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楊碩這副神情,陸離有些疑惑。
“楊將軍這裏麵莫非還另有隱情?”
隻見楊碩緩緩的抬起了頭,他的眼睛有些微微泛紅。
“定遠將士沒有貪生怕死之徒!這不是他們的錯,這不是他們的錯!一將瀆職,害死三軍……”
眼淚順著楊碩的雙頰滑落了下來,他的臉上盡是不甘與憤怒,嘴裏發出嗚嗚嗚的聲音,像是在發泄又像是在努力壓抑。
這個鐵一般的邊關漢子,信奉的是邊軍流血不流淚的信條,此刻他卻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
楊碩又想起了那個被自己親手了結的邊軍少年,他還沒有自己的孩子大,這幾天他每次合眼,都會夢到那雙哀求又無助的眼神,那一夜有多少這樣的邊軍,慘死於敵人戰馬的鐵蹄之下,他已經不敢再去回憶。
“都怪林興昌那個狗雜碎!”
楊碩這突然一聲暴吼,驚動了外麵的侍衛,片刻便有八名持刀侍衛闖了進來。
趙廣隻是揮了揮手,示意這裏沒事,八名侍衛便躬身退去。
“陛下,這林興昌是何人。”陸離側頭看向了小皇帝。
“林興昌是定遠關守將,楊將軍是他的副將。”
楊碩收拾好心情,向小皇帝告了一聲罪,這才對陸離講述起了這次破關慘禍的起因。
林興昌本是漠北軍定遠侯手下的一名得力戰將,他雖然沒有什麽家世背景,但是為人正直,治軍嚴明,更是憑借作戰英勇而屢立戰功,本該是能憑借戰功平步青雲的。
可惜他一連三次升遷的機會,都被一些來邊軍鍍金的世家子弟頂替掉了,後來林興昌終於是心灰意冷,任憑定遠侯多次勸阻,最終還是選擇離開了漠北軍。
定遠侯念其功勳,不忍如此良將就此被埋沒,便破例動用了自己的關係,向並州刺史推薦了他。
並州刺史雖然礙於定遠侯的麵子接納了他,但是林興昌到達並州後,並沒有得到重用,僅僅是混了一個一營主將。
此時的林興昌,已經看透了官場上的黑暗,隻想安心留在軍中混日子,索性就留了下來。
日子本該就這麽過下去,可是並州的一次匪患,卻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並州北麵與草原接壤,走這裏去往草原的商隊絡繹不絕,這也就滋生出了許多山寨盜匪。
初時,這些匪寨的戰鬥力並不強,按理說是很容易剿滅的,但是並州刺史吳益,卻在其中發現了商機。
並州位於邊疆並不算富庶,吳益在上任之後,就一直為該如何斂財犯難。
太原城屬於供給北境邊軍的戰備府,所以錢糧看管的極為嚴格,這一直讓他無從下手。
而加增商稅來盤削商隊,這個就更難辦了,一來盤削商隊等於竭澤而漁,通往草原的商道有很多,並州並非唯一,隻是比起其他地方,這裏要更便利一些而已。二來這些商隊當中,有很多都有世家背景,一旦鬧翻容易得罪人。
所以吳益就想出了一個養寇撈錢的損招,他放任轄境盜匪發展,然後將守備軍以雇傭的形式,為商隊提供保護。
吳益是文官出身,所以計劃製定的極為嚴密,他讓幕僚計算出了,商隊繞路所損失的費用,然後把傭兵費定的略低了一些,這樣一來商隊為了節省時間,還是會選擇走並州出關。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怕那些豪族世家找後賬,他既收了錢,還能讓那些世家商隊,不得不念他的好。
這個一箭雙雕的計劃,起初很順利,隻是後來出現了意外。
天武十六年,並州大旱,地裏的莊稼顆粒無收,樂平郡守非但沒有開倉賑災,反而以湊不足稅糧的借口,讓百姓用田地衝抵,這導致了很多災民逃離了樂平郡。
走投無路的災民,有的逃往了各地討飯,還有一部分青壯則是選擇了落草為寇,就這樣並州的匪患,徹底失去了控製。
刺史吳益雖然多次派大軍圍剿,但是每次都是收效甚微,這些匪寨要麽是易守難攻,要麽是地形複雜,這些盜匪一旦退入山林,就會無從尋覓。
要是情況隻是這樣那還好說,就在官兵清剿呂梁山匪患時,一萬五千官兵在山林裏,被幾萬亂匪擊潰了,這一戰,官兵損傷慘重,就連主將都被人亂箭射死於山林之中。
當消息傳回州府時,吳益再也坐不住了,這件事一旦被朝廷追責,他不止官帽不保,甚至會有性命之憂。
他連夜找來幕僚商議對策,經幕僚提醒他才想起了,這個西北悍將林興昌。
這也是林興昌官途的轉折點,他臨危受命出任了剿匪軍統領後,卻並沒有著急出戰,而是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嚴整軍紀訓練士卒。
吳益曾多次催促他出戰,但是都被林興昌以各種借口回絕了,正當吳益坐立難安準備責問時,林興昌的剿匪軍卻傳來了捷報。
當林興昌帶著六千亂匪的賊頭入城時,他這一生的軌跡徹底被改變了。
刺史吳益先是給他五營兵馬,提拔他做了守軍副將,後來林興昌又被太原王氏二房看中,做了王家的女婿,之後沒過多久,他就被破格提拔成了定遠關主將。
這次破格提拔的原因,不單是林興昌的能力出眾,最主要的原因則是,王家需要一個自己人放在那個位置。
前文說道,太原王氏大房為官,二房掌兵,三房經商,其中大房和三房都是枝繁葉茂,唯有二房人丁稀薄。
王家二房隻有一子二女,就這一支單傳還是個病癆,這才有了王衝這個私生子,在康定城的胡作非為。
太原王氏之所以非要在定遠關安排自己人接管,主要就是為了經商便利,要知道他們的貨物可與普通的商貨不同,為了牟取暴利,王氏商隊多是一些禁運貨物。
這些貨物中,可不僅隻有鹽鐵這等戰略物資,有時候為了高價,甚至會有成品的武器刀劍。
如果北蠻人願意花取更大的代價,他們就連軍弩、盔甲都敢走私售賣。
“楊將軍這裏麵莫非還另有隱情?”
隻見楊碩緩緩的抬起了頭,他的眼睛有些微微泛紅。
“定遠將士沒有貪生怕死之徒!這不是他們的錯,這不是他們的錯!一將瀆職,害死三軍……”
眼淚順著楊碩的雙頰滑落了下來,他的臉上盡是不甘與憤怒,嘴裏發出嗚嗚嗚的聲音,像是在發泄又像是在努力壓抑。
這個鐵一般的邊關漢子,信奉的是邊軍流血不流淚的信條,此刻他卻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
楊碩又想起了那個被自己親手了結的邊軍少年,他還沒有自己的孩子大,這幾天他每次合眼,都會夢到那雙哀求又無助的眼神,那一夜有多少這樣的邊軍,慘死於敵人戰馬的鐵蹄之下,他已經不敢再去回憶。
“都怪林興昌那個狗雜碎!”
楊碩這突然一聲暴吼,驚動了外麵的侍衛,片刻便有八名持刀侍衛闖了進來。
趙廣隻是揮了揮手,示意這裏沒事,八名侍衛便躬身退去。
“陛下,這林興昌是何人。”陸離側頭看向了小皇帝。
“林興昌是定遠關守將,楊將軍是他的副將。”
楊碩收拾好心情,向小皇帝告了一聲罪,這才對陸離講述起了這次破關慘禍的起因。
林興昌本是漠北軍定遠侯手下的一名得力戰將,他雖然沒有什麽家世背景,但是為人正直,治軍嚴明,更是憑借作戰英勇而屢立戰功,本該是能憑借戰功平步青雲的。
可惜他一連三次升遷的機會,都被一些來邊軍鍍金的世家子弟頂替掉了,後來林興昌終於是心灰意冷,任憑定遠侯多次勸阻,最終還是選擇離開了漠北軍。
定遠侯念其功勳,不忍如此良將就此被埋沒,便破例動用了自己的關係,向並州刺史推薦了他。
並州刺史雖然礙於定遠侯的麵子接納了他,但是林興昌到達並州後,並沒有得到重用,僅僅是混了一個一營主將。
此時的林興昌,已經看透了官場上的黑暗,隻想安心留在軍中混日子,索性就留了下來。
日子本該就這麽過下去,可是並州的一次匪患,卻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
並州北麵與草原接壤,走這裏去往草原的商隊絡繹不絕,這也就滋生出了許多山寨盜匪。
初時,這些匪寨的戰鬥力並不強,按理說是很容易剿滅的,但是並州刺史吳益,卻在其中發現了商機。
並州位於邊疆並不算富庶,吳益在上任之後,就一直為該如何斂財犯難。
太原城屬於供給北境邊軍的戰備府,所以錢糧看管的極為嚴格,這一直讓他無從下手。
而加增商稅來盤削商隊,這個就更難辦了,一來盤削商隊等於竭澤而漁,通往草原的商道有很多,並州並非唯一,隻是比起其他地方,這裏要更便利一些而已。二來這些商隊當中,有很多都有世家背景,一旦鬧翻容易得罪人。
所以吳益就想出了一個養寇撈錢的損招,他放任轄境盜匪發展,然後將守備軍以雇傭的形式,為商隊提供保護。
吳益是文官出身,所以計劃製定的極為嚴密,他讓幕僚計算出了,商隊繞路所損失的費用,然後把傭兵費定的略低了一些,這樣一來商隊為了節省時間,還是會選擇走並州出關。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怕那些豪族世家找後賬,他既收了錢,還能讓那些世家商隊,不得不念他的好。
這個一箭雙雕的計劃,起初很順利,隻是後來出現了意外。
天武十六年,並州大旱,地裏的莊稼顆粒無收,樂平郡守非但沒有開倉賑災,反而以湊不足稅糧的借口,讓百姓用田地衝抵,這導致了很多災民逃離了樂平郡。
走投無路的災民,有的逃往了各地討飯,還有一部分青壯則是選擇了落草為寇,就這樣並州的匪患,徹底失去了控製。
刺史吳益雖然多次派大軍圍剿,但是每次都是收效甚微,這些匪寨要麽是易守難攻,要麽是地形複雜,這些盜匪一旦退入山林,就會無從尋覓。
要是情況隻是這樣那還好說,就在官兵清剿呂梁山匪患時,一萬五千官兵在山林裏,被幾萬亂匪擊潰了,這一戰,官兵損傷慘重,就連主將都被人亂箭射死於山林之中。
當消息傳回州府時,吳益再也坐不住了,這件事一旦被朝廷追責,他不止官帽不保,甚至會有性命之憂。
他連夜找來幕僚商議對策,經幕僚提醒他才想起了,這個西北悍將林興昌。
這也是林興昌官途的轉折點,他臨危受命出任了剿匪軍統領後,卻並沒有著急出戰,而是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嚴整軍紀訓練士卒。
吳益曾多次催促他出戰,但是都被林興昌以各種借口回絕了,正當吳益坐立難安準備責問時,林興昌的剿匪軍卻傳來了捷報。
當林興昌帶著六千亂匪的賊頭入城時,他這一生的軌跡徹底被改變了。
刺史吳益先是給他五營兵馬,提拔他做了守軍副將,後來林興昌又被太原王氏二房看中,做了王家的女婿,之後沒過多久,他就被破格提拔成了定遠關主將。
這次破格提拔的原因,不單是林興昌的能力出眾,最主要的原因則是,王家需要一個自己人放在那個位置。
前文說道,太原王氏大房為官,二房掌兵,三房經商,其中大房和三房都是枝繁葉茂,唯有二房人丁稀薄。
王家二房隻有一子二女,就這一支單傳還是個病癆,這才有了王衝這個私生子,在康定城的胡作非為。
太原王氏之所以非要在定遠關安排自己人接管,主要就是為了經商便利,要知道他們的貨物可與普通的商貨不同,為了牟取暴利,王氏商隊多是一些禁運貨物。
這些貨物中,可不僅隻有鹽鐵這等戰略物資,有時候為了高價,甚至會有成品的武器刀劍。
如果北蠻人願意花取更大的代價,他們就連軍弩、盔甲都敢走私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