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明月夜林下美人來(上)
絳珠重生,玩轉四爺後宮 作者:養豬的貓貓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兒臣給玉娘娘請安。”麵前之人低頭拱手,微微含胸。無論在何時,無論麵對何人,弘曆從來都是一副謙遜有禮的模樣。
“四阿哥好。”黛玉頷首,從蘭亭的台階上走了下來,在弘曆約一丈遠的地方站定。“天色已晚,四阿哥還沒出宮嗎?”
四阿哥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如今已經年滿十五,到了出宮建府的年紀。前幾日胤禛剛給他賜下了府邸,想來封爵和賜婚這一係列的事情也很快就會提上日程。
“今日兒臣因為府邸修建的事情進宮麵見皇阿瑪。因著國庫吃緊,兒臣也不願因一己之私過於奢靡。可若太過節儉,隻怕也會辱沒了皇家的聲名。皇阿瑪後來又問了兒臣一些讀書的事情,一來二去就耽誤了出宮的時辰,故而皇阿瑪命兒臣今夜在蓬萊洲暫住。走到這裏,就看到玉娘娘在蘭亭中獨坐,故特來給玉娘娘請安。”
“四阿哥有心了,若是六阿哥以後能有四阿哥一半孝順懂事,我也就知足了。”
“六弟還小,兒臣身為兄長,必然會做好六弟的榜樣。”說到這兒,弘曆頓了頓,抬頭看了看天色,又開了口,“現下太陽已經落山,秋夜裏已有了露水,天黑路滑,不如讓兒臣送玉娘娘回去吧。”
雖然黛玉過去和弘曆接觸的不多,可伺候太後的那段日子也是三不五時地就會見到一次,算是比較熟悉。為了避嫌,聽著弘曆的話時,黛玉心中也飛快計算了下路徑。
弘曆從萬方安和那邊出來,要去蓬萊洲,路過現在她所處的坐石臨流,從曲院風荷那邊過去也的確是最近的路了。再說入了秋日,天色確實黑得極快。小晨子剛已經回去了,身邊就隻剩下了紫鵑。圓明園雖比紫禁城自由些,可草木眾多視野並不開闊,要是有人陪伴也是好的。黛玉便放下心來,沒有推辭。
“也好,就麻煩四阿哥了。”
黛玉扶著紫鵑的手,花盆底踩在石子路上,發出清脆的“哢噠哢噠”聲,在這月明星稀的夜裏偏巧帶了幾分悠長的餘韻。弘曆和李玉則在她左後方落後一步的位置走著,保持著剛剛好的距離。晚風清涼,送來晚香玉的味道,絲絲的甜香侵入肺腑,弘曆覺得似是比剛才晚膳時用的玫瑰甜露還要甜上幾分。
“想不到這九月中,竟還有晚香玉盛放。”弘曆開口打破了寂靜。
“這圓明園草木繁盛,又有後湖、福海,處處是水。之前讀書時看到過,水域多的地方氣溫也是會冬暖夏涼溫和一些。想來也是因為如此,這晚香玉才會依舊盛開。不過,也隻怕是今年最後一段花期了。”黛玉笑著解釋,說著說著就覺得有些不對勁。“阿哥常年居住在圓明園,怎會不知呢?”
弘曆一愣,他就是隨意找了個話題,想要多說幾句話,哪裏有想過這麽多。而且過去的十幾年,身邊隻有李玉和照顧他的嬤嬤。為了能讓皇阿瑪看到他,若有十分的力氣他便不會隻花九分在讀書和習武上,怎會有心關注這花花草草。
好在他本身機靈,連忙接上了話:“玉娘娘博學,倒顯得兒臣淺薄了。不怕玉娘娘笑話,兒臣自小不過是個沒有額娘的野孩子,身邊隻有年紀大的嬤嬤。之前自己住在這裏,年紀小時並不方便四處走動。自開蒙請了師傅,師傅要求嚴謹,自然更不得閑了。兒臣過去所居住的地方並無此類花朵,隻有這後海附近才有一些。若是皇阿瑪沒有來這園中,兒臣也很少來這附近。所以兒臣並不知曉。”
弘曆的剖白字字落在耳中,黛玉也不禁回憶起自己上輩子的模樣。母親早逝,父親遠離。就算是有祖母疼愛,和一眾姐妹相伴讀書習字,也是彌補不了自己內心的孤苦。而弘曆獨自居住在這圓明園,連年紀相近的玩伴都沒有,還要承受著阿瑪的不喜與妃嬪的排斥,這孤苦隻怕比自己當初更甚。
黛玉不免有些同病相憐,腳步自然是越走越慢,最後還是歎了口氣停了下來。
“四阿哥,雖然我比你也就大個三歲,在這宮裏也不過是個貴人的位份。可平日裏和阿哥相處下來,也知道阿哥是個有孝心又有能力的皇子。你皇阿身為一國之君心係天下之人,平日裏夙興夜寐處理國政極為辛苦,在照顧阿哥上偶有力所不能及也是在所難免。阿哥不必因為這些妄自菲薄,身為男子,隻要努力,皇上自然能看到你的好,以後也不會拘泥在這小小的圓明園裏,外麵自有廣闊天地可以有一番作為。”
銀色的月光灑在麵前女子的臉上,兩丸墨色的瞳仁如天上的穹隆一般映著月亮的光點,眉尖輕蹙,帶著一層輕紗般似有若無的愁緒。晚風吹動她鬢邊的鵝黃色流蘇,搖曳著裹挾了幾分溫柔的荷花香氣,與身畔的晚香玉纏纏綿綿地環繞在一起。
弘曆覺得胸中的熾熱如端午之時龍舟上的敲鼓者,撲通撲通的,就連指尖似乎都帶了幾分酥麻感。他也不知道為什麽,麵前女子並沒有絕世容顏,最多隻能算得上是稍顯清麗的中人之姿。可她就是仿佛有魔力一般,那柔弱又堅韌的感覺,就算是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去形容似乎都是汙了她高潔。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弘曆突然就讀懂了高啟的這句詩。
“玉娘娘……”弘曆張開嘴,卻不知道該把話接下去。
看著麵前的的弘曆張口結舌,黛玉忽地意識到自己一時感慨,不自覺忘情說得太多了。她的俏臉上閃了一絲紅霞:“抱歉失禮了,一時說了太多,還望四阿哥不要見怪。”
弘曆原本不覺得,可黛玉這麽一說也覺得有了幾分尷尬。他忙後退一步想要拱手行禮,結果反而一不小心撞到了李玉身上。李玉小碎步後退了兩步,不巧被路牙子絆倒,“唉喲”一聲滾到了花圃裏,倒是歪打正著地幫兩人解了圍。
“四阿哥好。”黛玉頷首,從蘭亭的台階上走了下來,在弘曆約一丈遠的地方站定。“天色已晚,四阿哥還沒出宮嗎?”
四阿哥生於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如今已經年滿十五,到了出宮建府的年紀。前幾日胤禛剛給他賜下了府邸,想來封爵和賜婚這一係列的事情也很快就會提上日程。
“今日兒臣因為府邸修建的事情進宮麵見皇阿瑪。因著國庫吃緊,兒臣也不願因一己之私過於奢靡。可若太過節儉,隻怕也會辱沒了皇家的聲名。皇阿瑪後來又問了兒臣一些讀書的事情,一來二去就耽誤了出宮的時辰,故而皇阿瑪命兒臣今夜在蓬萊洲暫住。走到這裏,就看到玉娘娘在蘭亭中獨坐,故特來給玉娘娘請安。”
“四阿哥有心了,若是六阿哥以後能有四阿哥一半孝順懂事,我也就知足了。”
“六弟還小,兒臣身為兄長,必然會做好六弟的榜樣。”說到這兒,弘曆頓了頓,抬頭看了看天色,又開了口,“現下太陽已經落山,秋夜裏已有了露水,天黑路滑,不如讓兒臣送玉娘娘回去吧。”
雖然黛玉過去和弘曆接觸的不多,可伺候太後的那段日子也是三不五時地就會見到一次,算是比較熟悉。為了避嫌,聽著弘曆的話時,黛玉心中也飛快計算了下路徑。
弘曆從萬方安和那邊出來,要去蓬萊洲,路過現在她所處的坐石臨流,從曲院風荷那邊過去也的確是最近的路了。再說入了秋日,天色確實黑得極快。小晨子剛已經回去了,身邊就隻剩下了紫鵑。圓明園雖比紫禁城自由些,可草木眾多視野並不開闊,要是有人陪伴也是好的。黛玉便放下心來,沒有推辭。
“也好,就麻煩四阿哥了。”
黛玉扶著紫鵑的手,花盆底踩在石子路上,發出清脆的“哢噠哢噠”聲,在這月明星稀的夜裏偏巧帶了幾分悠長的餘韻。弘曆和李玉則在她左後方落後一步的位置走著,保持著剛剛好的距離。晚風清涼,送來晚香玉的味道,絲絲的甜香侵入肺腑,弘曆覺得似是比剛才晚膳時用的玫瑰甜露還要甜上幾分。
“想不到這九月中,竟還有晚香玉盛放。”弘曆開口打破了寂靜。
“這圓明園草木繁盛,又有後湖、福海,處處是水。之前讀書時看到過,水域多的地方氣溫也是會冬暖夏涼溫和一些。想來也是因為如此,這晚香玉才會依舊盛開。不過,也隻怕是今年最後一段花期了。”黛玉笑著解釋,說著說著就覺得有些不對勁。“阿哥常年居住在圓明園,怎會不知呢?”
弘曆一愣,他就是隨意找了個話題,想要多說幾句話,哪裏有想過這麽多。而且過去的十幾年,身邊隻有李玉和照顧他的嬤嬤。為了能讓皇阿瑪看到他,若有十分的力氣他便不會隻花九分在讀書和習武上,怎會有心關注這花花草草。
好在他本身機靈,連忙接上了話:“玉娘娘博學,倒顯得兒臣淺薄了。不怕玉娘娘笑話,兒臣自小不過是個沒有額娘的野孩子,身邊隻有年紀大的嬤嬤。之前自己住在這裏,年紀小時並不方便四處走動。自開蒙請了師傅,師傅要求嚴謹,自然更不得閑了。兒臣過去所居住的地方並無此類花朵,隻有這後海附近才有一些。若是皇阿瑪沒有來這園中,兒臣也很少來這附近。所以兒臣並不知曉。”
弘曆的剖白字字落在耳中,黛玉也不禁回憶起自己上輩子的模樣。母親早逝,父親遠離。就算是有祖母疼愛,和一眾姐妹相伴讀書習字,也是彌補不了自己內心的孤苦。而弘曆獨自居住在這圓明園,連年紀相近的玩伴都沒有,還要承受著阿瑪的不喜與妃嬪的排斥,這孤苦隻怕比自己當初更甚。
黛玉不免有些同病相憐,腳步自然是越走越慢,最後還是歎了口氣停了下來。
“四阿哥,雖然我比你也就大個三歲,在這宮裏也不過是個貴人的位份。可平日裏和阿哥相處下來,也知道阿哥是個有孝心又有能力的皇子。你皇阿身為一國之君心係天下之人,平日裏夙興夜寐處理國政極為辛苦,在照顧阿哥上偶有力所不能及也是在所難免。阿哥不必因為這些妄自菲薄,身為男子,隻要努力,皇上自然能看到你的好,以後也不會拘泥在這小小的圓明園裏,外麵自有廣闊天地可以有一番作為。”
銀色的月光灑在麵前女子的臉上,兩丸墨色的瞳仁如天上的穹隆一般映著月亮的光點,眉尖輕蹙,帶著一層輕紗般似有若無的愁緒。晚風吹動她鬢邊的鵝黃色流蘇,搖曳著裹挾了幾分溫柔的荷花香氣,與身畔的晚香玉纏纏綿綿地環繞在一起。
弘曆覺得胸中的熾熱如端午之時龍舟上的敲鼓者,撲通撲通的,就連指尖似乎都帶了幾分酥麻感。他也不知道為什麽,麵前女子並沒有絕世容顏,最多隻能算得上是稍顯清麗的中人之姿。可她就是仿佛有魔力一般,那柔弱又堅韌的感覺,就算是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去形容似乎都是汙了她高潔。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弘曆突然就讀懂了高啟的這句詩。
“玉娘娘……”弘曆張開嘴,卻不知道該把話接下去。
看著麵前的的弘曆張口結舌,黛玉忽地意識到自己一時感慨,不自覺忘情說得太多了。她的俏臉上閃了一絲紅霞:“抱歉失禮了,一時說了太多,還望四阿哥不要見怪。”
弘曆原本不覺得,可黛玉這麽一說也覺得有了幾分尷尬。他忙後退一步想要拱手行禮,結果反而一不小心撞到了李玉身上。李玉小碎步後退了兩步,不巧被路牙子絆倒,“唉喲”一聲滾到了花圃裏,倒是歪打正著地幫兩人解了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