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山河看清楚這兩千殘兵的慘狀後,他的嘴唇幾度蠕動,但是卻一個字也沒能說出口。
他在下馬來到延寬的身邊檢查了一下他的傷勢後,這才拍了拍這位老將的肩頭自責道,“延將軍對不住了,老夫來晚了……”
“國公爺這是說什麽話啊,我延寬何德何能,安敢勞煩國公爺親自帶兵援救……”
“這些日子延將軍率孤軍鎮守巨門關,使得鮮卑大軍不得寸進,本帥又豈能在京城中坐看延將軍這等忠勇之將,命喪鮮卑人之手?!”
“國公爺……”
“此地不宜久留,咱們先退回冀州再做打算。”
“一切任憑國公爺安排。”
“傳令全軍,騎兵斷後,帶上受傷的兄弟們立刻後撤!”
“得令!”
……
在返回冀州的路上延寬才知道,原來不隻是帝國北線遭受了草原人的進攻,帝國西北之地的處境並不比北境的情況好上多少。
就在巨門關遭受鮮卑人進攻的這些日子裏,西北的戰火已經蔓延了大半個涼州了。
如今帝國的西北之地,隻有莫北城等少數的幾座城池,還在朝廷手中掌控著了。
羌人這一次的卷土重來是帶著仇恨來的,所以西北之戰並不像是鮮卑人攻占並州時那般溫和。
當年寧鴻途那場千裏奔襲戰,一度打的羌人部族分崩離析,險些就讓他們淪落為其餘草原部族的附庸,這種恥辱使得這支羌軍猶如是一群複仇的野獸。
二十萬羌騎所到之處,可以說是寸草不生,他們每攻占一地不僅是城中屋舍盡毀,同時也會伴隨著慘絕人寰的屠城。
他們在涼州燃起的每一把火,仿佛都是想要焚毀當年定遠侯所帶給他們的恥辱。
……
莫北城軍營。
此時莫北城中已經集結了西北軍近九成兵力,八萬兵馬嚴陣以待,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寧鴻途的指令。
“侯爺,咱們不能再等了啊,再等下去整個涼州就要變成一片死地了。”
“侯爺,您就下令讓我等出戰吧,那群畜生所到之處,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他們一個活口都不放過啊。”
“侯爺,下令出兵吧!侯爺!”
“再不出兵,涼州就隻剩滿地白骨了,侯爺!”
這些日子以來,寧鴻途除了將西北軍全部集結到了莫北城以外,就沒有再發出過任何一條軍令。
他隻是每天都會在軍營之中,翻閱著斥候送回來的羌人情報。
看著一眾群情激奮的將領們,寧鴻途的手掌幾度張合,最終他還是強忍著胸中的怒火平複了下來。
他又每日都在盯著涼州的局勢又怎麽會不知道這些將領所說的事情呢,隻是他是西北軍的統帥,他要做的是掌控西北全局。
這已經是羌人入侵涼州的第十六天了,這一次羌人的東侵並沒有將主要目標定在莫北城,而是選擇了用輕騎避開莫北城,進入到了涼州腹地進行了搶掠。
“本帥問你們,羌人為何敢繞開我莫北城防,進入涼州腹地?”
所有人都被羌人在涼州的暴行給衝昏了頭腦,這個問題他們還真沒有仔細的想過。
“繞城而過向來是兵家大忌,你們覺得羌人的將領全都是傻子嗎?!”
“侯爺的意思是說,羌人這是故意想要誘我們西北軍出城與他們作戰?”
“這也不對啊,即便是羌人能夠誘使我們出城,他們難道就不怕大軍前後不能接應,被我們給一口吞掉嗎?”
“對啊侯爺,據斥候探報,羌人進入涼州腹地的兵馬總共也不足三萬人,我們完全可以分出一支鐵騎去剿滅他們啊。”
麵對手下將領們的疑問,寧鴻途不答反問道,“那麽本帥問你們,羌人這次總共發兵二十萬,其餘的十七萬大軍為何遲遲不來圍住漠北城呢?”
“這……”
“你們剛才也說了,行軍打仗最忌諱的就是大軍脫節,前後不能呼應,那麽羌人為何不率軍攻城牽製住我西北軍呢?哪怕隻是佯攻,也會使那三萬輕騎的處境變得更加的安全。”
“按照侯爺的意思,那三萬輕騎隻是魚餌的話,那麽釣魚的人離著魚餌這麽遠,他們難道就不怕崩斷魚線嗎?要知道咱們西北軍雖然隻有八萬守軍,但是莫北城牆高城深,即便我們分兵去殲滅那三萬羌騎,羌人主力大軍一時半會也無法攻克莫北城的。”
“這些日子本帥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若是這支羌族大軍的統帥不是傻子的話,那麽就隻剩下一種可能了……”
“難道那三萬羌騎不是魚餌?”
聞言,寧鴻途苦笑著歎了一口氣後,才緩緩說道,“這三萬羌騎確實是誘餌,隻是這釣魚者卻是另有其人。”
寧鴻途此言一出,軍帳內頓時就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思考起了寧鴻途的意思。
“莫北城乃是帝國西北門戶,想要進入涼州腹地,必然是要途徑莫北城的,而探馬隻發現了三萬羌騎進入涼州,那也就是說這個釣魚者,必然不可能是潛伏進涼州的草原人了,難道……難道……”
說到這裏時,這名將領忽然臉色大變,硬生生將沒有說完的話,給重新咽回到了肚子裏。
“不用這麽吃驚,既然這釣魚的人不是草原人,那麽肯定就是我們自己人了。”
寧鴻途此話一出,所有人都想到了一個可能,但是卻沒有一人敢去說出來。
過了許久才有一名將領試探性的問道,“侯爺說的難道……難道是秦州……秦州軍?”
涼州雖然與秦州相鄰,但是秦烈在秦州舉起反旗後,便偃旗息鼓,按兵蟄伏了下來。
楚漢帝國一直都與草原人勢同水火,所以即便是大家都知道秦州落入了秦王的手中,也沒有人會想到趙烈居然敢忤逆祖宗遺誌與草原人合作。
“隻有這樣才能解釋得通,羌人為什麽會放出三萬輕騎來作為誘餌深入涼州腹地。”
聞言,這群剛剛還在請戰將領們,全部都沉默了下來。
他在下馬來到延寬的身邊檢查了一下他的傷勢後,這才拍了拍這位老將的肩頭自責道,“延將軍對不住了,老夫來晚了……”
“國公爺這是說什麽話啊,我延寬何德何能,安敢勞煩國公爺親自帶兵援救……”
“這些日子延將軍率孤軍鎮守巨門關,使得鮮卑大軍不得寸進,本帥又豈能在京城中坐看延將軍這等忠勇之將,命喪鮮卑人之手?!”
“國公爺……”
“此地不宜久留,咱們先退回冀州再做打算。”
“一切任憑國公爺安排。”
“傳令全軍,騎兵斷後,帶上受傷的兄弟們立刻後撤!”
“得令!”
……
在返回冀州的路上延寬才知道,原來不隻是帝國北線遭受了草原人的進攻,帝國西北之地的處境並不比北境的情況好上多少。
就在巨門關遭受鮮卑人進攻的這些日子裏,西北的戰火已經蔓延了大半個涼州了。
如今帝國的西北之地,隻有莫北城等少數的幾座城池,還在朝廷手中掌控著了。
羌人這一次的卷土重來是帶著仇恨來的,所以西北之戰並不像是鮮卑人攻占並州時那般溫和。
當年寧鴻途那場千裏奔襲戰,一度打的羌人部族分崩離析,險些就讓他們淪落為其餘草原部族的附庸,這種恥辱使得這支羌軍猶如是一群複仇的野獸。
二十萬羌騎所到之處,可以說是寸草不生,他們每攻占一地不僅是城中屋舍盡毀,同時也會伴隨著慘絕人寰的屠城。
他們在涼州燃起的每一把火,仿佛都是想要焚毀當年定遠侯所帶給他們的恥辱。
……
莫北城軍營。
此時莫北城中已經集結了西北軍近九成兵力,八萬兵馬嚴陣以待,所有人都在等待著寧鴻途的指令。
“侯爺,咱們不能再等了啊,再等下去整個涼州就要變成一片死地了。”
“侯爺,您就下令讓我等出戰吧,那群畜生所到之處,無論是老人還是孩子,他們一個活口都不放過啊。”
“侯爺,下令出兵吧!侯爺!”
“再不出兵,涼州就隻剩滿地白骨了,侯爺!”
這些日子以來,寧鴻途除了將西北軍全部集結到了莫北城以外,就沒有再發出過任何一條軍令。
他隻是每天都會在軍營之中,翻閱著斥候送回來的羌人情報。
看著一眾群情激奮的將領們,寧鴻途的手掌幾度張合,最終他還是強忍著胸中的怒火平複了下來。
他又每日都在盯著涼州的局勢又怎麽會不知道這些將領所說的事情呢,隻是他是西北軍的統帥,他要做的是掌控西北全局。
這已經是羌人入侵涼州的第十六天了,這一次羌人的東侵並沒有將主要目標定在莫北城,而是選擇了用輕騎避開莫北城,進入到了涼州腹地進行了搶掠。
“本帥問你們,羌人為何敢繞開我莫北城防,進入涼州腹地?”
所有人都被羌人在涼州的暴行給衝昏了頭腦,這個問題他們還真沒有仔細的想過。
“繞城而過向來是兵家大忌,你們覺得羌人的將領全都是傻子嗎?!”
“侯爺的意思是說,羌人這是故意想要誘我們西北軍出城與他們作戰?”
“這也不對啊,即便是羌人能夠誘使我們出城,他們難道就不怕大軍前後不能接應,被我們給一口吞掉嗎?”
“對啊侯爺,據斥候探報,羌人進入涼州腹地的兵馬總共也不足三萬人,我們完全可以分出一支鐵騎去剿滅他們啊。”
麵對手下將領們的疑問,寧鴻途不答反問道,“那麽本帥問你們,羌人這次總共發兵二十萬,其餘的十七萬大軍為何遲遲不來圍住漠北城呢?”
“這……”
“你們剛才也說了,行軍打仗最忌諱的就是大軍脫節,前後不能呼應,那麽羌人為何不率軍攻城牽製住我西北軍呢?哪怕隻是佯攻,也會使那三萬輕騎的處境變得更加的安全。”
“按照侯爺的意思,那三萬輕騎隻是魚餌的話,那麽釣魚的人離著魚餌這麽遠,他們難道就不怕崩斷魚線嗎?要知道咱們西北軍雖然隻有八萬守軍,但是莫北城牆高城深,即便我們分兵去殲滅那三萬羌騎,羌人主力大軍一時半會也無法攻克莫北城的。”
“這些日子本帥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若是這支羌族大軍的統帥不是傻子的話,那麽就隻剩下一種可能了……”
“難道那三萬羌騎不是魚餌?”
聞言,寧鴻途苦笑著歎了一口氣後,才緩緩說道,“這三萬羌騎確實是誘餌,隻是這釣魚者卻是另有其人。”
寧鴻途此言一出,軍帳內頓時就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思考起了寧鴻途的意思。
“莫北城乃是帝國西北門戶,想要進入涼州腹地,必然是要途徑莫北城的,而探馬隻發現了三萬羌騎進入涼州,那也就是說這個釣魚者,必然不可能是潛伏進涼州的草原人了,難道……難道……”
說到這裏時,這名將領忽然臉色大變,硬生生將沒有說完的話,給重新咽回到了肚子裏。
“不用這麽吃驚,既然這釣魚的人不是草原人,那麽肯定就是我們自己人了。”
寧鴻途此話一出,所有人都想到了一個可能,但是卻沒有一人敢去說出來。
過了許久才有一名將領試探性的問道,“侯爺說的難道……難道是秦州……秦州軍?”
涼州雖然與秦州相鄰,但是秦烈在秦州舉起反旗後,便偃旗息鼓,按兵蟄伏了下來。
楚漢帝國一直都與草原人勢同水火,所以即便是大家都知道秦州落入了秦王的手中,也沒有人會想到趙烈居然敢忤逆祖宗遺誌與草原人合作。
“隻有這樣才能解釋得通,羌人為什麽會放出三萬輕騎來作為誘餌深入涼州腹地。”
聞言,這群剛剛還在請戰將領們,全部都沉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