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
也就是糧食臨近夏收前一個月,濟陰城的儲糧終於臨近見底了。
陸離當初雖然從安弘方手中敲來了不少的軍糧,但是這些糧食並不是隻在平價的供應濟陰郡的百姓。
要知道此刻的濟陰城不僅有二十萬的原住百姓們,同時還有著十數萬的饑民。
任憑濟陰糧倉的存糧如何多,也架不住這三十多萬人的每日消耗。
……
“大人,城內的糧倉已經幾近見底了,刨除供應濟陰軍的軍糧以外,城中的儲糧最多隻能維持五日了。”
春夏之交,春風和煦。
陸離正百無聊賴的坐在城頭上曬太陽,就在這時王炳文一臉憂慮的找了過來。
這些日子以來,這已經不是王炳文第一次來找陸離稟報了,可是陸離總是一副懶散的模樣敷衍了之。
“每逢大事有靜氣,看來咱們這位王大人修煉的還不到家啊。”
見到王炳文疾步而來,陸離和身邊的小青竹調笑了一句。
“公子可不要瞎說,王先生這是在為濟陰城中的百姓們擔憂呐。”
“哎呦,不錯嘛,有長進,跟在本公子身邊久了,就連你這個小丫頭,也變得憂國憂民了起來。”
見到這主仆二人仍在打趣,急得王炳文都恨不得把陸離從椅背上給拽起來質問了。
“王先生,我的王先生啊,本官不是跟你說過很多次了嗎,運糧的車隊用不了兩日就能趕到,你無需擔心什麽。”
“大人想過沒有,若是運糧的商隊被刺史府從中作梗怎麽辦?糧食晚到幾日對濟陰百姓們興許沒什麽大礙,大不了就先吃幾天高價糧嘛,可是這些人,這些饑民怎麽辦。”
看到陸離一臉滿不在乎的模樣,王炳文忍不住揮手,掃過了那些正在築城的饑民。
“大人啊,他們現在可以是您築城的勞力,但是一旦城中斷了他們的口糧,這十幾萬饑民用不了幾日,就會變成失控的洪水猛獸啊。”
陸離是在康定那種物資匱乏的邊城中長大的,他曾經都和野狗搶過吃的。
所以他對王炳文說的還是相信的,他知道人在餓極了的情況下,沒有什麽事情是他們做不出來的。
更何況此時城外聚集的可是有十幾萬人,到時候隻要有人帶頭稍加慫恿,一場饑民叛亂將在所難免。
“你是覺得蔡俊德那老小子敢扣下咱們的糧隊?”
“若是把大人放在蔡俊德的位置,您會不會這樣做?”王炳文反問道。
“會,當然會!誰會放過此等天賜良機呢?”
“那……那您……”
王炳文本想著用此話來驚醒陸離的,卻沒想到陸離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
“哈哈哈哈哈哈……”
見到王炳文這副如鯁在喉的模樣,陸離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在想到王炳文這也是在一心為自己著想,陸離也就收斂起了笑容道,“先生可知道這次運糧的商隊全部都是我納川商號自己的車隊嗎?”
“屬下知道大人的納川商號財力雄厚,可是大人您也別忘了,帝國律中可是有記載的,每逢災情,各地官員是有權利買下過往糧食賑災的,以此時帝國北地的糧荒而言,刺史府完全是可以這樣做的,到時候就算是朝廷出麵,也找不出蔡俊德的半點錯來。”
“先生不愧是法家學派,果然精通帝國律法,你說的不錯……”
“那大人……”
“隻不過你所說的律法,卻隻適用於普通的商隊。”
就在王炳文還疑惑陸離的葫蘆裏在賣什麽藥時,第一批送往濟陰郡的糧草,已經越過豫州的地界進入了兗州。
……
為了增快行程,納川商會幾乎所有的商隊都是走的驛道。
雖然帝國中有除了信使和官員不得走驛道的明令規定,但是這些律法大多都已經被荒廢了。
東陽郡。
這是運糧商隊進入兗州後途經的第一個郡,也是位於濟陰郡南方的一個郡。
不出意外,陸離的商隊剛已進入東陽郡的地界,就被刺史府放出去的探馬給盯上了,緊接著便有幾匹快馬飛馳著奔向了郡城。
在商隊到達城門前,東陽郡守代茂安就收到了探馬送回來的消息。
這個代茂安本是一個出身於小門小戶的小吏,天武帝在位時,他因為治水有功,才在機緣巧合之下,坐上了東陽郡守之位。
原本對於這種沒有根基的官員來說,他們是不願意去輕易得罪同僚的。
但是這次有著兗州刺史蔡俊德的嚴令在,他也隻能硬著頭皮派人去扣下納川商會的商隊了。
東陽城外。
待到運糧商隊抵達時,東陽城外已經聚集著不少的官兵了。
這些官兵除了有一些人在四處驅趕城外的饑民外,其餘人都在有意無意的盯著抵達的糧隊。
“來者止步!”
不等糧隊到達城門前,便有一隊城門官兵圍攏了過來。
“各位官爺有何指教啊。”答話的人是商隊中的一名管事。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不等這隊官兵發難,商隊的管事就已經低頭哈腰的走上前去,對著為首的官兵拱了拱手。
“你們是哪裏來的商隊,運送的又是什麽貨物?”
就在這名為首的官兵拿腔拿調時,商隊管事已經鬆開了他拱手的抱拳,隨後一錠五兩的銀錠,便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軍爺們公務勞累,一點心意不成敬意,就當我們商隊是請諸位軍爺們喝茶了。”
這名商隊管事顯然是常年在外跑商,自然是熟知這些城門軍的德性。
他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想要用銀錢開路,盡早的進城補給。
“哎呦,沒看出來,你還挺懂規矩嘛。”沉甸甸的銀錠入手後,為首的官兵忍不住在手中掂了掂。
“你出手這麽闊綽,這商貨中不會夾雜了什麽違禁品吧。”
商隊管事本以為有了銀錢開路,城門軍會很快的放他們通過。
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名為首的官兵收了錢以後,居然圍著商隊轉著圈打量了起來。
“軍爺,瞧您這是說的哪裏話呀,我們都是奉公守法之人,哪裏敢運送違禁的貨物呀,這馬車之中全都是要送往濟陰城的糧食啊。”
商隊管事雖然還是諂媚的解釋著,但是他從這隊官兵的表現中,已經感受到了此事的不同尋常。
也就是糧食臨近夏收前一個月,濟陰城的儲糧終於臨近見底了。
陸離當初雖然從安弘方手中敲來了不少的軍糧,但是這些糧食並不是隻在平價的供應濟陰郡的百姓。
要知道此刻的濟陰城不僅有二十萬的原住百姓們,同時還有著十數萬的饑民。
任憑濟陰糧倉的存糧如何多,也架不住這三十多萬人的每日消耗。
……
“大人,城內的糧倉已經幾近見底了,刨除供應濟陰軍的軍糧以外,城中的儲糧最多隻能維持五日了。”
春夏之交,春風和煦。
陸離正百無聊賴的坐在城頭上曬太陽,就在這時王炳文一臉憂慮的找了過來。
這些日子以來,這已經不是王炳文第一次來找陸離稟報了,可是陸離總是一副懶散的模樣敷衍了之。
“每逢大事有靜氣,看來咱們這位王大人修煉的還不到家啊。”
見到王炳文疾步而來,陸離和身邊的小青竹調笑了一句。
“公子可不要瞎說,王先生這是在為濟陰城中的百姓們擔憂呐。”
“哎呦,不錯嘛,有長進,跟在本公子身邊久了,就連你這個小丫頭,也變得憂國憂民了起來。”
見到這主仆二人仍在打趣,急得王炳文都恨不得把陸離從椅背上給拽起來質問了。
“王先生,我的王先生啊,本官不是跟你說過很多次了嗎,運糧的車隊用不了兩日就能趕到,你無需擔心什麽。”
“大人想過沒有,若是運糧的商隊被刺史府從中作梗怎麽辦?糧食晚到幾日對濟陰百姓們興許沒什麽大礙,大不了就先吃幾天高價糧嘛,可是這些人,這些饑民怎麽辦。”
看到陸離一臉滿不在乎的模樣,王炳文忍不住揮手,掃過了那些正在築城的饑民。
“大人啊,他們現在可以是您築城的勞力,但是一旦城中斷了他們的口糧,這十幾萬饑民用不了幾日,就會變成失控的洪水猛獸啊。”
陸離是在康定那種物資匱乏的邊城中長大的,他曾經都和野狗搶過吃的。
所以他對王炳文說的還是相信的,他知道人在餓極了的情況下,沒有什麽事情是他們做不出來的。
更何況此時城外聚集的可是有十幾萬人,到時候隻要有人帶頭稍加慫恿,一場饑民叛亂將在所難免。
“你是覺得蔡俊德那老小子敢扣下咱們的糧隊?”
“若是把大人放在蔡俊德的位置,您會不會這樣做?”王炳文反問道。
“會,當然會!誰會放過此等天賜良機呢?”
“那……那您……”
王炳文本想著用此話來驚醒陸離的,卻沒想到陸離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
“哈哈哈哈哈哈……”
見到王炳文這副如鯁在喉的模樣,陸離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在想到王炳文這也是在一心為自己著想,陸離也就收斂起了笑容道,“先生可知道這次運糧的商隊全部都是我納川商號自己的車隊嗎?”
“屬下知道大人的納川商號財力雄厚,可是大人您也別忘了,帝國律中可是有記載的,每逢災情,各地官員是有權利買下過往糧食賑災的,以此時帝國北地的糧荒而言,刺史府完全是可以這樣做的,到時候就算是朝廷出麵,也找不出蔡俊德的半點錯來。”
“先生不愧是法家學派,果然精通帝國律法,你說的不錯……”
“那大人……”
“隻不過你所說的律法,卻隻適用於普通的商隊。”
就在王炳文還疑惑陸離的葫蘆裏在賣什麽藥時,第一批送往濟陰郡的糧草,已經越過豫州的地界進入了兗州。
……
為了增快行程,納川商會幾乎所有的商隊都是走的驛道。
雖然帝國中有除了信使和官員不得走驛道的明令規定,但是這些律法大多都已經被荒廢了。
東陽郡。
這是運糧商隊進入兗州後途經的第一個郡,也是位於濟陰郡南方的一個郡。
不出意外,陸離的商隊剛已進入東陽郡的地界,就被刺史府放出去的探馬給盯上了,緊接著便有幾匹快馬飛馳著奔向了郡城。
在商隊到達城門前,東陽郡守代茂安就收到了探馬送回來的消息。
這個代茂安本是一個出身於小門小戶的小吏,天武帝在位時,他因為治水有功,才在機緣巧合之下,坐上了東陽郡守之位。
原本對於這種沒有根基的官員來說,他們是不願意去輕易得罪同僚的。
但是這次有著兗州刺史蔡俊德的嚴令在,他也隻能硬著頭皮派人去扣下納川商會的商隊了。
東陽城外。
待到運糧商隊抵達時,東陽城外已經聚集著不少的官兵了。
這些官兵除了有一些人在四處驅趕城外的饑民外,其餘人都在有意無意的盯著抵達的糧隊。
“來者止步!”
不等糧隊到達城門前,便有一隊城門官兵圍攏了過來。
“各位官爺有何指教啊。”答話的人是商隊中的一名管事。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不等這隊官兵發難,商隊的管事就已經低頭哈腰的走上前去,對著為首的官兵拱了拱手。
“你們是哪裏來的商隊,運送的又是什麽貨物?”
就在這名為首的官兵拿腔拿調時,商隊管事已經鬆開了他拱手的抱拳,隨後一錠五兩的銀錠,便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軍爺們公務勞累,一點心意不成敬意,就當我們商隊是請諸位軍爺們喝茶了。”
這名商隊管事顯然是常年在外跑商,自然是熟知這些城門軍的德性。
他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想要用銀錢開路,盡早的進城補給。
“哎呦,沒看出來,你還挺懂規矩嘛。”沉甸甸的銀錠入手後,為首的官兵忍不住在手中掂了掂。
“你出手這麽闊綽,這商貨中不會夾雜了什麽違禁品吧。”
商隊管事本以為有了銀錢開路,城門軍會很快的放他們通過。
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名為首的官兵收了錢以後,居然圍著商隊轉著圈打量了起來。
“軍爺,瞧您這是說的哪裏話呀,我們都是奉公守法之人,哪裏敢運送違禁的貨物呀,這馬車之中全都是要送往濟陰城的糧食啊。”
商隊管事雖然還是諂媚的解釋著,但是他從這隊官兵的表現中,已經感受到了此事的不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