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孫策立即說道:“母親教誨的是,孩兒知錯了!”
“知錯?我怎麽沒看出來?”吳氏搖了搖頭,隨即說道。
“你先去為列祖列宗敬香,而後便在此處跪著吧。”吳氏出言道。
“什麽時候想清楚了,什麽時候再起來,想不清楚你便一直跪著吧!”吳氏複道。
孫策恭敬道:“諾!”
板著臉的吳氏冷聲道:“你在此好好思索一番,你是想逢年過節來這為你父上香,還是想在不久後被供在裏麵,伴你父親左右。”
“一定要想清楚,因為這二者皆在你的一念之間。”
“用不了多久江東便會亂作一團,若是你當不了這個家,那還是盡早退位讓賢為好。”
“如若不然,你早晚得去同你父親作伴!”說罷,吳氏拂袖而去。
看著吳氏離去的背影,孫策的臉上滿是羞愧與懊悔。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雙手緊握,想開口叫住吳氏但又不敢。
“哎!”孫策低聲歎了口氣,隨即邁步走進了祠堂當中。
孫策先是按照吳氏的吩咐給列祖列宗敬了香,而後便“噗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孫策本欲思索一番如何平息即將到來的動亂,但跪在地上的他不由自主的便想起了昔日他同父親的點滴。
……
孫堅的性格很是暴躁,孫策那形如烈火的脾氣很可能便是在孫堅的影響下潛移默化形成的。
絕大多數時候孫堅扮演的都是一位嚴父,變身慈父的時候倒也有,但卻少之又少。
孫策犯了錯或是惹孫堅生氣了,孫堅連罵都懶得罵,抬手便打,動輒還會抄家夥。
偏偏孫策倔的跟頭驢一樣,就算是被打的遍體鱗傷也不肯低頭認錯。
每逢見了這一幕的時候,孫堅便會暴跳如雷,在他看來老子打兒子乃是天經地義,你小子沒錯那難道是老子錯了?
於是乎父子二人一個拳腳齊飛一個默默挨揍,但誰也不肯吭聲。
若不是有吳氏從中調和,孫策能不能活到這麽大都是個未知數。
年幼的孫權在挨揍時與孫策的表現截然相反,孫權這孩子打小就聰明,很是懂得變通。
起初的時候,孫堅這邊剛揚起巴掌,孫權便會聲淚俱下的認錯求饒。
但見狀孫堅頓時氣的直喘粗氣,將孫權摁在地上便是一頓胖揍。
孫堅認為他的兒子不能這麽沒種,都還沒打到身上你哭個錘子?
第一次挨揍孫權被打的很慘,半個多月都沒能下床。
當天孫堅開啟了爆豆模式,邊打邊罵:“老子還沒死呢!你特麽給誰哭喪呢?憋回去!”
經過那次挨打事件後,孫權在養傷期間冥思苦想了一番。
痛定思痛的孫權改了路子,往後孫堅再揍他的時候,挨揍過程中孫權都會選擇保持沉默,既不認錯也不痛呼。
直到打夠了的孫堅詢問“錯了沒”的時候,孫權才會開口認錯。
孫堅一看氣也出了,孩子也認錯了,那今天就到這吧。
研究出這個小妙招的孫權第一時間將其分享給了兄長孫策,可孫策不但不領情,反而嘲笑孫權膽小怕疼,兄弟二人因此吵了起來。
但孫權很有自知之明,全程他都沒有動手,也沒敢太過刺激孫策。
因為一旦上述情況發生,他保準還得挨頓揍。
挨揍之後去找孫堅告狀也沒用,因為孫堅隻會說他“技不如人,活該挨揍”。
……
想到此處,孫策的眼中滿是堅定。
孫策眼神中表露出的決心如同驕陽一般,不曾帶有絲毫的猶豫和退縮。
“父親,您放心的去吧!”
“母親和弟弟妹妹,今後交由孩兒來照顧。”
“殺害您的凶手,孩兒必會摘下其首級獻於您墓前。”
“有孩兒在,江東亂不了!”孫策斬釘截鐵道。
說罷,孫策站起身來,昂首挺胸的朝著門口走去。
出了祠堂,孫策眺望遠方,口中喃喃道:“霸王槍在手,我孫策倒要看看哪個敢作亂!”
……
隨後孫策去尋了吳氏,見到吳氏後,孫策恭恭敬敬的行禮道:“孩兒多謝母親教誨!”
看著孫策鬥誌昂揚的模樣,吳氏便知道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江東小霸王又回來了!
“想通了便好,想通了便好。”吳氏欣慰道。
“你父剛故,權兒年幼,咱們孫家今後隻能靠你!”
“策兒,你雖未及冠,但往後你便得扛起孫家了!”吳氏語重心長道。
聞言孫策立即說道:“請母親放心,有孩兒在,孫家垮不了!”
“來犯之敵,孩兒都會叫其死在霸王槍下!”孫策朗聲道。
“好孩子!好孩子!”吳氏聽後連連點頭,如釋重負。
這時吳氏說道:“你有這份心自然是好的,但鎮守江東不能隻靠武勇。”
孫策恭敬道:“請母親示下!”
“去問問文若先生吧,他心中必是早有定計。”吳氏指點道。
“諾!”孫策應道。
……
辭別吳氏,孫策便找人詢問了荀彧的所在。
片刻後親兵回報,此時荀彧正在處置公務。
來到了荀彧所在的房間外,孫策輕輕叩了叩門:“先生,孫策求見。”
“伯符直接進來便是。”荀彧聽後連忙放下公務,為孫策打開了門。
由於荀彧沒拜孫堅為主,所以他自然不用稱呼孫策為少主,外加孫策現無官職在身,所以荀彧便直接稱其表字。
“我父新故,眼下江東內憂外患,還請先生教我!”孫策拱手道。
“令尊之事我已知曉,還請伯符節哀。”荀彧麵帶感傷道。
“江東之事不難處理,伯符先坐,容我細細道來。”沉默片刻後,荀彧出言道。
接下來的時間裏,荀彧先給孫策分析了一番江東的局勢,而後為他提出了幾條行之有效的對策,孫策聽後這才算是放下心來。
……
這天是程普等人返回江東的日子,孫策一早便來到了江邊等候。
雖然孫策早已有了心理準備,而且他也一直都在告訴自己要冷靜,但當孫策見到孫堅棺槨的那一刻,他積攢多時的怒火還是沒能壓製住。
“此仇不報,枉為人子!”孫策咬牙切齒道。
“知錯?我怎麽沒看出來?”吳氏搖了搖頭,隨即說道。
“你先去為列祖列宗敬香,而後便在此處跪著吧。”吳氏出言道。
“什麽時候想清楚了,什麽時候再起來,想不清楚你便一直跪著吧!”吳氏複道。
孫策恭敬道:“諾!”
板著臉的吳氏冷聲道:“你在此好好思索一番,你是想逢年過節來這為你父上香,還是想在不久後被供在裏麵,伴你父親左右。”
“一定要想清楚,因為這二者皆在你的一念之間。”
“用不了多久江東便會亂作一團,若是你當不了這個家,那還是盡早退位讓賢為好。”
“如若不然,你早晚得去同你父親作伴!”說罷,吳氏拂袖而去。
看著吳氏離去的背影,孫策的臉上滿是羞愧與懊悔。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雙手緊握,想開口叫住吳氏但又不敢。
“哎!”孫策低聲歎了口氣,隨即邁步走進了祠堂當中。
孫策先是按照吳氏的吩咐給列祖列宗敬了香,而後便“噗通”一下跪在了地上。
孫策本欲思索一番如何平息即將到來的動亂,但跪在地上的他不由自主的便想起了昔日他同父親的點滴。
……
孫堅的性格很是暴躁,孫策那形如烈火的脾氣很可能便是在孫堅的影響下潛移默化形成的。
絕大多數時候孫堅扮演的都是一位嚴父,變身慈父的時候倒也有,但卻少之又少。
孫策犯了錯或是惹孫堅生氣了,孫堅連罵都懶得罵,抬手便打,動輒還會抄家夥。
偏偏孫策倔的跟頭驢一樣,就算是被打的遍體鱗傷也不肯低頭認錯。
每逢見了這一幕的時候,孫堅便會暴跳如雷,在他看來老子打兒子乃是天經地義,你小子沒錯那難道是老子錯了?
於是乎父子二人一個拳腳齊飛一個默默挨揍,但誰也不肯吭聲。
若不是有吳氏從中調和,孫策能不能活到這麽大都是個未知數。
年幼的孫權在挨揍時與孫策的表現截然相反,孫權這孩子打小就聰明,很是懂得變通。
起初的時候,孫堅這邊剛揚起巴掌,孫權便會聲淚俱下的認錯求饒。
但見狀孫堅頓時氣的直喘粗氣,將孫權摁在地上便是一頓胖揍。
孫堅認為他的兒子不能這麽沒種,都還沒打到身上你哭個錘子?
第一次挨揍孫權被打的很慘,半個多月都沒能下床。
當天孫堅開啟了爆豆模式,邊打邊罵:“老子還沒死呢!你特麽給誰哭喪呢?憋回去!”
經過那次挨打事件後,孫權在養傷期間冥思苦想了一番。
痛定思痛的孫權改了路子,往後孫堅再揍他的時候,挨揍過程中孫權都會選擇保持沉默,既不認錯也不痛呼。
直到打夠了的孫堅詢問“錯了沒”的時候,孫權才會開口認錯。
孫堅一看氣也出了,孩子也認錯了,那今天就到這吧。
研究出這個小妙招的孫權第一時間將其分享給了兄長孫策,可孫策不但不領情,反而嘲笑孫權膽小怕疼,兄弟二人因此吵了起來。
但孫權很有自知之明,全程他都沒有動手,也沒敢太過刺激孫策。
因為一旦上述情況發生,他保準還得挨頓揍。
挨揍之後去找孫堅告狀也沒用,因為孫堅隻會說他“技不如人,活該挨揍”。
……
想到此處,孫策的眼中滿是堅定。
孫策眼神中表露出的決心如同驕陽一般,不曾帶有絲毫的猶豫和退縮。
“父親,您放心的去吧!”
“母親和弟弟妹妹,今後交由孩兒來照顧。”
“殺害您的凶手,孩兒必會摘下其首級獻於您墓前。”
“有孩兒在,江東亂不了!”孫策斬釘截鐵道。
說罷,孫策站起身來,昂首挺胸的朝著門口走去。
出了祠堂,孫策眺望遠方,口中喃喃道:“霸王槍在手,我孫策倒要看看哪個敢作亂!”
……
隨後孫策去尋了吳氏,見到吳氏後,孫策恭恭敬敬的行禮道:“孩兒多謝母親教誨!”
看著孫策鬥誌昂揚的模樣,吳氏便知道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江東小霸王又回來了!
“想通了便好,想通了便好。”吳氏欣慰道。
“你父剛故,權兒年幼,咱們孫家今後隻能靠你!”
“策兒,你雖未及冠,但往後你便得扛起孫家了!”吳氏語重心長道。
聞言孫策立即說道:“請母親放心,有孩兒在,孫家垮不了!”
“來犯之敵,孩兒都會叫其死在霸王槍下!”孫策朗聲道。
“好孩子!好孩子!”吳氏聽後連連點頭,如釋重負。
這時吳氏說道:“你有這份心自然是好的,但鎮守江東不能隻靠武勇。”
孫策恭敬道:“請母親示下!”
“去問問文若先生吧,他心中必是早有定計。”吳氏指點道。
“諾!”孫策應道。
……
辭別吳氏,孫策便找人詢問了荀彧的所在。
片刻後親兵回報,此時荀彧正在處置公務。
來到了荀彧所在的房間外,孫策輕輕叩了叩門:“先生,孫策求見。”
“伯符直接進來便是。”荀彧聽後連忙放下公務,為孫策打開了門。
由於荀彧沒拜孫堅為主,所以他自然不用稱呼孫策為少主,外加孫策現無官職在身,所以荀彧便直接稱其表字。
“我父新故,眼下江東內憂外患,還請先生教我!”孫策拱手道。
“令尊之事我已知曉,還請伯符節哀。”荀彧麵帶感傷道。
“江東之事不難處理,伯符先坐,容我細細道來。”沉默片刻後,荀彧出言道。
接下來的時間裏,荀彧先給孫策分析了一番江東的局勢,而後為他提出了幾條行之有效的對策,孫策聽後這才算是放下心來。
……
這天是程普等人返回江東的日子,孫策一早便來到了江邊等候。
雖然孫策早已有了心理準備,而且他也一直都在告訴自己要冷靜,但當孫策見到孫堅棺槨的那一刻,他積攢多時的怒火還是沒能壓製住。
“此仇不報,枉為人子!”孫策咬牙切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