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族人為了策反潘鴻輝這位幽州刺史,可以說是挖空了心思。
他們先是以喪子之仇為引子,挑起了隱藏在潘鴻輝心底對朝廷的仇恨。
然後又為其許下了高官厚祿等重利為誘惑,最後還不忘幫潘鴻輝續上了潘家的香火。
在如此費盡心機的攻勢下,潘鴻輝雖然沒有當場答應,但是他的內心卻已經出現了動搖。
有了淮王府這個親家在中間做擔保,潘鴻輝倒是並不擔心羯族人會背信棄義,他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自己身後的罵名了。
潘鴻輝在幽州經營這麽多年,他自然知道將涿郡城交給羯族意味著什麽。
到時候不但會導致北境的邊軍腹背受敵,城內所儲備的軍械,更是會給那些守城的邊軍們,帶來一場滅頂之災。
交出一座城池其實並不難,但是交出幽州州府的後果,卻不是他所願意見到的,為此潘鴻輝陷入到了深深的糾結之中。
“刺史大人,你們中原有句古話叫做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更何況這一次還是朝廷先對不起大人您的,大人在邊疆這苦寒之地,為你們的朝廷兢兢業業的守土護疆,但是你們的皇帝是怎麽對待您的?刺史大人鎮守邊疆這麽多年,就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可是你們的朝廷呢,非但不給大人封賞,還用莫須有的罪名斬殺了大人唯一的兒子,這種朝廷當真還值得大人效忠嗎?”
在見到潘鴻輝這副猶豫的模樣後,石虎並沒有再繼續出言相逼,而是站在潘鴻輝的立場上,為其打抱起了不平。
此刻潘鴻輝已經被石虎的一番言語,說得有一些心亂如麻了,他現在隻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獨自好好的考慮考慮。
可是對麵這兩位有備而來的說客,又怎麽會不趁著潘鴻輝心底防線鬆動的時候而抓住時機呢?
“既然刺史大人都已經猜到,今後朝廷必定不會繼續重用您了,大人何必還要死心塌地的為朝廷賣命呢?以刺史大人之才,日後必當會在羯族之中一展宏圖的。”
在齊羽和石虎接連的遊說下,潘鴻輝終究是被這二人給說動了。
“本官隻問二位一句,若是本官將州府讓於羯族,羯族會怎麽對待這滿城百姓呢?”
聽到潘鴻輝終於鬆口了,石虎那張布滿橫肉的大臉,也跟著露出了止不住的笑容。
“哈哈哈哈哈,當然是一切照舊!這州府依然交由刺史大人治理,本將軍向刺史大人保證,羯族大軍在入城之後,隻會取走城中儲存的軍械裝備,定然會對這滿城百姓秋毫無犯!”
“將軍此言當真?”
“草原人一口唾沫一顆釘,絕不食言!”
“好!本官隻希望石將軍再答應本官最後一件事,本官便可將這州府交由將軍!”
“刺史大人請說。”
“待到來日羯族鐵騎南下以後,本官要將軍將那殺死吾兒的陸離,活著帶到本官的麵前!”
“哈哈哈哈哈哈,這件事情請刺史大人盡管放心,待到羯族兵馬入城以後,您便是我羯族的相國大人了,相國大人之命,羯族兒郎自當為之效死!”
“好!一言為定!”
在做出這個最終決定以後,潘鴻輝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變化。
他一掃之前身上的那種儒生氣,宛若換了一個人一般,全身都隱隱散發著一股瘋狂的弑殺之氣。
“哈哈哈哈哈哈哈,待到我族大軍入城之日,本將軍就該稱呼刺史大人為潘相啦。”
“來人,準備酒宴!”
“那齊某就先在這裏提前恭賀刺史大人喜投明主了。”
酒宴上,在一群歌伎的鶯歌燕舞中,三人皆是開懷暢飲,推杯換盞間,雙方便已經約定好了獻城的時間,隨後潘鴻輝便在那幾名羯族女人的服侍下,踉踉蹌蹌的走入了臥房。
……
這一次羯族分兵至幽州的兵馬總共有八萬人,其中六萬人正在羯族大王子石宏的率領下,在琴川城外與延慶的琴川軍進行鏖戰。
而另外兩萬兵馬則是全部都跟隨著石虎,繞行到了幽州腹地進行著燒殺搶掠。
由於羯族兵馬入侵以後,幽州守軍並未出城與其交過戰,因此石虎手下的這兩萬兵馬,幾乎就沒有什麽損耗。
所以石虎在回去以後,僅跟石宏要了兩萬步卒,就急匆匆的折返了回來,準備要全麵接手涿郡城了。
……
五天後。
就在潘鴻輝準備開城獻降的前一天夜裏,幽州刺史府中卻發生了一場驚天變故。
深夜刺史府。
當潘鴻輝已經命令心腹將領們,將城內的一切安排都布置妥當後,他便獨自來到了書房中,親自為即將投靠的羯族人,向朝廷書寫了一份討伐檄文。
就在他書寫到一半的時候,刺史府中一名跟隨他多年的老管家,突然為他端進來了一杯熱茶。
在放下茶盞後,老管家並沒有離開,而是第一次不守規矩的對著潘鴻輝詢道,“老爺,您當真決定要向羯族人獻城了嗎?”
聞言,潘鴻輝當即便是一愣,隨即他就放下了手中的毛筆,顯然他是十分了解自己的這位老管家的。
他知道自己的這位老管家做事,向來都是極有分寸的,像這種僭越之事,他是從來都不會詢問的,所以他才會對老管家的問話感到有一些驚訝。
“福伯,你跟在我身邊多久了?”潘鴻輝並沒有回答老管家的問題,而是反問了他一句。
“回老爺的話,自大人初到幽州為官時,老奴便跟在大人身邊了,算上今年已經有二十一年了。”
“是啊,一晃眼都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你老了,本官也老了。”
“老爺在幽州這苦寒之地苦心經營這麽多年,當真要將此地拱手讓於羯族人嗎?”
“你放心吧,今後的涿郡城中一切如舊,這裏依然會是本官治理。”
“那老爺想過沒有,幽州的其餘郡城該如何自處?北境的邊軍該如何自處?幽州的百姓們又該如何自處?”
在聽到老管家的接連發問後,潘鴻輝的神情也漸漸變得嚴肅了起來,隨即他便微眯著眼睛,看向了這位有一些陌生的老管家。
他們先是以喪子之仇為引子,挑起了隱藏在潘鴻輝心底對朝廷的仇恨。
然後又為其許下了高官厚祿等重利為誘惑,最後還不忘幫潘鴻輝續上了潘家的香火。
在如此費盡心機的攻勢下,潘鴻輝雖然沒有當場答應,但是他的內心卻已經出現了動搖。
有了淮王府這個親家在中間做擔保,潘鴻輝倒是並不擔心羯族人會背信棄義,他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自己身後的罵名了。
潘鴻輝在幽州經營這麽多年,他自然知道將涿郡城交給羯族意味著什麽。
到時候不但會導致北境的邊軍腹背受敵,城內所儲備的軍械,更是會給那些守城的邊軍們,帶來一場滅頂之災。
交出一座城池其實並不難,但是交出幽州州府的後果,卻不是他所願意見到的,為此潘鴻輝陷入到了深深的糾結之中。
“刺史大人,你們中原有句古話叫做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更何況這一次還是朝廷先對不起大人您的,大人在邊疆這苦寒之地,為你們的朝廷兢兢業業的守土護疆,但是你們的皇帝是怎麽對待您的?刺史大人鎮守邊疆這麽多年,就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可是你們的朝廷呢,非但不給大人封賞,還用莫須有的罪名斬殺了大人唯一的兒子,這種朝廷當真還值得大人效忠嗎?”
在見到潘鴻輝這副猶豫的模樣後,石虎並沒有再繼續出言相逼,而是站在潘鴻輝的立場上,為其打抱起了不平。
此刻潘鴻輝已經被石虎的一番言語,說得有一些心亂如麻了,他現在隻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獨自好好的考慮考慮。
可是對麵這兩位有備而來的說客,又怎麽會不趁著潘鴻輝心底防線鬆動的時候而抓住時機呢?
“既然刺史大人都已經猜到,今後朝廷必定不會繼續重用您了,大人何必還要死心塌地的為朝廷賣命呢?以刺史大人之才,日後必當會在羯族之中一展宏圖的。”
在齊羽和石虎接連的遊說下,潘鴻輝終究是被這二人給說動了。
“本官隻問二位一句,若是本官將州府讓於羯族,羯族會怎麽對待這滿城百姓呢?”
聽到潘鴻輝終於鬆口了,石虎那張布滿橫肉的大臉,也跟著露出了止不住的笑容。
“哈哈哈哈哈,當然是一切照舊!這州府依然交由刺史大人治理,本將軍向刺史大人保證,羯族大軍在入城之後,隻會取走城中儲存的軍械裝備,定然會對這滿城百姓秋毫無犯!”
“將軍此言當真?”
“草原人一口唾沫一顆釘,絕不食言!”
“好!本官隻希望石將軍再答應本官最後一件事,本官便可將這州府交由將軍!”
“刺史大人請說。”
“待到來日羯族鐵騎南下以後,本官要將軍將那殺死吾兒的陸離,活著帶到本官的麵前!”
“哈哈哈哈哈哈,這件事情請刺史大人盡管放心,待到羯族兵馬入城以後,您便是我羯族的相國大人了,相國大人之命,羯族兒郎自當為之效死!”
“好!一言為定!”
在做出這個最終決定以後,潘鴻輝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變化。
他一掃之前身上的那種儒生氣,宛若換了一個人一般,全身都隱隱散發著一股瘋狂的弑殺之氣。
“哈哈哈哈哈哈哈,待到我族大軍入城之日,本將軍就該稱呼刺史大人為潘相啦。”
“來人,準備酒宴!”
“那齊某就先在這裏提前恭賀刺史大人喜投明主了。”
酒宴上,在一群歌伎的鶯歌燕舞中,三人皆是開懷暢飲,推杯換盞間,雙方便已經約定好了獻城的時間,隨後潘鴻輝便在那幾名羯族女人的服侍下,踉踉蹌蹌的走入了臥房。
……
這一次羯族分兵至幽州的兵馬總共有八萬人,其中六萬人正在羯族大王子石宏的率領下,在琴川城外與延慶的琴川軍進行鏖戰。
而另外兩萬兵馬則是全部都跟隨著石虎,繞行到了幽州腹地進行著燒殺搶掠。
由於羯族兵馬入侵以後,幽州守軍並未出城與其交過戰,因此石虎手下的這兩萬兵馬,幾乎就沒有什麽損耗。
所以石虎在回去以後,僅跟石宏要了兩萬步卒,就急匆匆的折返了回來,準備要全麵接手涿郡城了。
……
五天後。
就在潘鴻輝準備開城獻降的前一天夜裏,幽州刺史府中卻發生了一場驚天變故。
深夜刺史府。
當潘鴻輝已經命令心腹將領們,將城內的一切安排都布置妥當後,他便獨自來到了書房中,親自為即將投靠的羯族人,向朝廷書寫了一份討伐檄文。
就在他書寫到一半的時候,刺史府中一名跟隨他多年的老管家,突然為他端進來了一杯熱茶。
在放下茶盞後,老管家並沒有離開,而是第一次不守規矩的對著潘鴻輝詢道,“老爺,您當真決定要向羯族人獻城了嗎?”
聞言,潘鴻輝當即便是一愣,隨即他就放下了手中的毛筆,顯然他是十分了解自己的這位老管家的。
他知道自己的這位老管家做事,向來都是極有分寸的,像這種僭越之事,他是從來都不會詢問的,所以他才會對老管家的問話感到有一些驚訝。
“福伯,你跟在我身邊多久了?”潘鴻輝並沒有回答老管家的問題,而是反問了他一句。
“回老爺的話,自大人初到幽州為官時,老奴便跟在大人身邊了,算上今年已經有二十一年了。”
“是啊,一晃眼都已經過去二十多年了,你老了,本官也老了。”
“老爺在幽州這苦寒之地苦心經營這麽多年,當真要將此地拱手讓於羯族人嗎?”
“你放心吧,今後的涿郡城中一切如舊,這裏依然會是本官治理。”
“那老爺想過沒有,幽州的其餘郡城該如何自處?北境的邊軍該如何自處?幽州的百姓們又該如何自處?”
在聽到老管家的接連發問後,潘鴻輝的神情也漸漸變得嚴肅了起來,隨即他便微眯著眼睛,看向了這位有一些陌生的老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