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後,大朝會。
今日朝會的氣氛顯得格外的壓抑,早在百官們等待著入朝之時,便已經有言官們義憤填膺的聚集到一起,商談起了今日的彈劾。
此時隻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今日的大朝會必然是有人要倒黴了。
“皇上駕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伴隨著劉謙那有些尖銳的聲音響徹大殿,文武百官們也開始紛紛跪地高呼起了萬歲。
“眾卿平身。”
趙廣剛一坐到龍椅之上,就感受到了大殿內的壓抑氣氛。
還未等他來得及深思,項充便已經搶在眾人之前移步出列了。
“啟稟陛下,臣有事要奏。”
一見出班的人是項充,趙廣就已經知道這是兗州的事情有結果了。
“哦?項愛卿昨日剛從兗州返京,為何不告假在家中歇息一日呢?”
趙廣話中的意思雖然明麵上是在關心項充,但是實則卻是在提醒項充,這件事今日要先往後放一放。
因為他此時已經發現不少在蠢蠢欲動的言官了,顯然能令言官們抱團彈劾之事,絕不會是項充所調查的事情。
項充雖然聽懂趙廣的話外之意了,但是他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準備為侄子項興翰報仇了。
“多謝陛下體恤,臣身負皇命在身不敢有絲毫怠慢,濟陰軍與兗州軍衝突之事已經有了調查結果,臣特來向陛下複命。”
此言一出,趙廣的目光就冷了下來,他惱火於項充的不識時務,更惱火於皇權的衰微。
然而項充在迎上趙廣的冰冷目光後,顯得絲毫不懼,反而還擺出了一副剛正不阿的姿態。
“那項愛卿便說說吧。”
這裏畢竟是朝堂,既然項充不選擇退讓,那麽趙廣也隻能讓其把話說完了。
“據臣遠赴兗州調查發現,兗州刺史蔡俊德彈劾濟陰郡守陸離無令調兵的折子,完全屬實, 濟陰郡守陸離不僅私自調兵外出至兗州東陽郡內,更是在被兗州軍索要兵部調兵文書的情況下,縱兵突襲了兗州守軍,此戰總共造成兗州軍不下三千多人的傷亡,臣這裏有濟陰軍所用的特殊箭矢為證,無令調兵,加之縱兵襲殺地方守軍,此乃是謀逆之大罪,還請陛下定奪。”
自項興翰被陸離斬殺以後,項家便一直都在向皇權妥協隱忍,直到此刻得到了複仇的機會,項充這是不出手則以,一出手便是不留餘地的絕戶殺招。
聽完項充的奏報,還未等趙廣有反應,那些言官們反而最先興奮了起來。
這倒不是說這些言官們與陸離有仇,那是因為他們今天所要彈劾之人,也正是項充嘴裏的陸離。
“若是此案當真如項尚書所查那般,此等謀逆之舉陛下可絕不能姑息啊。”
“不錯,兵者國之重器,豈容他一個小小的地方郡守隨意調動,更何況他還敢縱兵突襲兗州守軍,這不是謀逆又是什麽?!”
然而最先出言附和項充的這兩人,卻不是那些已經按捺不住的言官。
而是兩位極少在朝堂發言卻又地位極高之人——太師孫尚文和大司徒王安書。
作為門閥士族在朝堂的代表,像太師、司徒這些超然的虛職高官,是很少在朝會上發言的,但是隻要他們一旦發言,就說明一定是有人觸動了這些門閥士族的利益了。
看到這一幕,趙廣就不禁皺起了眉頭,他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陸離是怎麽招惹上這些難纏的門閥世家的。
還不等趙廣弄清楚這其中的原由,言官們便已經紛紛開始登場助陣了。
趙廣當初同意去調查兗州衝突的本意,是想敲打敲打陸離的,然而此時的這一幕,卻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陛下,那濟陰郡守雖然曾經有功於朝廷,但是這也絕不是其居功自恃的理由啊,陛下若是不能借用此事以儆效尤,以後各地守軍恐怕皆會效仿,將朝廷法度視若無物。”
“請陛下務必嚴懲濟陰郡守以正國法!”
“請陛下務必嚴懲濟陰郡守以正國法!”
“請陛下務必嚴懲濟陰郡守以正國法!”
此情此景,若是換做不知情的人在場,恐怕會以為這些官員與陸離,有著什麽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了。
“陛下切不可因其往日的功勞,而對其心存不忍啊。”
這次出列之人換成了左相秦玄淩,他作為這朝堂上最有實權的官員之一,他的話自然是分量極重的。
秦玄淩的話音剛落,以他為首的文官集團,也紛紛開始出列,加入到這場圍剿陸離的殺局之中了。
“陛下,那濟陰郡守上任後,不僅縱兵行凶,更是攪得濟陰郡中民不聊生啊。”
“臣聽聞那濟陰百姓早就對其滿腹怨言了,對此,那濟陰郡守府不僅充耳不聞,還頒布了不少橫征暴斂的新政來打壓百姓,陛下可一定要為民做主啊。”
直到聽見一名言官說到了陸離在濟陰郡推行的新政,趙廣這才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他雖然早就知道陸離愛財,但是一個能把細鹽提煉之法無償上交給朝廷的人,趙廣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他會對濟陰百姓做出什麽壓迫之事的。
“民不聊生?”
見到趙廣似有不信,言官們立刻便陳述起他們提前準備好的罪狀了。
“陛下,那陸郡守在濟陰郡橫征暴斂,早已不再是什麽秘密了。”
“哦?那你就詳細的和朕說一說,他是如何對百姓們橫征暴斂的。”
為了弄清楚事情的原由,趙廣隻能暫且耐下性子來,點出了一名言官進行詢問了。
見狀,那名被點名的言官卻是絲毫不慌,張口便細數起了陸離的種種罪行。
“臣從那些去過濟陰郡的商隊口中探得,前段時間濟陰郡推行的新稅法,居然逼得滿城商戶不得不閉店歇業,最終致使滿城百姓們無貨可買,無法度日,眾所周知商人逐利,此稅法若是得民心,這滿城商戶又安能做出此等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來嗎?”
今日朝會的氣氛顯得格外的壓抑,早在百官們等待著入朝之時,便已經有言官們義憤填膺的聚集到一起,商談起了今日的彈劾。
此時隻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今日的大朝會必然是有人要倒黴了。
“皇上駕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伴隨著劉謙那有些尖銳的聲音響徹大殿,文武百官們也開始紛紛跪地高呼起了萬歲。
“眾卿平身。”
趙廣剛一坐到龍椅之上,就感受到了大殿內的壓抑氣氛。
還未等他來得及深思,項充便已經搶在眾人之前移步出列了。
“啟稟陛下,臣有事要奏。”
一見出班的人是項充,趙廣就已經知道這是兗州的事情有結果了。
“哦?項愛卿昨日剛從兗州返京,為何不告假在家中歇息一日呢?”
趙廣話中的意思雖然明麵上是在關心項充,但是實則卻是在提醒項充,這件事今日要先往後放一放。
因為他此時已經發現不少在蠢蠢欲動的言官了,顯然能令言官們抱團彈劾之事,絕不會是項充所調查的事情。
項充雖然聽懂趙廣的話外之意了,但是他已經迫不及待的要準備為侄子項興翰報仇了。
“多謝陛下體恤,臣身負皇命在身不敢有絲毫怠慢,濟陰軍與兗州軍衝突之事已經有了調查結果,臣特來向陛下複命。”
此言一出,趙廣的目光就冷了下來,他惱火於項充的不識時務,更惱火於皇權的衰微。
然而項充在迎上趙廣的冰冷目光後,顯得絲毫不懼,反而還擺出了一副剛正不阿的姿態。
“那項愛卿便說說吧。”
這裏畢竟是朝堂,既然項充不選擇退讓,那麽趙廣也隻能讓其把話說完了。
“據臣遠赴兗州調查發現,兗州刺史蔡俊德彈劾濟陰郡守陸離無令調兵的折子,完全屬實, 濟陰郡守陸離不僅私自調兵外出至兗州東陽郡內,更是在被兗州軍索要兵部調兵文書的情況下,縱兵突襲了兗州守軍,此戰總共造成兗州軍不下三千多人的傷亡,臣這裏有濟陰軍所用的特殊箭矢為證,無令調兵,加之縱兵襲殺地方守軍,此乃是謀逆之大罪,還請陛下定奪。”
自項興翰被陸離斬殺以後,項家便一直都在向皇權妥協隱忍,直到此刻得到了複仇的機會,項充這是不出手則以,一出手便是不留餘地的絕戶殺招。
聽完項充的奏報,還未等趙廣有反應,那些言官們反而最先興奮了起來。
這倒不是說這些言官們與陸離有仇,那是因為他們今天所要彈劾之人,也正是項充嘴裏的陸離。
“若是此案當真如項尚書所查那般,此等謀逆之舉陛下可絕不能姑息啊。”
“不錯,兵者國之重器,豈容他一個小小的地方郡守隨意調動,更何況他還敢縱兵突襲兗州守軍,這不是謀逆又是什麽?!”
然而最先出言附和項充的這兩人,卻不是那些已經按捺不住的言官。
而是兩位極少在朝堂發言卻又地位極高之人——太師孫尚文和大司徒王安書。
作為門閥士族在朝堂的代表,像太師、司徒這些超然的虛職高官,是很少在朝會上發言的,但是隻要他們一旦發言,就說明一定是有人觸動了這些門閥士族的利益了。
看到這一幕,趙廣就不禁皺起了眉頭,他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陸離是怎麽招惹上這些難纏的門閥世家的。
還不等趙廣弄清楚這其中的原由,言官們便已經紛紛開始登場助陣了。
趙廣當初同意去調查兗州衝突的本意,是想敲打敲打陸離的,然而此時的這一幕,卻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陛下,那濟陰郡守雖然曾經有功於朝廷,但是這也絕不是其居功自恃的理由啊,陛下若是不能借用此事以儆效尤,以後各地守軍恐怕皆會效仿,將朝廷法度視若無物。”
“請陛下務必嚴懲濟陰郡守以正國法!”
“請陛下務必嚴懲濟陰郡守以正國法!”
“請陛下務必嚴懲濟陰郡守以正國法!”
此情此景,若是換做不知情的人在場,恐怕會以為這些官員與陸離,有著什麽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了。
“陛下切不可因其往日的功勞,而對其心存不忍啊。”
這次出列之人換成了左相秦玄淩,他作為這朝堂上最有實權的官員之一,他的話自然是分量極重的。
秦玄淩的話音剛落,以他為首的文官集團,也紛紛開始出列,加入到這場圍剿陸離的殺局之中了。
“陛下,那濟陰郡守上任後,不僅縱兵行凶,更是攪得濟陰郡中民不聊生啊。”
“臣聽聞那濟陰百姓早就對其滿腹怨言了,對此,那濟陰郡守府不僅充耳不聞,還頒布了不少橫征暴斂的新政來打壓百姓,陛下可一定要為民做主啊。”
直到聽見一名言官說到了陸離在濟陰郡推行的新政,趙廣這才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
他雖然早就知道陸離愛財,但是一個能把細鹽提煉之法無償上交給朝廷的人,趙廣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他會對濟陰百姓做出什麽壓迫之事的。
“民不聊生?”
見到趙廣似有不信,言官們立刻便陳述起他們提前準備好的罪狀了。
“陛下,那陸郡守在濟陰郡橫征暴斂,早已不再是什麽秘密了。”
“哦?那你就詳細的和朕說一說,他是如何對百姓們橫征暴斂的。”
為了弄清楚事情的原由,趙廣隻能暫且耐下性子來,點出了一名言官進行詢問了。
見狀,那名被點名的言官卻是絲毫不慌,張口便細數起了陸離的種種罪行。
“臣從那些去過濟陰郡的商隊口中探得,前段時間濟陰郡推行的新稅法,居然逼得滿城商戶不得不閉店歇業,最終致使滿城百姓們無貨可買,無法度日,眾所周知商人逐利,此稅法若是得民心,這滿城商戶又安能做出此等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