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之後,若是仍沒有消息傳來,爾等需得即刻隨我趕往廣宗!”張梁態度很是強硬的說道。
“這是自然,人公將軍盡管放心。”聞言褚飛燕拱了拱手。
“事不宜遲,咱們這便開始謀劃一番。”張梁說道。
“不知人公將軍想要謀劃些什麽?”張牛角問道。
“領多少兵馬,帶多少糧草,走哪條道路,這些事宜總不能到時候再敲定吧?”張梁皺眉道。
“人公將軍所言十分在理,您未雨綢繆,屬下實在是佩服!”張牛角拱手道。
“少說這些有的沒的,山下到處都是官軍,有這功夫還不如想想從哪出去。”張梁並不領情,板著臉說道。
“人公將軍勿憂,黑山四通八達,有數條不為人知的道路能夠連通外界,官軍哪裏攔得住咱們?”張牛角說道。
“如此便好。”張梁聽後點了點頭,但眼中的憂慮始終未減半分。
……
京師洛陽,皇宮。
這日早朝之時,靈帝依舊是病懨懨的坐在龍椅上,麵色蒼白,無精打采,看樣子最近又沒少吃小藥丸。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得了靈帝的眼神,張讓朗聲道。
“陛下,臣有本奏。”侍禦史王允輕咳了一聲,隨即出列道。
“講來。”靈帝說道。
“陛下,近日蜀地出現了一夥叛賊,領頭之人喚作張修,自稱‘五鬥米師’。”
“這所謂的五鬥米教與太平道無二,皆是以宗教為媒介,誘騙百姓參與其中。”
“待吸納足夠的百姓後,他們便露出了原本的麵目,開始帶著信徒攻城掠地。”
王允麵帶憂色,很是嚴肅的說道。
聞言金殿內的群臣立即低下頭去,看著腳尖不說話,這時候不會有人想當出頭鳥。
“叛亂起於何地?”靈帝問道。
“巴郡。”王允答道。
“傳朕旨意,將巴郡太守革去職務,即日押解回京問罪。”靈帝冷哼一聲,環視殿內群臣。
“陛下,此事怕是行不通。”王允麵露難色。
“怎麽?他還敢抗旨不成?”靈帝眸中泛寒,高聲喝問道。
“回稟陛下,巴郡太守已經死在了亂軍當中。”王允弱弱的說道。
“這個廢物!”靈帝忿忿道。
“那便將其親族流放!”靈帝想了想說道。
“其一家老小皆被叛軍屠盡。”王允低聲道。
“朕特麽……”一聽這話,靈帝的臉色頓時變的很難看。
“益州刺史呢?他郤儉是幹什麽吃的?給朕撤了他的職!”有氣沒地撒的靈帝怒道。
“這夥叛賊有多少人?”靈帝喘著粗氣道。
“約摸著有三五萬。”王允小心翼翼的說道。
“就這麽點人?罷了,那也不必派兵平叛了,小打小鬧成不了什麽氣候。”聞言靈帝頓時放鬆了很多。
“當務之急還是剪除各地的黃巾賊,蜀地的叛賊先往後放一放。”靈帝很是隨意的說道。
“朕的皇弟驍勇善戰,用兵如神,這群該死的叛賊怕是撐不了多久了!”說道此處,靈帝嘴角掀起一抹弧度,顯然對劉煜的表現十分滿意。
就在這時,太常劉焉出列道:“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可大意。”
“一旦給了叛賊充足的發育時間,情況或許便會變得不可收拾。”
“臣願辭去太常一職,前往益州領郡兵為陛下平叛。”
在群臣們驚訝的眼神中,劉焉說出了這麽一番話來。
“好!聽愛卿此言,朕心甚慰!”靈帝對劉焉投去了讚賞的目光。
“如今朕才算看明白,能為朕分憂的還得是咱們自家人!”靈帝說道。
“某些屍位素餐的廢物,每年領著大把俸祿,卻一點實事都不做!”靈帝冷笑道。
聽了靈帝這暗有所指的話,群臣們雖是有些不服氣,但卻沒人敢出言反駁。
金殿之上公然跟天子叫板,這事隻有愣頭青和那些不要命的言官才能幹的出來。
“朕有何幫得上愛卿的?你盡管講來!”見群臣不搭話,靈帝重新將目光投向了劉焉。
“陛下,臣確有一事要稟報給您。”劉焉躬身道。
“講來!”靈帝微笑頷首道。
“陛下,如今各州刺史多有處置失當之處。”
“若非刺史失職,黃巾賊豈能如此猖獗?”
“究其原因,一是刺史無能;二是其威勢不夠重。”
“以臣之見,理應廢除刺史,重新設立州牧,執掌一州之地,授便宜從事之權。”
“以宗室和重臣為州牧,掌管大權,安定百姓,此乃長遠之計。”
話音落下,金殿內的群臣頓時一片嘩然。
“劉君郎,你豈敢輕言廢史立牧?”少府荀爽立即出言指責。
“此乃光武帝定下的規矩,你竟敢妄圖更改?”司空馬日磾漲紅了臉,指著劉焉顫顫巍巍道。
“陛下,茲事體大,還望您三思啊!”侍禦史蔡邕出列道。
“此乃小兒妄言,陛下莫要被他迷惑了!”議郎趙岐橫眉怒目道。
見好好的朝會又成了菜市場,靈帝眉頭一皺,麵罩寒霜道:“夠了!都給朕閉嘴!”
“聽到蜀地叛賊作亂,爾等怎麽一個個都不言語?”
“太常願親涉險地為朕分憂,朕封他個州牧有何不妥?”
“若是爾等也能親涉險地,朕同樣封你們為州牧;若是不敢,便別在這嫉賢妒能!”
“傳朕旨意,即日起,加設州牧一職,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地,許便宜從事之權。”
“命劉焉為益州牧,統禦益州兵馬平定叛亂,秩比九卿,享兩千石!”
靈帝起身拍著桌案,麵色癲狂道。
見靈帝這幅模樣,群臣們俱是很識相的選擇了沉默。
即便有不開眼的言官,亦被身旁的官員死死捂住了嘴,生怕觸怒靈帝枉受池魚之災。
……
劉焉提出的“廢史立牧”影響深遠,但總的來看依舊是弊大於利。
本身眼下的漢王朝便是風雨飄搖,已失其鹿,而廢史立牧一舉又極大程度加強了州牧的自主權。
此舉亦是各地割據勢力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袁術稱帝都與其有著一定關係。
“廢史立牧”導致的必然結果便是中央集權被削弱,最終漢王朝隻能是自吞惡果。
“這是自然,人公將軍盡管放心。”聞言褚飛燕拱了拱手。
“事不宜遲,咱們這便開始謀劃一番。”張梁說道。
“不知人公將軍想要謀劃些什麽?”張牛角問道。
“領多少兵馬,帶多少糧草,走哪條道路,這些事宜總不能到時候再敲定吧?”張梁皺眉道。
“人公將軍所言十分在理,您未雨綢繆,屬下實在是佩服!”張牛角拱手道。
“少說這些有的沒的,山下到處都是官軍,有這功夫還不如想想從哪出去。”張梁並不領情,板著臉說道。
“人公將軍勿憂,黑山四通八達,有數條不為人知的道路能夠連通外界,官軍哪裏攔得住咱們?”張牛角說道。
“如此便好。”張梁聽後點了點頭,但眼中的憂慮始終未減半分。
……
京師洛陽,皇宮。
這日早朝之時,靈帝依舊是病懨懨的坐在龍椅上,麵色蒼白,無精打采,看樣子最近又沒少吃小藥丸。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得了靈帝的眼神,張讓朗聲道。
“陛下,臣有本奏。”侍禦史王允輕咳了一聲,隨即出列道。
“講來。”靈帝說道。
“陛下,近日蜀地出現了一夥叛賊,領頭之人喚作張修,自稱‘五鬥米師’。”
“這所謂的五鬥米教與太平道無二,皆是以宗教為媒介,誘騙百姓參與其中。”
“待吸納足夠的百姓後,他們便露出了原本的麵目,開始帶著信徒攻城掠地。”
王允麵帶憂色,很是嚴肅的說道。
聞言金殿內的群臣立即低下頭去,看著腳尖不說話,這時候不會有人想當出頭鳥。
“叛亂起於何地?”靈帝問道。
“巴郡。”王允答道。
“傳朕旨意,將巴郡太守革去職務,即日押解回京問罪。”靈帝冷哼一聲,環視殿內群臣。
“陛下,此事怕是行不通。”王允麵露難色。
“怎麽?他還敢抗旨不成?”靈帝眸中泛寒,高聲喝問道。
“回稟陛下,巴郡太守已經死在了亂軍當中。”王允弱弱的說道。
“這個廢物!”靈帝忿忿道。
“那便將其親族流放!”靈帝想了想說道。
“其一家老小皆被叛軍屠盡。”王允低聲道。
“朕特麽……”一聽這話,靈帝的臉色頓時變的很難看。
“益州刺史呢?他郤儉是幹什麽吃的?給朕撤了他的職!”有氣沒地撒的靈帝怒道。
“這夥叛賊有多少人?”靈帝喘著粗氣道。
“約摸著有三五萬。”王允小心翼翼的說道。
“就這麽點人?罷了,那也不必派兵平叛了,小打小鬧成不了什麽氣候。”聞言靈帝頓時放鬆了很多。
“當務之急還是剪除各地的黃巾賊,蜀地的叛賊先往後放一放。”靈帝很是隨意的說道。
“朕的皇弟驍勇善戰,用兵如神,這群該死的叛賊怕是撐不了多久了!”說道此處,靈帝嘴角掀起一抹弧度,顯然對劉煜的表現十分滿意。
就在這時,太常劉焉出列道:“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可大意。”
“一旦給了叛賊充足的發育時間,情況或許便會變得不可收拾。”
“臣願辭去太常一職,前往益州領郡兵為陛下平叛。”
在群臣們驚訝的眼神中,劉焉說出了這麽一番話來。
“好!聽愛卿此言,朕心甚慰!”靈帝對劉焉投去了讚賞的目光。
“如今朕才算看明白,能為朕分憂的還得是咱們自家人!”靈帝說道。
“某些屍位素餐的廢物,每年領著大把俸祿,卻一點實事都不做!”靈帝冷笑道。
聽了靈帝這暗有所指的話,群臣們雖是有些不服氣,但卻沒人敢出言反駁。
金殿之上公然跟天子叫板,這事隻有愣頭青和那些不要命的言官才能幹的出來。
“朕有何幫得上愛卿的?你盡管講來!”見群臣不搭話,靈帝重新將目光投向了劉焉。
“陛下,臣確有一事要稟報給您。”劉焉躬身道。
“講來!”靈帝微笑頷首道。
“陛下,如今各州刺史多有處置失當之處。”
“若非刺史失職,黃巾賊豈能如此猖獗?”
“究其原因,一是刺史無能;二是其威勢不夠重。”
“以臣之見,理應廢除刺史,重新設立州牧,執掌一州之地,授便宜從事之權。”
“以宗室和重臣為州牧,掌管大權,安定百姓,此乃長遠之計。”
話音落下,金殿內的群臣頓時一片嘩然。
“劉君郎,你豈敢輕言廢史立牧?”少府荀爽立即出言指責。
“此乃光武帝定下的規矩,你竟敢妄圖更改?”司空馬日磾漲紅了臉,指著劉焉顫顫巍巍道。
“陛下,茲事體大,還望您三思啊!”侍禦史蔡邕出列道。
“此乃小兒妄言,陛下莫要被他迷惑了!”議郎趙岐橫眉怒目道。
見好好的朝會又成了菜市場,靈帝眉頭一皺,麵罩寒霜道:“夠了!都給朕閉嘴!”
“聽到蜀地叛賊作亂,爾等怎麽一個個都不言語?”
“太常願親涉險地為朕分憂,朕封他個州牧有何不妥?”
“若是爾等也能親涉險地,朕同樣封你們為州牧;若是不敢,便別在這嫉賢妒能!”
“傳朕旨意,即日起,加設州牧一職,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地,許便宜從事之權。”
“命劉焉為益州牧,統禦益州兵馬平定叛亂,秩比九卿,享兩千石!”
靈帝起身拍著桌案,麵色癲狂道。
見靈帝這幅模樣,群臣們俱是很識相的選擇了沉默。
即便有不開眼的言官,亦被身旁的官員死死捂住了嘴,生怕觸怒靈帝枉受池魚之災。
……
劉焉提出的“廢史立牧”影響深遠,但總的來看依舊是弊大於利。
本身眼下的漢王朝便是風雨飄搖,已失其鹿,而廢史立牧一舉又極大程度加強了州牧的自主權。
此舉亦是各地割據勢力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甚至袁術稱帝都與其有著一定關係。
“廢史立牧”導致的必然結果便是中央集權被削弱,最終漢王朝隻能是自吞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