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謙將收上來的詩詞逐一打亂順序時,還有國子監學子在假惺惺的寬慰著對麵的人群。
“錦繡詩詞可不是誰都擅長的,寫不出來也很正常,諸君別灰心,來年還可以考科舉入仕。”
這句一語雙關的話,既諷刺了百家學子詩詞不行,也貶低了科舉。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終於有人忍不住反駁了一句。
“你!……”
“怎麽,你們儒家先賢說過的話,你們不認同?!”
兩邊的學子怒目相對,但是終究是礙於場合,大家都選擇了克製。
劉謙看到這兩邊學子劍拔弩張的樣子,隻是狠狠的瞪了他們一眼,示意他們注意分寸,便沒有再繼續搭理他們。
這些學子對劉謙這個大內總管,還是很畏懼的,被警告之後,隻能規規矩矩的重新站好,安心等待著諸位大人的賞評。
劉謙將打亂順序的詩詞,送到了翰林院這邊,然後一眾有資格入殿的大儒就開始了評判。
這些大儒的效率很快,沒多久就將詩詞篩選完分成了兩摞,隨後又將較少的一摞仔細審閱了一遍,最終挑選出了十篇佳作。
“陛下,請過目。”
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劉謙就將翰林院篩選完的詩詞,拿到了禦桌前。
大殿內剛剛還在喧鬧的氣氛,突然就安靜了下來,趙廣抬頭看了看眾人,示意大家隨意不必拘束。
此時殿內所有人,都在好奇著這次詩詞的結果,更是有女眷們私下偷偷議論著自己合眼的才子,關心著他們會不會有佳作問世。
趙廣倒是也不著急,他先翻閱起了較多的那一摞,直到全部看完,才在不經意間的搖了搖頭,他這樣做一是怕有文采好的詩詞被漏選,二來是想先看看這六十六人的水平如何。
趙廣輕輕將最後一篇詩詞放下,心裏有些略微失望,隨後他又拿起了翰林院選出的那一摞,這第一篇就讓他眼睛一亮。
《金殿賞月》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這首詩不僅應題而且文采頗佳,同時也給人一種意氣風發的感覺。
趙廣隨手遞給劉謙,也不等他有什麽吩咐,大總管劉謙便將詩篇交給了禮部官員大聲的念誦了出來。
“好!”
“絕妙……”
“當是一篇難得一見的佳作。”
“甚秒,甚秒……”
還有人忍不住又念誦了一遍。
……
待禮部官員念誦完,便有官員帶頭為此詩叫起了好,帝國文風盛行,對於好的詩詞文章,這些文人從來不吝讚美。
當然也有定國公這種武夫,對此隻是撇撇嘴,他覺得這些酸文,比起自己麵前的菜肴美酒差了太多。
如果陸離此時能猜透定國公的心思,他肯定會對李山河這個想法,表示英雄所見略同的。
“哼,不學無術。”
陸離正在低頭吃菜,就聽到平陽公主的聲音悠悠的從耳邊傳來。
他隻是側頭看了趙晴雅一眼,然後用眼神傳達了對此詩的不屑,便喊來小太監要酒。
“你……”這次她沒有得到回應。
這一切都被趙廣抽空看在眼裏,他也隻是覺得好笑。
……
“此詩為何人所作,請上前來領取。”
這時就見國子監學子隊伍中走出來一人,此人一身學子白袍風度翩翩,再加上一副英俊的麵容,頓時引起了很多姑娘們的注意。
由於中秋宴有長輩在場,她們也隻敢與鄰桌相識的姐妹竊聲私語,不敢有太過激的舉動。
“張兄,恭喜恭喜。”
“張兄,真乃我輩楷模。”
其他學子見他出列時,也紛紛送上了祝福,但是這裏麵有幾分真幾分假,那就很難說了,畢竟文人相輕,嫉妒和羨慕從來都是相伴相生的。
“學生臨安張世安,此詩乃是在下所作。”
……
此時趙廣又翻閱過了幾篇,不住的點頭的表示著欣賞,不斷有詩篇拿出來朗朗誦。
但是一直到第七個認領詩篇的,全部都是國子監的學子,這讓百家學子每個人臉上都感覺火辣辣的,此時在他們眼中,每一道落在身上的目光,都好像帶著鄙夷和嘲諷。
直到念誦到了第八篇。
《中秋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這時才有第一個百家學子走出了隊伍,他的年紀有些大,皮膚有些黑,穿的也有一些普通。
從他有些粗糙的雙手可以看出,這個人平時恐怕是經常做農活,這與之前那些玉樹臨風的國子監才子比起來,他甚至連一片綠葉都算不上,但是他的詩詞還是為百家學子,爭回了一些顏麵。
緊接著是第九篇詩詞。
《思鄉》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時又有一個人,從百家學子隊伍中走了出來,這個人同樣是其貌不揚,他的年紀甚至要比之前那人還要大一些。
這連續兩篇佳作,給百家學子建立起了信心,隻要最後一篇壓軸的詩魁花落己方,那麽今晚就算是輸了,也不至於輸的太難看。
正當他們在心裏幻想時,最後的一首詩詞也讀完了。
《望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就見一個身材挺拔,麵如冠玉的國子監學子走到了大殿中央。
他這一出場,隻是從風采和氣度上,便讓百家學子感覺到有些自慚形穢了。
“學生蘇州潘玉軒。”
他這一首望月,情意綿綿卻不見傷感,情景交融又構思巧妙,單說意境的恢弘,就已經超越其他的詩篇太多了,所有百家學子輸的啞口無言。
這次就連趙晴雅也忍不住起身為他喝彩,看到平陽公主如此激動,陸離也忍不住抬頭看了幾眼。
“錦繡詩詞可不是誰都擅長的,寫不出來也很正常,諸君別灰心,來年還可以考科舉入仕。”
這句一語雙關的話,既諷刺了百家學子詩詞不行,也貶低了科舉。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終於有人忍不住反駁了一句。
“你!……”
“怎麽,你們儒家先賢說過的話,你們不認同?!”
兩邊的學子怒目相對,但是終究是礙於場合,大家都選擇了克製。
劉謙看到這兩邊學子劍拔弩張的樣子,隻是狠狠的瞪了他們一眼,示意他們注意分寸,便沒有再繼續搭理他們。
這些學子對劉謙這個大內總管,還是很畏懼的,被警告之後,隻能規規矩矩的重新站好,安心等待著諸位大人的賞評。
劉謙將打亂順序的詩詞,送到了翰林院這邊,然後一眾有資格入殿的大儒就開始了評判。
這些大儒的效率很快,沒多久就將詩詞篩選完分成了兩摞,隨後又將較少的一摞仔細審閱了一遍,最終挑選出了十篇佳作。
“陛下,請過目。”
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劉謙就將翰林院篩選完的詩詞,拿到了禦桌前。
大殿內剛剛還在喧鬧的氣氛,突然就安靜了下來,趙廣抬頭看了看眾人,示意大家隨意不必拘束。
此時殿內所有人,都在好奇著這次詩詞的結果,更是有女眷們私下偷偷議論著自己合眼的才子,關心著他們會不會有佳作問世。
趙廣倒是也不著急,他先翻閱起了較多的那一摞,直到全部看完,才在不經意間的搖了搖頭,他這樣做一是怕有文采好的詩詞被漏選,二來是想先看看這六十六人的水平如何。
趙廣輕輕將最後一篇詩詞放下,心裏有些略微失望,隨後他又拿起了翰林院選出的那一摞,這第一篇就讓他眼睛一亮。
《金殿賞月》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這首詩不僅應題而且文采頗佳,同時也給人一種意氣風發的感覺。
趙廣隨手遞給劉謙,也不等他有什麽吩咐,大總管劉謙便將詩篇交給了禮部官員大聲的念誦了出來。
“好!”
“絕妙……”
“當是一篇難得一見的佳作。”
“甚秒,甚秒……”
還有人忍不住又念誦了一遍。
……
待禮部官員念誦完,便有官員帶頭為此詩叫起了好,帝國文風盛行,對於好的詩詞文章,這些文人從來不吝讚美。
當然也有定國公這種武夫,對此隻是撇撇嘴,他覺得這些酸文,比起自己麵前的菜肴美酒差了太多。
如果陸離此時能猜透定國公的心思,他肯定會對李山河這個想法,表示英雄所見略同的。
“哼,不學無術。”
陸離正在低頭吃菜,就聽到平陽公主的聲音悠悠的從耳邊傳來。
他隻是側頭看了趙晴雅一眼,然後用眼神傳達了對此詩的不屑,便喊來小太監要酒。
“你……”這次她沒有得到回應。
這一切都被趙廣抽空看在眼裏,他也隻是覺得好笑。
……
“此詩為何人所作,請上前來領取。”
這時就見國子監學子隊伍中走出來一人,此人一身學子白袍風度翩翩,再加上一副英俊的麵容,頓時引起了很多姑娘們的注意。
由於中秋宴有長輩在場,她們也隻敢與鄰桌相識的姐妹竊聲私語,不敢有太過激的舉動。
“張兄,恭喜恭喜。”
“張兄,真乃我輩楷模。”
其他學子見他出列時,也紛紛送上了祝福,但是這裏麵有幾分真幾分假,那就很難說了,畢竟文人相輕,嫉妒和羨慕從來都是相伴相生的。
“學生臨安張世安,此詩乃是在下所作。”
……
此時趙廣又翻閱過了幾篇,不住的點頭的表示著欣賞,不斷有詩篇拿出來朗朗誦。
但是一直到第七個認領詩篇的,全部都是國子監的學子,這讓百家學子每個人臉上都感覺火辣辣的,此時在他們眼中,每一道落在身上的目光,都好像帶著鄙夷和嘲諷。
直到念誦到了第八篇。
《中秋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這時才有第一個百家學子走出了隊伍,他的年紀有些大,皮膚有些黑,穿的也有一些普通。
從他有些粗糙的雙手可以看出,這個人平時恐怕是經常做農活,這與之前那些玉樹臨風的國子監才子比起來,他甚至連一片綠葉都算不上,但是他的詩詞還是為百家學子,爭回了一些顏麵。
緊接著是第九篇詩詞。
《思鄉》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這時又有一個人,從百家學子隊伍中走了出來,這個人同樣是其貌不揚,他的年紀甚至要比之前那人還要大一些。
這連續兩篇佳作,給百家學子建立起了信心,隻要最後一篇壓軸的詩魁花落己方,那麽今晚就算是輸了,也不至於輸的太難看。
正當他們在心裏幻想時,最後的一首詩詞也讀完了。
《望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就見一個身材挺拔,麵如冠玉的國子監學子走到了大殿中央。
他這一出場,隻是從風采和氣度上,便讓百家學子感覺到有些自慚形穢了。
“學生蘇州潘玉軒。”
他這一首望月,情意綿綿卻不見傷感,情景交融又構思巧妙,單說意境的恢弘,就已經超越其他的詩篇太多了,所有百家學子輸的啞口無言。
這次就連趙晴雅也忍不住起身為他喝彩,看到平陽公主如此激動,陸離也忍不住抬頭看了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