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賀生辰姐妹齊封嬪(上)
絳珠重生,玩轉四爺後宮 作者:養豬的貓貓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主,時間差不多了,咱們該起身了。”紫鵑點亮了床頭的燈,掀開了水粉色的床帳,“已經寅時三刻了。”
黛玉睜開眼睛,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因著心中有事,黛玉怕自己睡得太沉,睡前特意吩咐了不要點安息香,倒是一夜亂夢紛紛。
“紫鵑,我有點頭暈,想是昨夜沒睡好,你去取點薄荷香點上。”
“是,娘娘。”紫鵑福了福,淺笑著說,“今兒是娘娘的好日子,奴婢這就去辦。”
菊清已經領著四個小丫頭,早早地就候在外麵了。見紫鵑服侍黛玉洗漱完畢,捧著衣裳首飾魚貫而入。
晉封嬪位,便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宮主位,有了穿戴朝服的資格。朝服製作起來繁瑣複雜,就算是嬪位的朝服,若是所有繡娘日夜趕工,也得至少半個月才能織就。雖然是在圓明園住著,可該有的禮儀步驟卻是一個都不能少。
(警告!前方大段衣服紋樣描寫,主要參考資料為乾隆期間定下的製式,不感興趣的可以跳過。此次屬於黛玉正式邁入可以讓人高看一眼的地位等級,所以會寫得詳細一些,畢竟嬪位以下不比奴才好多少而且沒有朝服。後麵再有晉封禮就不會詳細描述了。)
內裏是一件冬製夾棉朝服裙,上用紅織金壽字緞,下石青行龍妝緞,裙擺片金加海龍緣,並搭配貂毛保暖。
香色馬蹄袖披領朝服袍搭配了貂毛裝飾壓風,兩肩前後繡一條正龍,前襟繡四頭夔龍,輔以五彩祥雲紋樣,下擺片金海龍緣並八寶平水的紋樣。最外再套上一層石青色緞繡吉服褂,同樣為八寶平水,繡大立龍紋樣式,通體片金海龍緣。
將披領扣好,戴上領約以壓衣領。七顆東珠瑩潤光澤,紅彤彤的珊瑚比上好的胭脂都要紅上幾分。再配上一條蜜蠟、兩條蜜珀朝珠,墜下金色絲絛,在朝褂的第二顆紐扣上扣上一條水綠色無繡紋采帨。
額上金約鏤金雲八處,飾以東珠和青金石,後係金銜綠鬆石結,貫珠下垂, 珍珠共一百七十七顆, 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具飾東珠、珍珠各四,末綴珊瑚。兩邊耳上各戴三串瑪瑙珍珠耳環。
最後便是熏貂製成的冬季朝冠。頂為二層累絲金翟, 貫東珠各一上銜砢子(應該是貝殼製成的寶石)。下方紅色的朱幃綴五隻累絲金翟,每個飾東珠五顆、珍珠十九顆。腦後金翟一隻,飾珍珠十六。翟尾垂珠三行,共一百七十二顆珍珠,中間青金石結一,飾東珠、珍珠各三,垂金黃絛二條。
一層層穿戴下來,再加上勻麵上妝,整整花了快一個時辰。饒是黛玉體質虛寒,都覺得熱出了一層薄汗。尤其是朝冠上頭時,那脖子一重的感覺,黛玉頓時明白了為何走路時上半身會端莊如巨石般紋絲不動了。
“之前看別人穿戴倒不覺得,如今自己上了身,才知這一身朝服有多重。”黛玉在紫鵑的攙扶下站在全身鏡前,端詳著鏡中的自己。“兩年前剛入宮時,不過是個最不起眼的答應。沒有容貌,沒有寵愛,更沒有家世。”
“娘娘這兩年,過得辛苦。”蹲下來侍弄衣擺的紫鵑心有所感,手中的活計停頓了一下,“不過現在娘娘封了嬪位,後麵的日子會好起來的。娘娘一步步走到現在,自然是有福之人。”
黛玉微低頭,拍了拍紫鵑肩膀:“承你吉言,也望上蒼多多垂憐。這兩年你跟著本宮,也著實辛苦。如今本宮成了嬪位,你也可以順利做小宮女口中的姑姑了。雖然你前麵說不願出宮,可你還小,距離二十五歲還有六七年,若是真到了那個時候還不願出宮,本宮自然會幫你安排好一切。”
“娘娘,娘娘,那我呢?”菊清從黛玉的背後探出頭來,睜大了圓圓的眼睛,眨巴眨巴的。
菊清這丫頭,自入宮開始,有什麽賞賜必得放在箱子裏收好,說是要給自己攢嫁妝,除了服侍主子,就是一心想著出宮要嫁個好人家。
黛玉輕哂:“你這小丫頭,本宮不會少了你的那份嫁妝,必然讓你風風光光地出嫁。”
活了兩世,黛玉從未嚐試過如此多繡紋的衣服,也從未在身上裝飾如此多的飾物。過去隻覺得看元春一身貴妃禮服,便已覺得燦爛奪目,沒想到這大清朝的服裝竟更加奢侈。她用指尖輕觸微涼的鏡麵,描摹著鏡中人的輪廓,仿佛像是在看另外一個人一樣。
“不知你還在不在,隻希望你可以投生到一個好家庭,父母疼愛;嫁與情郎安穩一生,夫妻和順。”黛玉在心裏喃喃,“你的弟弟和母親,我會照顧好,你便安心去吧。願你保佑我,可以在這後宮平平安安地過下去,護得我們所在乎的人一世安穩。”
此時,便聽得門外女官說道:“淑嬪娘娘,冊封使已奉金寶金冊,從太和殿歸來了。門外儀仗已經備好,還請娘娘移步,前去天地一家春行冊封禮。”
黛玉長長呼了一口氣,對著鏡子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朝珠。提了一口氣,在紫鵑和菊清的攙扶下踏出了殿門。
旭日初升,陽光從圓明園樹梢枝丫的縫隙裏毫無顧忌地傾瀉下來,照在金銀絲線織就的朝服上。頭上一顆顆圓潤的珍珠,還有鏤芙蓉祥雲鑲紅瑪瑙的護甲反射著日光,給黛玉鍍上一層神聖而莊嚴的光暈。遠遠望去,隻覺得凜然不可侵犯。
沿著後海走了不過一炷香的時間,便看到幾人候在路上,像是特意等待似的。黛玉心中一緊,腳下的步子也稍微快了一些。
“兒臣給淑娘娘請安。皇阿瑪擔心天寒路滑,特意讓兒臣前來迎一迎淑娘娘。”今日的弘曆亦是一身朝服,雙耳有些微紅,像是在冷風裏吹了許久。但他的笑依然明媚,如初夏時節第一次見麵時一樣。
黛玉福了福:“既如此,請冊封使替本宮謝過皇上。”
黛玉睜開眼睛,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因著心中有事,黛玉怕自己睡得太沉,睡前特意吩咐了不要點安息香,倒是一夜亂夢紛紛。
“紫鵑,我有點頭暈,想是昨夜沒睡好,你去取點薄荷香點上。”
“是,娘娘。”紫鵑福了福,淺笑著說,“今兒是娘娘的好日子,奴婢這就去辦。”
菊清已經領著四個小丫頭,早早地就候在外麵了。見紫鵑服侍黛玉洗漱完畢,捧著衣裳首飾魚貫而入。
晉封嬪位,便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宮主位,有了穿戴朝服的資格。朝服製作起來繁瑣複雜,就算是嬪位的朝服,若是所有繡娘日夜趕工,也得至少半個月才能織就。雖然是在圓明園住著,可該有的禮儀步驟卻是一個都不能少。
(警告!前方大段衣服紋樣描寫,主要參考資料為乾隆期間定下的製式,不感興趣的可以跳過。此次屬於黛玉正式邁入可以讓人高看一眼的地位等級,所以會寫得詳細一些,畢竟嬪位以下不比奴才好多少而且沒有朝服。後麵再有晉封禮就不會詳細描述了。)
內裏是一件冬製夾棉朝服裙,上用紅織金壽字緞,下石青行龍妝緞,裙擺片金加海龍緣,並搭配貂毛保暖。
香色馬蹄袖披領朝服袍搭配了貂毛裝飾壓風,兩肩前後繡一條正龍,前襟繡四頭夔龍,輔以五彩祥雲紋樣,下擺片金海龍緣並八寶平水的紋樣。最外再套上一層石青色緞繡吉服褂,同樣為八寶平水,繡大立龍紋樣式,通體片金海龍緣。
將披領扣好,戴上領約以壓衣領。七顆東珠瑩潤光澤,紅彤彤的珊瑚比上好的胭脂都要紅上幾分。再配上一條蜜蠟、兩條蜜珀朝珠,墜下金色絲絛,在朝褂的第二顆紐扣上扣上一條水綠色無繡紋采帨。
額上金約鏤金雲八處,飾以東珠和青金石,後係金銜綠鬆石結,貫珠下垂, 珍珠共一百七十七顆, 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二,每具飾東珠、珍珠各四,末綴珊瑚。兩邊耳上各戴三串瑪瑙珍珠耳環。
最後便是熏貂製成的冬季朝冠。頂為二層累絲金翟, 貫東珠各一上銜砢子(應該是貝殼製成的寶石)。下方紅色的朱幃綴五隻累絲金翟,每個飾東珠五顆、珍珠十九顆。腦後金翟一隻,飾珍珠十六。翟尾垂珠三行,共一百七十二顆珍珠,中間青金石結一,飾東珠、珍珠各三,垂金黃絛二條。
一層層穿戴下來,再加上勻麵上妝,整整花了快一個時辰。饒是黛玉體質虛寒,都覺得熱出了一層薄汗。尤其是朝冠上頭時,那脖子一重的感覺,黛玉頓時明白了為何走路時上半身會端莊如巨石般紋絲不動了。
“之前看別人穿戴倒不覺得,如今自己上了身,才知這一身朝服有多重。”黛玉在紫鵑的攙扶下站在全身鏡前,端詳著鏡中的自己。“兩年前剛入宮時,不過是個最不起眼的答應。沒有容貌,沒有寵愛,更沒有家世。”
“娘娘這兩年,過得辛苦。”蹲下來侍弄衣擺的紫鵑心有所感,手中的活計停頓了一下,“不過現在娘娘封了嬪位,後麵的日子會好起來的。娘娘一步步走到現在,自然是有福之人。”
黛玉微低頭,拍了拍紫鵑肩膀:“承你吉言,也望上蒼多多垂憐。這兩年你跟著本宮,也著實辛苦。如今本宮成了嬪位,你也可以順利做小宮女口中的姑姑了。雖然你前麵說不願出宮,可你還小,距離二十五歲還有六七年,若是真到了那個時候還不願出宮,本宮自然會幫你安排好一切。”
“娘娘,娘娘,那我呢?”菊清從黛玉的背後探出頭來,睜大了圓圓的眼睛,眨巴眨巴的。
菊清這丫頭,自入宮開始,有什麽賞賜必得放在箱子裏收好,說是要給自己攢嫁妝,除了服侍主子,就是一心想著出宮要嫁個好人家。
黛玉輕哂:“你這小丫頭,本宮不會少了你的那份嫁妝,必然讓你風風光光地出嫁。”
活了兩世,黛玉從未嚐試過如此多繡紋的衣服,也從未在身上裝飾如此多的飾物。過去隻覺得看元春一身貴妃禮服,便已覺得燦爛奪目,沒想到這大清朝的服裝竟更加奢侈。她用指尖輕觸微涼的鏡麵,描摹著鏡中人的輪廓,仿佛像是在看另外一個人一樣。
“不知你還在不在,隻希望你可以投生到一個好家庭,父母疼愛;嫁與情郎安穩一生,夫妻和順。”黛玉在心裏喃喃,“你的弟弟和母親,我會照顧好,你便安心去吧。願你保佑我,可以在這後宮平平安安地過下去,護得我們所在乎的人一世安穩。”
此時,便聽得門外女官說道:“淑嬪娘娘,冊封使已奉金寶金冊,從太和殿歸來了。門外儀仗已經備好,還請娘娘移步,前去天地一家春行冊封禮。”
黛玉長長呼了一口氣,對著鏡子重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朝珠。提了一口氣,在紫鵑和菊清的攙扶下踏出了殿門。
旭日初升,陽光從圓明園樹梢枝丫的縫隙裏毫無顧忌地傾瀉下來,照在金銀絲線織就的朝服上。頭上一顆顆圓潤的珍珠,還有鏤芙蓉祥雲鑲紅瑪瑙的護甲反射著日光,給黛玉鍍上一層神聖而莊嚴的光暈。遠遠望去,隻覺得凜然不可侵犯。
沿著後海走了不過一炷香的時間,便看到幾人候在路上,像是特意等待似的。黛玉心中一緊,腳下的步子也稍微快了一些。
“兒臣給淑娘娘請安。皇阿瑪擔心天寒路滑,特意讓兒臣前來迎一迎淑娘娘。”今日的弘曆亦是一身朝服,雙耳有些微紅,像是在冷風裏吹了許久。但他的笑依然明媚,如初夏時節第一次見麵時一樣。
黛玉福了福:“既如此,請冊封使替本宮謝過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