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本以為即便涼州流民失控導致民亂,盧濟宏也能憑借手中的十九萬大軍輕鬆平叛。
可是令朝堂百官們沒有想到的是,盧濟宏居然僅用了一招禍水東引之計,便輕鬆化解了這場流民之危。
為此,朝廷還特意以安撫流民有功為名,對盧濟宏進行了一番嘉獎賞賜,這也算是安撫之前讓盧濟宏背鍋之事了。
那些廟堂中的高官現在可顧不得,那些涼州流民進入兗州會怎麽樣了,他們隻求司州不要出現變故,能夠守住鮮卑人南下的腳步即可。
……
俗話說有人歡喜就有人愁,司州軍將流民驅離出境,的確是解決了司州民亂的隱患,但是這些流民湧入兗州以後,發愁的人就換成兗州刺史蔡俊德了。
兗州雖然已經完成了今年的夏收,但是這兩年兗州受災嚴重,百姓們全靠這點糧食休養生息。
在這個節骨眼上,刺史府又怎麽可能拿出多餘的糧食,來賑濟這些涼州流民呢。
兗州刺史府剛一收到涼州流民入境的消息,蔡俊德就覺得自己的頭都大了一圈,他是千算萬算也不會想到,涼州流民居然能連續跨越雍、司兩州跑到他的轄地上來。
當初僅僅是應對北地的流民入境,就已經讓蔡俊德有一些手足無措了。
若是沒有陸離在濟陰郡幫他安置了那些流民,兗州境內恐怕早就大亂了。
如今兗州剛剛消化掉那些來自帝國北地的流民,就又遇上了涼州流民入境,這讓蔡俊德如何能夠不惱怒。
……
兗州刺史府。
“欺人太甚,簡直欺人太甚!雍、司二州皆將流民向我兗州驅趕,莫非是當我兗州好欺負不成?!”
兗州刺史府正堂,蔡俊德翻閱著那些流亡至兗州各地的流民數量,他隻覺得胸口有一股邪火,正在往他的腦袋裏鑽。
“我兗州儲糧能維係轄地百姓們自己吃上飯就不錯了,哪裏還有餘糧來賑濟這些涼州流民?!”蔡俊德在一連摔碎三個花瓶後,這才喘著粗氣一屁股坐回到了椅子上。
“刺史大人莫要著急動怒,大人不如先將我兗州的難處稟明朝廷以後,再做打算吧。”眼見蔡俊德被氣得將要急火攻心,他的幕僚吳先生連忙出言寬慰了幾句。
“對對對,本官一定要好好參他們一本,本官就不信朝廷會放任他隴右李家和盧濟宏這樣胡作非為!即便本官這次告不倒他們,也得讓戶部調撥一批糧草來我兗州賑災!”
蔡俊德是知道自己肯定告不倒李淵和盧濟宏的,他也隻不過是在說說氣話罷了,但是向朝廷索要糧草之事,他卻是認真的。
“大人英明。”
“先生去將安弘方和龐世德為本官喊來吧,如今涼州流民已然入境,絕不能讓他們在我兗州鬧出什麽亂子來。”
“遵命。”
蔡俊德雖然已經打定主意通過告狀來向朝廷要糧了,但是眼下他也不能將這些涼州流民放任不管。
所以他隻能先讓安弘方和龐世德各自率領一部兵馬,將這些流民給看管起來了。
……
十日後。
就當蔡俊德在刺史府中滿心歡喜的,等待著朝廷的賑災糧草時,他收到的朝廷答複居然是,國庫空虛朝廷暫時無力調糧賑災,這頓時就讓蔡俊德傻了眼。
“無恥!無恥至極!”
在看完朝廷的回信後,蔡俊德被氣得渾身都在顫抖,奈何他卻並沒有膽子,去忤逆朝廷的意思。
蔡俊德原本還想著通過這次賑濟涼州流民之事,從朝廷調撥來兗州的糧草中小賺一筆的。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事,朝廷不但對李淵和盧濟宏二人驅趕流民之事隻字未提。
居然還直接將這近二十萬流民,一股腦全部都甩給了他兗州刺史府自行處理,這讓蔡俊德連殺人的心都有了。
“刺史大人莫要著急,安統領和龐統領已經率軍將大部分流民給控製住了,既然朝廷不管這些涼州流民,我們為何不效仿雍、司二州,也將他們驅逐出境呢?”
“這驅趕流民之事,那李淵和盧濟宏做得,本官卻是做不得啊。”
起初蔡俊德也想過,若是朝廷都不管這驅趕流民之事,他也可以效仿雍、司二州,將這批涼州流民驅逐出境的,奈何兗州所在的位置,卻不允許他這樣去做。
兗州以北為冀州,以東是青州,以南則是豫州,這三州無論哪一方的勢力,都不是他能招惹的起得。
冀州有李山河的冀州軍在為帝國抗敵,他若是敢將流民送至冀州,他相信李山河一定會親自率兵,來踏平他的兗州刺史府的。
至於青州就更不是蔡俊德能招惹得起的了,青州在這幾百年以來,一直都被琅琊王氏視為自家的後花園,他若是敢將流民送去青州,那幾乎和找死無異。
而南邊的豫州則是帝都所在的方向了,他蔡俊德除非是活夠了,才敢將涼州流民驅趕往京城。
“大人,不然……不然的話……”看到吳先生這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蔡俊德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在苦思無果後,最後蔡俊德和吳先生居然同時將目光再次瞄向那個,他們最不願意提及的地方了,那就是位於兗州腹地的濟陰郡。
自從陸離入住濟陰郡之後,濟陰郡和兗州刺史府之間便矛盾不斷。
在此期間雙方不乏大打出手的情況,雙方曾經甚至都一度鬧到對簿朝堂的地步了。
而且在這些矛盾之中,最終還都是由兗州刺史府吃虧而告終的。
也正是由於這些屢次吃虧的經曆,蔡俊德是真的不想再去招惹陸離了。
雙方如今達成和解不易,若不是實在沒有辦法了,蔡俊德是絕對不願意再去打破這種平衡的。
“在下知道大人是怕那陸離的報複,隻是這次我們未必就非要去暗中做手腳。”
“那先生的意思是?”
“那姓陸的小子一直都以商人自居,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和他去談判,在下相信,隻要我們刺史府能出得起籌碼,想必那陸離會願意幫我們安置這些流民的。”
可是令朝堂百官們沒有想到的是,盧濟宏居然僅用了一招禍水東引之計,便輕鬆化解了這場流民之危。
為此,朝廷還特意以安撫流民有功為名,對盧濟宏進行了一番嘉獎賞賜,這也算是安撫之前讓盧濟宏背鍋之事了。
那些廟堂中的高官現在可顧不得,那些涼州流民進入兗州會怎麽樣了,他們隻求司州不要出現變故,能夠守住鮮卑人南下的腳步即可。
……
俗話說有人歡喜就有人愁,司州軍將流民驅離出境,的確是解決了司州民亂的隱患,但是這些流民湧入兗州以後,發愁的人就換成兗州刺史蔡俊德了。
兗州雖然已經完成了今年的夏收,但是這兩年兗州受災嚴重,百姓們全靠這點糧食休養生息。
在這個節骨眼上,刺史府又怎麽可能拿出多餘的糧食,來賑濟這些涼州流民呢。
兗州刺史府剛一收到涼州流民入境的消息,蔡俊德就覺得自己的頭都大了一圈,他是千算萬算也不會想到,涼州流民居然能連續跨越雍、司兩州跑到他的轄地上來。
當初僅僅是應對北地的流民入境,就已經讓蔡俊德有一些手足無措了。
若是沒有陸離在濟陰郡幫他安置了那些流民,兗州境內恐怕早就大亂了。
如今兗州剛剛消化掉那些來自帝國北地的流民,就又遇上了涼州流民入境,這讓蔡俊德如何能夠不惱怒。
……
兗州刺史府。
“欺人太甚,簡直欺人太甚!雍、司二州皆將流民向我兗州驅趕,莫非是當我兗州好欺負不成?!”
兗州刺史府正堂,蔡俊德翻閱著那些流亡至兗州各地的流民數量,他隻覺得胸口有一股邪火,正在往他的腦袋裏鑽。
“我兗州儲糧能維係轄地百姓們自己吃上飯就不錯了,哪裏還有餘糧來賑濟這些涼州流民?!”蔡俊德在一連摔碎三個花瓶後,這才喘著粗氣一屁股坐回到了椅子上。
“刺史大人莫要著急動怒,大人不如先將我兗州的難處稟明朝廷以後,再做打算吧。”眼見蔡俊德被氣得將要急火攻心,他的幕僚吳先生連忙出言寬慰了幾句。
“對對對,本官一定要好好參他們一本,本官就不信朝廷會放任他隴右李家和盧濟宏這樣胡作非為!即便本官這次告不倒他們,也得讓戶部調撥一批糧草來我兗州賑災!”
蔡俊德是知道自己肯定告不倒李淵和盧濟宏的,他也隻不過是在說說氣話罷了,但是向朝廷索要糧草之事,他卻是認真的。
“大人英明。”
“先生去將安弘方和龐世德為本官喊來吧,如今涼州流民已然入境,絕不能讓他們在我兗州鬧出什麽亂子來。”
“遵命。”
蔡俊德雖然已經打定主意通過告狀來向朝廷要糧了,但是眼下他也不能將這些涼州流民放任不管。
所以他隻能先讓安弘方和龐世德各自率領一部兵馬,將這些流民給看管起來了。
……
十日後。
就當蔡俊德在刺史府中滿心歡喜的,等待著朝廷的賑災糧草時,他收到的朝廷答複居然是,國庫空虛朝廷暫時無力調糧賑災,這頓時就讓蔡俊德傻了眼。
“無恥!無恥至極!”
在看完朝廷的回信後,蔡俊德被氣得渾身都在顫抖,奈何他卻並沒有膽子,去忤逆朝廷的意思。
蔡俊德原本還想著通過這次賑濟涼州流民之事,從朝廷調撥來兗州的糧草中小賺一筆的。
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事,朝廷不但對李淵和盧濟宏二人驅趕流民之事隻字未提。
居然還直接將這近二十萬流民,一股腦全部都甩給了他兗州刺史府自行處理,這讓蔡俊德連殺人的心都有了。
“刺史大人莫要著急,安統領和龐統領已經率軍將大部分流民給控製住了,既然朝廷不管這些涼州流民,我們為何不效仿雍、司二州,也將他們驅逐出境呢?”
“這驅趕流民之事,那李淵和盧濟宏做得,本官卻是做不得啊。”
起初蔡俊德也想過,若是朝廷都不管這驅趕流民之事,他也可以效仿雍、司二州,將這批涼州流民驅逐出境的,奈何兗州所在的位置,卻不允許他這樣去做。
兗州以北為冀州,以東是青州,以南則是豫州,這三州無論哪一方的勢力,都不是他能招惹的起得。
冀州有李山河的冀州軍在為帝國抗敵,他若是敢將流民送至冀州,他相信李山河一定會親自率兵,來踏平他的兗州刺史府的。
至於青州就更不是蔡俊德能招惹得起的了,青州在這幾百年以來,一直都被琅琊王氏視為自家的後花園,他若是敢將流民送去青州,那幾乎和找死無異。
而南邊的豫州則是帝都所在的方向了,他蔡俊德除非是活夠了,才敢將涼州流民驅趕往京城。
“大人,不然……不然的話……”看到吳先生這副欲言又止的模樣,蔡俊德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在苦思無果後,最後蔡俊德和吳先生居然同時將目光再次瞄向那個,他們最不願意提及的地方了,那就是位於兗州腹地的濟陰郡。
自從陸離入住濟陰郡之後,濟陰郡和兗州刺史府之間便矛盾不斷。
在此期間雙方不乏大打出手的情況,雙方曾經甚至都一度鬧到對簿朝堂的地步了。
而且在這些矛盾之中,最終還都是由兗州刺史府吃虧而告終的。
也正是由於這些屢次吃虧的經曆,蔡俊德是真的不想再去招惹陸離了。
雙方如今達成和解不易,若不是實在沒有辦法了,蔡俊德是絕對不願意再去打破這種平衡的。
“在下知道大人是怕那陸離的報複,隻是這次我們未必就非要去暗中做手腳。”
“那先生的意思是?”
“那姓陸的小子一直都以商人自居,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和他去談判,在下相信,隻要我們刺史府能出得起籌碼,想必那陸離會願意幫我們安置這些流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