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人事情差不多就是這樣了,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老夫行將就木所說皆是實情,還望大人能想想辦法妥善安置這些災民。”說完老人顫巍巍的跪倒在地給陸離磕了三個頭。
老人這一跪把陸離弄得反倒有些不知所措,他趕忙起身扶起老人。
“老人家我可受不起您這一拜,我就是一平民百姓,這救萬民於水火的事我是有心無力啊。”
這一幕把崔家兄弟和孫虎都看得有些動容,不說老人學識怎麽樣,就是這風燭殘年還心係百姓的作風,就當得起一聲讀書人的稱呼。
陸離見過太多所謂的讀書人,這些人入仕之前什麽樣他不知道,但是他們進入到官場後,多數人都放棄了心係黎民的初衷。
“陸大人不必過謙,老夫雖是一介白丁,但是自詡看人眼光不會差,這裏也陸陸續續來過幾波官員,我看得出隻有您是真心願意施以援手的。”
老書生這句話把陸離捧得很高,這番話不管真假陸離也不好再當麵拒絕了。
“老人家這次您可能真的要所托非人了,我就是一個京城小商人,心有餘而力不足啊,這樣吧,既然晚輩受了您老的這一大禮,我願意為這些災民盡點綿薄之力,別的我也幫不上我就盡力去籌辦一些糧食,您看可好?”
老人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陸離,他這番話術已經對著很多巡查的官員說過了,所有人的反應都是一臉虛偽的應承著。
這次老人也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陸離居然真的答應了,雖然不知道陸離的承諾是否可以兌現,但是總歸是有了一分希望。
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一會的功夫就有零零散散的災民,向這處不起眼的地方匯聚了過來,片刻功夫這棵老樹下就聚攏過來了上千號人。
流民聚眾頓時引起了守備軍的注意,幾個校尉生怕生出什麽事端,連忙召集部下就向這裏圍攏了過來。
“孫校尉什麽情況。”一個看上去四十多歲的粗獷漢子向孫虎詢問道。
“胡校尉莫慌,是我大哥答應為災民籌集糧食,他們一時激動才聚攏過來,讓弟兄們撤回去休息吧。”
胡奎大步來到老樹下,正好看到陸離被跪倒的災民圍攏在中央,他一臉詫異的打量著陸離。
從昨天接到兵部調令他就來到了小青山,他可是知道這群饑民是有多難管理,如果不是他當機立斷下令斬殺了幾人,現在這裏恐怕就成為一片血地了。
“活菩薩呀。”
“終於遇到好官了……”
“謝謝恩人……”
嘈雜的感激之聲此起彼伏,陸離也被震驚住了,他原本就是想隨便為災民籌集點糧食盡點綿薄之力,如今看來想要幫助這些災民他是要放放血了。
之所以會這樣,還是因為救災糧食不足,此時這些災民每天隻能領到一碗稀粥勉強不被餓死,這些人等於是一隻腳已經踏進了閻王殿。
這一路走來已經有不少人餓死在半途了,這些能走到這的災民,也多是隻剩下了半條命了。
陸離雖從小在邊關廝殺,卻有著一顆不該出現憫世之心,看到此情此景他終是決定盡力一試。
待災民逐漸散去後,孫虎就帶著胡奎來到陸離身邊介紹道。
“我大哥陸離,這位是同我一起調來的胡奎胡校尉。”
兩人一番寒暄後胡奎對陸離的身份十分好奇,便問道,“陸公子在哪裏高就啊。”
“高就談不上,我就是一個開酒樓的小商人。”
看神情胡奎顯然是不信,他雖然長相粗獷但也是處事圓滑的老油子,他見陸離不願意透露,他也就沒有再追問。
“陸公子我聽說您要為這些災民籌糧,不知真假?”
之所以有這麽一問隻是想確定陸離說的是真心還是官話。
“胡校尉,我確有此意,隻是這災民數量太多,我能力微薄就是救助怕也隻是杯水車薪。”
“哎~~不能這樣說,從昨天開始就已經陸陸續續來過幾波巡查官員了,也隻有你是真心願意為他們出把力的。”
陸離心中就有些疑惑道,“這些災民數量如此之多,難道朝廷就沒有人管嗎?”
“管?拿什麽管?你既然是孫虎的大哥我也就不瞞你了,在這些文官老爺心裏想的是隻要災民別入城就行,誰會去理睬他們的死活,城內夜夜笙歌怎麽能聽到這城外的哀嚎遍野。陸公子不瞞您說啊,我也是窮苦人家出身,當初也是家裏吃不上飯了這才投軍入伍,如今看到這些災民,哎……”
“那皇上呢……”
“今天這裏也沒外人,我也不怕說點招惹禍端的話,你別看我是一個大老粗,但是這朝局我也看清了幾分,這滿朝上下恐怕隻有當今聖上是想救災的。”
“胡校尉慎言啊,當心禍從口出。”
陸離看著這個直爽的漢子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胡奎看了看四周擺了擺手接著說道,“孫虎的人品我是信得過的,你是他大哥就衝你願意為災民伸出援手,你的人品我也信得過。”
“陸哥放心吧,這裏都是自己人,能被派往這邊的駐守校尉,都是沒有背景或者被排擠的,這些人要麽是性格耿直得罪了人,要麽就是出身窮苦沒有錢疏通門路,不必擔心交淺言深。”
聽罷陸離也算放心了一些便追問道,“那為何遲遲不見朝廷的賑災糧?”
“陸公子有所不知,不是皇上不想給而是沒有啊,京城庫糧隻是用來維持禁軍開銷就捉襟見肘了哪裏還有餘糧啊。”
“這諾大的帝都沒有存糧?”
“朝廷能征收上來的賦稅一年少過一年,別的我不知道就說這軍中口糧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這個陸離還真不知道,他以為隻有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邊軍才會這樣,沒想到天子腳下供給最好的禁軍也會如此。
“那這事就沒人管?”
“先帝爺再世的時候也大肆整頓殺過一批官員,但這隻是能維持一時功效,過後還是欺上瞞下該怎麽樣就怎麽樣,說到底還是稅銀收不上來國庫空虛造成的。”
老人這一跪把陸離弄得反倒有些不知所措,他趕忙起身扶起老人。
“老人家我可受不起您這一拜,我就是一平民百姓,這救萬民於水火的事我是有心無力啊。”
這一幕把崔家兄弟和孫虎都看得有些動容,不說老人學識怎麽樣,就是這風燭殘年還心係百姓的作風,就當得起一聲讀書人的稱呼。
陸離見過太多所謂的讀書人,這些人入仕之前什麽樣他不知道,但是他們進入到官場後,多數人都放棄了心係黎民的初衷。
“陸大人不必過謙,老夫雖是一介白丁,但是自詡看人眼光不會差,這裏也陸陸續續來過幾波官員,我看得出隻有您是真心願意施以援手的。”
老書生這句話把陸離捧得很高,這番話不管真假陸離也不好再當麵拒絕了。
“老人家這次您可能真的要所托非人了,我就是一個京城小商人,心有餘而力不足啊,這樣吧,既然晚輩受了您老的這一大禮,我願意為這些災民盡點綿薄之力,別的我也幫不上我就盡力去籌辦一些糧食,您看可好?”
老人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陸離,他這番話術已經對著很多巡查的官員說過了,所有人的反應都是一臉虛偽的應承著。
這次老人也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陸離居然真的答應了,雖然不知道陸離的承諾是否可以兌現,但是總歸是有了一分希望。
這個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一會的功夫就有零零散散的災民,向這處不起眼的地方匯聚了過來,片刻功夫這棵老樹下就聚攏過來了上千號人。
流民聚眾頓時引起了守備軍的注意,幾個校尉生怕生出什麽事端,連忙召集部下就向這裏圍攏了過來。
“孫校尉什麽情況。”一個看上去四十多歲的粗獷漢子向孫虎詢問道。
“胡校尉莫慌,是我大哥答應為災民籌集糧食,他們一時激動才聚攏過來,讓弟兄們撤回去休息吧。”
胡奎大步來到老樹下,正好看到陸離被跪倒的災民圍攏在中央,他一臉詫異的打量著陸離。
從昨天接到兵部調令他就來到了小青山,他可是知道這群饑民是有多難管理,如果不是他當機立斷下令斬殺了幾人,現在這裏恐怕就成為一片血地了。
“活菩薩呀。”
“終於遇到好官了……”
“謝謝恩人……”
嘈雜的感激之聲此起彼伏,陸離也被震驚住了,他原本就是想隨便為災民籌集點糧食盡點綿薄之力,如今看來想要幫助這些災民他是要放放血了。
之所以會這樣,還是因為救災糧食不足,此時這些災民每天隻能領到一碗稀粥勉強不被餓死,這些人等於是一隻腳已經踏進了閻王殿。
這一路走來已經有不少人餓死在半途了,這些能走到這的災民,也多是隻剩下了半條命了。
陸離雖從小在邊關廝殺,卻有著一顆不該出現憫世之心,看到此情此景他終是決定盡力一試。
待災民逐漸散去後,孫虎就帶著胡奎來到陸離身邊介紹道。
“我大哥陸離,這位是同我一起調來的胡奎胡校尉。”
兩人一番寒暄後胡奎對陸離的身份十分好奇,便問道,“陸公子在哪裏高就啊。”
“高就談不上,我就是一個開酒樓的小商人。”
看神情胡奎顯然是不信,他雖然長相粗獷但也是處事圓滑的老油子,他見陸離不願意透露,他也就沒有再追問。
“陸公子我聽說您要為這些災民籌糧,不知真假?”
之所以有這麽一問隻是想確定陸離說的是真心還是官話。
“胡校尉,我確有此意,隻是這災民數量太多,我能力微薄就是救助怕也隻是杯水車薪。”
“哎~~不能這樣說,從昨天開始就已經陸陸續續來過幾波巡查官員了,也隻有你是真心願意為他們出把力的。”
陸離心中就有些疑惑道,“這些災民數量如此之多,難道朝廷就沒有人管嗎?”
“管?拿什麽管?你既然是孫虎的大哥我也就不瞞你了,在這些文官老爺心裏想的是隻要災民別入城就行,誰會去理睬他們的死活,城內夜夜笙歌怎麽能聽到這城外的哀嚎遍野。陸公子不瞞您說啊,我也是窮苦人家出身,當初也是家裏吃不上飯了這才投軍入伍,如今看到這些災民,哎……”
“那皇上呢……”
“今天這裏也沒外人,我也不怕說點招惹禍端的話,你別看我是一個大老粗,但是這朝局我也看清了幾分,這滿朝上下恐怕隻有當今聖上是想救災的。”
“胡校尉慎言啊,當心禍從口出。”
陸離看著這個直爽的漢子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胡奎看了看四周擺了擺手接著說道,“孫虎的人品我是信得過的,你是他大哥就衝你願意為災民伸出援手,你的人品我也信得過。”
“陸哥放心吧,這裏都是自己人,能被派往這邊的駐守校尉,都是沒有背景或者被排擠的,這些人要麽是性格耿直得罪了人,要麽就是出身窮苦沒有錢疏通門路,不必擔心交淺言深。”
聽罷陸離也算放心了一些便追問道,“那為何遲遲不見朝廷的賑災糧?”
“陸公子有所不知,不是皇上不想給而是沒有啊,京城庫糧隻是用來維持禁軍開銷就捉襟見肘了哪裏還有餘糧啊。”
“這諾大的帝都沒有存糧?”
“朝廷能征收上來的賦稅一年少過一年,別的我不知道就說這軍中口糧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這個陸離還真不知道,他以為隻有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邊軍才會這樣,沒想到天子腳下供給最好的禁軍也會如此。
“那這事就沒人管?”
“先帝爺再世的時候也大肆整頓殺過一批官員,但這隻是能維持一時功效,過後還是欺上瞞下該怎麽樣就怎麽樣,說到底還是稅銀收不上來國庫空虛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