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離在說出這句話後,就用一種冷漠的目光掃視了一圈全場。
“這些勞工莫非……莫非是……”
不等這個縣令說出自己的猜想,陸離便已經搶先開口說道,“不錯,這十一萬築城的勞工,正是流亡到濟陰郡的十一萬饑民!”
“饑民?”
“大……大人收留了十一萬饑民?”
“這……”
陸離此言一出,所有縣令都被震驚的不輕。
要知道就連朝廷想要養活這十一萬饑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區區一個濟陰郡了。
“諸位縣令大人都是一方的父母官,那麽大家可願意看到自己管轄的縣裏出現此等情景嗎?”
“吾等不願……”
“你們可知道,這十一萬饑民就是被你們口中那些鄉紳士族們,給硬生生逼出來的!”
“郡……郡守大人,這話是從何說起呀,帝國內的鄉紳士族們一直都是樂善好施的善人呐,他……他們怎麽……怎麽會做出這種事情來呢?”
聽完陸離的話後,依然有人在為各地的鄉紳士族們辯解著。
“大善人,好一個大善人呐,諸位且不妨先看看這個。”
陸離話罷,王炳文便命人將一疊疊紙張分發給了一眾縣令。
起初這十三位縣令還是一臉迷茫,沒有弄清楚陸離是什麽意思,直到他們耐著性子將紙張看完後,所有人都變了臉色。
“諸位都看完了吧,大家還有什麽話想說嗎?”
眼見陸離的麵色冷了下來,所有人都變得沉默不語,他們甚至都不敢直視陸離投過來的目光了。
“我濟陰郡一十三縣,合計耕地麵積足足不下二百萬畝有餘,可是這些耕地在百姓們手中的還不足三十萬畝,諸位就沒有什麽想說的嗎?!”
縣令們除了沉默,還是沉默,陸離雖然沒有把話挑明,但是他們都不傻,他們知道陸離真正想說的是,鄉紳士族們所占據的土地數目,已經超過了濟陰郡的八成了。
“好,既然大家都不想說,那麽就由本官來說!我濟陰郡原本乃是兗州府的產糧大郡,就是這樣一個產糧大郡,百姓們手中耕地卻不到我濟陰郡耕地的兩成,別說是饑荒年月了,就算是年年風調雨順,百姓們都能養得活自己嗎?!”
這份耕地的數據,是陸離早就安排人清算好的,數據雖然算不上詳盡,但是大體的數目是不會出錯的。
“這……這帝國中土地買賣自由,我等……我等雖為縣令,但是也不能妄加幹涉啊,這些土地買賣都是百姓們自願的啊,還請大人明察。”
“還請郡守大人明察。”
“嗬嗬,好一個買賣自願啊,諸位不愧是我楚漢帝國的棟梁啊,自古以來百姓們便將土地視為根本,那麽誰來告訴本官,百姓們為何會選擇賣掉自己的根啊?”
“這……”
“諸位既然不願意說,那麽就由本官來說,他們是被逼的,被你口中的大善人們逼的,若不是走投無路了哪個百姓會選擇賣地求生?!”
“鄉紳士族們怎麽會逼著百姓們賣地呢,郡守大人是不是勿聽了什麽謠言啊,大人若是不信,盡可以派人去那些賣地百姓們的家中詳查。”
見到陸離年輕,這些縣令便想著欺負陸離不懂這其中的門道,隻可惜他們這次的小聰明卻是用錯了地方。
“是啊,那些鄉紳士族可都是一些聰明人啊,他們做事又怎麽會給自己的家族留下隱患呢,他們隻需要在災年哄抬糧價囤積居奇,便能讓那些家中無糧的百姓們乖乖的賤賣出土地來了,諸位縣令大人,本官說的可還算對嗎?”
“這……這……”
“鄉紳士族所售賣糧食也是都是高價從外地購得,並非是他們想要囤積居奇呀,還請大人明察。”
“如今帝國北地處處缺糧,糧食少,價格自然就要比往日要高一些了。”
“是啊是啊,郡守大人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去北地的州郡查探一番,我等若有虛言,任憑郡守大人處置。”
“哈哈哈哈哈……”
在聽到這群縣令依然振振有詞後,這一次陸離是真的被他們給氣笑了。
“諸位縣令大人不愧是一方的父母官啊,以諸位的辯才隻當一個縣令,著實是有一些屈才了。”
“郡守大人這話是什麽意思,我等雖為大人的下官,但也是讀聖賢書之人,大人怎能如此肆意的侮辱我等。”
“好,好啊,既然大家心存不滿,那麽本官今日便讓你們死個明白吧。”
話罷,陸離就朝後麵擺擺手,隨後就有人將一份近幾個月的通商賬本遞到了他們的麵前。
“自本官赴任濟陰郡守後,就命濟陰軍在各地往來的道路上設立的關卡,這本賬冊便是近幾個月流入我濟陰郡的糧食數目,大家還有什麽話想說?”
陸離命令濟陰軍在道路上設卡,對外宣稱的是保護往來的客商。
但是任誰也沒想到,這些關卡居然還有記錄商貨數目的作用。
“自本官赴任濟陰郡守後,濟陰郡就從無大宗的糧食往來,請諸位告訴本官,你們嘴中的鄉紳士族。是如何高價從外地進的貨?”
陸離這一手徹底把所有人都給問懵了,饒是他們辯才無雙,此時也全部詞窮了。
“濟陰郡現在所售賣的糧食,分明就是我濟陰郡的存糧,何來高價買入一說!”
此時的陸離已經完全不再壓製自己的情緒了,他就像一頭嗜血的猛獸一般,死死的盯著在場的一眾縣令。
“既然你們要跟我講規矩,那麽本官就和你們說一說規矩,按帝國律,荒年將糧價哄抬至三倍以上者,便可以算作是囤積居奇,按照往日二兩一石的糧價算,超過六兩一石的糧食就算是死罪,現在各縣的糧價均在平日的十倍以上,諸位縣令大人以為本官該如何處置呢?”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有幾個定力稍差一些的縣令,此時額頭上已經開始布滿冷汗了。
按照帝國律法的解釋,囤積居奇確是如同陸離所言的那般處置,可是自先秦的律法以後,這條律法基本上已經形同虛設了。
“這些勞工莫非……莫非是……”
不等這個縣令說出自己的猜想,陸離便已經搶先開口說道,“不錯,這十一萬築城的勞工,正是流亡到濟陰郡的十一萬饑民!”
“饑民?”
“大……大人收留了十一萬饑民?”
“這……”
陸離此言一出,所有縣令都被震驚的不輕。
要知道就連朝廷想要養活這十一萬饑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況區區一個濟陰郡了。
“諸位縣令大人都是一方的父母官,那麽大家可願意看到自己管轄的縣裏出現此等情景嗎?”
“吾等不願……”
“你們可知道,這十一萬饑民就是被你們口中那些鄉紳士族們,給硬生生逼出來的!”
“郡……郡守大人,這話是從何說起呀,帝國內的鄉紳士族們一直都是樂善好施的善人呐,他……他們怎麽……怎麽會做出這種事情來呢?”
聽完陸離的話後,依然有人在為各地的鄉紳士族們辯解著。
“大善人,好一個大善人呐,諸位且不妨先看看這個。”
陸離話罷,王炳文便命人將一疊疊紙張分發給了一眾縣令。
起初這十三位縣令還是一臉迷茫,沒有弄清楚陸離是什麽意思,直到他們耐著性子將紙張看完後,所有人都變了臉色。
“諸位都看完了吧,大家還有什麽話想說嗎?”
眼見陸離的麵色冷了下來,所有人都變得沉默不語,他們甚至都不敢直視陸離投過來的目光了。
“我濟陰郡一十三縣,合計耕地麵積足足不下二百萬畝有餘,可是這些耕地在百姓們手中的還不足三十萬畝,諸位就沒有什麽想說的嗎?!”
縣令們除了沉默,還是沉默,陸離雖然沒有把話挑明,但是他們都不傻,他們知道陸離真正想說的是,鄉紳士族們所占據的土地數目,已經超過了濟陰郡的八成了。
“好,既然大家都不想說,那麽就由本官來說!我濟陰郡原本乃是兗州府的產糧大郡,就是這樣一個產糧大郡,百姓們手中耕地卻不到我濟陰郡耕地的兩成,別說是饑荒年月了,就算是年年風調雨順,百姓們都能養得活自己嗎?!”
這份耕地的數據,是陸離早就安排人清算好的,數據雖然算不上詳盡,但是大體的數目是不會出錯的。
“這……這帝國中土地買賣自由,我等……我等雖為縣令,但是也不能妄加幹涉啊,這些土地買賣都是百姓們自願的啊,還請大人明察。”
“還請郡守大人明察。”
“嗬嗬,好一個買賣自願啊,諸位不愧是我楚漢帝國的棟梁啊,自古以來百姓們便將土地視為根本,那麽誰來告訴本官,百姓們為何會選擇賣掉自己的根啊?”
“這……”
“諸位既然不願意說,那麽就由本官來說,他們是被逼的,被你口中的大善人們逼的,若不是走投無路了哪個百姓會選擇賣地求生?!”
“鄉紳士族們怎麽會逼著百姓們賣地呢,郡守大人是不是勿聽了什麽謠言啊,大人若是不信,盡可以派人去那些賣地百姓們的家中詳查。”
見到陸離年輕,這些縣令便想著欺負陸離不懂這其中的門道,隻可惜他們這次的小聰明卻是用錯了地方。
“是啊,那些鄉紳士族可都是一些聰明人啊,他們做事又怎麽會給自己的家族留下隱患呢,他們隻需要在災年哄抬糧價囤積居奇,便能讓那些家中無糧的百姓們乖乖的賤賣出土地來了,諸位縣令大人,本官說的可還算對嗎?”
“這……這……”
“鄉紳士族所售賣糧食也是都是高價從外地購得,並非是他們想要囤積居奇呀,還請大人明察。”
“如今帝國北地處處缺糧,糧食少,價格自然就要比往日要高一些了。”
“是啊是啊,郡守大人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去北地的州郡查探一番,我等若有虛言,任憑郡守大人處置。”
“哈哈哈哈哈……”
在聽到這群縣令依然振振有詞後,這一次陸離是真的被他們給氣笑了。
“諸位縣令大人不愧是一方的父母官啊,以諸位的辯才隻當一個縣令,著實是有一些屈才了。”
“郡守大人這話是什麽意思,我等雖為大人的下官,但也是讀聖賢書之人,大人怎能如此肆意的侮辱我等。”
“好,好啊,既然大家心存不滿,那麽本官今日便讓你們死個明白吧。”
話罷,陸離就朝後麵擺擺手,隨後就有人將一份近幾個月的通商賬本遞到了他們的麵前。
“自本官赴任濟陰郡守後,就命濟陰軍在各地往來的道路上設立的關卡,這本賬冊便是近幾個月流入我濟陰郡的糧食數目,大家還有什麽話想說?”
陸離命令濟陰軍在道路上設卡,對外宣稱的是保護往來的客商。
但是任誰也沒想到,這些關卡居然還有記錄商貨數目的作用。
“自本官赴任濟陰郡守後,濟陰郡就從無大宗的糧食往來,請諸位告訴本官,你們嘴中的鄉紳士族。是如何高價從外地進的貨?”
陸離這一手徹底把所有人都給問懵了,饒是他們辯才無雙,此時也全部詞窮了。
“濟陰郡現在所售賣的糧食,分明就是我濟陰郡的存糧,何來高價買入一說!”
此時的陸離已經完全不再壓製自己的情緒了,他就像一頭嗜血的猛獸一般,死死的盯著在場的一眾縣令。
“既然你們要跟我講規矩,那麽本官就和你們說一說規矩,按帝國律,荒年將糧價哄抬至三倍以上者,便可以算作是囤積居奇,按照往日二兩一石的糧價算,超過六兩一石的糧食就算是死罪,現在各縣的糧價均在平日的十倍以上,諸位縣令大人以為本官該如何處置呢?”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有幾個定力稍差一些的縣令,此時額頭上已經開始布滿冷汗了。
按照帝國律法的解釋,囤積居奇確是如同陸離所言的那般處置,可是自先秦的律法以後,這條律法基本上已經形同虛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