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陸離如同往常一樣坐在木輪車上垂釣,一份來自梁州的密報,徹底打破了他的愜意時光。
開元元年,十月十八,梁州平亂軍於子午河中段受襲,大軍輜重盡數被焚,六萬禁軍主力,已經退往石泉縣附近紮營休整。
當陸離看完這份密報,直接捏碎了木輪車的扶手,他緩緩閉上眼睛,深深的呼吸了幾口氣,才將憤怒的心緒重新平複。
陸離靜靜的看著麵前波光粼粼的水麵,陷入到了沉思,過了許久,他才對著章邯問道,“消息可靠嗎?”
章邯並沒有打擾陸離的思考,他已經習慣了等待陸離的決策,“已經確認過了,消息基本屬實。”
“大勇怎樣了呢?”
“大勇沒事,杜將軍並未將他調往輜重營。”
聽到陸大勇沒事,這才讓陸離的心情稍微緩和了一些,他又長吐了一口氣才接著說道,“六千叛軍,隻有六千叛軍啊,六千個拿著鋤頭和耙子的農民,居然就擊潰了一萬輜重營守兵,這就是禁軍精銳嗎?……”
章邯偷眼看向陸離,直到看到陸離的神情稍做平複才解釋道,“輜重營雖然留有一萬人馬護送,但是……”
“但是什麽?”
“哎~~後軍的一萬人馬當中,其實並沒有多少禁軍,輜重營中多是一些世家子弟,和他們攜帶的家兵護衛。”
原來朝中很多官員都把這次梁州平亂,當成了一次可以為家族子弟鍍金的機會。
以往帝國之內並無戰事,世家子弟想要博取軍功,就隻能前往邊疆搏殺拚命,他們雖然可以憑借家世冒功,但是即便是這樣,對於這些養尊處優的世家公子來說,還是太過危險了。
所以這次梁州叛亂,就成為了他們眼中千載難逢的機遇,一來這次叛亂的規模很大,軍功夠分,二來他們並沒有將一群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放在眼中。
在他們心中,梁州叛亂不過是一群農民吃不飽而鬧事,麵對這種躺著都能撿功勞的好事,無論是權臣,還是豪門大族,都紛紛各顯神通將家中子弟,通過關係強塞進了大軍之中。
“桓溫作為大軍統帥,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胡作非為嗎?”
“這也不能全怪桓將軍,不說他能不能拒絕,此事就連陛下都隻能退讓,這些世家子弟的家族力量,涉及到了廟堂之中的方方麵麵。若如不向他們妥協,就連大軍開拔的糧草恐怕都難以湊齊。何況這些公子哥們,還不用朝廷出一分錢的糧餉,隻是他們攜帶的私兵護衛,都能湊出幾千人的騎兵。”
陸離知道朝政腐化,但是他沒想到已經糜爛到了這種程度了。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是我太高估他們的底線了,我沒想到,他們居然敢在這種事情上打主意,哎~~如果梁州叛亂不能盡快平息,並州一旦生變,朝廷就真的無兵可用了。”
“陸哥你也別太過憂心,陛下已經征調大軍馳援並州了,鮮卑人的糧草並不富足,隻要援軍能將時間拖入冬季,鮮卑鐵騎定然能不攻自潰。”
“十九萬東拚西湊的大軍,當真能擋得住草原人的兵峰嗎?”
“隻要援軍能列陣襲擾,緩解太原城的圍城,此戰我們的勝算還是很大的。”
“希望如此吧。”陸離疲憊的倚靠在木輪車上,心中已經開始盤算接下來的計劃了。
然而還沒等陸離將剛才的噩耗消化完,章邯又拿出了第二份密報。
“林興昌?!太原王家的那個女婿?”
“對,就是定遠關守將林興昌。”
“他怎麽會在梁州叛軍裏麵?”
“不隻是他在梁州,根據諜報裏描述,王家的那個私生子王衝可能也在梁州。當初我們撤離康定城的時候,他被我斬斷了一臂,根據埋藏在叛軍裏的兄弟匯報,叛軍中有一名首領,極有可能就是王衝。”
“這個太原王氏到底想要幹什麽?私通叛軍這可是抄家滅族的死罪,一旦日後鮮卑人撤兵,小皇帝是不會不清算王家的,難道是……”
想到這裏,陸離已經不敢再繼續往下想了,一旦他的猜測沒錯,那麽太原城恐怕是要危險了。
“我也一直想不通王家為什麽這樣做,雖然王家會受到女婿林興昌的牽連,但是憑借著幾大世家的利益牽扯,就算是陛下事後,也隻能誅殺幾個王家拋出來的棄子,他們完全沒必要這樣孤注一擲。”
“事出反常必有妖,梁州民變可能沒有那麽簡單,向梁州繼續增派人手,務必盡快摸清叛軍的虛實!”
“放心吧陸哥。”
……
當章邯走後,陸離獨自來到了書房,他將兩份諜報又重新拿了出來細細的閱讀,上午收到的這兩個消息一直讓他心中不安。
在他和章邯交談時,因為憤怒讓他忽略掉了一些細節,直到此刻他終於想通了一些問題的關鍵。
在諜報中寫道,襲擊大軍輜重的叛軍,是一支甲胄齊備的軍隊,隻此一點,陸離就斷定這絕不是一支普通的農民叛軍,雖說輜重營的戰力有限,但是僅憑一些勞作的農民,是很難擊潰一支軍隊的,何況還是以少打多。
然後便是太原王氏的消息,王家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他們不會因為錢財私通叛軍,那麽唯一能打動王家的,就隻剩下了權力。
王家既然投靠了叛軍,就隻能說明一點,他們可以從叛軍勢力之中,獲得更大的權力。
顯然僅靠著一支農民隊伍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那麽也就是說,叛軍背後站著一位權力通天的人物。
“是藩王!”
想到這裏陸離脫口而出,而封地在梁州的藩王隻有一個,那就是秦王趙烈。
“趙烈,趙烈……”
陸離在口中念叨著這個名字,突然就從木輪車上站了起來,其實他的傷勢,早就恢複了七七八八,隻是小青竹嚴格遵守郎中的囑托,這才讓他又多坐這麽多天。
陸離已經想起了這個趙烈到底是什麽人,魏開山曾經對他講起過一段帝國的秘辛。
而這個趙烈便是當年的秦王趙政之後,就是趙政聯合嶺南王趙奢,擁立當年的二皇子趙昂稱帝,最終引發了九子奪嫡。
開元元年,十月十八,梁州平亂軍於子午河中段受襲,大軍輜重盡數被焚,六萬禁軍主力,已經退往石泉縣附近紮營休整。
當陸離看完這份密報,直接捏碎了木輪車的扶手,他緩緩閉上眼睛,深深的呼吸了幾口氣,才將憤怒的心緒重新平複。
陸離靜靜的看著麵前波光粼粼的水麵,陷入到了沉思,過了許久,他才對著章邯問道,“消息可靠嗎?”
章邯並沒有打擾陸離的思考,他已經習慣了等待陸離的決策,“已經確認過了,消息基本屬實。”
“大勇怎樣了呢?”
“大勇沒事,杜將軍並未將他調往輜重營。”
聽到陸大勇沒事,這才讓陸離的心情稍微緩和了一些,他又長吐了一口氣才接著說道,“六千叛軍,隻有六千叛軍啊,六千個拿著鋤頭和耙子的農民,居然就擊潰了一萬輜重營守兵,這就是禁軍精銳嗎?……”
章邯偷眼看向陸離,直到看到陸離的神情稍做平複才解釋道,“輜重營雖然留有一萬人馬護送,但是……”
“但是什麽?”
“哎~~後軍的一萬人馬當中,其實並沒有多少禁軍,輜重營中多是一些世家子弟,和他們攜帶的家兵護衛。”
原來朝中很多官員都把這次梁州平亂,當成了一次可以為家族子弟鍍金的機會。
以往帝國之內並無戰事,世家子弟想要博取軍功,就隻能前往邊疆搏殺拚命,他們雖然可以憑借家世冒功,但是即便是這樣,對於這些養尊處優的世家公子來說,還是太過危險了。
所以這次梁州叛亂,就成為了他們眼中千載難逢的機遇,一來這次叛亂的規模很大,軍功夠分,二來他們並沒有將一群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放在眼中。
在他們心中,梁州叛亂不過是一群農民吃不飽而鬧事,麵對這種躺著都能撿功勞的好事,無論是權臣,還是豪門大族,都紛紛各顯神通將家中子弟,通過關係強塞進了大軍之中。
“桓溫作為大軍統帥,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胡作非為嗎?”
“這也不能全怪桓將軍,不說他能不能拒絕,此事就連陛下都隻能退讓,這些世家子弟的家族力量,涉及到了廟堂之中的方方麵麵。若如不向他們妥協,就連大軍開拔的糧草恐怕都難以湊齊。何況這些公子哥們,還不用朝廷出一分錢的糧餉,隻是他們攜帶的私兵護衛,都能湊出幾千人的騎兵。”
陸離知道朝政腐化,但是他沒想到已經糜爛到了這種程度了。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是我太高估他們的底線了,我沒想到,他們居然敢在這種事情上打主意,哎~~如果梁州叛亂不能盡快平息,並州一旦生變,朝廷就真的無兵可用了。”
“陸哥你也別太過憂心,陛下已經征調大軍馳援並州了,鮮卑人的糧草並不富足,隻要援軍能將時間拖入冬季,鮮卑鐵騎定然能不攻自潰。”
“十九萬東拚西湊的大軍,當真能擋得住草原人的兵峰嗎?”
“隻要援軍能列陣襲擾,緩解太原城的圍城,此戰我們的勝算還是很大的。”
“希望如此吧。”陸離疲憊的倚靠在木輪車上,心中已經開始盤算接下來的計劃了。
然而還沒等陸離將剛才的噩耗消化完,章邯又拿出了第二份密報。
“林興昌?!太原王家的那個女婿?”
“對,就是定遠關守將林興昌。”
“他怎麽會在梁州叛軍裏麵?”
“不隻是他在梁州,根據諜報裏描述,王家的那個私生子王衝可能也在梁州。當初我們撤離康定城的時候,他被我斬斷了一臂,根據埋藏在叛軍裏的兄弟匯報,叛軍中有一名首領,極有可能就是王衝。”
“這個太原王氏到底想要幹什麽?私通叛軍這可是抄家滅族的死罪,一旦日後鮮卑人撤兵,小皇帝是不會不清算王家的,難道是……”
想到這裏,陸離已經不敢再繼續往下想了,一旦他的猜測沒錯,那麽太原城恐怕是要危險了。
“我也一直想不通王家為什麽這樣做,雖然王家會受到女婿林興昌的牽連,但是憑借著幾大世家的利益牽扯,就算是陛下事後,也隻能誅殺幾個王家拋出來的棄子,他們完全沒必要這樣孤注一擲。”
“事出反常必有妖,梁州民變可能沒有那麽簡單,向梁州繼續增派人手,務必盡快摸清叛軍的虛實!”
“放心吧陸哥。”
……
當章邯走後,陸離獨自來到了書房,他將兩份諜報又重新拿了出來細細的閱讀,上午收到的這兩個消息一直讓他心中不安。
在他和章邯交談時,因為憤怒讓他忽略掉了一些細節,直到此刻他終於想通了一些問題的關鍵。
在諜報中寫道,襲擊大軍輜重的叛軍,是一支甲胄齊備的軍隊,隻此一點,陸離就斷定這絕不是一支普通的農民叛軍,雖說輜重營的戰力有限,但是僅憑一些勞作的農民,是很難擊潰一支軍隊的,何況還是以少打多。
然後便是太原王氏的消息,王家可以說是富可敵國,他們不會因為錢財私通叛軍,那麽唯一能打動王家的,就隻剩下了權力。
王家既然投靠了叛軍,就隻能說明一點,他們可以從叛軍勢力之中,獲得更大的權力。
顯然僅靠著一支農民隊伍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那麽也就是說,叛軍背後站著一位權力通天的人物。
“是藩王!”
想到這裏陸離脫口而出,而封地在梁州的藩王隻有一個,那就是秦王趙烈。
“趙烈,趙烈……”
陸離在口中念叨著這個名字,突然就從木輪車上站了起來,其實他的傷勢,早就恢複了七七八八,隻是小青竹嚴格遵守郎中的囑托,這才讓他又多坐這麽多天。
陸離已經想起了這個趙烈到底是什麽人,魏開山曾經對他講起過一段帝國的秘辛。
而這個趙烈便是當年的秦王趙政之後,就是趙政聯合嶺南王趙奢,擁立當年的二皇子趙昂稱帝,最終引發了九子奪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