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羯族大軍入城以後,他們僅用了一天時間便對整座涿郡城完成了換防。
當百姓們走上街頭發現滿街皆是羯族人時,那已經是兩天以後的事情了。
起初百姓們還因為城池易主而惶恐不安,可是隨著石虎派出的涿郡城官吏對百姓們進行了安撫,城內的人心很快就安定了下來。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除了偶爾有羯族士卒在街道上的拿東西不給錢以外,羯族人大體還能做到,與這滿城百姓們相安無事。
在穩定住這滿城的民心以後,石虎便把主要精力,全部都放到馴化那兩萬幽州降兵的身上了。
自從紀棕帶著這兩萬幽州軍獻降以後,這兩萬兵卒就再也沒有吃過一頓飽飯。
羯族人將他們驅趕回軍營以後,一直都將他們圈禁在校場之上。
起初他們每天還能得到三頓稀粥,可是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所能得到的食物也變得越來越少了。
剛開始的時候還會有人反抗,可是隨著羯族人殺了幾波人之後,所有降兵便徹底的消停了下來。
此時幽州的天氣已經來到了初冬,但是帝國北地的冬天和中原的冬天卻是不同的。
幽州本就是苦寒之地,這裏的天氣剛一入冬,便是寒意刺骨。
在饑餓和寒冷的雙重打擊下,這些降兵的意誌力很快便被瓦解了。
石虎僅用了五天時間,便讓這兩萬降兵徹底生不起反抗之心了。
校場之上幾乎每日都有降兵,在向看守他們的羯族士卒跪地求饒。
他們要麽是想乞求一頓飽飯,要麽就是在乞求一件棉衣。
而那些羯族士卒則是向逗弄豬狗一樣,隨意的戲耍著他們,羯族人會讓他們學狗叫而賞他們一個窩頭,也會隨意扔一點吃的,讓降兵們滿地爭搶。
在饑寒交迫的摧殘下,就算羯族人不把他們當人對待,也再無人敢煽動同伴鬧事了。
石虎幾乎每日都會坐在點將台上,欣賞自己的士卒戲耍那些降兵,他不但要自己看,還要帶上紀棕一起觀看。
若是他哪一天興致高昂,甚至還會挑選出幾個降兵互相廝殺來助興。
而作為廝殺獲勝者的獎勵,也隻不過是一頓飽飯而已。
隨著這些降兵的順從度越來越高,石虎每日都會命令幾名羯族人的小頭領,帶走一些降兵填充進自己的隊伍。
而為了爭搶到這個能加入到羯族大軍中的名額,這些降兵往往都不惜與同伴自相殘殺,來向羯族人表忠心換取名額。
就這樣,石虎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已經完全馴化了這兩萬幽州降兵,自此紀棕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光杆將軍了。
此時他不但再也無法指揮自己的這兩萬嫡係兵馬了,而且他的這些手下甚至都恨不得將其給生吞活剝了。
要說這兩萬幽州軍此刻最恨誰,殘忍如石虎也隻能排在第二位,他們此時最恨的便是將他們帶入火坑的紀棕了。
紀棕當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自攜軍降了羯族人以後,便幾乎每日都在盡可能低眉順眼的討好著石虎。
這兩萬幽州降兵在徹底依附了羯族人以後,也並沒有獲得他們料想中的待遇。
雖然他們的待遇比之前豬狗不如般的生活有了一些提升,但是相較於投降之前的待遇還是相差甚遠的。
不過羯族人卻給了他們一個特權,那就是利用他們去管理起了這滿城百姓們。
放在從前,按帝國軍法,楚漢帝國的軍隊是不得擾民的,更別說是能夠參與管理百姓了。
這項權利看似不大,卻在不久後的將來,為這滿城百姓們帶來滅頂之災。
……
由於石虎手下的四萬羯族大軍,乃是輕裝簡行來接管涿郡城的,所以他們並沒有攜帶多少軍糧。
因此他們在入駐涿郡城後,便順勢接管了幽州軍的軍糧。
涿郡城雖然身為幽州州府,但是受帝國北地大災的影響,城內其實並沒有多少儲糧。
前段時間趙廣雖然向北地鄉紳士族們,征集過一批糧草送往了北境,但是幽州的幾座邊關要塞幾乎都是自治,所以這些糧草並沒有經過幽州刺史府的手,便直接送往了邊境的幾座城池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涿郡城裏這些原本隻夠供應兩萬幽州軍的軍糧,此刻就變成了需要供給六萬大軍消耗了。
也正是在這種軍糧短缺的情況下,這支幽州降兵毫不猶豫的將魔爪伸向了幽州百姓。
起初這些降兵還在為羯族人指使他們管理百姓們而感到不滿。
但是當他們嚐到了從百姓們身上榨取油水的好處後,便再也沒法抑製住自己的貪欲了。
一開始他們僅是從百姓們家中搜刮一些糧食,演變到後來,他們便將在羯族人手下受到的屈辱,全部都轉嫁到了百姓們的身上了。
他們雖然已經被羯族人給馴化的嚇破了膽,但是這些降兵欺負起百姓還是手到擒來的。
這些降兵們仗著己方人多勢眾,不斷的濫用羯族人賜予他們的職權來壓榨著百姓,從開始的搶糧變成搶錢,再從搶錢變成強搶民女、搶奪家財。
羯族人僅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將這一支保護涿郡城的守軍,徹底變成了兩萬迫害百姓們的嗜血惡魔。
常言道人的惡念一旦被釋放,那麽人將會變得比惡鬼都要可怕,在貪欲的驅使下,這些降兵很快就變成了一夥無惡不作的凶徒了。
為了使得一些心誌堅定的降兵一起淪陷,羯族人還對他們使用了一種考核之法,那就是會每日統計他們搶奪的回的戰利品。
數量多者受賞,數量少者受罰,在這種獎懲機製的高壓下,縱使還有一部分降兵的人性未泯,為了保命,他們也隻能選擇和同伴們同流合汙了。
而這一切落在百姓們的眼中,就變成了羯族人對他們秋毫無犯,反而是他們自己人在迫害自己人。
兩者相較下,百姓們的心中很快便生出了一種心向羯族人的想法了。
當百姓們走上街頭發現滿街皆是羯族人時,那已經是兩天以後的事情了。
起初百姓們還因為城池易主而惶恐不安,可是隨著石虎派出的涿郡城官吏對百姓們進行了安撫,城內的人心很快就安定了下來。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除了偶爾有羯族士卒在街道上的拿東西不給錢以外,羯族人大體還能做到,與這滿城百姓們相安無事。
在穩定住這滿城的民心以後,石虎便把主要精力,全部都放到馴化那兩萬幽州降兵的身上了。
自從紀棕帶著這兩萬幽州軍獻降以後,這兩萬兵卒就再也沒有吃過一頓飽飯。
羯族人將他們驅趕回軍營以後,一直都將他們圈禁在校場之上。
起初他們每天還能得到三頓稀粥,可是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所能得到的食物也變得越來越少了。
剛開始的時候還會有人反抗,可是隨著羯族人殺了幾波人之後,所有降兵便徹底的消停了下來。
此時幽州的天氣已經來到了初冬,但是帝國北地的冬天和中原的冬天卻是不同的。
幽州本就是苦寒之地,這裏的天氣剛一入冬,便是寒意刺骨。
在饑餓和寒冷的雙重打擊下,這些降兵的意誌力很快便被瓦解了。
石虎僅用了五天時間,便讓這兩萬降兵徹底生不起反抗之心了。
校場之上幾乎每日都有降兵,在向看守他們的羯族士卒跪地求饒。
他們要麽是想乞求一頓飽飯,要麽就是在乞求一件棉衣。
而那些羯族士卒則是向逗弄豬狗一樣,隨意的戲耍著他們,羯族人會讓他們學狗叫而賞他們一個窩頭,也會隨意扔一點吃的,讓降兵們滿地爭搶。
在饑寒交迫的摧殘下,就算羯族人不把他們當人對待,也再無人敢煽動同伴鬧事了。
石虎幾乎每日都會坐在點將台上,欣賞自己的士卒戲耍那些降兵,他不但要自己看,還要帶上紀棕一起觀看。
若是他哪一天興致高昂,甚至還會挑選出幾個降兵互相廝殺來助興。
而作為廝殺獲勝者的獎勵,也隻不過是一頓飽飯而已。
隨著這些降兵的順從度越來越高,石虎每日都會命令幾名羯族人的小頭領,帶走一些降兵填充進自己的隊伍。
而為了爭搶到這個能加入到羯族大軍中的名額,這些降兵往往都不惜與同伴自相殘殺,來向羯族人表忠心換取名額。
就這樣,石虎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已經完全馴化了這兩萬幽州降兵,自此紀棕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光杆將軍了。
此時他不但再也無法指揮自己的這兩萬嫡係兵馬了,而且他的這些手下甚至都恨不得將其給生吞活剝了。
要說這兩萬幽州軍此刻最恨誰,殘忍如石虎也隻能排在第二位,他們此時最恨的便是將他們帶入火坑的紀棕了。
紀棕當然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自攜軍降了羯族人以後,便幾乎每日都在盡可能低眉順眼的討好著石虎。
這兩萬幽州降兵在徹底依附了羯族人以後,也並沒有獲得他們料想中的待遇。
雖然他們的待遇比之前豬狗不如般的生活有了一些提升,但是相較於投降之前的待遇還是相差甚遠的。
不過羯族人卻給了他們一個特權,那就是利用他們去管理起了這滿城百姓們。
放在從前,按帝國軍法,楚漢帝國的軍隊是不得擾民的,更別說是能夠參與管理百姓了。
這項權利看似不大,卻在不久後的將來,為這滿城百姓們帶來滅頂之災。
……
由於石虎手下的四萬羯族大軍,乃是輕裝簡行來接管涿郡城的,所以他們並沒有攜帶多少軍糧。
因此他們在入駐涿郡城後,便順勢接管了幽州軍的軍糧。
涿郡城雖然身為幽州州府,但是受帝國北地大災的影響,城內其實並沒有多少儲糧。
前段時間趙廣雖然向北地鄉紳士族們,征集過一批糧草送往了北境,但是幽州的幾座邊關要塞幾乎都是自治,所以這些糧草並沒有經過幽州刺史府的手,便直接送往了邊境的幾座城池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涿郡城裏這些原本隻夠供應兩萬幽州軍的軍糧,此刻就變成了需要供給六萬大軍消耗了。
也正是在這種軍糧短缺的情況下,這支幽州降兵毫不猶豫的將魔爪伸向了幽州百姓。
起初這些降兵還在為羯族人指使他們管理百姓們而感到不滿。
但是當他們嚐到了從百姓們身上榨取油水的好處後,便再也沒法抑製住自己的貪欲了。
一開始他們僅是從百姓們家中搜刮一些糧食,演變到後來,他們便將在羯族人手下受到的屈辱,全部都轉嫁到了百姓們的身上了。
他們雖然已經被羯族人給馴化的嚇破了膽,但是這些降兵欺負起百姓還是手到擒來的。
這些降兵們仗著己方人多勢眾,不斷的濫用羯族人賜予他們的職權來壓榨著百姓,從開始的搶糧變成搶錢,再從搶錢變成強搶民女、搶奪家財。
羯族人僅用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將這一支保護涿郡城的守軍,徹底變成了兩萬迫害百姓們的嗜血惡魔。
常言道人的惡念一旦被釋放,那麽人將會變得比惡鬼都要可怕,在貪欲的驅使下,這些降兵很快就變成了一夥無惡不作的凶徒了。
為了使得一些心誌堅定的降兵一起淪陷,羯族人還對他們使用了一種考核之法,那就是會每日統計他們搶奪的回的戰利品。
數量多者受賞,數量少者受罰,在這種獎懲機製的高壓下,縱使還有一部分降兵的人性未泯,為了保命,他們也隻能選擇和同伴們同流合汙了。
而這一切落在百姓們的眼中,就變成了羯族人對他們秋毫無犯,反而是他們自己人在迫害自己人。
兩者相較下,百姓們的心中很快便生出了一種心向羯族人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