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您說,在下有意去兗州投效曹操,不曾動身隻是因為您還未醒來,臧某不願不辭而別,所以便留下等候了。”臧霸很是坦誠的說道。
聽完之後陶謙更懵了:“冠軍侯兵多將廣,鮮有敗績,你去投曹操卻是何故?”
“您說的不錯,但冠軍侯麾下猛將如雲,藏某去了也隻能排在末次,還不如去兗州搏個前程。”臧霸搖頭道。
陶謙聽後並未勉強,很是幹脆的說道:“如此也好,那便早些離開了,免得袁紹小兒圍城你無法走脫。”
“多謝陶刺史成全!”臧霸拱手道。
陶謙笑著擺了擺手:“去吧,去吧!”
“您多保重,臧某告辭!”臧霸行禮離去。
……
看著臧霸離去的背影,陶謙眼中猛然綻放出一抹殺機,但很快便又消失不見,仿佛從沒出現過一般。
“這匹夫的膽子倒是不小,老夫還活著他便要去找下家。”說到此處,陶謙笑著搖了搖頭。
“但話說回來,這廝從未向老夫表過忠心,如今去投曹操倒也沒什麽不妥。”
“本身我倆便是各需索取的關係,這些年臧霸也沒少為老夫南征北戰,便隨他去吧!”陶謙歎息道。
“老夫已是時日無多,眼下不是和臧霸糾纏的時候,當務之急還是得趕緊把後事交代了,否則這對廢物定會喪命於袁紹之手!”清楚自己身體狀況的陶謙喃喃道。
“世人皆說我陶謙老邁昏庸,而且還不放權給兩個兒子,可他倆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老夫如何能將這徐州基業交托出去?”想到此處,陶謙無奈的笑了笑,隨即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想罷,陶謙命人喚來陶商和陶應,準備交代後事。
“商兒,應兒。”陶謙開口道。
“父親。”陶家兄弟連忙應道。
看著滿臉茫然無助的兩個兒子,陶謙苦澀一笑,隨即說道:
“如今天下紛爭不斷,安身之地難尋,各路諸侯中也唯有劉煜和董卓二人能夠傲視群雄。”
“董卓那匹夫便不提了,而劉煜雖說算不上什麽厚道人,但此人向來說話算話。”
“若是他答應庇護你二人,那你倆的後半輩子便算是有著落了。”
“高官厚祿就不必奢望了,為父隻盼著你倆能夠衣食無憂。”
“這兩萬丹陽兵,便是為父留給你二人跟劉煜談判的價碼。”
“你二人不必嘴硬,這徐州基業你們兄弟倆誰也撐不起來。”
“但凡你倆當中有一個好樣的,為父也不會守著這爛攤子如此之久。”
“莫說為父不給你二人機會,若是你倆誰想繼承這徐州基業,那老夫絕不會攔著。“
“想要跟袁紹掰掰手腕的,徐州餘下的兵馬錢糧盡數任你調配使用,這仗想怎麽打你便怎麽打。”
“但你倆可得想好了,此舉一旦兵敗,再想苟全性命可就難了!”
“何去何從,你二人自行決斷即可。”陶謙緩緩說道。
話音剛落,陶商和陶應便不約而同道:“父親,我願前往幽州投奔冠軍侯。”
“嗬,你倆倒是夠默契的。”聞言陶謙露出了一抹自嘲的笑容,但在自嘲當中卻又帶著一絲欣慰。
看著低頭不語的兩個兒子,陶謙暗道:“還好,我這兩個犬子雖然頑劣,且不堪重用,但還沒蠢到家。”
“既是如此,事不宜遲,那你二人這便出發吧。”
“帶上你倆的妻妾子女,再帶些錢糧即可。”
“餘下的東西,等到了幽州再置辦吧。”
“你二人要記得,寄人籬下不比家裏,等到了幽州機靈點,莫要惹人厭。”
“並非是為父危言聳聽,冠軍侯可不是什麽善茬,將他惹惱了,當心你倆的小命!”陶謙提醒道。
陶商聽後點了點頭:“請父親放心,您的教誨孩兒都記下了。”
“若是路上撞見了袁軍,你倆也不必驚慌,丹陽兵會護衛你二人周全。”
“你倆都不是打仗的料,倘若遇敵便莫要指揮了,別給去丹陽兵添亂。”
“真要是這般,折損兵馬在所難免,剩下多少你倆便帶去幽州多少吧。”想到此處,陶謙補充道。
這時陶商後知後覺道:“父親,聽您的意思,您不準備隨孩兒一同離開了?”
“離開?為父時日無多,還能走到哪去呢?”陶謙聽後搖了搖頭。
“而且為父在徐州也還有些事情沒做完,你倆盡早離開吧,將陶家的血脈延續下去。”頓了頓,陶謙接著說道。
見陶商還欲再勸,陶謙皺眉道:“莫要囉嗦了,你倆抓緊離開吧,當心遲則生變!”
“父親多加保重!”陶氏兄弟眼含熱淚,一躬到地。
“走吧,走吧!”陶謙揮了揮手,眼底的不舍一閃而逝。
簡單收拾了一番後,陶氏兄弟便帶著兩萬丹陽兵出了城,抄小路趕赴幽州。
……
待陶商和陶應離開後,陶謙長長的出了口氣:“該做的、能做的老夫都已經做完了,剩下的便得看命了,但願他倆不會撞見袁紹的手下。”
“建製整全的丹陽兵,跟一支殘兵敗將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陶謙喃喃道。
陶謙的妻子早年便已故去,如今兩個兒子也有了歸宿,因而眼下的陶謙可謂是無牽無掛。
想罷,陶謙衝著門外喊道:“來人呐!扶老夫起來,為我更衣!”
穿戴整齊後,陶謙在護衛的攙扶下來到了議事廳當中。
“是時候算算賬了!”坐定後,陶謙目光冷冽,口中低聲道。
“真當老夫成了老糊塗麽?”陶謙冷笑道。
不多時,得了陶謙傳召的曹豹等人便先後來到了議事廳。
“拜見主公!”等人到齊了,曹豹率先行禮道。
聞言張闓、笮融和陳家父子紛紛行禮道:“拜見主公!”
“都坐吧。”陶謙出言道。
待眾人坐定,陶謙眼睛微眯,淡淡的說道:“陳圭,陳登。”
陳家父子齊道:“屬下在。”
“你們父子二人同老夫始終便不是一條心,先前老夫需要你倆幫忙,所以才始終沒跟你倆計較。”
“如今老夫已是病入膏肓,家眷也不在身旁,孑然一身全無牽掛。”
“你們父子二人向來足智多謀,不如猜猜你倆能不能活過今日?”說到此處,陶謙臉上的嘲諷之色很是濃鬱。
聽完之後陶謙更懵了:“冠軍侯兵多將廣,鮮有敗績,你去投曹操卻是何故?”
“您說的不錯,但冠軍侯麾下猛將如雲,藏某去了也隻能排在末次,還不如去兗州搏個前程。”臧霸搖頭道。
陶謙聽後並未勉強,很是幹脆的說道:“如此也好,那便早些離開了,免得袁紹小兒圍城你無法走脫。”
“多謝陶刺史成全!”臧霸拱手道。
陶謙笑著擺了擺手:“去吧,去吧!”
“您多保重,臧某告辭!”臧霸行禮離去。
……
看著臧霸離去的背影,陶謙眼中猛然綻放出一抹殺機,但很快便又消失不見,仿佛從沒出現過一般。
“這匹夫的膽子倒是不小,老夫還活著他便要去找下家。”說到此處,陶謙笑著搖了搖頭。
“但話說回來,這廝從未向老夫表過忠心,如今去投曹操倒也沒什麽不妥。”
“本身我倆便是各需索取的關係,這些年臧霸也沒少為老夫南征北戰,便隨他去吧!”陶謙歎息道。
“老夫已是時日無多,眼下不是和臧霸糾纏的時候,當務之急還是得趕緊把後事交代了,否則這對廢物定會喪命於袁紹之手!”清楚自己身體狀況的陶謙喃喃道。
“世人皆說我陶謙老邁昏庸,而且還不放權給兩個兒子,可他倆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老夫如何能將這徐州基業交托出去?”想到此處,陶謙無奈的笑了笑,隨即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想罷,陶謙命人喚來陶商和陶應,準備交代後事。
“商兒,應兒。”陶謙開口道。
“父親。”陶家兄弟連忙應道。
看著滿臉茫然無助的兩個兒子,陶謙苦澀一笑,隨即說道:
“如今天下紛爭不斷,安身之地難尋,各路諸侯中也唯有劉煜和董卓二人能夠傲視群雄。”
“董卓那匹夫便不提了,而劉煜雖說算不上什麽厚道人,但此人向來說話算話。”
“若是他答應庇護你二人,那你倆的後半輩子便算是有著落了。”
“高官厚祿就不必奢望了,為父隻盼著你倆能夠衣食無憂。”
“這兩萬丹陽兵,便是為父留給你二人跟劉煜談判的價碼。”
“你二人不必嘴硬,這徐州基業你們兄弟倆誰也撐不起來。”
“但凡你倆當中有一個好樣的,為父也不會守著這爛攤子如此之久。”
“莫說為父不給你二人機會,若是你倆誰想繼承這徐州基業,那老夫絕不會攔著。“
“想要跟袁紹掰掰手腕的,徐州餘下的兵馬錢糧盡數任你調配使用,這仗想怎麽打你便怎麽打。”
“但你倆可得想好了,此舉一旦兵敗,再想苟全性命可就難了!”
“何去何從,你二人自行決斷即可。”陶謙緩緩說道。
話音剛落,陶商和陶應便不約而同道:“父親,我願前往幽州投奔冠軍侯。”
“嗬,你倆倒是夠默契的。”聞言陶謙露出了一抹自嘲的笑容,但在自嘲當中卻又帶著一絲欣慰。
看著低頭不語的兩個兒子,陶謙暗道:“還好,我這兩個犬子雖然頑劣,且不堪重用,但還沒蠢到家。”
“既是如此,事不宜遲,那你二人這便出發吧。”
“帶上你倆的妻妾子女,再帶些錢糧即可。”
“餘下的東西,等到了幽州再置辦吧。”
“你二人要記得,寄人籬下不比家裏,等到了幽州機靈點,莫要惹人厭。”
“並非是為父危言聳聽,冠軍侯可不是什麽善茬,將他惹惱了,當心你倆的小命!”陶謙提醒道。
陶商聽後點了點頭:“請父親放心,您的教誨孩兒都記下了。”
“若是路上撞見了袁軍,你倆也不必驚慌,丹陽兵會護衛你二人周全。”
“你倆都不是打仗的料,倘若遇敵便莫要指揮了,別給去丹陽兵添亂。”
“真要是這般,折損兵馬在所難免,剩下多少你倆便帶去幽州多少吧。”想到此處,陶謙補充道。
這時陶商後知後覺道:“父親,聽您的意思,您不準備隨孩兒一同離開了?”
“離開?為父時日無多,還能走到哪去呢?”陶謙聽後搖了搖頭。
“而且為父在徐州也還有些事情沒做完,你倆盡早離開吧,將陶家的血脈延續下去。”頓了頓,陶謙接著說道。
見陶商還欲再勸,陶謙皺眉道:“莫要囉嗦了,你倆抓緊離開吧,當心遲則生變!”
“父親多加保重!”陶氏兄弟眼含熱淚,一躬到地。
“走吧,走吧!”陶謙揮了揮手,眼底的不舍一閃而逝。
簡單收拾了一番後,陶氏兄弟便帶著兩萬丹陽兵出了城,抄小路趕赴幽州。
……
待陶商和陶應離開後,陶謙長長的出了口氣:“該做的、能做的老夫都已經做完了,剩下的便得看命了,但願他倆不會撞見袁紹的手下。”
“建製整全的丹陽兵,跟一支殘兵敗將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陶謙喃喃道。
陶謙的妻子早年便已故去,如今兩個兒子也有了歸宿,因而眼下的陶謙可謂是無牽無掛。
想罷,陶謙衝著門外喊道:“來人呐!扶老夫起來,為我更衣!”
穿戴整齊後,陶謙在護衛的攙扶下來到了議事廳當中。
“是時候算算賬了!”坐定後,陶謙目光冷冽,口中低聲道。
“真當老夫成了老糊塗麽?”陶謙冷笑道。
不多時,得了陶謙傳召的曹豹等人便先後來到了議事廳。
“拜見主公!”等人到齊了,曹豹率先行禮道。
聞言張闓、笮融和陳家父子紛紛行禮道:“拜見主公!”
“都坐吧。”陶謙出言道。
待眾人坐定,陶謙眼睛微眯,淡淡的說道:“陳圭,陳登。”
陳家父子齊道:“屬下在。”
“你們父子二人同老夫始終便不是一條心,先前老夫需要你倆幫忙,所以才始終沒跟你倆計較。”
“如今老夫已是病入膏肓,家眷也不在身旁,孑然一身全無牽掛。”
“你們父子二人向來足智多謀,不如猜猜你倆能不能活過今日?”說到此處,陶謙臉上的嘲諷之色很是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