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烈日炎皇子拜嬌娥
絳珠重生,玩轉四爺後宮 作者:養豬的貓貓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抿了抿嘴,心有不忍地閉上了雙眼。
早料到是這個結果,隻是真的確定了還是心中有些鬱鬱不平。宜修作為一個皇後,無論是在彈壓後宮,待人接物,還是處理宮務等等方麵真的是無可挑剔,她真的是皇後當之無愧的人選,沒有之一。但是她在後宮子嗣這件事上的所作所為也實在是……
見太後歎了口氣,竹息給太後上了一盞茶:“宮中人心難測,這惠貴人也太過不小心了些。太後喝盞茶潤潤吧,別沒得為這些小事生氣傷了自己的身子。您呀,是最該享清福的人了。”
“你且起來吧。”太後對地上跪著的人說著,又抬手推了推那杯茶,“不喝了,若是真的能有享清福的一天才好,現在喝啥都沒滋味。竹息你說,五阿哥都是什麽時候出生的了?這宮裏都多少年沒有阿哥了?也就是當初哀家護著,欣常在才有了位淑和公主——這還是太醫說了龍胎體弱有殘疾才能生下來,也因此當初背了不詳的名頭,欣常在熬了這麽多年也隻是個常在的位份。溫宜就更不必說了,那是華妃好不容易護下來的孩子。哀家心疼她失了孩子,可哀家也心疼那麽多沒出生的皇孫啊!”
“咳咳咳……”太後說得氣結,忍不住咳了起來,一時間臉被憋得通紅,額頭上的青筋也爆了起來。
“太後!”竹息心裏也是一陣酸澀,撫著太後的後背幫她順氣,又使眼色給站在一旁的太醫,讓他趕緊做點什麽。
太醫取出針筒,細心挑出了一根一寸長的銀針。對著光線檢查過以後,他小心對著太後拇指指甲側的少商穴刺了下去,再用力擠出兩滴深紅的血液。隨著血液擠出,太後的咳嗽慢慢緩解了下來。
“太後,鳳體要緊,不然大人也不會心安的。”
“嗬,”太後苦笑了一聲,“算了,你便說說,惠貴人的身子可還能調理?”
“回太後,據微臣診斷,藥力不深,隻是短期內不容易有孕而已。若是不再接觸藥物,調理個三個月也就無虞了。”
太後垂眸,塗了鮮紅蔻丹的指甲邊緣又滲出了一滴血,格外鮮豔妖嬈。她不動聲色地拭去血珠,想來就是眉莊日日去景仁宮學習六宮事務時被下了藥。
“既如此,你就去開個方子,最好是食療的方子,藥效慢些也沒關係,最主要的是萬一以後還是要接觸這些東西,別讓這髒東西侵了肌理。”
“微臣遵旨。”
“竹息,你去告訴惠貴人,就說宮裏太冷清,讓她最近就留在壽康宮裏用膳吧。”
“是。”竹息笑著福了福,幫太後掖了掖被角,就轉身出了殿。
見所有人都走了,太後從枕邊又摸出了那封信,顫顫巍巍地摸了摸封麵上兒子熟悉的字體,帶著幾分欣喜和期待撕開了信封。
可是信裏小兒子的話語讓她心如刀割。皇天菩薩,她上輩子到底是造了什麽孽,為什麽都到了這個時候,她那小兒子還在心心念念著他的八哥!
允禩到底給她的寶貝兒子做了什麽?是毒?是蠱?還是降頭?
太後隻覺得頭疼欲裂。她強忍著精神把信塞回信封藏好在櫃子的暗格裏,便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
“玉妹妹,今日覺得可好?” 甄嬛笑著進殿時,黛玉正在繡肚兜。
“莞姐姐來了。”黛玉笑著想要起身,被甄嬛快走幾步按下,“都和你說了多少遍了,也不看著自己的身子,現在你可是最金貴的,跟我還計較這些虛禮做什麽。你若是再這樣,我就真的不敢來了,你看我去找眉姐姐何曾像你一樣?咱們姐妹倒顯得生分了,那這小廚房新做的小菜也不給你了。”
黛玉微微紅了臉:“好姐姐,你別惱,我再也不這樣了。”
“昨兒你說想著酸辣藕片,今兒就給你送過來了。”甄嬛邊說,邊指揮著流朱從食盒裏往外拿東西,“我感覺我那的小廚房都快成你的了。”
黛玉忙不迭夾了一塊送到嘴裏,眉眼笑成了月亮彎彎:“這不是流朱的手藝實在是好麽?要不是流朱是姐姐的陪嫁,我都想要過來留在我這裏了。咦……姐姐,怎麽沒看到桃花酥?”
“過來的路上,我遇到了四阿哥。”甄嬛斟酌著開了口,“我見他有些瘦弱,身量都沒有同齡的孩子高,想來是在這圓明園裏吃穿用度有虧,便把那份桃花酥給了他。”
“四阿哥?雖說是個孩子,可他如今也得有十一歲了吧?按理來說也該有些避諱才是,姐姐怎的會遇上?”
“我從九州清晏那邊過來,看到他在日頭底下跪著。蘇公公說,皇上在和幾位大臣商量國家大事,不得見他,就讓蘇公公給他送了碗蓮子百合。沒想到不一會他就追了上來,我就和他說了會話。”
“姐姐和他說了什麽?”
“四阿哥覺得皇上不喜愛他,心中委屈,我便寬慰了他幾句。不過這孩子聰明得很,素未謀麵也知道我是他莞娘娘,還說我不怕華妃娘娘。”甄嬛一邊幫著黛玉理絲線,一邊笑著說今天的見聞。
“看來咱們這位圓明園長大的四阿哥,雖然人不在紫禁城,卻對紫禁城之事了若指掌呢。”黛玉用手拈了一塊牛乳菱花糕,細細咀嚼著。“這牛乳菱花糕可真不錯,淳兒肯定喜歡。”
聽著黛玉的話,甄嬛覺得心裏一個激靈。沒錯,這四阿哥,雖然是長在圓明園,別人看起來就是個沒人管教的野孩子,那這宮闈之事都是誰告訴他的?既如此,那他跟上自己說話的事情,隻怕也不是那麽簡單了。
“沒事,淳兒的那份我已經給她送過去了。”甄嬛手裏理絲線的動作沒停,聲音卻變得悶悶得有氣無力起來。
“姐姐,既來之,則安之。殊不知‘慧極必傷’,想得太多也不是好事。前朝九子奪嫡之事有多慘烈也不需要妹妹多嘴,隻是姐姐以後也要更懂得避嫌才是。”
早料到是這個結果,隻是真的確定了還是心中有些鬱鬱不平。宜修作為一個皇後,無論是在彈壓後宮,待人接物,還是處理宮務等等方麵真的是無可挑剔,她真的是皇後當之無愧的人選,沒有之一。但是她在後宮子嗣這件事上的所作所為也實在是……
見太後歎了口氣,竹息給太後上了一盞茶:“宮中人心難測,這惠貴人也太過不小心了些。太後喝盞茶潤潤吧,別沒得為這些小事生氣傷了自己的身子。您呀,是最該享清福的人了。”
“你且起來吧。”太後對地上跪著的人說著,又抬手推了推那杯茶,“不喝了,若是真的能有享清福的一天才好,現在喝啥都沒滋味。竹息你說,五阿哥都是什麽時候出生的了?這宮裏都多少年沒有阿哥了?也就是當初哀家護著,欣常在才有了位淑和公主——這還是太醫說了龍胎體弱有殘疾才能生下來,也因此當初背了不詳的名頭,欣常在熬了這麽多年也隻是個常在的位份。溫宜就更不必說了,那是華妃好不容易護下來的孩子。哀家心疼她失了孩子,可哀家也心疼那麽多沒出生的皇孫啊!”
“咳咳咳……”太後說得氣結,忍不住咳了起來,一時間臉被憋得通紅,額頭上的青筋也爆了起來。
“太後!”竹息心裏也是一陣酸澀,撫著太後的後背幫她順氣,又使眼色給站在一旁的太醫,讓他趕緊做點什麽。
太醫取出針筒,細心挑出了一根一寸長的銀針。對著光線檢查過以後,他小心對著太後拇指指甲側的少商穴刺了下去,再用力擠出兩滴深紅的血液。隨著血液擠出,太後的咳嗽慢慢緩解了下來。
“太後,鳳體要緊,不然大人也不會心安的。”
“嗬,”太後苦笑了一聲,“算了,你便說說,惠貴人的身子可還能調理?”
“回太後,據微臣診斷,藥力不深,隻是短期內不容易有孕而已。若是不再接觸藥物,調理個三個月也就無虞了。”
太後垂眸,塗了鮮紅蔻丹的指甲邊緣又滲出了一滴血,格外鮮豔妖嬈。她不動聲色地拭去血珠,想來就是眉莊日日去景仁宮學習六宮事務時被下了藥。
“既如此,你就去開個方子,最好是食療的方子,藥效慢些也沒關係,最主要的是萬一以後還是要接觸這些東西,別讓這髒東西侵了肌理。”
“微臣遵旨。”
“竹息,你去告訴惠貴人,就說宮裏太冷清,讓她最近就留在壽康宮裏用膳吧。”
“是。”竹息笑著福了福,幫太後掖了掖被角,就轉身出了殿。
見所有人都走了,太後從枕邊又摸出了那封信,顫顫巍巍地摸了摸封麵上兒子熟悉的字體,帶著幾分欣喜和期待撕開了信封。
可是信裏小兒子的話語讓她心如刀割。皇天菩薩,她上輩子到底是造了什麽孽,為什麽都到了這個時候,她那小兒子還在心心念念著他的八哥!
允禩到底給她的寶貝兒子做了什麽?是毒?是蠱?還是降頭?
太後隻覺得頭疼欲裂。她強忍著精神把信塞回信封藏好在櫃子的暗格裏,便眼前一黑,暈了過去。
------------------
“玉妹妹,今日覺得可好?” 甄嬛笑著進殿時,黛玉正在繡肚兜。
“莞姐姐來了。”黛玉笑著想要起身,被甄嬛快走幾步按下,“都和你說了多少遍了,也不看著自己的身子,現在你可是最金貴的,跟我還計較這些虛禮做什麽。你若是再這樣,我就真的不敢來了,你看我去找眉姐姐何曾像你一樣?咱們姐妹倒顯得生分了,那這小廚房新做的小菜也不給你了。”
黛玉微微紅了臉:“好姐姐,你別惱,我再也不這樣了。”
“昨兒你說想著酸辣藕片,今兒就給你送過來了。”甄嬛邊說,邊指揮著流朱從食盒裏往外拿東西,“我感覺我那的小廚房都快成你的了。”
黛玉忙不迭夾了一塊送到嘴裏,眉眼笑成了月亮彎彎:“這不是流朱的手藝實在是好麽?要不是流朱是姐姐的陪嫁,我都想要過來留在我這裏了。咦……姐姐,怎麽沒看到桃花酥?”
“過來的路上,我遇到了四阿哥。”甄嬛斟酌著開了口,“我見他有些瘦弱,身量都沒有同齡的孩子高,想來是在這圓明園裏吃穿用度有虧,便把那份桃花酥給了他。”
“四阿哥?雖說是個孩子,可他如今也得有十一歲了吧?按理來說也該有些避諱才是,姐姐怎的會遇上?”
“我從九州清晏那邊過來,看到他在日頭底下跪著。蘇公公說,皇上在和幾位大臣商量國家大事,不得見他,就讓蘇公公給他送了碗蓮子百合。沒想到不一會他就追了上來,我就和他說了會話。”
“姐姐和他說了什麽?”
“四阿哥覺得皇上不喜愛他,心中委屈,我便寬慰了他幾句。不過這孩子聰明得很,素未謀麵也知道我是他莞娘娘,還說我不怕華妃娘娘。”甄嬛一邊幫著黛玉理絲線,一邊笑著說今天的見聞。
“看來咱們這位圓明園長大的四阿哥,雖然人不在紫禁城,卻對紫禁城之事了若指掌呢。”黛玉用手拈了一塊牛乳菱花糕,細細咀嚼著。“這牛乳菱花糕可真不錯,淳兒肯定喜歡。”
聽著黛玉的話,甄嬛覺得心裏一個激靈。沒錯,這四阿哥,雖然是長在圓明園,別人看起來就是個沒人管教的野孩子,那這宮闈之事都是誰告訴他的?既如此,那他跟上自己說話的事情,隻怕也不是那麽簡單了。
“沒事,淳兒的那份我已經給她送過去了。”甄嬛手裏理絲線的動作沒停,聲音卻變得悶悶得有氣無力起來。
“姐姐,既來之,則安之。殊不知‘慧極必傷’,想得太多也不是好事。前朝九子奪嫡之事有多慘烈也不需要妹妹多嘴,隻是姐姐以後也要更懂得避嫌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