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撫焦尾梅花爭三弄
絳珠重生,玩轉四爺後宮 作者:養豬的貓貓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了孩子以後,黛玉覺得時間的流速似乎都快上了許多,仿佛變得不經用了起來,悄沒聲地就從指縫間溜走了。
如今出了月,黛玉也正式成了玉貴人。她纖細的手指在內務府新送來的護甲上撫摸過去,感慨自己也是終於到了可以戴護甲的位份了。倒不是貪圖這份所謂的榮華富貴,而是時光匆匆不饒人,如今自己到這紫禁城竟然也已經要一年了。
“紫鵑,幫我把檀香點上。”黛玉把手上的護甲脫下,放在了妝台屜子裏。
“小主可是要彈琴?倒是許久沒聽了。”紫鵑正在整理著床鋪,把床單上的褶皺撫平。
“是啊,自懷孕以來,心中一直難得有安靜的時候,若隻是匆匆彈了,也是辜負了這把上好的焦尾琴。後來好不容易過了幾天安生的日子,肚子又大了,坐在桌前怕是連琴都要摸不到了。現在生完了,這臉還是圓了一圈。”黛玉挑了對新製的耳環比了半天,對著鏡子難得開了句自己的頑笑,“今兒陽光倒好,孩子也睡下了,左右明天就是年三十了,今兒應該不會有人過來,彈彈琴也是鬆快些。”
“哎,好。”紫鵑麻利地找出之前太後賜的檀香,“也是小主有意思。別人都是禮佛的時候點檀香,偏小主喜歡彈琴的時候點。這還是之前太後賞的檀香,小主這麽久沒彈琴,這香也好久沒點了。”
紫鵑說著話,把檀香點上了。溫厚綿重的氣味隨著嫋嫋青煙在暖閣中蕩漾開去,黛玉用玫瑰花丁香和白檀配的藥末淨了手,便坐在了琴桌前。雙手撫上焦尾琴,黛玉閉上眼睛,凝神靜氣,十指顫巍巍地在琴弦上輕點,似是在感受這琴的心意。
良久,黛玉終於起手,挑了一首《梅花三弄》,悠揚的樂聲響起在了樂道堂。
“梅花一弄戲風高,薄襖輕羅自在飄。
半點含羞遮綠葉,三分暗喜映紅袍。
梅花二弄迎春曲,瑞雪溶成冰玉肌。
錯把落英當有意,紅塵一夢笑誰癡。
梅花三弄喚群仙,霧繞雲蒸百鳥喧。
蝶舞蜂飛騰異彩,丹心譜寫九重天。
空憑遐想笑摘蕊,斷回腸,思故裏。
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
更聽胡笳,哀怨淚沾衣。
亂插繁花須異日,待孤諷,怕東風,一夜吹。”
一曲罷,聽得院中響起了掌聲。胤禛邁著大步進了殿,身上的黑狐皮大氅的毛尖上猶掛著雪珠:“朕許久沒有聽你彈琴,竟是越發進益了。想不到,玉兒還會這首曲子,可是喜歡梅花?”
黛玉上前幫胤禛除去大氅,讓紫鵑去抖了雪,省的化了濕了衣服:“皇上這句可是明知故問。不過皇上今兒怎麽過來了?臣妾還想著明兒是年三十,今兒應該沒人會來,都沒好好收拾自己。”
“朕倒是瞧著,你做了額娘以後,比之前圓潤了些,倒更顯得溫柔了。”
“皇上取笑臣妾呢。”黛玉把一杯碧螺春遞到胤禛手中,“臣妾比之前胖了許多倒是真的,現在還沒瘦下去,都怪臣妾母親做的膳食太好吃了。”
“朕覺得這樣正好,比之前單薄的樣子更美。不過話說你母親進宮以後,朕一直沒有好好見過。”
“母親眼睛不好,害怕禦前失儀,所以就沒來見皇上。之前剛進宮的時候也是去拜會過皇後娘娘的,不過皇後娘娘身子不好,就隻通報請安了。”
“這也不是什麽大事,皇後那既然去請過安了就可以了。你雖然出了月,不過現在常有大雪,路不好走,你母親便等了開春兒再回去吧。朕聽說你的弟弟和你的父親也一起到了京中,既如此,就在京中多住些時日,見些世麵對你弟弟也大有好處。”
“臣妾多謝皇上。”聽得母親能在身邊多留些日子,黛玉心中欣喜萬分,臉上帶著笑,眨了幾下眼睛的功夫眼圈兒卻紅了。
“這是怎麽回事,怎的又哭了起來?”
“臣妾是高興母親能多留些時間,可臣妾也難過終究要離開母親。”黛玉擦了擦眼淚。和林秀相處的這些日子,雖說起來每日不過是吃些家鄉菜,聽聽育兒經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她現在就是沉迷於這些日常瑣碎的溫暖裏難以自拔。一想到不過月餘母親就要離開,心裏忍不住就泛起了酸水。
“玉兒要是舍不得母親。那咱們再生一個,如此,你母親便可再入宮了。”胤禛靠近了黛玉,在她耳畔說道,唇齒間帶起的呼吸吹到黛玉的耳垂上,帶著酥癢的感覺。
紫鵑和蘇培盛有眼力見兒地退了出去。
“皇上,不可。”黛玉羞紅了臉,“溫太醫說臣妾早產還是有些傷身,須得靜養些時日,好好補了身體的虧空,方可侍寢。”
“哈哈哈哈!”胤禛笑著坐下,“太醫告訴過朕了,朕自有分寸。玉兒如今都是做額娘的人了,還是這樣容易害羞。好了,今日朕過來找你其實是有正事。朕給咱們的六阿哥擬了名,弘曜,你覺得如何?”
黛玉食指微曲,抵在下巴上略略思索:“詩經上說,‘日出有曜’,是光明照耀的意思。”
“嗯,沒錯。咱們的六阿哥出生之時,雪停日出,朕也讓欽天監看過了六阿哥的八字,可是個前途光明的孩子。”胤禛低頭啜了一口碧螺春,眼角的細紋裏都透露著眼藏不住的喜悅。
“臣妾覺得這個名字甚好,六阿哥就叫弘曜。那咱們的小公主呢?”
“不知玉兒可有想法?”
“玉兒才疏學淺,哪有什麽好的想法。公主的封號就皇上定吧,臣妾隻是給公主想了個小字,就叫‘熠然’。”
聽到此處,胤禛不禁撫掌大笑:“哥哥是‘日出有曜’,妹妹‘有光熠然’。朕覺得,甚妙,甚妙!既如此,公主的封號就定為‘明煦’,咱們的女兒就是明煦公主。”
兩人在這開心地說這話兒,院裏卻傳來了急匆匆的腳步聲。
不一會兒,蘇培盛掀簾進了殿:“皇上,歡貴人發動了。”
如今出了月,黛玉也正式成了玉貴人。她纖細的手指在內務府新送來的護甲上撫摸過去,感慨自己也是終於到了可以戴護甲的位份了。倒不是貪圖這份所謂的榮華富貴,而是時光匆匆不饒人,如今自己到這紫禁城竟然也已經要一年了。
“紫鵑,幫我把檀香點上。”黛玉把手上的護甲脫下,放在了妝台屜子裏。
“小主可是要彈琴?倒是許久沒聽了。”紫鵑正在整理著床鋪,把床單上的褶皺撫平。
“是啊,自懷孕以來,心中一直難得有安靜的時候,若隻是匆匆彈了,也是辜負了這把上好的焦尾琴。後來好不容易過了幾天安生的日子,肚子又大了,坐在桌前怕是連琴都要摸不到了。現在生完了,這臉還是圓了一圈。”黛玉挑了對新製的耳環比了半天,對著鏡子難得開了句自己的頑笑,“今兒陽光倒好,孩子也睡下了,左右明天就是年三十了,今兒應該不會有人過來,彈彈琴也是鬆快些。”
“哎,好。”紫鵑麻利地找出之前太後賜的檀香,“也是小主有意思。別人都是禮佛的時候點檀香,偏小主喜歡彈琴的時候點。這還是之前太後賞的檀香,小主這麽久沒彈琴,這香也好久沒點了。”
紫鵑說著話,把檀香點上了。溫厚綿重的氣味隨著嫋嫋青煙在暖閣中蕩漾開去,黛玉用玫瑰花丁香和白檀配的藥末淨了手,便坐在了琴桌前。雙手撫上焦尾琴,黛玉閉上眼睛,凝神靜氣,十指顫巍巍地在琴弦上輕點,似是在感受這琴的心意。
良久,黛玉終於起手,挑了一首《梅花三弄》,悠揚的樂聲響起在了樂道堂。
“梅花一弄戲風高,薄襖輕羅自在飄。
半點含羞遮綠葉,三分暗喜映紅袍。
梅花二弄迎春曲,瑞雪溶成冰玉肌。
錯把落英當有意,紅塵一夢笑誰癡。
梅花三弄喚群仙,霧繞雲蒸百鳥喧。
蝶舞蜂飛騰異彩,丹心譜寫九重天。
空憑遐想笑摘蕊,斷回腸,思故裏。
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
更聽胡笳,哀怨淚沾衣。
亂插繁花須異日,待孤諷,怕東風,一夜吹。”
一曲罷,聽得院中響起了掌聲。胤禛邁著大步進了殿,身上的黑狐皮大氅的毛尖上猶掛著雪珠:“朕許久沒有聽你彈琴,竟是越發進益了。想不到,玉兒還會這首曲子,可是喜歡梅花?”
黛玉上前幫胤禛除去大氅,讓紫鵑去抖了雪,省的化了濕了衣服:“皇上這句可是明知故問。不過皇上今兒怎麽過來了?臣妾還想著明兒是年三十,今兒應該沒人會來,都沒好好收拾自己。”
“朕倒是瞧著,你做了額娘以後,比之前圓潤了些,倒更顯得溫柔了。”
“皇上取笑臣妾呢。”黛玉把一杯碧螺春遞到胤禛手中,“臣妾比之前胖了許多倒是真的,現在還沒瘦下去,都怪臣妾母親做的膳食太好吃了。”
“朕覺得這樣正好,比之前單薄的樣子更美。不過話說你母親進宮以後,朕一直沒有好好見過。”
“母親眼睛不好,害怕禦前失儀,所以就沒來見皇上。之前剛進宮的時候也是去拜會過皇後娘娘的,不過皇後娘娘身子不好,就隻通報請安了。”
“這也不是什麽大事,皇後那既然去請過安了就可以了。你雖然出了月,不過現在常有大雪,路不好走,你母親便等了開春兒再回去吧。朕聽說你的弟弟和你的父親也一起到了京中,既如此,就在京中多住些時日,見些世麵對你弟弟也大有好處。”
“臣妾多謝皇上。”聽得母親能在身邊多留些日子,黛玉心中欣喜萬分,臉上帶著笑,眨了幾下眼睛的功夫眼圈兒卻紅了。
“這是怎麽回事,怎的又哭了起來?”
“臣妾是高興母親能多留些時間,可臣妾也難過終究要離開母親。”黛玉擦了擦眼淚。和林秀相處的這些日子,雖說起來每日不過是吃些家鄉菜,聽聽育兒經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她現在就是沉迷於這些日常瑣碎的溫暖裏難以自拔。一想到不過月餘母親就要離開,心裏忍不住就泛起了酸水。
“玉兒要是舍不得母親。那咱們再生一個,如此,你母親便可再入宮了。”胤禛靠近了黛玉,在她耳畔說道,唇齒間帶起的呼吸吹到黛玉的耳垂上,帶著酥癢的感覺。
紫鵑和蘇培盛有眼力見兒地退了出去。
“皇上,不可。”黛玉羞紅了臉,“溫太醫說臣妾早產還是有些傷身,須得靜養些時日,好好補了身體的虧空,方可侍寢。”
“哈哈哈哈!”胤禛笑著坐下,“太醫告訴過朕了,朕自有分寸。玉兒如今都是做額娘的人了,還是這樣容易害羞。好了,今日朕過來找你其實是有正事。朕給咱們的六阿哥擬了名,弘曜,你覺得如何?”
黛玉食指微曲,抵在下巴上略略思索:“詩經上說,‘日出有曜’,是光明照耀的意思。”
“嗯,沒錯。咱們的六阿哥出生之時,雪停日出,朕也讓欽天監看過了六阿哥的八字,可是個前途光明的孩子。”胤禛低頭啜了一口碧螺春,眼角的細紋裏都透露著眼藏不住的喜悅。
“臣妾覺得這個名字甚好,六阿哥就叫弘曜。那咱們的小公主呢?”
“不知玉兒可有想法?”
“玉兒才疏學淺,哪有什麽好的想法。公主的封號就皇上定吧,臣妾隻是給公主想了個小字,就叫‘熠然’。”
聽到此處,胤禛不禁撫掌大笑:“哥哥是‘日出有曜’,妹妹‘有光熠然’。朕覺得,甚妙,甚妙!既如此,公主的封號就定為‘明煦’,咱們的女兒就是明煦公主。”
兩人在這開心地說這話兒,院裏卻傳來了急匆匆的腳步聲。
不一會兒,蘇培盛掀簾進了殿:“皇上,歡貴人發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