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石宏來到涿郡城以後,城中大大小小的暴亂,已經發生過不下數十次之多了,但是這些騷亂都很快就被羯族人給鎮壓下去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石宏也就愈發不拿這些涿郡城的百姓們當人看了。
在石宏掌管涿郡城的這些日子裏,羯族人對這滿城百姓們那是想打就打,想殺就殺,完全將這些涿郡百姓們,當成了可以隨意屠殺的牲畜。
直到半個月前,城中收到了一封來自於淮王府的密信,石宏這才結束了這場虐民取樂的發泄。
……
在密信中趙旬不僅將李山河重傷的消息告知了羯族人,還將冀州糧草不足的情況一並告知了石宏。
隻是石宏在琴川城之戰中表現欠佳,這一次攻伐冀州之時,石勒本想派石虎統兵的,但是石宏為了挽回自己的顏麵,硬生生從石虎手中搶走了這次攻伐冀州的機會。
迫於自己的身份不如石宏,最終石虎也隻能將自己手中掌握的精銳,盡數都交給了石宏。
至於鮮卑人這次的統兵人選,就不再像羯族人這邊這麽和諧了。
石宏攻打琴川城時雖然不太順利,但是最後終究還是打贏了,而拓跋紹在巨門關之戰中,乃是確確實實的吃了一個大敗仗。
十萬鮮卑大軍不僅沒能拿下巨門關,就連大軍的糧草,也被延寬給舍命焚毀了。
這就讓鮮卑人中那些傾向於大皇子拓跋嗣的人,不再信任拓跋紹這位二皇子了。
為此,在鮮卑人的大魏朝堂上,雙方的支持者都已經展開不下數次的激烈爭執了。
最後還是由太原王家這個中立者出麵調停,這才最終讓雙方各退了一步,暫時保住了拓跋紹這個東征主帥的位子。
……
淮王府。
這座位於江陵的藩王府,乃是由前漢帝王的臨時行宮改建而成的王府,也是天下間最神秘的一座藩王府邸。
自從趙旬在二十多年前那場九子奪嫡中失敗以後,這裏就少有被外人探知的機會了。
這些年以來,趙旬雖然對外表現的深居簡出,但是淮王府的勢力卻並沒有因此就沉寂下來。
在這二十多年間,趙旬不但秘密的豢養了一支不亞於蛛網暗衛的精銳死士,而且還暗中扶植了一批為淮王府專門斂財的家族。
前者讓趙旬的耳目幾乎遍及天下,後者則是讓淮王府積蓄了一筆足以富可敵國的財富。
也正是憑借著這兩樣利器,這才讓趙旬敢在趙廣削藩之時,公然違抗朝廷的詔書。
……
在將冀州的消息分別通知了羯族人和鮮卑人以後,趙旬便將自己的江淮軍,全部都調集回了江陵城。
他這並不是在擔心刺殺李山河之事走漏了消息,而是他與趙烈約定夾擊梁州的日子已經到了。
淮王府議事廳。
今天的議事廳中坐滿了依附於淮王府的所有武將,趙旬也罕見的穿上了自己的藩王蟒袍。
趙旬的身影剛一出現,眾人便紛紛起身行禮道,“參見王爺!”
“免禮。”
按照帝國禮製,藩王的蟒袍最多隻能使用四爪九蟒的圖案,但是趙旬身上的這件蟒袍,卻是一件五爪的蟒龍袍。
這件莽龍袍除了顏色不是正黃色以外,在形製上幾乎已經和龍袍無異了。
眾人在看清楚趙旬身上的蟒袍以後,不但沒有人覺得有任何不妥,反而皆是眼前一亮。
看到這一幕後,趙旬對這些手下們的反應十分滿意,他知道這些追隨自己的人,都是想跟著自己做那從龍之臣了。
“今日將諸位召集來王府議事,想必本王不用說,大家也都應該知道是所為何事了吧。”
聞言,一眾將領雖然都知道趙旬的意思,但是卻無一人開口作答。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隻要淮王府向梁州用兵,這就是在公然造反了,這種事情大家雖然早已心知肚明,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是從他們自己口中說出來的。
見狀,趙旬非但沒有惱怒,反而還有幾分欣慰,他十分喜歡這種有分寸的手下。
“既然諸位不想猜,那便由本王來說,本王已經決定與秦王合兵攻伐梁州了,不知諸位是否願意為本王而戰?”
“王爺劍鋒所指,便是我大軍長槍所向,願為王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江陵軍死戰!”
在聽到有人帶頭以後,議事廳內的一眾將領紛紛抱拳跪地高聲道,“願為王爺死戰!”
“願為王爺死戰!”
“願為王爺死戰!”
“願為王爺死戰!”
“好!並非是本王想反,而是朝廷不給我們淮王府活路啊,今日本王在此立誓,他日若是僥幸事成,本王願與諸君共享天下!”
“誓死追隨王爺!”
“誓死追隨王爺!”
“誓死追隨王爺!”
“好!請諸位回營整軍,三天後,本王將親自為諸君餞行!”
……
當議事廳內的一眾將領散去以後,淮王府外的街道便被江陵軍給戒嚴了,隨後街道上就出現了數十輛載貨的大車。
這些大車剛一停到王府門前,王府內便有上百名侍衛,搬著一件件的鎧甲走了出來。
王府豢養的侍衛無一不是身強體健之人,但是他們搬著這些鎧甲,卻仍然顯得有幾分吃力。
單從重量上來看就能知道,這些甲胄並不是什麽普通的鎧甲了,侍衛們搬運的正是能讓步卒一人擋一騎的步卒重甲。
這些重甲每一套都有不下上百斤的分量,這也是淮王府庫中壓箱底的寶貝了,趙旬足足用了二十年的時間,也不過才打製出了區區五千套而已。
這些重甲不僅打製工藝極為麻煩,就連所需要的精鋼也是極難冶煉,這也就導致了這種重甲的價格成為了一個天價。
這裏每一套重甲的製作成本,都要超過了千兩白銀,要知道現在一匹戰馬的價格,也不過才幾十兩白銀而已。
為了與秦王合兵一路,一舉吞掉桓溫的八萬西路軍,趙旬這次可以說是下足了血本。
淮王府不僅把積攢多年的重甲給悉數拿了出來,還將府庫中的優質兵刃一並給拿了出來。
在這些大車裝卸完成以後,這些重甲連同著兵刃,就立刻被車隊送到各軍將領的手中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石宏也就愈發不拿這些涿郡城的百姓們當人看了。
在石宏掌管涿郡城的這些日子裏,羯族人對這滿城百姓們那是想打就打,想殺就殺,完全將這些涿郡百姓們,當成了可以隨意屠殺的牲畜。
直到半個月前,城中收到了一封來自於淮王府的密信,石宏這才結束了這場虐民取樂的發泄。
……
在密信中趙旬不僅將李山河重傷的消息告知了羯族人,還將冀州糧草不足的情況一並告知了石宏。
隻是石宏在琴川城之戰中表現欠佳,這一次攻伐冀州之時,石勒本想派石虎統兵的,但是石宏為了挽回自己的顏麵,硬生生從石虎手中搶走了這次攻伐冀州的機會。
迫於自己的身份不如石宏,最終石虎也隻能將自己手中掌握的精銳,盡數都交給了石宏。
至於鮮卑人這次的統兵人選,就不再像羯族人這邊這麽和諧了。
石宏攻打琴川城時雖然不太順利,但是最後終究還是打贏了,而拓跋紹在巨門關之戰中,乃是確確實實的吃了一個大敗仗。
十萬鮮卑大軍不僅沒能拿下巨門關,就連大軍的糧草,也被延寬給舍命焚毀了。
這就讓鮮卑人中那些傾向於大皇子拓跋嗣的人,不再信任拓跋紹這位二皇子了。
為此,在鮮卑人的大魏朝堂上,雙方的支持者都已經展開不下數次的激烈爭執了。
最後還是由太原王家這個中立者出麵調停,這才最終讓雙方各退了一步,暫時保住了拓跋紹這個東征主帥的位子。
……
淮王府。
這座位於江陵的藩王府,乃是由前漢帝王的臨時行宮改建而成的王府,也是天下間最神秘的一座藩王府邸。
自從趙旬在二十多年前那場九子奪嫡中失敗以後,這裏就少有被外人探知的機會了。
這些年以來,趙旬雖然對外表現的深居簡出,但是淮王府的勢力卻並沒有因此就沉寂下來。
在這二十多年間,趙旬不但秘密的豢養了一支不亞於蛛網暗衛的精銳死士,而且還暗中扶植了一批為淮王府專門斂財的家族。
前者讓趙旬的耳目幾乎遍及天下,後者則是讓淮王府積蓄了一筆足以富可敵國的財富。
也正是憑借著這兩樣利器,這才讓趙旬敢在趙廣削藩之時,公然違抗朝廷的詔書。
……
在將冀州的消息分別通知了羯族人和鮮卑人以後,趙旬便將自己的江淮軍,全部都調集回了江陵城。
他這並不是在擔心刺殺李山河之事走漏了消息,而是他與趙烈約定夾擊梁州的日子已經到了。
淮王府議事廳。
今天的議事廳中坐滿了依附於淮王府的所有武將,趙旬也罕見的穿上了自己的藩王蟒袍。
趙旬的身影剛一出現,眾人便紛紛起身行禮道,“參見王爺!”
“免禮。”
按照帝國禮製,藩王的蟒袍最多隻能使用四爪九蟒的圖案,但是趙旬身上的這件蟒袍,卻是一件五爪的蟒龍袍。
這件莽龍袍除了顏色不是正黃色以外,在形製上幾乎已經和龍袍無異了。
眾人在看清楚趙旬身上的蟒袍以後,不但沒有人覺得有任何不妥,反而皆是眼前一亮。
看到這一幕後,趙旬對這些手下們的反應十分滿意,他知道這些追隨自己的人,都是想跟著自己做那從龍之臣了。
“今日將諸位召集來王府議事,想必本王不用說,大家也都應該知道是所為何事了吧。”
聞言,一眾將領雖然都知道趙旬的意思,但是卻無一人開口作答。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隻要淮王府向梁州用兵,這就是在公然造反了,這種事情大家雖然早已心知肚明,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是從他們自己口中說出來的。
見狀,趙旬非但沒有惱怒,反而還有幾分欣慰,他十分喜歡這種有分寸的手下。
“既然諸位不想猜,那便由本王來說,本王已經決定與秦王合兵攻伐梁州了,不知諸位是否願意為本王而戰?”
“王爺劍鋒所指,便是我大軍長槍所向,願為王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江陵軍死戰!”
在聽到有人帶頭以後,議事廳內的一眾將領紛紛抱拳跪地高聲道,“願為王爺死戰!”
“願為王爺死戰!”
“願為王爺死戰!”
“願為王爺死戰!”
“好!並非是本王想反,而是朝廷不給我們淮王府活路啊,今日本王在此立誓,他日若是僥幸事成,本王願與諸君共享天下!”
“誓死追隨王爺!”
“誓死追隨王爺!”
“誓死追隨王爺!”
“好!請諸位回營整軍,三天後,本王將親自為諸君餞行!”
……
當議事廳內的一眾將領散去以後,淮王府外的街道便被江陵軍給戒嚴了,隨後街道上就出現了數十輛載貨的大車。
這些大車剛一停到王府門前,王府內便有上百名侍衛,搬著一件件的鎧甲走了出來。
王府豢養的侍衛無一不是身強體健之人,但是他們搬著這些鎧甲,卻仍然顯得有幾分吃力。
單從重量上來看就能知道,這些甲胄並不是什麽普通的鎧甲了,侍衛們搬運的正是能讓步卒一人擋一騎的步卒重甲。
這些重甲每一套都有不下上百斤的分量,這也是淮王府庫中壓箱底的寶貝了,趙旬足足用了二十年的時間,也不過才打製出了區區五千套而已。
這些重甲不僅打製工藝極為麻煩,就連所需要的精鋼也是極難冶煉,這也就導致了這種重甲的價格成為了一個天價。
這裏每一套重甲的製作成本,都要超過了千兩白銀,要知道現在一匹戰馬的價格,也不過才幾十兩白銀而已。
為了與秦王合兵一路,一舉吞掉桓溫的八萬西路軍,趙旬這次可以說是下足了血本。
淮王府不僅把積攢多年的重甲給悉數拿了出來,還將府庫中的優質兵刃一並給拿了出來。
在這些大車裝卸完成以後,這些重甲連同著兵刃,就立刻被車隊送到各軍將領的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