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九曲廊世蘭遇變故(下)
絳珠重生,玩轉四爺後宮 作者:養豬的貓貓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頌芝左右為難,回頭看著年世蘭,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年世蘭覺得自己的呼吸越發困難,肚子像繃緊的弓,連眼前的事物都漸漸模糊了起來。她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和二哥年羹堯偷跑出來在湖上泛舟,自己太興奮在船上蹦躂,沒站穩就栽了下去。略帶渾濁的湖水從四麵八方奔湧過來把她包裹在其中,似乎想沿著她身上的每一個空隙鑽進她的身體裏去,肺部也火辣辣地疼痛著。她慌亂地揮舞自己的手腳,卻看見頭頂上的那一點天光距離自己越來越遠。
好在二哥水性不錯,跳下湖撈起了她。她受涼又受驚,足足燒了兩日。二哥也被父親罰跪在祠堂,足足跪了兩日。
同樣的像是溺水的感覺,可這次沒有二哥來救她了。年世蘭勉強調整著呼吸,想要說話,可自己的牙關卻不受自己控製般緊咬著,隻能從喉嚨裏擠出不成調的嗚咽聲,臉色也慢慢由白變青了起來。
頌芝嚇了一跳,她顧不上繼續攔著林秀,搖晃著年世蘭的手臂,呼喊著“娘娘”。但是年世蘭卻無法回應她,連眼皮都快抬不起來了。
“姑娘!耽誤不得了!”林秀的臉色也有些泛白,望了一眼一旁的安淩壑,“去找你姐姐!”安淩壑一骨碌爬起來,擔心地看了林秀一眼。盡管他年紀不大,也知事態嚴重,飛快朝來時的路上跑了過去。
頌芝一咬牙,橫下了心:“安夫人,我把娘娘的命,龍胎的命,還有我自己的命都交到你手上了。你快教我,該怎麽按!”
---------------------------------------------------------
“是癇症。”江城把銀針一根根取下,放進針筒中,麵色有些凝重。“年嬪娘娘自有孕後一直腎氣不足,脾胃不和,肝陽上亢,所以微臣一直在用白術、白芍、石決明等藥物幫助娘娘調理,防止發展成癇症,沒想到……唉!”
江城頓了頓,又開了口:“好在急救措施得當,成功為微臣爭取了時間,不然娘娘隻怕凶多吉少。”
頌芝咬了咬唇,走到黛玉麵前:“奴婢替咱們娘娘多謝玉貴人,也多謝安夫人。”
原是黛玉見安淩壑氣喘籲籲跑了回來,聽他說明情況後,忙喚小晨子他們帶著軟轎來到了回廊下,遠遠就看到林秀和頌芝正在幫年世蘭按壓穴位。年世蘭雖然還未醒轉,但是臉色卻比之前好了些,嘴唇也沒有那麽紫了。眾人連忙把年世蘭移到了軟轎上,先暫挪到了曲院風荷。安淩壑則守在原地,待江城到後把他引到曲院風荷,然後就避嫌地讓小太監帶著自己去了四阿哥處。
看著胤禛邁入曲院風荷的身影,黛玉有點晃神。算下來,他已經快三個月沒有到自己宮裏了,這些日子,連熠然都長出來兩顆小米牙,稍不留神口水就滴到衣襟上了。
胤禛沉著臉,聽江城絮絮叨叨說了許多,隻用食指轉著大拇指上的羊脂玉扳指,整個人悶悶地不說話。房間裏靜了半晌,似乎連風都停下了腳步。黛玉抬眼望去,哪怕胤禛臉上波瀾不驚,可她仍然覺得自己從他臉上的溝壑裏讀出了錯綜複雜的情感。
“眼下年嬪能挪回去了嗎?在這裏終歸是不方便。”胤禛終是冒出了一句話。
江城愣了一下,很快拱手回到:“娘娘現在已經穩定下來了,用軟轎抬回去已無大礙。”
“嗯,那就早些抬回去吧。玉貴人這裏還有兩個孩子,若是不小心衝撞了也不好。”頌芝連忙領命,著人安排軟轎,簇擁著年世蘭把她送上了轎子。
殿裏的人呼啦啦走了大半,胤禛終於轉過了身,看向了坐在角落裏的黛玉。他搓了搓手,還是走了過來。
黛玉在胤禛朝著他走過來的時候就起了身跪下行禮。她低著頭,隻露出了脖頸和耳後那一小塊雪白的皮膚,還被發髻的燕尾遮擋了大半。耳邊的紅珊瑚隨著她的呼吸微微晃啊晃,鮮紅的珊瑚末端帶著幾個分叉,像極了一隻小手,輕輕癢癢地撓在胤禛的心頭。
黛玉看到胤禛的那一雙玄色龍紋的靴子在自己麵前立了良久,她也不敢做些什麽。自那日從翊坤宮出來,她便沒有和胤禛單獨說過話。更別說像從前一樣,能夠對著他偶爾縱情撒嬌了。
她真的害怕了。
害怕這樣一個巨大而深邃的漩渦,來自枕邊人貌似深情實則算計的漩渦。
雖然一早就知道,在這後宮之中,不算計就不能活。可和別的妃嬪之間你爭我鬥是一回事,被自己的枕邊人算計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說,這三個月,胤禛不來找她,對她反而是某種程度上的解脫。現在的她,不知道該以一副怎樣的表情去麵對胤禛。
黛玉覺得自己的腦子亂成了一團亂麻,直到一隻大手伸到了麵前。
“今日之事,辛苦你了。”
見黛玉沒有反應,隻是呆呆地看著他。微皺的眉頭下,那一汪如清泉的眼睛裏,帶著些許膽怯,讓他的自己覺得自己的心像是被抓起的綢緞,皺成了一團。
胤禛彎下身子,抓著黛玉的雙肩,帶她站了起來。而後抬了抬右手,蘇培盛連忙帶著下人們退了出去。
“玉兒。”胤禛抿了抿嘴,對著黛玉躲閃的目光,最後還是隻是用手拍了拍黛玉的肩膀。“這幾個月倒是瘦了些,兩個孩子還要靠你照顧,你……照顧好自己。希望有一天,你可以明白朕的苦心。”
黛玉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說什麽好。苦心?
“臣妾愚鈍,無法體察皇上深意,還請皇上見諒。”
胤禛笑笑,沒有多說話,重新拍了拍黛玉的肩膀:“你母親和弟弟此番保護龍胎有功,朕自會嘉獎。”而後,便轉身向門外走去:“蘇培盛!回勤政殿,批折子!”
黛玉看著胤禛逐漸遠去的身影,發尾上的黃帶子墜角一晃一晃,像極了幼時逗的那隻橘貓走動時候的尾巴。
年世蘭覺得自己的呼吸越發困難,肚子像繃緊的弓,連眼前的事物都漸漸模糊了起來。她突然想起自己小時候和二哥年羹堯偷跑出來在湖上泛舟,自己太興奮在船上蹦躂,沒站穩就栽了下去。略帶渾濁的湖水從四麵八方奔湧過來把她包裹在其中,似乎想沿著她身上的每一個空隙鑽進她的身體裏去,肺部也火辣辣地疼痛著。她慌亂地揮舞自己的手腳,卻看見頭頂上的那一點天光距離自己越來越遠。
好在二哥水性不錯,跳下湖撈起了她。她受涼又受驚,足足燒了兩日。二哥也被父親罰跪在祠堂,足足跪了兩日。
同樣的像是溺水的感覺,可這次沒有二哥來救她了。年世蘭勉強調整著呼吸,想要說話,可自己的牙關卻不受自己控製般緊咬著,隻能從喉嚨裏擠出不成調的嗚咽聲,臉色也慢慢由白變青了起來。
頌芝嚇了一跳,她顧不上繼續攔著林秀,搖晃著年世蘭的手臂,呼喊著“娘娘”。但是年世蘭卻無法回應她,連眼皮都快抬不起來了。
“姑娘!耽誤不得了!”林秀的臉色也有些泛白,望了一眼一旁的安淩壑,“去找你姐姐!”安淩壑一骨碌爬起來,擔心地看了林秀一眼。盡管他年紀不大,也知事態嚴重,飛快朝來時的路上跑了過去。
頌芝一咬牙,橫下了心:“安夫人,我把娘娘的命,龍胎的命,還有我自己的命都交到你手上了。你快教我,該怎麽按!”
---------------------------------------------------------
“是癇症。”江城把銀針一根根取下,放進針筒中,麵色有些凝重。“年嬪娘娘自有孕後一直腎氣不足,脾胃不和,肝陽上亢,所以微臣一直在用白術、白芍、石決明等藥物幫助娘娘調理,防止發展成癇症,沒想到……唉!”
江城頓了頓,又開了口:“好在急救措施得當,成功為微臣爭取了時間,不然娘娘隻怕凶多吉少。”
頌芝咬了咬唇,走到黛玉麵前:“奴婢替咱們娘娘多謝玉貴人,也多謝安夫人。”
原是黛玉見安淩壑氣喘籲籲跑了回來,聽他說明情況後,忙喚小晨子他們帶著軟轎來到了回廊下,遠遠就看到林秀和頌芝正在幫年世蘭按壓穴位。年世蘭雖然還未醒轉,但是臉色卻比之前好了些,嘴唇也沒有那麽紫了。眾人連忙把年世蘭移到了軟轎上,先暫挪到了曲院風荷。安淩壑則守在原地,待江城到後把他引到曲院風荷,然後就避嫌地讓小太監帶著自己去了四阿哥處。
看著胤禛邁入曲院風荷的身影,黛玉有點晃神。算下來,他已經快三個月沒有到自己宮裏了,這些日子,連熠然都長出來兩顆小米牙,稍不留神口水就滴到衣襟上了。
胤禛沉著臉,聽江城絮絮叨叨說了許多,隻用食指轉著大拇指上的羊脂玉扳指,整個人悶悶地不說話。房間裏靜了半晌,似乎連風都停下了腳步。黛玉抬眼望去,哪怕胤禛臉上波瀾不驚,可她仍然覺得自己從他臉上的溝壑裏讀出了錯綜複雜的情感。
“眼下年嬪能挪回去了嗎?在這裏終歸是不方便。”胤禛終是冒出了一句話。
江城愣了一下,很快拱手回到:“娘娘現在已經穩定下來了,用軟轎抬回去已無大礙。”
“嗯,那就早些抬回去吧。玉貴人這裏還有兩個孩子,若是不小心衝撞了也不好。”頌芝連忙領命,著人安排軟轎,簇擁著年世蘭把她送上了轎子。
殿裏的人呼啦啦走了大半,胤禛終於轉過了身,看向了坐在角落裏的黛玉。他搓了搓手,還是走了過來。
黛玉在胤禛朝著他走過來的時候就起了身跪下行禮。她低著頭,隻露出了脖頸和耳後那一小塊雪白的皮膚,還被發髻的燕尾遮擋了大半。耳邊的紅珊瑚隨著她的呼吸微微晃啊晃,鮮紅的珊瑚末端帶著幾個分叉,像極了一隻小手,輕輕癢癢地撓在胤禛的心頭。
黛玉看到胤禛的那一雙玄色龍紋的靴子在自己麵前立了良久,她也不敢做些什麽。自那日從翊坤宮出來,她便沒有和胤禛單獨說過話。更別說像從前一樣,能夠對著他偶爾縱情撒嬌了。
她真的害怕了。
害怕這樣一個巨大而深邃的漩渦,來自枕邊人貌似深情實則算計的漩渦。
雖然一早就知道,在這後宮之中,不算計就不能活。可和別的妃嬪之間你爭我鬥是一回事,被自己的枕邊人算計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說,這三個月,胤禛不來找她,對她反而是某種程度上的解脫。現在的她,不知道該以一副怎樣的表情去麵對胤禛。
黛玉覺得自己的腦子亂成了一團亂麻,直到一隻大手伸到了麵前。
“今日之事,辛苦你了。”
見黛玉沒有反應,隻是呆呆地看著他。微皺的眉頭下,那一汪如清泉的眼睛裏,帶著些許膽怯,讓他的自己覺得自己的心像是被抓起的綢緞,皺成了一團。
胤禛彎下身子,抓著黛玉的雙肩,帶她站了起來。而後抬了抬右手,蘇培盛連忙帶著下人們退了出去。
“玉兒。”胤禛抿了抿嘴,對著黛玉躲閃的目光,最後還是隻是用手拍了拍黛玉的肩膀。“這幾個月倒是瘦了些,兩個孩子還要靠你照顧,你……照顧好自己。希望有一天,你可以明白朕的苦心。”
黛玉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說什麽好。苦心?
“臣妾愚鈍,無法體察皇上深意,還請皇上見諒。”
胤禛笑笑,沒有多說話,重新拍了拍黛玉的肩膀:“你母親和弟弟此番保護龍胎有功,朕自會嘉獎。”而後,便轉身向門外走去:“蘇培盛!回勤政殿,批折子!”
黛玉看著胤禛逐漸遠去的身影,發尾上的黃帶子墜角一晃一晃,像極了幼時逗的那隻橘貓走動時候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