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家送親隊伍抵達京城的第二日,欽天監主官便用一番虛無縹緲的說辭,向趙廣呈報上了一個所謂的黃道吉日。
禦書房。
“三天後?時間會不會有一些倉促啊?”
趙廣在看過欽天監挑選的日子後,便抬頭向著朱熹等籌辦大婚之事的官員詢問道。
“陛下請放心,關於您的大婚事宜,禮部早就派人在著手籌備了,隻要陛下覺得沒有問題,大婚之事定然不會出現半點紕漏。”
看著朱熹說的如此信誓旦旦,趙廣也隻是稍微低頭思索了一下,便點了點頭表示同意了。
“既然朱愛卿覺得沒有什麽問題,那就按照欽天監所挑選的日子籌備吧。”
“遵旨,大婚之事臣定然不會讓陛下失望。”
……
就在整座京城都沉浸在皇帝即將大婚的喜悅中時,一樁針對帝國的會盟,同時也正在鮮卑人的國都盛樂城中,緊鑼密鼓的商談著。
這次會盟的勢力除了原先的草原五族之外,還多了兩方帝國勢力。
一個盤踞在秦州伺機東進中原的秦王趙烈,另一個就是龜縮在荊州實力不明的淮王趙旬了。
當這七方勢力的代表齊聚在鮮卑人的大魏皇宮時,所有人都對著一份被標注過的楚漢帝國疆域圖,流露出了貪婪的目光。
……
大魏皇宮。
在各方勢力將出兵路線敲定以後,拓跋珪便高舉起了酒杯,暢快的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哈……此番有了秦王和淮王兩方人馬加入,就算那小皇帝此番僥幸病愈又能如何?!今日我們七方勢力歃血為盟,五天之後,我們出兵分天下!”
“出兵分天下!”
“哈哈哈哈哈……老子早就聽說那江南女子的皮膚,嫩的都能滴出水來,待到我草原兒郎馬踏江南之時,老子一定要帶人抓回來一些嚐嚐鮮。”
“都說那中原之地富饒,老子早就想帶領兒郎們去那裏見識一番了,他日我氐族在中原立國,本汗定將那沃野千裏之地,全部都變成我草原人的牧場!”
“好,既然諸部首領皆有此雄心壯誌,那就預祝我們旗開得勝!”
就當這草原五族的首領紛紛舉杯慶賀時,代表秦王和淮王的兩名使者,卻趁眾人不備之時,麵露擔憂的互相對視了一眼。
這倒不是說他們兩人有什麽別的心思,他們隻是在為中原的百姓們而擔憂罷了。
草原人暴虐成性,向來就有非我族類視作豬狗的傳統。
如果真讓這些草原人入主了中原,他們不敢想象那將會是一副怎樣生靈塗炭的場景。
不過擔憂歸擔憂,眼下他們也隻能是服從自家藩王的命令,與草原人順利完成結盟了。
相較起蠻族肆虐中原的遠慮,他們更在乎的是解決皇帝削藩的近憂。
……
就當朝廷百官們都以為皇帝與李家的這一場聯姻,能夠扭轉西北秦王作亂的局勢時,僅僅才半個月後,一份來自於西北的急報,就徹底打碎了他們的如意算盤。
在趙廣與李沛兒完婚的兩天後,漠北羌族就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發兵二十萬人襲擊了涼州。
隨後這支羌族大軍一路兵不血刃的向東推進,目標直指帝國的西北屏障——漠北城。
等到這份急報送至京城的時候,莫北城已經在漠北屠夫定遠侯的主持下,與這支羌族大軍血戰了十日有餘了。
朝堂上,當趙廣將這份軍報告知百官們後,所有人都是震驚不已,有一些老臣甚至都流露出了一些恐懼的神情。
他們千方百計的促使皇家與李家聯姻,為的便是能換取西北之地的安定。
可惜他們千算萬算也沒想到,西北最大的威脅,居然不是按兵蟄伏的秦王趙烈,而是當初那一支險些就被定遠侯率兵滅族的羌人部落。
他們之所以會如此震驚,並不是不信任定遠侯所率領的漠北軍。
而是所有人都知道,帝國和這支羌人,究竟有著怎樣不共戴天的血仇。
當年天武帝在位時,這支羌人便仗著他們機動性舉世無雙的輕騎屢屢犯邊,一度鬧得西北之地的百姓們苦不堪言。
由於當時的帝國中缺少戰馬,麵對羌人那支風馳電掣的輕騎,西北軍根本無力一戰,隻能被動的據城而守。
直到定遠侯寧鴻途調任至漠北城擔任了西北軍統帥,這才徹一舉扭轉了西北軍被動挨打局麵。
寧鴻途在來到漠北城後,下的第一條軍令便是將西北軍所有的騎兵,全部都集中了起來。
這支騎兵雖然隻有八千人,卻是成就了日後漠北屠夫的凶名。
初到漠北城的定遠侯雖為帝國武勳,但卻是一副溫文儒雅的形象。
那時候西北軍中很多將領,都不太瞧得起這位體型削瘦,且又文質彬彬的新任統帥。
而寧鴻途非但沒有和他們過多計較,同時也沒有插手他們手中執掌的軍務,他隻是每日循規蹈矩的操練著手裏這八千騎兵。
就當大家都以為可以和這位新帥井水不犯河水的和平相處下去時,寧鴻途卻突然在西北做出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情來,這頓時就將雙方的關係變得勢同水火了起來。
就在定遠侯來到漠北城的第三月時,他突然吩咐手下親兵帶人在漠北城中大肆的斂起了財。
這西北之地本就貧瘠,再加上羌人常年肆虐,百姓們早就民不聊生了,寧鴻途這一雪上加霜的舉動,頓時就招來了所有部將的不滿。
據一些民間傳聞相傳,當初這件事情險些就釀成了一場兵變。
這些帶兵的將領雖然以粗人居多,但是大家的心畢竟都是肉長的,誰能忍心眼睜睜看著西北百姓們活脫脫的被餓死呢。
在百姓們就連維持溫飽都很難的局麵下,定遠侯的這一斂財舉動無異是在釜底抽薪,直接斷送了百姓們的生路。
然而麵對眾多將領的兵諫,寧鴻途隻是淡淡的撂下了一句,“若是本帥能用這些財貨去埋葬那些羌人,不知道你們可願意嗎?”
一眾將領雖然當時並沒有明白他是什麽意思,但是寧鴻途畢竟還是西北軍的主帥,所以這場兵諫也隻能暫時的不了了之了。
禦書房。
“三天後?時間會不會有一些倉促啊?”
趙廣在看過欽天監挑選的日子後,便抬頭向著朱熹等籌辦大婚之事的官員詢問道。
“陛下請放心,關於您的大婚事宜,禮部早就派人在著手籌備了,隻要陛下覺得沒有問題,大婚之事定然不會出現半點紕漏。”
看著朱熹說的如此信誓旦旦,趙廣也隻是稍微低頭思索了一下,便點了點頭表示同意了。
“既然朱愛卿覺得沒有什麽問題,那就按照欽天監所挑選的日子籌備吧。”
“遵旨,大婚之事臣定然不會讓陛下失望。”
……
就在整座京城都沉浸在皇帝即將大婚的喜悅中時,一樁針對帝國的會盟,同時也正在鮮卑人的國都盛樂城中,緊鑼密鼓的商談著。
這次會盟的勢力除了原先的草原五族之外,還多了兩方帝國勢力。
一個盤踞在秦州伺機東進中原的秦王趙烈,另一個就是龜縮在荊州實力不明的淮王趙旬了。
當這七方勢力的代表齊聚在鮮卑人的大魏皇宮時,所有人都對著一份被標注過的楚漢帝國疆域圖,流露出了貪婪的目光。
……
大魏皇宮。
在各方勢力將出兵路線敲定以後,拓跋珪便高舉起了酒杯,暢快的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哈……此番有了秦王和淮王兩方人馬加入,就算那小皇帝此番僥幸病愈又能如何?!今日我們七方勢力歃血為盟,五天之後,我們出兵分天下!”
“出兵分天下!”
“哈哈哈哈哈……老子早就聽說那江南女子的皮膚,嫩的都能滴出水來,待到我草原兒郎馬踏江南之時,老子一定要帶人抓回來一些嚐嚐鮮。”
“都說那中原之地富饒,老子早就想帶領兒郎們去那裏見識一番了,他日我氐族在中原立國,本汗定將那沃野千裏之地,全部都變成我草原人的牧場!”
“好,既然諸部首領皆有此雄心壯誌,那就預祝我們旗開得勝!”
就當這草原五族的首領紛紛舉杯慶賀時,代表秦王和淮王的兩名使者,卻趁眾人不備之時,麵露擔憂的互相對視了一眼。
這倒不是說他們兩人有什麽別的心思,他們隻是在為中原的百姓們而擔憂罷了。
草原人暴虐成性,向來就有非我族類視作豬狗的傳統。
如果真讓這些草原人入主了中原,他們不敢想象那將會是一副怎樣生靈塗炭的場景。
不過擔憂歸擔憂,眼下他們也隻能是服從自家藩王的命令,與草原人順利完成結盟了。
相較起蠻族肆虐中原的遠慮,他們更在乎的是解決皇帝削藩的近憂。
……
就當朝廷百官們都以為皇帝與李家的這一場聯姻,能夠扭轉西北秦王作亂的局勢時,僅僅才半個月後,一份來自於西北的急報,就徹底打碎了他們的如意算盤。
在趙廣與李沛兒完婚的兩天後,漠北羌族就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突然發兵二十萬人襲擊了涼州。
隨後這支羌族大軍一路兵不血刃的向東推進,目標直指帝國的西北屏障——漠北城。
等到這份急報送至京城的時候,莫北城已經在漠北屠夫定遠侯的主持下,與這支羌族大軍血戰了十日有餘了。
朝堂上,當趙廣將這份軍報告知百官們後,所有人都是震驚不已,有一些老臣甚至都流露出了一些恐懼的神情。
他們千方百計的促使皇家與李家聯姻,為的便是能換取西北之地的安定。
可惜他們千算萬算也沒想到,西北最大的威脅,居然不是按兵蟄伏的秦王趙烈,而是當初那一支險些就被定遠侯率兵滅族的羌人部落。
他們之所以會如此震驚,並不是不信任定遠侯所率領的漠北軍。
而是所有人都知道,帝國和這支羌人,究竟有著怎樣不共戴天的血仇。
當年天武帝在位時,這支羌人便仗著他們機動性舉世無雙的輕騎屢屢犯邊,一度鬧得西北之地的百姓們苦不堪言。
由於當時的帝國中缺少戰馬,麵對羌人那支風馳電掣的輕騎,西北軍根本無力一戰,隻能被動的據城而守。
直到定遠侯寧鴻途調任至漠北城擔任了西北軍統帥,這才徹一舉扭轉了西北軍被動挨打局麵。
寧鴻途在來到漠北城後,下的第一條軍令便是將西北軍所有的騎兵,全部都集中了起來。
這支騎兵雖然隻有八千人,卻是成就了日後漠北屠夫的凶名。
初到漠北城的定遠侯雖為帝國武勳,但卻是一副溫文儒雅的形象。
那時候西北軍中很多將領,都不太瞧得起這位體型削瘦,且又文質彬彬的新任統帥。
而寧鴻途非但沒有和他們過多計較,同時也沒有插手他們手中執掌的軍務,他隻是每日循規蹈矩的操練著手裏這八千騎兵。
就當大家都以為可以和這位新帥井水不犯河水的和平相處下去時,寧鴻途卻突然在西北做出了一件天怒人怨的事情來,這頓時就將雙方的關係變得勢同水火了起來。
就在定遠侯來到漠北城的第三月時,他突然吩咐手下親兵帶人在漠北城中大肆的斂起了財。
這西北之地本就貧瘠,再加上羌人常年肆虐,百姓們早就民不聊生了,寧鴻途這一雪上加霜的舉動,頓時就招來了所有部將的不滿。
據一些民間傳聞相傳,當初這件事情險些就釀成了一場兵變。
這些帶兵的將領雖然以粗人居多,但是大家的心畢竟都是肉長的,誰能忍心眼睜睜看著西北百姓們活脫脫的被餓死呢。
在百姓們就連維持溫飽都很難的局麵下,定遠侯的這一斂財舉動無異是在釜底抽薪,直接斷送了百姓們的生路。
然而麵對眾多將領的兵諫,寧鴻途隻是淡淡的撂下了一句,“若是本帥能用這些財貨去埋葬那些羌人,不知道你們可願意嗎?”
一眾將領雖然當時並沒有明白他是什麽意思,但是寧鴻途畢竟還是西北軍的主帥,所以這場兵諫也隻能暫時的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