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卒重甲雖然在樣式上,與普通的甲胄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但若是近距離仔細比較,還是很容易看出這兩者的不同的。


    重甲不僅在重量上要遠勝於普通甲胄,就連在一些護甲的防禦細節方麵,也要比輕甲做得更加完善。


    比如重甲不但在士卒的關節處做了防禦,而且在脖子等要害位置也做出了特殊強化。


    也正是因為這樣,這才足以讓重步兵在戰場上,可以應對騎兵正麵的衝鋒。


    帝國的重甲步兵在開國之初,那可是國之重器,當初高祖趙炎正是憑借著這樣一支重步兵,才能得以在亂世之中頻頻摧城拔寨,最終建立了楚漢帝國。


    所以自帝國立國以來,無論朝廷財政有多艱難,帝國都一直耗費重金,維持了這樣一支重步兵的存在。


    打造這樣一支重步兵不僅耗費巨大,而且這種動輒就超過百斤的重甲,也不是隨隨便便哪個士卒都能夠承受的。


    因此能夠被選進這支重步兵中的士卒,無一不是體魄魁梧且天賦出眾之人。


    也正是因為這種種限製的存在,所以帝國這支重步兵的規模一直都不是很大,僅僅維持在兩萬人左右。


    至於朝廷為什麽最終放棄了這支重步兵,那是因為重步兵雖然防禦驚人,戰力可怕,但是他們卻有著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重步兵的機動性實在是太差了。


    這就導致了重步兵雖然能在攻城拔寨,或者是應對正麵進攻時無往不利,可一旦敵人利用騎兵與其遊走周旋,那麽他們就會成為一個隻能被動挨打的活靶子。


    由於中原地區少戰馬,所以在高祖平定中原內亂之時,打得多是一些攻守戰,又或者是一些步陣與步陣之間的正麵衝鋒,因此才將這支重步兵的戰鬥力發揮到了極限。


    可是在帝國立國以後,朝廷的心腹大患就不再是內亂了,而是變成了北方的草原人,和南方的諸部蠻夷。


    這些部族多是一些馬背上的民族,這也就意味著這支重步兵除了能參與守城戰以外,幾乎已經失去了他們存在的意義。


    再加上八王之亂時期,帝國的國庫空前空虛,朝廷根本就無力再繼續維持這樣一支吞金獸的存在了。


    隨即朝廷中便有文官開始頻繁上書,提議解散掉這支重步兵。


    起初這個提議遭到了無數武將們的反對,可是隨著朝廷連軍餉都難以足額發放,最終兵部也隻能忍痛割愛,開始著手削減了這支重步兵的編製。


    後來隨著這支重步兵的編製一削再削,最終重甲步兵這個兵種,也就慢慢消失在帝國的曆史長河中了。


    而西路軍這次所遇到的,正是在帝國中已經消失已久的重步兵,也就是淮王趙旬耗費無數人力物力,所秘密打造的那五千套重甲。


    ……


    重步兵雖然有著移動緩慢的致命缺陷,但是在如今這條狹窄的鳳鳴山峽穀中,他們卻可以如同一堵城牆一般,死死擋住西路軍的唯一退路。


    “推!”


    這是自西路軍衝陣以來,江陵軍陣中發出的第一條軍令。


    隨著軍令的下達,這支重步兵軍陣中立刻就發出了震天的呐喊聲。


    “殺,殺,殺!”


    “殺,殺,殺!”


    “殺,殺,殺!”


    伴隨著響徹峽穀的怒吼聲,江陵軍的軍陣也開始了緩緩的向前推進。


    這些重步兵每向前推進一步,都會發出一聲如同悶雷一般的踏地之聲。


    江陵軍的推進速度雖然不快,但是這五千重步兵推進所帶來的壓迫感,卻令所有西路軍的將士們,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驚。


    如今前有重步兵封路,後又有居高臨下的埋伏,桓溫僅是在心中稍加權衡,便立刻對大軍下令道,“全軍撤退!”


    這條命令桓溫是咬著後槽牙下達的,因為他知道這一撤迎接西路軍的,就隻剩下秦州軍在前方所布下的埋伏了。


    然而桓溫此時卻別無選擇,相較於撕開麵前這五千重步兵正麵防禦的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還是闖過秦州軍的埋伏勝算更大一些。


    桓溫這就是在賭峽穀兩側的高山上立足點有限,秦州軍無法全麵鋪開十萬大軍,硬闖埋伏圈雖然會給大軍造成巨大的傷亡,但是總歸還是有著那麽一線生機的。


    情況也不出桓溫的所料,西路軍向前奔襲了還不到三十裏,峽穀兩側的高山上就出現了密密麻麻的旌旗。


    緊接著一個雄渾的聲音便自山上傳了過來,“敢問下方可是征南將軍桓溫桓老將軍?!”


    當桓溫尋聲仰頭看去時,正見一名銀甲挎刀的威風將領,立於一塊山腰的巨石之上。


    “你是何人?!”


    “本將乃是秦州軍統帥於光弼,在此恭候桓老將軍多時了,秦王殿下惜才,欲招攬桓老將軍共舉大事,不知老將軍意下如何?”


    “本帥食朝廷俸祿,豈可與爾等亂臣賊子為伍?!就讓秦王就死了這條心吧!”


    “哈哈哈哈哈哈……桓老將軍還請不要意氣用事,您老抬頭看一看這滿山的伏兵,老將軍當真就打算帶著整支西路軍埋葬於此嗎?”


    看著峽穀兩側綿延無邊的旌旗,桓溫此時如墜冰窟,他知道想要衝出峽穀已經幾乎不可能了,可是身為遼東王府的老臣,桓溫又怎麽可能會率軍降敵呢。


    不等於光弼再次開口擾亂軍心,桓溫就已經做出了決定,“全軍不得戀戰,全速突圍!”


    見狀,於光弼知道桓溫這是已經鐵了心準備率軍赴死了,於是他也隻能搖了搖頭,無奈的歎息了一聲。


    “殺。”


    伴隨著於光弼這一個輕輕的殺字出口,兩側山腰上的秦州軍,立刻便對腳下的西路軍發動了屠殺。


    一時間山上的箭雨、滾木、巨石如同一場洪流一般,就向著峽穀中的西路軍衝刷而來。


    由於叛軍乃是居高臨下,西路軍這邊完全放棄了還擊,六萬西路軍的將士,隻能依靠著護在大軍兩側的塔盾,拚命的向前奪路狂奔。


    在這種與閻王搶時間的混亂局麵下,將士們倒地即是身死,沒有人還有時間再去救援傷兵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邊軍走出來的悍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旅行的狐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旅行的狐狸並收藏從邊軍走出來的悍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