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五美人跑馬習射箭
絳珠重生,玩轉四爺後宮 作者:養豬的貓貓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宜修貴為皇後,每天自然免不了要和各路蒙古貴婦們迎來送往、相互寒暄。起初的幾天,黛玉等人自然是要全程相陪的,不過待所有命婦都見了一輪,饒是宜修也不願意拘著這些年輕的小主們,便放了話讓她們自己去玩,隻不要失了禮數即可。
此時的欣嬪年紀已然二十七八歲,對於騎馬射箭之類的活動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興致。更何況,她心裏一直惦記著現今那些蒙古貴族子弟們的狀況,所以更樂意每天待在宜修身旁,協助她應酬這些貴賓。
既然這樣,那麽剩下的人便隻剩下穆嬪、黛玉、眉莊、定嬪以及柔貴人了。這幾位小主之間本來也不曾有過太大的紛爭與糾葛,再加上黛玉與這幾位的關係也都不錯 ,於是乎她們五位女子便相約一同前往馬場馳騁一番,待到午後小憩片刻後再一同前去靶場搭弓射箭。
穆嬪身為蒙古女子,自幼便在馬背上成長,騎馬之術自然不在話下;而富察氏則來自名門望族,騎射亦是必修技能之一;至於眉莊,其家族乃是武將世家,對於騎射也有著頗高的造詣。然而,令黛玉感到詫異的是,那位平日裏在宮中顯得柔柔弱弱的愛彈琵琶的柔貴人,竟然在騎射方麵也是不輸於人。
今日,眾人相邀外出遊玩騎馬時,柔貴人展現出的精湛技藝,著實讓黛玉驚歎不已。與她平日在宮中那副嬌柔模樣簡直判若兩人。當柔貴人輕盈地從馬背上躍下時,其他姐妹們皆對其讚不絕口。
“真沒想到啊!咱們這位柔妹妹竟然如此深藏不露,若妹妹不說自己是從南方來的閨閣女子,我肯定以為是咱們蒙古族的姑娘了!”穆嬪雙手叉腰,陽光灑落在她額頭的飾品上,閃爍出耀眼的光芒,和她麵上的笑容一樣燦爛。
“可不是嘛!說起來,妹妹這個‘柔’字的封號實在有些名不副實呢。明明這麽英姿颯爽、身手不凡,倒不如請皇上去改一個更合適的封號。依我看,用這個‘英’字就不錯,各位姐妹覺得如何呀?”定嬪一邊揮動著手中的馬鞭,臉上帶著幾分揶揄的笑,挑了挑眉用肩膀輕輕碰了碰身邊的眉莊。
眉莊微微一笑,看著柔貴人的眼神中卻流露出一絲讚賞和欽佩之意:“富察姐姐說笑了,這封號豈是我們能做主的。柔妹妹平日裏柔情似水,自是當得起這個封號的。”
柔貴人此時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剛剛騎在馬背上那般意氣風發,而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有些羞澀地低下了頭,臉頰泛起一抹紅暈。她邁著細碎的步伐,輕輕地朝著黛玉身後移動幾步。然後,她小心翼翼地從黛玉的肩頭探出半邊臉龐,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撲閃撲閃的,充滿了哀求之意,伸出兩根纖手指捏住了黛玉的衣袖,輕聲說道:“玉姐姐,求你了,便幫幫我吧!”
“各位姐妹瞧瞧,咱們的柔妹妹這般撒嬌的模樣,連我的心都被融化了,更別提皇上了!”黛玉滿臉笑容地將董鄂清兒從自己身後拉了出來,對其他幾位姐妹說,“咱們一同入宮,諸位姐姐就給當給我一個薄麵。畢竟我們五人中隻有我和柔妹妹來自南方,可以算作半個同鄉。如今妹妹在馬術上為咱們南方女子掙了顏麵,又開口請求於我,我身為姐姐怎能袖手旁觀呢?”
眾人如此嬉笑了一番,便各自回去用飯小憩了。倒是用膳時候柔貴人遣了語遲來,給黛玉送了一小碟兒醬嫩黃瓜,說是從家裏專門從揚州送過來的,此次秋獮也帶了些,不論配粥還是配飯都是極好的。黛玉用了些,鹹中帶著點微甜,帶著脆生生的韌勁,確實是難得的江南風味。
下午到了靶場,自有侍奉的太監宮女一早就準備好了靶子和弓箭,給眾人遞了來。眾姐妹深知黛玉初涉此道,故而對她格外關照有加。尤其是柔貴人,更是毛遂自薦,表示要親自傳授黛玉射箭之法,手把手地指導她如何拉弦、瞄準以及放箭。
和騎馬相比,射箭的難度對黛玉來說猶如攀登高峰般艱難,其高度上升了不止一階。
黛玉全力以赴地練習了整整一個下午,但成果卻不盡如人意,僅僅能夠將箭矢勉強射至靶子之上而已,與那正中紅心之處尚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目睹如此情景,使得她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挫敗感,情緒也變得低落起來。
眉莊見狀,輕歎一聲放下了手中的弓箭,並交由身旁的小太監拿著,然後邁步向前,伸手握住黛玉的雙手。她輕柔地對著那略顯紅腫的指尖吹氣:“妹妹,這隻是射箭罷了,即使表現得不夠出色也無需太過在意。畢竟人無完人,又怎能要求事事皆完美呢?若真如此,豈不是成了妖邪之輩啦?”
“是啊妹妹,你看你,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大多都是入宮以後自學成才的。再說你這騎馬剛練了幾天,也算是有模有樣了。若是你就這麽學會了射箭,姐姐可就要懷疑你是那九天仙女下凡了。回去定要擺上個供桌,把你日日供起來的!”定嬪笑著舉著茶盞淺飲了一口,看了看天邊已經偏西的太陽,“現下這時辰也不早了,咱們姐妹也早些回去吧!”
按著今早請安時候宜修說的話,秋獮前幾天胤禛要忙著與蒙古王公會麵,自然是不會召她們侍寢的。如今最忙的幾日已經過了,可能今晚開始會翻牌子,故而她們也不能在外麵玩得太晚了。
眾人點點頭,各自吩咐人收拾好東西準備回營帳。
黛玉轉身時,就看到柔貴人走上前來,從懷中取出一方潔淨的手帕,小心翼翼地將黛玉的指尖包裹起來。那手帕上該是灑了些薄荷油之類的東西,清涼的感覺很快就撫平了黛玉指尖的灼熱感。
黛玉剛想說聲謝謝,就見柔貴人快速低了頭,朝著前麵的定嬪小跑了過去。夕陽的光芒給她白淨的臉蛋染上了一層粉色,就像未成熟的杏子,悠悠搖曳在枝頭。
此時的欣嬪年紀已然二十七八歲,對於騎馬射箭之類的活動早已失去了往日的興致。更何況,她心裏一直惦記著現今那些蒙古貴族子弟們的狀況,所以更樂意每天待在宜修身旁,協助她應酬這些貴賓。
既然這樣,那麽剩下的人便隻剩下穆嬪、黛玉、眉莊、定嬪以及柔貴人了。這幾位小主之間本來也不曾有過太大的紛爭與糾葛,再加上黛玉與這幾位的關係也都不錯 ,於是乎她們五位女子便相約一同前往馬場馳騁一番,待到午後小憩片刻後再一同前去靶場搭弓射箭。
穆嬪身為蒙古女子,自幼便在馬背上成長,騎馬之術自然不在話下;而富察氏則來自名門望族,騎射亦是必修技能之一;至於眉莊,其家族乃是武將世家,對於騎射也有著頗高的造詣。然而,令黛玉感到詫異的是,那位平日裏在宮中顯得柔柔弱弱的愛彈琵琶的柔貴人,竟然在騎射方麵也是不輸於人。
今日,眾人相邀外出遊玩騎馬時,柔貴人展現出的精湛技藝,著實讓黛玉驚歎不已。與她平日在宮中那副嬌柔模樣簡直判若兩人。當柔貴人輕盈地從馬背上躍下時,其他姐妹們皆對其讚不絕口。
“真沒想到啊!咱們這位柔妹妹竟然如此深藏不露,若妹妹不說自己是從南方來的閨閣女子,我肯定以為是咱們蒙古族的姑娘了!”穆嬪雙手叉腰,陽光灑落在她額頭的飾品上,閃爍出耀眼的光芒,和她麵上的笑容一樣燦爛。
“可不是嘛!說起來,妹妹這個‘柔’字的封號實在有些名不副實呢。明明這麽英姿颯爽、身手不凡,倒不如請皇上去改一個更合適的封號。依我看,用這個‘英’字就不錯,各位姐妹覺得如何呀?”定嬪一邊揮動著手中的馬鞭,臉上帶著幾分揶揄的笑,挑了挑眉用肩膀輕輕碰了碰身邊的眉莊。
眉莊微微一笑,看著柔貴人的眼神中卻流露出一絲讚賞和欽佩之意:“富察姐姐說笑了,這封號豈是我們能做主的。柔妹妹平日裏柔情似水,自是當得起這個封號的。”
柔貴人此時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像剛剛騎在馬背上那般意氣風發,而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有些羞澀地低下了頭,臉頰泛起一抹紅暈。她邁著細碎的步伐,輕輕地朝著黛玉身後移動幾步。然後,她小心翼翼地從黛玉的肩頭探出半邊臉龐,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撲閃撲閃的,充滿了哀求之意,伸出兩根纖手指捏住了黛玉的衣袖,輕聲說道:“玉姐姐,求你了,便幫幫我吧!”
“各位姐妹瞧瞧,咱們的柔妹妹這般撒嬌的模樣,連我的心都被融化了,更別提皇上了!”黛玉滿臉笑容地將董鄂清兒從自己身後拉了出來,對其他幾位姐妹說,“咱們一同入宮,諸位姐姐就給當給我一個薄麵。畢竟我們五人中隻有我和柔妹妹來自南方,可以算作半個同鄉。如今妹妹在馬術上為咱們南方女子掙了顏麵,又開口請求於我,我身為姐姐怎能袖手旁觀呢?”
眾人如此嬉笑了一番,便各自回去用飯小憩了。倒是用膳時候柔貴人遣了語遲來,給黛玉送了一小碟兒醬嫩黃瓜,說是從家裏專門從揚州送過來的,此次秋獮也帶了些,不論配粥還是配飯都是極好的。黛玉用了些,鹹中帶著點微甜,帶著脆生生的韌勁,確實是難得的江南風味。
下午到了靶場,自有侍奉的太監宮女一早就準備好了靶子和弓箭,給眾人遞了來。眾姐妹深知黛玉初涉此道,故而對她格外關照有加。尤其是柔貴人,更是毛遂自薦,表示要親自傳授黛玉射箭之法,手把手地指導她如何拉弦、瞄準以及放箭。
和騎馬相比,射箭的難度對黛玉來說猶如攀登高峰般艱難,其高度上升了不止一階。
黛玉全力以赴地練習了整整一個下午,但成果卻不盡如人意,僅僅能夠將箭矢勉強射至靶子之上而已,與那正中紅心之處尚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目睹如此情景,使得她心中不禁湧起一絲挫敗感,情緒也變得低落起來。
眉莊見狀,輕歎一聲放下了手中的弓箭,並交由身旁的小太監拿著,然後邁步向前,伸手握住黛玉的雙手。她輕柔地對著那略顯紅腫的指尖吹氣:“妹妹,這隻是射箭罷了,即使表現得不夠出色也無需太過在意。畢竟人無完人,又怎能要求事事皆完美呢?若真如此,豈不是成了妖邪之輩啦?”
“是啊妹妹,你看你,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還大多都是入宮以後自學成才的。再說你這騎馬剛練了幾天,也算是有模有樣了。若是你就這麽學會了射箭,姐姐可就要懷疑你是那九天仙女下凡了。回去定要擺上個供桌,把你日日供起來的!”定嬪笑著舉著茶盞淺飲了一口,看了看天邊已經偏西的太陽,“現下這時辰也不早了,咱們姐妹也早些回去吧!”
按著今早請安時候宜修說的話,秋獮前幾天胤禛要忙著與蒙古王公會麵,自然是不會召她們侍寢的。如今最忙的幾日已經過了,可能今晚開始會翻牌子,故而她們也不能在外麵玩得太晚了。
眾人點點頭,各自吩咐人收拾好東西準備回營帳。
黛玉轉身時,就看到柔貴人走上前來,從懷中取出一方潔淨的手帕,小心翼翼地將黛玉的指尖包裹起來。那手帕上該是灑了些薄荷油之類的東西,清涼的感覺很快就撫平了黛玉指尖的灼熱感。
黛玉剛想說聲謝謝,就見柔貴人快速低了頭,朝著前麵的定嬪小跑了過去。夕陽的光芒給她白淨的臉蛋染上了一層粉色,就像未成熟的杏子,悠悠搖曳在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