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賀生辰姐妹齊封嬪(下)
絳珠重生,玩轉四爺後宮 作者:養豬的貓貓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肝到淩晨2點半,終於把論文給寫完了。睡一覺起來收尾檢查,把論文發出去了。剩下的就是準備周四上交ppt和本周六的答辯了。然後……然後我就沒理由拖更了!現在正在上班摸魚偷偷敲字。哈哈哈哈哈哈哈!!!!!!!!)
“怎麽回事?”黛玉有些著急,但是沒有慌亂,快步往熠然的房間走去。這一年來,熠然因為體弱,時常生病。“莫不是前兒的病沒好透?紫鵑,讓小晨子跑快點去把太醫請過來。本宮去看看。”
不一會兒太醫就到了,黛玉抬頭才發現是溫實初。最近因著和甄嬛疏遠,往往是衛臨來得多些,倒是很久沒看到溫實初了。
溫實初定氣凝神給熠然請了脈,鬆了眉頭說:
“淑嬪娘娘放心,沒有什麽大事兒,從脈象上看,隻是脾胃有些違和。想來應是孩子之前生病身體虛弱還沒完全調理好,又吃了不合自身脾胃的食物造成的。如此便停了這兩日的吃食,除了人乳外就隻用些米粥清清腸胃,待有些好轉了再恢複飲食。藥物偏苦,隻怕公主不願下咽,微臣回去會製些丸藥來給公主調理。此外,煩請娘娘再看一下今日和昨日的飲食手劄,公主的脾胃可能是消化不了某些特定的食物。如果能找出來,從此在吃食中避免掉,應該就無礙了。”
黛玉點點頭,按著溫實初的話吩咐了下去,又讓人去回了皇後和眉莊,說今日熠然身體欠安,就不出席了,後麵抓周禮之類的活動恐怕要進行些微的調整。
熠然吃了藥,不一會兒就睡著了。黛玉囑咐了乳母好好看顧,便帶上了弘曜,一行人浩浩蕩蕩前往九洲清晏去了。
後宮中好久沒有這麽大的喜事。兩位嬪妃晉封為嬪,兩個孩子過周歲,還又添了一兒一女,再加上弘曆爭氣封了郡王;饒是胤禛平日裏早就習慣了不動聲色,也掩蓋不了今日的滿麵春風。
黛玉坐在下方的首席,仰著笑臉應對著往來的人。今日宮宴,能來的自然是都來了。連長久不出現在人前的莞嬪都素白著一張臉,頭上戴著銀白的鈿子,安安靜靜地坐在有些偏僻的地方,時不時地和旁邊的碧答應說著悄悄話。
隻有華妃因著還沒有養好腿腳,以及富察貴人還沒有出月子,缺席了此次宴會。
酒過兩巡,舞娘便下去,幾個身強力壯的小太監搬了張紫檀木的長條桌來,鋪上了紅綢和柔軟的白狐狸皮,擺上了各式各樣用來抓周的物品。有書本毛筆,木劍木弓,還有金算盤玉如意,琳琅滿目,端的是天家富貴模樣。
其實原本宮中並沒有抓周這個習俗的,都是民間人家才喜歡做的事兒。不過也是胤禛提倡滿漢一家,選了不少漢軍旗的女子進來;而不多的幾個子嗣也都是漢軍旗女子生育的,除了敬妃的憶歡,以及富察貴人的弘曦——所以敬妃一直沒有說要去改了憶歡的玉牒。
上一次溫宜辦了抓周,大家都覺得挺有意思。眉莊在擬流程時,便也把這個加了進去,胤禛和宜修都沒有否決。
弘曜穿著團福龍紋的紅色襖子,被奶娘抱到了桌子上,在旁邊唱著民間的順口溜:
“寶寶抓大蔥,伶俐又慧聰。
寶寶抓如意,事事順心意。
寶寶抓毛筆,文采無人比。
寶寶抓長劍,英勇無人敵。
……”
黛玉在旁邊看著,心中既期待又帶著幾分緊張。她心知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弘曜以後應該是沒有希望去爭那個位置的,胤禛就差明著告訴她那正大光明牌匾後的密匣內寫的是弘曆的名字了。
看著弘曜停在了木劍的旁邊,黛玉感覺自己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似乎滿殿的喧囂都不存在了一般。她心裏期盼弘曜不要去抓那木劍,畢竟身為帝王,有幾個不怕自己的兄弟領兵的?
還好弘曜隻是稍稍停頓了一下就放棄了木劍,又去轉向別的小玩意兒了。
最後,弘曜抓了一支黃金做的尺子。他用軟乎乎小手撫摸了一下尺子上的刻度,咧開嘴笑著拍起手來,露著嘴裏的奶牙,還有半顆還沒完全長出來。
“寶寶抓金尺,誠實守信無人欺,慧眼識人斷公平。”喜娘笑眯眯地,拿出銀筷子在弘曜的耳邊敲了敲,發出清脆的響聲,“銀筷敲敲,耳聰目明,平安順遂,一世安寧。”
其實喜娘的收尾詞原本不是這句,是“榮華富貴,功標青史”,可黛玉覺得太張揚了些,便讓眉莊給她改掉了。
奶娘笑眯眯地把弘曜抱起,送到黛玉懷裏。抓到這麽個好兆頭,別的妃嬪和皇親國戚們也少不得要上來敬杯酒祝賀一下。若是之前,黛玉自然是能逃就逃,可今日在眾目睽睽之下,她也不好躲過去。幾杯下來,就覺得酒勁兒上湧,雙頰緋紅了起來,她馬蹄袖下的手也不自覺握緊了。
坐在旁邊的眉莊輕笑,拍了拍她的手,端著酒杯起了身:“福晉,淑嬪妹妹不勝酒力,這一杯本宮敬您。”
看著黛玉偷偷投射過來的感激的目光,眉莊把自己的笑意掩在了抬起的袖口後麵。
眼看著又一個華服麗人朝自己走過來,影影綽綽的黛玉一下子還沒認出來是誰。眉莊轉身想要繼續幫黛玉擋酒,卻沒有說出這句話,笑容也凝固在了臉上。
甄嬛似笑非笑地看著眉莊:“惠嬪娘娘和淑嬪娘娘的感情可真好,見淑嬪娘娘不勝酒力,都主動幫著擋酒。姐妹情深,可當真讓人羨慕得緊。”
“嬛兒……”眉莊放下酒杯,從桌子後麵走了出來,伸出手想要和從前一樣去拽一下甄嬛的袖口。不料甄嬛輕巧地後退了半步,眉莊的手就那麽尷尬地停留在了半空中,伸也不是,縮也不是,隻得訕訕地放到嘴邊,幹咳了兩聲。
“莞姐姐,我今天喝得有點多,實在有些喝不下了。”黛玉起身,帶著歉意說,“趕明兒我去姐姐那,給姐姐賠禮。”
甄嬛冷笑了一下:“看來淑嬪妹妹是不給麵子了。不過也無礙,畢竟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這身子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怎麽回事?”黛玉有些著急,但是沒有慌亂,快步往熠然的房間走去。這一年來,熠然因為體弱,時常生病。“莫不是前兒的病沒好透?紫鵑,讓小晨子跑快點去把太醫請過來。本宮去看看。”
不一會兒太醫就到了,黛玉抬頭才發現是溫實初。最近因著和甄嬛疏遠,往往是衛臨來得多些,倒是很久沒看到溫實初了。
溫實初定氣凝神給熠然請了脈,鬆了眉頭說:
“淑嬪娘娘放心,沒有什麽大事兒,從脈象上看,隻是脾胃有些違和。想來應是孩子之前生病身體虛弱還沒完全調理好,又吃了不合自身脾胃的食物造成的。如此便停了這兩日的吃食,除了人乳外就隻用些米粥清清腸胃,待有些好轉了再恢複飲食。藥物偏苦,隻怕公主不願下咽,微臣回去會製些丸藥來給公主調理。此外,煩請娘娘再看一下今日和昨日的飲食手劄,公主的脾胃可能是消化不了某些特定的食物。如果能找出來,從此在吃食中避免掉,應該就無礙了。”
黛玉點點頭,按著溫實初的話吩咐了下去,又讓人去回了皇後和眉莊,說今日熠然身體欠安,就不出席了,後麵抓周禮之類的活動恐怕要進行些微的調整。
熠然吃了藥,不一會兒就睡著了。黛玉囑咐了乳母好好看顧,便帶上了弘曜,一行人浩浩蕩蕩前往九洲清晏去了。
後宮中好久沒有這麽大的喜事。兩位嬪妃晉封為嬪,兩個孩子過周歲,還又添了一兒一女,再加上弘曆爭氣封了郡王;饒是胤禛平日裏早就習慣了不動聲色,也掩蓋不了今日的滿麵春風。
黛玉坐在下方的首席,仰著笑臉應對著往來的人。今日宮宴,能來的自然是都來了。連長久不出現在人前的莞嬪都素白著一張臉,頭上戴著銀白的鈿子,安安靜靜地坐在有些偏僻的地方,時不時地和旁邊的碧答應說著悄悄話。
隻有華妃因著還沒有養好腿腳,以及富察貴人還沒有出月子,缺席了此次宴會。
酒過兩巡,舞娘便下去,幾個身強力壯的小太監搬了張紫檀木的長條桌來,鋪上了紅綢和柔軟的白狐狸皮,擺上了各式各樣用來抓周的物品。有書本毛筆,木劍木弓,還有金算盤玉如意,琳琅滿目,端的是天家富貴模樣。
其實原本宮中並沒有抓周這個習俗的,都是民間人家才喜歡做的事兒。不過也是胤禛提倡滿漢一家,選了不少漢軍旗的女子進來;而不多的幾個子嗣也都是漢軍旗女子生育的,除了敬妃的憶歡,以及富察貴人的弘曦——所以敬妃一直沒有說要去改了憶歡的玉牒。
上一次溫宜辦了抓周,大家都覺得挺有意思。眉莊在擬流程時,便也把這個加了進去,胤禛和宜修都沒有否決。
弘曜穿著團福龍紋的紅色襖子,被奶娘抱到了桌子上,在旁邊唱著民間的順口溜:
“寶寶抓大蔥,伶俐又慧聰。
寶寶抓如意,事事順心意。
寶寶抓毛筆,文采無人比。
寶寶抓長劍,英勇無人敵。
……”
黛玉在旁邊看著,心中既期待又帶著幾分緊張。她心知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弘曜以後應該是沒有希望去爭那個位置的,胤禛就差明著告訴她那正大光明牌匾後的密匣內寫的是弘曆的名字了。
看著弘曜停在了木劍的旁邊,黛玉感覺自己的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似乎滿殿的喧囂都不存在了一般。她心裏期盼弘曜不要去抓那木劍,畢竟身為帝王,有幾個不怕自己的兄弟領兵的?
還好弘曜隻是稍稍停頓了一下就放棄了木劍,又去轉向別的小玩意兒了。
最後,弘曜抓了一支黃金做的尺子。他用軟乎乎小手撫摸了一下尺子上的刻度,咧開嘴笑著拍起手來,露著嘴裏的奶牙,還有半顆還沒完全長出來。
“寶寶抓金尺,誠實守信無人欺,慧眼識人斷公平。”喜娘笑眯眯地,拿出銀筷子在弘曜的耳邊敲了敲,發出清脆的響聲,“銀筷敲敲,耳聰目明,平安順遂,一世安寧。”
其實喜娘的收尾詞原本不是這句,是“榮華富貴,功標青史”,可黛玉覺得太張揚了些,便讓眉莊給她改掉了。
奶娘笑眯眯地把弘曜抱起,送到黛玉懷裏。抓到這麽個好兆頭,別的妃嬪和皇親國戚們也少不得要上來敬杯酒祝賀一下。若是之前,黛玉自然是能逃就逃,可今日在眾目睽睽之下,她也不好躲過去。幾杯下來,就覺得酒勁兒上湧,雙頰緋紅了起來,她馬蹄袖下的手也不自覺握緊了。
坐在旁邊的眉莊輕笑,拍了拍她的手,端著酒杯起了身:“福晉,淑嬪妹妹不勝酒力,這一杯本宮敬您。”
看著黛玉偷偷投射過來的感激的目光,眉莊把自己的笑意掩在了抬起的袖口後麵。
眼看著又一個華服麗人朝自己走過來,影影綽綽的黛玉一下子還沒認出來是誰。眉莊轉身想要繼續幫黛玉擋酒,卻沒有說出這句話,笑容也凝固在了臉上。
甄嬛似笑非笑地看著眉莊:“惠嬪娘娘和淑嬪娘娘的感情可真好,見淑嬪娘娘不勝酒力,都主動幫著擋酒。姐妹情深,可當真讓人羨慕得緊。”
“嬛兒……”眉莊放下酒杯,從桌子後麵走了出來,伸出手想要和從前一樣去拽一下甄嬛的袖口。不料甄嬛輕巧地後退了半步,眉莊的手就那麽尷尬地停留在了半空中,伸也不是,縮也不是,隻得訕訕地放到嘴邊,幹咳了兩聲。
“莞姐姐,我今天喝得有點多,實在有些喝不下了。”黛玉起身,帶著歉意說,“趕明兒我去姐姐那,給姐姐賠禮。”
甄嬛冷笑了一下:“看來淑嬪妹妹是不給麵子了。不過也無礙,畢竟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這身子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