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向來有文官不騎馬,武將不坐轎的傳統,然而這項興翰卻是從一頂八抬大轎裏麵走下來的。
伴隨著那些黑壓壓的兵卒散開,轎子也被人抬到了前方,待轎簾被人從外麵掀開之後,一個臃腫油膩的胖子,便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中。
這項興翰官職的品級雖然算不上大,但是排場卻是十足,就在他剛要挪腳下轎的時候,不等他的大腳落地,立刻就有一名穿著皮甲的士卒,趴在了他的腳下以充當墊腳凳。
項興翰剛一下轎,就立刻換了一副嘴臉對著陸離拱手作揖道,“哈哈哈哈……陸大人久仰久仰,陸大人上任郡守,末將因公事繁忙,還未曾來得及登門恭賀,恕罪恕罪。”
項興翰雖然嘴上是這麽說著,但臉上卻是沒有幾分真誠。
“項統領,久聞大名啊。”
“嘿嘿,我有個屁的大名啊,不過還是謝過陸郡守的抬舉。”
項興翰一邊在與陸離客套著,一邊走向了那群被打的士卒,嘴上還嘴故作驚訝問道,“呦呦呦,這是怎麽個情況?是不是我這幾個不成器的手下衝撞了大人,他媽的,狗眼不識人,連咱們的陸郡守都不認識,淨給老子丟人。”
他嘴上雖然在責罵著屬下,但是眼中那份怒火卻是難以掩飾,“滾滾滾,別他媽的在這裏礙眼,各自滾回軍營裏去領取二十軍杖!”
“郡守大人實在是抱歉,都怪末將禦下不嚴衝撞了您,您看這般處罰可還合您的心意?”
自從這個大胖子出現後,陸離在除了和他打過一聲招呼後,便任由他在這裏自導自演。
“陸某早就聽聞項統領帶兵有方,賞罰分明,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謬讚,陸大人謬讚了,我項某人雖然是個粗人,但也是知道食君之祿為君分憂的道理的,分內之事,全都是分內之事,不足為道,不足為道。”
陸離看著眼前這張堆滿肥肉的臉,心想道,“這他媽的是遇到對手了啊。”
“好了,項統領就不要在謙虛了,本官且問你,咱們濟陰糧倉是否一直是由項將軍看守的。”
“沒錯,這裏一直都是由末將派人看管的。”
“那這倉庫中的存糧呢?”
“陸大人原來是知道這事兒啊,唉……郡守大人是有所不知啊,就在您上任前幾天,濟陰郡城鬧起來災民,由於這五大家族辦事不力,硬生生將饑民逼出了民變,若不是下官率軍趕到及時,險些是釀成大禍啊,這倉中存糧就是被饑民們搶奪一空了。”
見陸離問起了儲糧的事,項興翰幹脆來了一個一推二五六,將責任推的明明白白,甚至還在其中添油加醋的,把五大家的勢力牽扯了進來。
陸離本以為這個項興翰,就是一個沒臉沒皮的粗鄙武人,但是當他聽到此人居然能夠借助饑民遮掩失糧,並且還將禍水東引給了五大家族,這就讓陸離不得不慎重的對待起這個胖子了。
“項統領的意思是說,濟陰郡的存糧全被饑民們搶走了?”
“是啊,也怪末將心善,不忍對那幾千饑民們趕盡殺絕,還請大人責罰。”
“可是本官怎麽聽說,那日這糧倉內殺的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呢。”
“哦?還有這等事情嗎?大人還請告訴我,是哪個奸猾小人,在背後構陷於我,大人若是不信,還請將此人招來與末將當場對峙。”
項興翰這番話雖然說的雲淡風輕,但是心中的惱怒已經達到了極點,他在接任濟陰統領這些年裏,可以說是在城內一手遮天,即便是前任郡守在位時,項興翰也不曾將其放在眼中。
為了隱瞞濟陰糧倉失糧之事,他甚至不惜以饑民做局,用幾千顆無辜百姓的腦袋來做遮掩。
可是令項興翰沒想到的是,即便是他將事情做成了這樣,居然還有人敢跳出來嚼舌根,這怎麽能令他不怒。
“嗬嗬,項統領既然都這麽說了,那麽本官肯定是相信將軍的,那些風言風語當不得真的。”
“哈哈……郡守大人英明!”
聽到陸離準備將此事揭過,項興翰還是很高興的,在他的心中隻要大家以後能夠相安無事,他也不太想去把陸離給得罪的太深。
不為別的,隻因為在陸離到任之前,他就收到一封來自帝都的密信,而這封信來源正是來自於他的叔父——兵部尚書項充。
項充雖然在信中隻說了讓他小心陸離,但是他也知道能讓自己叔父重點提醒的人,定然不會是一個可以容易招惹的對手。
項興翰此人雖然外表粗獷,但是心思還是極為細膩的,他能在這濟陰郡裏作威作福這麽多年,除了他有項充這個靠山以外,也是有著一套自己的為人處世的方法的。
“大人若是日後在這城中有什麽不便之處,盡可以差人來知會與我,能幫上忙的地方,末將必然會鼎力相助。”
陸離身為一城主官,哪裏會有什麽需要別人幫忙的地方,更何況是一個自己轄區的統領。
然而項興翰既然這麽說了,肯定是有他的深意暗藏其中,他這句話已經有一點要投桃報李的意思了。
這已經是明著暗示陸離,自己會站在他的這一邊,幫助其對付那些將來的執政阻力,也就是以五大家族為首的那群文人。
說這裏很多人會奇怪,陸離身為一城主官,項興翰為什麽敢如此的跟他說話,這其實並在於他的家世背景,而問題的答案就在於陸離的委任聖旨上。
聖旨中曾經特意提到一句,陸離到任後,濟陰郡的所有駐軍皆有其自己節製,這並不是一句廢話,而是在此之前,帝國所有州郡的駐軍,都是直接歸刺史府節製的。
而地方刺史想要調動郡城駐軍,同樣是不能隨意差遣的,刺史調兵是需要兩塊虎符,一塊在地方刺史的手中,而一塊則需要向朝廷報備由欽差送達。
帝國之所以製定了如此繁瑣的調兵製度,目的無他,隻是為了使得各州郡的軍政分離,避免刺史的權力過大,出現擁兵自重的情況。
這也就是項興翰敢與陸離坐地談價的本錢,因為濟陰軍從來都並不歸郡守府節製。
郡城主將和一城郡守,雖然明麵上是為上下級的關係,但是實際上誰也奈何不得誰,這就是朝廷最初構想的軍政相互牽製之法。
可惜,項興翰這次卻是想錯了,陸離想要的並不是什麽合作共贏,而是在這濟陰郡中真正的乾坤獨斷。
伴隨著那些黑壓壓的兵卒散開,轎子也被人抬到了前方,待轎簾被人從外麵掀開之後,一個臃腫油膩的胖子,便出現在了眾人的視線中。
這項興翰官職的品級雖然算不上大,但是排場卻是十足,就在他剛要挪腳下轎的時候,不等他的大腳落地,立刻就有一名穿著皮甲的士卒,趴在了他的腳下以充當墊腳凳。
項興翰剛一下轎,就立刻換了一副嘴臉對著陸離拱手作揖道,“哈哈哈哈……陸大人久仰久仰,陸大人上任郡守,末將因公事繁忙,還未曾來得及登門恭賀,恕罪恕罪。”
項興翰雖然嘴上是這麽說著,但臉上卻是沒有幾分真誠。
“項統領,久聞大名啊。”
“嘿嘿,我有個屁的大名啊,不過還是謝過陸郡守的抬舉。”
項興翰一邊在與陸離客套著,一邊走向了那群被打的士卒,嘴上還嘴故作驚訝問道,“呦呦呦,這是怎麽個情況?是不是我這幾個不成器的手下衝撞了大人,他媽的,狗眼不識人,連咱們的陸郡守都不認識,淨給老子丟人。”
他嘴上雖然在責罵著屬下,但是眼中那份怒火卻是難以掩飾,“滾滾滾,別他媽的在這裏礙眼,各自滾回軍營裏去領取二十軍杖!”
“郡守大人實在是抱歉,都怪末將禦下不嚴衝撞了您,您看這般處罰可還合您的心意?”
自從這個大胖子出現後,陸離在除了和他打過一聲招呼後,便任由他在這裏自導自演。
“陸某早就聽聞項統領帶兵有方,賞罰分明,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啊。”
“謬讚,陸大人謬讚了,我項某人雖然是個粗人,但也是知道食君之祿為君分憂的道理的,分內之事,全都是分內之事,不足為道,不足為道。”
陸離看著眼前這張堆滿肥肉的臉,心想道,“這他媽的是遇到對手了啊。”
“好了,項統領就不要在謙虛了,本官且問你,咱們濟陰糧倉是否一直是由項將軍看守的。”
“沒錯,這裏一直都是由末將派人看管的。”
“那這倉庫中的存糧呢?”
“陸大人原來是知道這事兒啊,唉……郡守大人是有所不知啊,就在您上任前幾天,濟陰郡城鬧起來災民,由於這五大家族辦事不力,硬生生將饑民逼出了民變,若不是下官率軍趕到及時,險些是釀成大禍啊,這倉中存糧就是被饑民們搶奪一空了。”
見陸離問起了儲糧的事,項興翰幹脆來了一個一推二五六,將責任推的明明白白,甚至還在其中添油加醋的,把五大家的勢力牽扯了進來。
陸離本以為這個項興翰,就是一個沒臉沒皮的粗鄙武人,但是當他聽到此人居然能夠借助饑民遮掩失糧,並且還將禍水東引給了五大家族,這就讓陸離不得不慎重的對待起這個胖子了。
“項統領的意思是說,濟陰郡的存糧全被饑民們搶走了?”
“是啊,也怪末將心善,不忍對那幾千饑民們趕盡殺絕,還請大人責罰。”
“可是本官怎麽聽說,那日這糧倉內殺的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呢。”
“哦?還有這等事情嗎?大人還請告訴我,是哪個奸猾小人,在背後構陷於我,大人若是不信,還請將此人招來與末將當場對峙。”
項興翰這番話雖然說的雲淡風輕,但是心中的惱怒已經達到了極點,他在接任濟陰統領這些年裏,可以說是在城內一手遮天,即便是前任郡守在位時,項興翰也不曾將其放在眼中。
為了隱瞞濟陰糧倉失糧之事,他甚至不惜以饑民做局,用幾千顆無辜百姓的腦袋來做遮掩。
可是令項興翰沒想到的是,即便是他將事情做成了這樣,居然還有人敢跳出來嚼舌根,這怎麽能令他不怒。
“嗬嗬,項統領既然都這麽說了,那麽本官肯定是相信將軍的,那些風言風語當不得真的。”
“哈哈……郡守大人英明!”
聽到陸離準備將此事揭過,項興翰還是很高興的,在他的心中隻要大家以後能夠相安無事,他也不太想去把陸離給得罪的太深。
不為別的,隻因為在陸離到任之前,他就收到一封來自帝都的密信,而這封信來源正是來自於他的叔父——兵部尚書項充。
項充雖然在信中隻說了讓他小心陸離,但是他也知道能讓自己叔父重點提醒的人,定然不會是一個可以容易招惹的對手。
項興翰此人雖然外表粗獷,但是心思還是極為細膩的,他能在這濟陰郡裏作威作福這麽多年,除了他有項充這個靠山以外,也是有著一套自己的為人處世的方法的。
“大人若是日後在這城中有什麽不便之處,盡可以差人來知會與我,能幫上忙的地方,末將必然會鼎力相助。”
陸離身為一城主官,哪裏會有什麽需要別人幫忙的地方,更何況是一個自己轄區的統領。
然而項興翰既然這麽說了,肯定是有他的深意暗藏其中,他這句話已經有一點要投桃報李的意思了。
這已經是明著暗示陸離,自己會站在他的這一邊,幫助其對付那些將來的執政阻力,也就是以五大家族為首的那群文人。
說這裏很多人會奇怪,陸離身為一城主官,項興翰為什麽敢如此的跟他說話,這其實並在於他的家世背景,而問題的答案就在於陸離的委任聖旨上。
聖旨中曾經特意提到一句,陸離到任後,濟陰郡的所有駐軍皆有其自己節製,這並不是一句廢話,而是在此之前,帝國所有州郡的駐軍,都是直接歸刺史府節製的。
而地方刺史想要調動郡城駐軍,同樣是不能隨意差遣的,刺史調兵是需要兩塊虎符,一塊在地方刺史的手中,而一塊則需要向朝廷報備由欽差送達。
帝國之所以製定了如此繁瑣的調兵製度,目的無他,隻是為了使得各州郡的軍政分離,避免刺史的權力過大,出現擁兵自重的情況。
這也就是項興翰敢與陸離坐地談價的本錢,因為濟陰軍從來都並不歸郡守府節製。
郡城主將和一城郡守,雖然明麵上是為上下級的關係,但是實際上誰也奈何不得誰,這就是朝廷最初構想的軍政相互牽製之法。
可惜,項興翰這次卻是想錯了,陸離想要的並不是什麽合作共贏,而是在這濟陰郡中真正的乾坤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