇怨結的太深。
這大乘佛教,修行法確實比我創立的小乘佛教強得多,可單論佛法,這大乘佛教弟子皆落入下乘。
經曆了幾場劫數和危機,不少弟子或多或少,有了貪瞋癡三毒。
當然,也有部分品性上佳的弟子,佛法境界提升不少。
“道教脫胎於玄門三教,而佛教源於西方教,西方教本就是玄門一支,如今佛教入道教,有何不可。”
伯邑考自信笑道,在神位加持下,他已從一個凡人,有了金仙修為。
麵對人皇和天師這兩位準聖,他自信不起來。
麵對金靈聖母和廣成子這些個大羅仙,他自信不起來。
可麵對眼前這個佛教之主,好吧,雖然他修為比不上,可他身為道教四脈之一,而佛教已殘弱不堪。
優勢在我。
若不是有燃燈準聖坐鎮,佛教早就被人皇覆滅了!
伯邑考心裏暗道,他知道人皇剛入準聖不久,還不是燃燈佛祖對手,才放過了佛教。
但佛教麵臨的局勢,十分不妙,借次機會,加入道教周脈,才有一線生機。
“阿彌陀佛,佛本是道,加入周脈也未嚐不可,可道教其他三脈能同意?人皇能同意?”
如來佛祖問道,眼前之人,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況且誌大才疏,入了周脈也不用擔心被其拿捏。
可相對應的,伯邑考在道教的話語權,還不如人皇這個外人說話管用。
“這……”
伯邑考有些遲疑,他隻想著借勢,可沒想到這些。
事實上,能供他選擇的對象並不多。
想要鎮壓一方仙界,實力與威望缺一不可。
截脈有多寶道人,闡脈能請玄都大法師,商脈自有人皇相助。
而能幫助伯邑考的勢力,隻有鳳族、上古妖族和佛教。
其中鳳族和上古妖族不會加入道教,而他也沒有什麽籌碼能夠請動這兩方勢力。
所以他這才跑來了佛教。
“若是連這點都不能確定的話,還是請回吧!”
如來佛祖麵帶微笑,雖然伯邑考此舉有些耍人,可如來佛祖內心毫無波瀾。
如果說,人皇帝子辛是第一個傳奇,用最短的時間證道準聖。
那他釋迦摩尼就是第二個傳奇,他於菩提樹下,一朝頓悟,直入大羅真仙!
佛法,就是他最大的資本。
若單論佛法,便是阿彌陀佛、準提佛母當麵,他亦可一辯。
大雷音寺。
“阿彌陀佛,你想要與我們結盟?”
佛教如來佛祖開口問道,他眼前之人,正是自天庭而來的伯邑考。
伯邑考已將全盤托出,他也已知曉大商和道教的謀劃。
之前天族也曾找上大雷音寺,想要和佛教聯手,一起對付大商和道教。
可如來佛祖清楚,就算過去佛燃燈佛祖能夠擋住人皇和多寶道人的聯手。
實力大損的佛教,也敵不過大商軍和道教仙神的攻伐。
是以如來佛祖果斷開啟守護大陣,這是聖人留下的陣法,可保佛教無恙。
大不了避世不出!
天族幾番嚐試後,終於放棄了拉攏佛教,既然人家不傻,不當這炮灰,天族也無可奈何。
天族雖然離開,可佛教上下卻更加緊張了。
因為他們將要麵對追殺天族的大軍,大商軍和道教仙神。
人皇帝子辛聯合洪荒諸族,伐天而起,攻入仙界時,佛教曾在未來佛彌勒佛的帶領下,馳援天庭。
本想與天族一起,鎮壓諸族聯盟大軍,可惜翻車了,差點滅教,佛教元氣大傷!
這次人皇率軍而來,就連如來佛祖和彌勒佛也說不準,人皇會不會借此機會,以報昔日之仇。
帝子辛倒是想報仇,可他不想滅了佛教。
一來佛教有個準聖燃燈佛,逼急了他,大商軍和道教仙神都可能會死傷無數,這是帝子辛不願意看到的。
另一方麵,就在於道教身上。
多寶道人這個道教天師,先不說與佛教往日有仇,近日有怨,單單就是說,佛教的存在阻礙了道教的發展。
也就是說,佛教已經阻礙了多寶道人證道。
多寶道人不單想報了之前的仇怨,更想滅了佛教,為證道掃清障礙。
帝子辛當然不能容許這樣的事發生,道教若是一家獨大,那他這個人皇,還怎麽坐的穩三界至尊的寶座。
當然,一味的壓製道教,或者強行扶持佛教,這都不是明智之舉。
帝子辛要做的就是,利用佛教來牽製住道教,從而掌控道教和佛教,為己所用。
等到帝子辛一統三界,證道聖人的那一刻,他給多寶道人的許諾才會真正兌現。
那一刻,帝子辛也不會再牽製多寶道人,而是會助他一臂之力。
人心,是最善變的東西,同生共死的兄弟也可能反目成仇,海誓山盟的戀人也可能分道揚鑣。
帝子辛背負著一個種族的希望,前行,這一路,注定了他是孤獨的。
他不能,也不會將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也許,帝子辛助多寶道人滅掉佛教,令道教一統洪荒,助多寶道人先行成聖,而後由多寶道人助人族一統洪荒……
確實是更加簡單!
玄門四教六聖,傳道授業,教統思想已遍布修行者的觀念裏。
他們不一定願意臣服於他人,臣服於一方勢力,任何一族。
但他們都會想加入洪荒頂級教統,想要拜入聖人門下。
帝子辛要完成的事,比多寶道人要難的多,可帝子辛沒有辦法將希望寄托在多寶道人身上。
在帝子辛的背後,站著一個種族,一個,算不上多大多強的種族!
“你想要我們加入道教,入你周脈,為你周脈征服這西方仙界?”
如來佛祖再度開口,他又想起了那一日,那一道身影。
那位舉世無雙的人皇,僅僅是在大雷音寺前平靜的看了一眼,便轉身離開了。
他雖然崛起時間不長,對那位人皇的事跡也有所耳聞。
而那位人皇與佛教之間的恩怨,他也了然。
人皇,亦有佛根,若是入我佛教,可為佛子,傳我衣缽。
當時,如來佛祖並沒有把心裏話說出來,因為人皇不會願意入佛教,而佛教弟子也不會願意讓人這位皇做他們的佛祖。
差點滅教中之仇,這仇怨結的太深。
這大乘佛教,修行法確實比我創立的小乘佛教強得多,可單論佛法,這大乘佛教弟子皆落入下乘。
經曆了幾場劫數和危機,不少弟子或多或少,有了貪瞋癡三毒。
當然,也有部分品性上佳的弟子,佛法境界提升不少。
“道教脫胎於玄門三教,而佛教源於西方教,西方教本就是玄門一支,如今佛教入道教,有何不可。”
伯邑考自信笑道,在神位加持下,他已從一個凡人,有了金仙修為。
麵對人皇和天師這兩位準聖,他自信不起來。
麵對金靈聖母和廣成子這些個大羅仙,他自信不起來。
可麵對眼前這個佛教之主,好吧,雖然他修為比不上,可他身為道教四脈之一,而佛教已殘弱不堪。
優勢在我。
若不是有燃燈準聖坐鎮,佛教早就被人皇覆滅了!
伯邑考心裏暗道,他知道人皇剛入準聖不久,還不是燃燈佛祖對手,才放過了佛教。
但佛教麵臨的局勢,十分不妙,借次機會,加入道教周脈,才有一線生機。
“阿彌陀佛,佛本是道,加入周脈也未嚐不可,可道教其他三脈能同意?人皇能同意?”
如來佛祖問道,眼前之人,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況且誌大才疏,入了周脈也不用擔心被其拿捏。
可相對應的,伯邑考在道教的話語權,還不如人皇這個外人說話管用。
“這……”
伯邑考有些遲疑,他隻想著借勢,可沒想到這些。
事實上,能供他選擇的對象並不多。
想要鎮壓一方仙界,實力與威望缺一不可。
截脈有多寶道人,闡脈能請玄都大法師,商脈自有人皇相助。
而能幫助伯邑考的勢力,隻有鳳族、上古妖族和佛教。
其中鳳族和上古妖族不會加入道教,而他也沒有什麽籌碼能夠請動這兩方勢力。
所以他這才跑來了佛教。
“若是連這點都不能確定的話,還是請回吧!”
如來佛祖麵帶微笑,雖然伯邑考此舉有些耍人,可如來佛祖內心毫無波瀾。
如果說,人皇帝子辛是第一個傳奇,用最短的時間證道準聖。
那他釋迦摩尼就是第二個傳奇,他於菩提樹下,一朝頓悟,直入大羅真仙!
佛法,就是他最大的資本。
若單論佛法,便是阿彌陀佛、準提佛母當麵,他亦可一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