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廣在沉思了良久之後,才停下了踱步,他深深望著眼前的陸離,幾度想要開口,卻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在遇見陸離之前,趙廣是深知帝國這些官員的利己秉性的,可是此刻陸離的作為,卻徹底顛覆了他的固有認知。


    小皇帝想不通陸離的心底所求,換句話說,他從不相信這天底下真有一心為公的人存在。


    陸離在此刻也洞察了趙廣的心思,然而卻並沒有多做解釋,隻是說道,“陛下,請收下這支新軍,要以大局為重。”


    “那麽你呢,你此行北上,又該如何安身立命?”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何況臣還有幾千原禁軍舊部,足以應付了。”


    聽到陸離都這麽說了,趙廣也沒有再推辭,他將兵符在手中攥了又攥,這才說道,“朕要你活,朕要你安然無恙的歸來,聽到了嗎?”


    “……陛下請放心,小時候有遊方道人給我看過相,說我八字硬不是早夭的命。”


    ……


    等到了趙廣帶一幹人離開軍營以後,陸離重新返回到中軍大帳。


    他剛一踏進大帳,就見孫虎走過來抱怨道,“哥,咱們辛辛苦苦操練的新軍,就這樣全部都送給朝廷了嗎?這些可都是你的心血啊,別的都不說,就單說這些兵甲器械,你就花費了無數心血,我不甘心……”


    聽著孫虎在一旁抱怨著,陸離隻能無奈的安撫道,“好啦好啦,這些以後咱們都會再有的,國之不存毛將焉附,這點道理你還想不明白嗎?帝國在眼下這個時候,不能再出事了。如今帝都兵力空虛,各方藩王必是蠢蠢欲動,在此刻若是不能對他們有所震懾,日後咱們在前方作戰時,一旦後院起火,那麽兗州就真成為絕地了。”


    “道理我都懂,我隻是……我隻是替你感到不值,陛下確實對咱們不錯,可是朝中那些屍位素餐的官員們,不配統領咱們操練的新軍。”


    “你就放心吧,新軍絕不會落到他們手中的,陛下一定會將其死死的握在手中,楊碩此人風評還不錯,由他掌軍,倒是還算是合適。”


    “你說的是跟隨陛下前來的那位楊將軍?”


    “對,他就是原定遠關的副將,失城之後,他便獨身前來了京城請罪,陛下念其忠勇,並沒有將他治罪,而是將他留在了京城聽用。”


    “哼,一個敗軍之將而已,就憑他也配統領咱們的新軍嗎?!”


    “話也不能這樣說,這次鮮卑人能突襲定遠關得逞,罪在主將林興昌,若不是他玩忽職守,我帝國三萬將士何至於被鮮卑人屠戮殆盡。我已經派人調查過了,定遠關破城之日,楊碩身為副將,一直在收攏潰兵奮力拚殺,直到力竭,才昏死在屍體堆裏,他能在此次戰役裏活下來,純屬是僥幸而已,不說他的統兵能力如何,隻說這份忠勇,就算得上是一條邊軍好漢。”


    聽到陸離這番話,孫虎也不再嘲諷這個楊碩了,而是轉而在心底盤算起了家底。


    他想著既然要交付新軍,那也要盡量為陸離減少損失,所以他準備將一些兵甲器械扣留出來一部分,將來以備不時之需。


    看到孫虎這副思考的神情,陸離瞬間猜到的他的心思道,“別打那些士卒裝備的主意,他們本就是一支沒有經過戰火淬煉的新軍,若是再沒了這身裝備,他們還拿什麽去威懾那群擁兵自重的藩王?”


    “嘿嘿,哥,我沒有那個意思。”被陸離看破了心中盤算,孫虎隻能尷尬的一笑。


    “好了,不要去算計這點得失了,將新軍交付給陛下以後,他們的軍餉也不必再由咱們負責,如此算來,也差不多能填補了軍械的成本。”


    看到陸離這副風輕雲淡的神情,孫虎還是忍不住一陣心疼,他倒不再糾結於銀錢的問題,而是真的舍不得這些兵,畢竟已經操練了這麽長時間,軍武之人最重感情。


    就在兄弟二人交談之際,胡奎也從營帳外大馬金刀的走了進來。


    “伯爺!屬下已經將三萬青山新軍清點出來了,隨時可以交付於朝廷。”


    陸離點了點頭道,“你是不是將精兵全部都留了下來?”


    胡奎聞言就是一愣,隨即他的表情,也如同剛剛孫虎一般有一些尷尬。


    他卻是將在操練中最好的士卒,全都留了下來,看到胡奎的表情,陸離也沒有責難於他,因為他知道,人嘛,有私心都是在所難免的。


    至於是為什麽還要挑選,那是因為小皇帝雖然密詔陸離可以招募三萬私兵,但是青山營實際上是招募了五萬五千餘人。


    這也是陸離會慷慨的交付朝廷三萬兵馬的一個原因,要說這件事被外人得知參奏怎麽辦,其實這也算不上什麽大事。


    這就要從帝國的軍製說起了,帝國軍的招募是分為戰兵和輔兵,戰兵當然就是常規軍了,而輔兵卻是不算在帝國軍編製之內的。


    輔兵雖然也叫兵,其實更多的是一些配合軍隊的編外勞力,這些人由少數正規軍統領,他們通常是用於運輸糧草和搭營修寨的勞力,戰時他們是不必衝上戰場的,所以他們的待遇,也比帝國的正規軍要低得多。


    因此輔兵裏麵多是一些年紀長者,或者是一些身體條件較差的民夫。


    這也是陸離敢於私自增大招募數量的原因,這項軍製漏洞,起先是因為帝國的財力不足所造成的。


    帝國立國初期,戰亂不斷,導致國庫空虛,為了緩解財政壓力,才由武將一係的官員,共同想出了這麽一個主意,用來以解燃眉之急。


    這項製度本來預想的是,在以後被盡快的廢除,可是事與願違,順元帝的荒淫無度,導致了帝國內亂多年,因此此事也被一拖再拖的耽擱了下來。


    也正是此項軍製,導致了各地藩王的擁兵數量與日俱增,朝廷又對其無可奈何,等到曆代掌政者想要廢除的時候,藩王的勢力早已經是尾大不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邊軍走出來的悍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旅行的狐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旅行的狐狸並收藏從邊軍走出來的悍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