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皇帝正在為削藩之事善後的時候,陸離也正帶人走在城頭上巡視著新城的建造情況。
起初陸離隻是為了妥善安置災民,才采取了以工代賑的辦法來修繕城牆。
可是隨著濟陰郡發糧的消息,在周邊郡縣傳開以後,濟陰城四周便有源源不斷的災民,向著濟陰郡湧了過來。
如此多的災民齊聚濟陰城外,這一度造成了城內鄉紳們的極度不安。
隨著越來越多的災民來到城外,鄉紳們甚至給郡守府送了不少的銀子,以求陸離能夠盡早的發兵驅散他們。
而陸離的應對策略是銀子全盤笑納,但是兵卻沒有發出一人,這一做法造成了很多鄉紳們對於郡守府的不滿。
可是還沒等他們聯合起來向郡守府興師問罪,陸離的一紙告示就讓他們連大門都不敢出了。
在城外災民聚集到兩萬人的時候,陸離居然下令將這批饑民全部放進了城內。
就當所有人都覺得這必定是一場大亂時,這些饑民們卻被郡守府變成了老老實實的勞工。
後來濟陰城又陸陸續續來了不少的饑民,他們也都被郡守府如法炮製的變成了勞工。
……
城頭上,陸離看著這幾萬建城的災民,心裏盤算的卻是他們的口糧問題。
養災民雖然沒有養兵花銷大,但是這每日的吃喝用度同樣也不是一筆小數目,所以陸離隻能暫時抽調京城中的銀子來四處買糧了。
“公子,公子。”
“啊?”
陸離正在想著心事出神,卻被小青竹的呼喚聲給驚醒了過來。
“公子這城頭風大,咱們還是回屋裏去吧。”
“嗬嗬,這裏的寒風可比不上西北的風沙,在關外的冬天,那寒風卷著沙子是會像刀子一樣把人的皮膚給割破的。”
聽到陸離的話,小青竹明顯有一些不信道,“公子就會騙人,那還不把人給吹死呀。”
小姑娘興許是經常被陸離忽悠,所以對於陸離的話,她都會抱著一種質疑的態度。
“哈哈,怎麽,你不信?”
“我雖然讀書不多,但也不傻。”
看到小青竹這副氣鼓鼓的模樣,陸離捏了捏她凍得泛紅的小臉蛋笑道,“吃人的沙子,刮骨的風,這可不是我嚇唬你的,在西北到了冬天起風的時候,就連那些要錢不要命的商隊,都會老老實實的呆在城內躲避的。”
“啊?那百姓們還怎麽生活呀?”
“家裏存有吃食的人家還會好一些,而那些家裏沒有餘糧的百姓們,就隻能看自己的八字硬不硬了。”
就在這主仆二人閑聊之際,一名章邯派來的信使,也正在急匆匆的跑上城牆。
“大人,京城密信。”信使行禮遞過密信後,就被陸離的護衛帶下去歇息了。
陸離隨手翻閱著密信,隻是匆匆掃過了幾眼,就被信上麵的消息給震驚了。
密信中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把趙廣最近在京城中的削藩之舉,給詳細的描述了一番。
至於說這封密信為什麽遲遲才被送來,那隻是因為自削藩之夜起,整座朝歌城都一直處於在戒嚴狀態。
陸離拿著密信一連看了好幾遍,這才一點點的消化掉了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快刀斬亂麻這才是明君之舉!”
“大人,京城那麵發生何事了?”見到一直穩重的陸離如此興奮,就連在不遠處監工的王炳文也好奇的過來詢問道。
“你自己看看吧……”
“好好好,陛下居然有如此魄力,帝國複興有望啊,除去了藩王之禍,百姓們的日子也會好過許多了。”看過密信的內容後,王炳文的反應比陸離還要激烈。
“削藩乃是牽扯國本之事,事情恐怕不會這麽簡單結束的。”
“這信上不是說各地藩王們,都已經被陛下給扣押在京城了嗎?何況他們的兵權也被朝廷給收回了,失去了私兵和封地,這些藩王們都已經成為沒牙的老虎了,還怎麽再興風作浪呢?”
“我也想不通啊,我隻是覺得陛下這次削藩毫無預兆,更像……更像是在倉促之間不得已而為之。”
“大人就不必為陛下擔憂了,如今削藩之舉大勢已成,料想那些藩王們也都無力回天了。”
“如此最好,但願是我想多了吧。”
陸離雖然不知道趙廣是如何逼這些藩王們就範的,但是他總覺得這件事情的背後,還藏著什麽不為人知的隱情。
“通知章邯,向這些藩王封地方向,多增派一些人手。”
陸離的話音剛落,在他的侍衛中就有一名手下悄無聲息的退下了城牆。
“削藩之事陛下既然已經乾坤獨斷了,咱們也就別再為此事憂心了。”
“我隻是覺得這件事情的蹊蹺太多,如此大事,京城之中居然沒有透露出任何一絲消息,就連那些朝臣們都沒有阻攔陛下,當真是不可思議啊。”
“或許是這天下苦藩王之禍久矣,陛下此舉也是深合了那些大人們的心意吧。”
“你沒在京城中呆過你可能不知道,朝臣和藩王們的利益是何等的盤根錯節,這絕不是他們不阻攔陛下的原因,如今他們會集體失聲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陛下此事做的極為隱秘,甚至都沒和任何一個朝臣商量過。”
“這怎麽可能呢,要做如此大事,陛下勢必要用人啊。”
“用人是肯定要用人的,但是這些人絕不會是朝堂裏那些屍位素餐的大臣們。”
……
就在陸離這邊還在為削藩之事分析時,一件比削藩更令人震驚的事情在北麵發生了。
正月十五上元節太原城破,當這條消息隨著南下的快馬送至京城中的時候,舉國震驚。
這一噩耗不僅讓廟堂上的官員們驚慌失色,就連坐在龍椅上的小皇帝也是措手不及。
至此曆時五個月,整個並州徹底落入進了鮮卑人手中,這是帝國自立國以來第一次被北蠻人掠去了一州之地。
起初陸離隻是為了妥善安置災民,才采取了以工代賑的辦法來修繕城牆。
可是隨著濟陰郡發糧的消息,在周邊郡縣傳開以後,濟陰城四周便有源源不斷的災民,向著濟陰郡湧了過來。
如此多的災民齊聚濟陰城外,這一度造成了城內鄉紳們的極度不安。
隨著越來越多的災民來到城外,鄉紳們甚至給郡守府送了不少的銀子,以求陸離能夠盡早的發兵驅散他們。
而陸離的應對策略是銀子全盤笑納,但是兵卻沒有發出一人,這一做法造成了很多鄉紳們對於郡守府的不滿。
可是還沒等他們聯合起來向郡守府興師問罪,陸離的一紙告示就讓他們連大門都不敢出了。
在城外災民聚集到兩萬人的時候,陸離居然下令將這批饑民全部放進了城內。
就當所有人都覺得這必定是一場大亂時,這些饑民們卻被郡守府變成了老老實實的勞工。
後來濟陰城又陸陸續續來了不少的饑民,他們也都被郡守府如法炮製的變成了勞工。
……
城頭上,陸離看著這幾萬建城的災民,心裏盤算的卻是他們的口糧問題。
養災民雖然沒有養兵花銷大,但是這每日的吃喝用度同樣也不是一筆小數目,所以陸離隻能暫時抽調京城中的銀子來四處買糧了。
“公子,公子。”
“啊?”
陸離正在想著心事出神,卻被小青竹的呼喚聲給驚醒了過來。
“公子這城頭風大,咱們還是回屋裏去吧。”
“嗬嗬,這裏的寒風可比不上西北的風沙,在關外的冬天,那寒風卷著沙子是會像刀子一樣把人的皮膚給割破的。”
聽到陸離的話,小青竹明顯有一些不信道,“公子就會騙人,那還不把人給吹死呀。”
小姑娘興許是經常被陸離忽悠,所以對於陸離的話,她都會抱著一種質疑的態度。
“哈哈,怎麽,你不信?”
“我雖然讀書不多,但也不傻。”
看到小青竹這副氣鼓鼓的模樣,陸離捏了捏她凍得泛紅的小臉蛋笑道,“吃人的沙子,刮骨的風,這可不是我嚇唬你的,在西北到了冬天起風的時候,就連那些要錢不要命的商隊,都會老老實實的呆在城內躲避的。”
“啊?那百姓們還怎麽生活呀?”
“家裏存有吃食的人家還會好一些,而那些家裏沒有餘糧的百姓們,就隻能看自己的八字硬不硬了。”
就在這主仆二人閑聊之際,一名章邯派來的信使,也正在急匆匆的跑上城牆。
“大人,京城密信。”信使行禮遞過密信後,就被陸離的護衛帶下去歇息了。
陸離隨手翻閱著密信,隻是匆匆掃過了幾眼,就被信上麵的消息給震驚了。
密信中的內容很簡單,就是把趙廣最近在京城中的削藩之舉,給詳細的描述了一番。
至於說這封密信為什麽遲遲才被送來,那隻是因為自削藩之夜起,整座朝歌城都一直處於在戒嚴狀態。
陸離拿著密信一連看了好幾遍,這才一點點的消化掉了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
“快刀斬亂麻這才是明君之舉!”
“大人,京城那麵發生何事了?”見到一直穩重的陸離如此興奮,就連在不遠處監工的王炳文也好奇的過來詢問道。
“你自己看看吧……”
“好好好,陛下居然有如此魄力,帝國複興有望啊,除去了藩王之禍,百姓們的日子也會好過許多了。”看過密信的內容後,王炳文的反應比陸離還要激烈。
“削藩乃是牽扯國本之事,事情恐怕不會這麽簡單結束的。”
“這信上不是說各地藩王們,都已經被陛下給扣押在京城了嗎?何況他們的兵權也被朝廷給收回了,失去了私兵和封地,這些藩王們都已經成為沒牙的老虎了,還怎麽再興風作浪呢?”
“我也想不通啊,我隻是覺得陛下這次削藩毫無預兆,更像……更像是在倉促之間不得已而為之。”
“大人就不必為陛下擔憂了,如今削藩之舉大勢已成,料想那些藩王們也都無力回天了。”
“如此最好,但願是我想多了吧。”
陸離雖然不知道趙廣是如何逼這些藩王們就範的,但是他總覺得這件事情的背後,還藏著什麽不為人知的隱情。
“通知章邯,向這些藩王封地方向,多增派一些人手。”
陸離的話音剛落,在他的侍衛中就有一名手下悄無聲息的退下了城牆。
“削藩之事陛下既然已經乾坤獨斷了,咱們也就別再為此事憂心了。”
“我隻是覺得這件事情的蹊蹺太多,如此大事,京城之中居然沒有透露出任何一絲消息,就連那些朝臣們都沒有阻攔陛下,當真是不可思議啊。”
“或許是這天下苦藩王之禍久矣,陛下此舉也是深合了那些大人們的心意吧。”
“你沒在京城中呆過你可能不知道,朝臣和藩王們的利益是何等的盤根錯節,這絕不是他們不阻攔陛下的原因,如今他們會集體失聲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陛下此事做的極為隱秘,甚至都沒和任何一個朝臣商量過。”
“這怎麽可能呢,要做如此大事,陛下勢必要用人啊。”
“用人是肯定要用人的,但是這些人絕不會是朝堂裏那些屍位素餐的大臣們。”
……
就在陸離這邊還在為削藩之事分析時,一件比削藩更令人震驚的事情在北麵發生了。
正月十五上元節太原城破,當這條消息隨著南下的快馬送至京城中的時候,舉國震驚。
這一噩耗不僅讓廟堂上的官員們驚慌失色,就連坐在龍椅上的小皇帝也是措手不及。
至此曆時五個月,整個並州徹底落入進了鮮卑人手中,這是帝國自立國以來第一次被北蠻人掠去了一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