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齊祝壽一曲舞驚鴻·中
絳珠重生,玩轉四爺後宮 作者:養豬的貓貓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麵前,別說醉話。”敦親王福晉倒還有些懂事,懟的老十麵色訕訕,正了正身子乖乖坐好了。可殿內的氣氛……還是有些一言難盡,沉悶得像暴風雨來臨的前夕,在太陽底下曬著臉上還蒙了一塊潮濕的帕子,讓人喘不過氣來。
現下,甄嬛這不管跳與不跳,好與不好,都是騎虎難下。貽笑大方失了寵是小,若是真的被冠上了對先皇後不敬的帽子,打入冷宮都是輕的了。
想到這兒,黛玉起身,重又拜了拜:“皇上,看這殿中的對聯,‘景麗瑤墀,鸞鶴翔空騰慶藹;春回瓊島,魚龍獻瑞展新圖’,可知莞姐姐這驚鴻一舞也正是印證了這對聯的祥瑞之兆。俗話說,好事成雙,既如此,臣妾雖技藝粗陋,卻也願順應這下聯獻上丹青一副,與莞姐姐一起為溫儀公主及大清祈福,還請皇上允準。”
胤禛有些意外:“哦,以前竟不知你還會作畫?”
“雕蟲小技,隻是閨閣塗鴉之作,不足掛齒。”
“既然你有這份心,就放手去做吧。”
“便請皇上稍等片刻,容臣妾去準備一二。”言罷,黛玉就在紫鵑的攙扶下轉身出了殿,把殿裏那些好奇和探究的眼神扔在了背後。
到了偏殿,黛玉進門便看到浣碧抱了一件水紅色漸變的長袖舞衣,如同殿前湖中的荷花。層層疊疊蕩開的裙擺,長袖曳地,腰帶上墜了飄帶和珠鏈,這樣舞動時既飄逸又會有幾分力量感,和舞蹈的主題也算是相得益彰。
甄嬛見到黛玉,稍有些意外,忙扶著黛玉坐下:“妹妹,你怎的來了?”
“姐姐,你該是會跳的,對吧?之前在府中,有見過你跳舞。”黛玉沒有回答甄嬛的問題,反而是拋出了一個新問題。
“是……”甄嬛有些遲疑,“可是我當初也確實是因為純元皇後,才開始學的驚鴻舞,現下隻怕……”
黛玉淺笑:“都說姐姐博學多才,怎的連眼下現成的解法都忘記了?可還記得唐玄宗是如何評價梅妃的驚鴻舞的?”
“唐玄宗說……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室光輝……白玉笛?”甄嬛終於找到了這個關竅所在。
“對,白玉笛。”黛玉搖了搖手中的團扇,“妹妹剛才已經和皇上秉明,會在姐姐表演時作畫。屆時姐姐手中有了白玉笛,隻要再刻意改些舞步,這關或許就得過了。”
“妹妹的主意甚妙。”甄嬛退了一步,給黛玉行了個萬福,“多謝妹妹。”
黛玉有些驚訝,連忙扶起了甄嬛:“姐姐這是作甚?這可如何使得!”
“妹妹,”甄嬛握住黛玉的雙手,“都說大恩不言謝,可姐姐也確實要好好謝謝你。若不是你,隻怕我一不小心就要在冷宮裏了此殘生了。”說完,甄嬛就喚過浣碧,讓她去找一管笛子來,黛玉也把需要準備的作畫的東西細細囑咐給了紫鵑。
浣碧脆生生地應了,抬腳就跑出去安排了,甄嬛也入了圍房換衣梳妝。黛玉心裏還是有幾分忐忑,筆墨紙硯好找都是現成的,偏生這白玉笛難辦。實在不行,就隻能問樂師借了,可隻怕效果會大打折扣。
眼見著甄嬛已經梳妝完畢,浣碧還沒有回來。可時間不等人,再不回去隻怕也會被治罪。甄嬛和黛玉,隻得先起身先往正殿。路過樂師所在的亭子,甄嬛已經打算讓流朱先去借笛子了,這時候聽得了浣碧的聲音:“小主!小主!”
黛玉二人回頭,看到浣碧提著裙子飛奔過來,手裏拿著一根長條狀的東西。走近時,兩人看清,這卻是一管湘妃竹的竹笛。笛身晶瑩有光,看著便是被摩挲了很多遍,笛尾墜了金色的絲絛並和田玉蓮花墜,笛頭用小篆刻了三個字“長相守”。
“這是……”答案呼之欲出,隻是剛才和甄嬛出去的是流朱,浣碧不知道之前發生的那件事。
“奴婢沒有找到合適的笛子,但是正好碰見了果郡王。王爺見奴婢行色匆匆,問奴婢是要做什麽。奴婢照實說了,王爺便把笛子借給了奴婢,還說此笛音色清亮中不失沉穩,用來比擬鴻雁之鳴是最合適不過了。”
“姐姐,耽誤不得了。”黛玉握住甄嬛的手,輕輕搖了搖頭。
“好,咱們走。”甄嬛咬了咬牙,眼下確實是沒的挑了,拿著長相守進了殿中。
“皇上,臣妾的衣服換好了。”
胤禛看著一身舞衣的甄嬛,有些微微的晃神。之前隻見過穿著旗裝的樣子,換了一身打扮,仿佛就像換了個人,從裏到外都是不一樣的氣質和韻味。
“皇上,臣妾也準備好了。”黛玉提起了一支二號排筆,對著甄嬛點了點頭。
甄嬛心領神會,把笛子放在唇邊,玉指微動,一串音符清越高昂如流水從山石中泠泠瀉出,絲滑地引出了琴箏簫鼓,驪歌三千。黛玉也提筆凝神靜氣,皓腕翻轉之間,小巧騰挪,一道道墨痕躍然紙上,青山環抱,雲霧繚繞。
廣袖如流雲,繽紛舞動著帶起陣陣甜美的花香。起伏高低轉折的身姿,顯得甄嬛腰肢柔軟不堪一握,雲手揚旗帶上小五花,仰麵旋轉,整個人如鴻雁展翅高飛盤旋於青空之上。
而衣袖飄揚的間隙,還能窺見一女子,持筆潑墨於一方小天地之間,遺世而獨立,仿佛四周的一切都與她無關,如一尾潛入池底的錦鯉,怡然自得。
這一動一靜,一仰一俯,一天一地,一文一舞,彼此間錯開來,或又糅合到了一起。仿佛各自為陣毫不相幹,又水乳交融和諧萬分。這場景,讓滿殿的人都恨不得再多長一對眼睛,方才能把這滿殿的風光盡收眼底。
曲聲逐漸高昂,舞衣翻滾如海浪,毛筆蜿蜒如行龍。似乎須臾之間,天地翻轉,動成為靜,靜變為動,動中有靜,靜生為動。
兩下交匯之際,樂聲行至最高音。甄嬛腳下生花,圍繞著黛玉旋轉不歇,舞裙飄然仿佛下一刻就要羽化登仙而去。而後水袖上揚似要觸摸到這九州清晏的殿頂之時,一切戛然而止。
水袖落下,俯身臥魚,一回眸,粲然生花。
現下,甄嬛這不管跳與不跳,好與不好,都是騎虎難下。貽笑大方失了寵是小,若是真的被冠上了對先皇後不敬的帽子,打入冷宮都是輕的了。
想到這兒,黛玉起身,重又拜了拜:“皇上,看這殿中的對聯,‘景麗瑤墀,鸞鶴翔空騰慶藹;春回瓊島,魚龍獻瑞展新圖’,可知莞姐姐這驚鴻一舞也正是印證了這對聯的祥瑞之兆。俗話說,好事成雙,既如此,臣妾雖技藝粗陋,卻也願順應這下聯獻上丹青一副,與莞姐姐一起為溫儀公主及大清祈福,還請皇上允準。”
胤禛有些意外:“哦,以前竟不知你還會作畫?”
“雕蟲小技,隻是閨閣塗鴉之作,不足掛齒。”
“既然你有這份心,就放手去做吧。”
“便請皇上稍等片刻,容臣妾去準備一二。”言罷,黛玉就在紫鵑的攙扶下轉身出了殿,把殿裏那些好奇和探究的眼神扔在了背後。
到了偏殿,黛玉進門便看到浣碧抱了一件水紅色漸變的長袖舞衣,如同殿前湖中的荷花。層層疊疊蕩開的裙擺,長袖曳地,腰帶上墜了飄帶和珠鏈,這樣舞動時既飄逸又會有幾分力量感,和舞蹈的主題也算是相得益彰。
甄嬛見到黛玉,稍有些意外,忙扶著黛玉坐下:“妹妹,你怎的來了?”
“姐姐,你該是會跳的,對吧?之前在府中,有見過你跳舞。”黛玉沒有回答甄嬛的問題,反而是拋出了一個新問題。
“是……”甄嬛有些遲疑,“可是我當初也確實是因為純元皇後,才開始學的驚鴻舞,現下隻怕……”
黛玉淺笑:“都說姐姐博學多才,怎的連眼下現成的解法都忘記了?可還記得唐玄宗是如何評價梅妃的驚鴻舞的?”
“唐玄宗說……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室光輝……白玉笛?”甄嬛終於找到了這個關竅所在。
“對,白玉笛。”黛玉搖了搖手中的團扇,“妹妹剛才已經和皇上秉明,會在姐姐表演時作畫。屆時姐姐手中有了白玉笛,隻要再刻意改些舞步,這關或許就得過了。”
“妹妹的主意甚妙。”甄嬛退了一步,給黛玉行了個萬福,“多謝妹妹。”
黛玉有些驚訝,連忙扶起了甄嬛:“姐姐這是作甚?這可如何使得!”
“妹妹,”甄嬛握住黛玉的雙手,“都說大恩不言謝,可姐姐也確實要好好謝謝你。若不是你,隻怕我一不小心就要在冷宮裏了此殘生了。”說完,甄嬛就喚過浣碧,讓她去找一管笛子來,黛玉也把需要準備的作畫的東西細細囑咐給了紫鵑。
浣碧脆生生地應了,抬腳就跑出去安排了,甄嬛也入了圍房換衣梳妝。黛玉心裏還是有幾分忐忑,筆墨紙硯好找都是現成的,偏生這白玉笛難辦。實在不行,就隻能問樂師借了,可隻怕效果會大打折扣。
眼見著甄嬛已經梳妝完畢,浣碧還沒有回來。可時間不等人,再不回去隻怕也會被治罪。甄嬛和黛玉,隻得先起身先往正殿。路過樂師所在的亭子,甄嬛已經打算讓流朱先去借笛子了,這時候聽得了浣碧的聲音:“小主!小主!”
黛玉二人回頭,看到浣碧提著裙子飛奔過來,手裏拿著一根長條狀的東西。走近時,兩人看清,這卻是一管湘妃竹的竹笛。笛身晶瑩有光,看著便是被摩挲了很多遍,笛尾墜了金色的絲絛並和田玉蓮花墜,笛頭用小篆刻了三個字“長相守”。
“這是……”答案呼之欲出,隻是剛才和甄嬛出去的是流朱,浣碧不知道之前發生的那件事。
“奴婢沒有找到合適的笛子,但是正好碰見了果郡王。王爺見奴婢行色匆匆,問奴婢是要做什麽。奴婢照實說了,王爺便把笛子借給了奴婢,還說此笛音色清亮中不失沉穩,用來比擬鴻雁之鳴是最合適不過了。”
“姐姐,耽誤不得了。”黛玉握住甄嬛的手,輕輕搖了搖頭。
“好,咱們走。”甄嬛咬了咬牙,眼下確實是沒的挑了,拿著長相守進了殿中。
“皇上,臣妾的衣服換好了。”
胤禛看著一身舞衣的甄嬛,有些微微的晃神。之前隻見過穿著旗裝的樣子,換了一身打扮,仿佛就像換了個人,從裏到外都是不一樣的氣質和韻味。
“皇上,臣妾也準備好了。”黛玉提起了一支二號排筆,對著甄嬛點了點頭。
甄嬛心領神會,把笛子放在唇邊,玉指微動,一串音符清越高昂如流水從山石中泠泠瀉出,絲滑地引出了琴箏簫鼓,驪歌三千。黛玉也提筆凝神靜氣,皓腕翻轉之間,小巧騰挪,一道道墨痕躍然紙上,青山環抱,雲霧繚繞。
廣袖如流雲,繽紛舞動著帶起陣陣甜美的花香。起伏高低轉折的身姿,顯得甄嬛腰肢柔軟不堪一握,雲手揚旗帶上小五花,仰麵旋轉,整個人如鴻雁展翅高飛盤旋於青空之上。
而衣袖飄揚的間隙,還能窺見一女子,持筆潑墨於一方小天地之間,遺世而獨立,仿佛四周的一切都與她無關,如一尾潛入池底的錦鯉,怡然自得。
這一動一靜,一仰一俯,一天一地,一文一舞,彼此間錯開來,或又糅合到了一起。仿佛各自為陣毫不相幹,又水乳交融和諧萬分。這場景,讓滿殿的人都恨不得再多長一對眼睛,方才能把這滿殿的風光盡收眼底。
曲聲逐漸高昂,舞衣翻滾如海浪,毛筆蜿蜒如行龍。似乎須臾之間,天地翻轉,動成為靜,靜變為動,動中有靜,靜生為動。
兩下交匯之際,樂聲行至最高音。甄嬛腳下生花,圍繞著黛玉旋轉不歇,舞裙飄然仿佛下一刻就要羽化登仙而去。而後水袖上揚似要觸摸到這九州清晏的殿頂之時,一切戛然而止。
水袖落下,俯身臥魚,一回眸,粲然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