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談舊事灑淚憶娘親
絳珠重生,玩轉四爺後宮 作者:養豬的貓貓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眉莊那邊的動作確實迅速,既然已經摸清楚了對方的底數,直接就開始布局了。這個局說來也簡單,不過是奉上兩杯分別加了和沒加桃仁的杏仁露罷了。
光明正大的陽謀,明晃晃地告訴眼前人,你的底牌你做下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
一個妃位,一個常在,月常在在眉莊麵前,實在沒有什麽反抗的餘地。
既如此,那就不愁月常在不入局。
這個月常在也算是個聰明的女子,畢竟光看著她平日裏那副嬌柔的模樣,任誰都不會想到竟然是她借了那位蘭常在的手給了宜修狠狠的一擊。她心裏很清楚,這件事一旦暴露,就是殺頭的大罪,甚至還會株連九族。但無奈她家中已經無人,才會鋌而走險,想要拚一把。
現在看到眉莊已經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查得清清楚楚,她索性也不再隱瞞。這段時間她和眉莊一直住在儲秀宮裏,對眉莊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她看得出來,眉莊和宜修並非一路人。而且眉莊手握兩個皇子,父親又身居高位,深受皇帝信任,這樣的盟友主動向自己拋出橄欖枝,她自然不會拒絕。
看著麵前坐在正殿高位上的眉莊,月常在伸手,緊了緊腦後的一對碧色水滴玉珠短簪,正了神色斂衣下拜,把自己的身世一一道來。
這月常在本身並不是內務府鑲黃旗包衣出身,而是一個普通的旗人家庭。如今內務府上記載的父親母親,實際上是她原本的舅舅舅媽一家。由於她還在繈褓中的時候就失去了雙親,舅舅看她孤苦伶仃,心生憐憫,於是將她收養,並記在了自己的名下。
然而,舅舅家的生活條件並不寬裕,他們也有好幾個孩子要撫養。盡管如此,舅舅和舅媽對月常在卻格外疼愛,視如己出,甚至有時比對自己的親生女兒還要好。
月常在也是個知恩圖報的女子。她從小就明白舅舅舅媽的辛苦,因此她在女紅和廚藝上也都下了不少功夫,希望能為這個家分擔一些壓力。
也是為此,當宮裏來人進行一年一度的小選時,看著對自家女兒百般不舍的舅舅舅媽,月常在站了出來。她磨破了嘴皮子,終於是說動舅舅舅媽,使了銀子通融,讓自己上去頂了這個和自己差了一個月的表妹的名兒,進了這個不見天日的紫禁城。
進宮的前一晚,舅舅久違地敲開了她的房門。畢竟不是親生父親,自月常在七歲後,舅舅便不再獨自找她了。故而當月常在打開門,看到身披月光如素服一臉悲傷的舅舅,心中莫名翻湧了很多的情緒出來。
舅舅輕輕歎了口氣,從懷裏拿出一張泛黃到甚至有些發焦的紙遞給月常在:“這是你額娘當年留下的信,或許對你有用。”
月常在接過那張紙,上麵的字跡已經有些模糊,有些是因為天長日久,有些則明顯是被水漬暈開的。
舅舅的目光有些渙散,明顯是在回憶當年的事情:“當年你阿瑪因病不能外出做事,你額娘為了生計打算去給大戶人家做奶娘。那時她剛生完你半年,模樣清秀、性情溫柔,被雍親王府看中,選作即將出世的小阿哥的奶娘。然而,就在這時,發生了意外......”
舅舅的聲音越來越低,帶著一絲悲傷與無奈,而月常在的心跳卻愈發急促。
“我還記得那日,你額娘敲開我家的門,把你和這封信並一個裝了兩張銀票的荷包,一起放入我的懷中,哀求著拜托我照顧好你。那日她雙眼通紅,眼下滿是烏青,明顯是好幾日都沒有睡好的樣子。她在你的臉上親了又親,便流著淚匆匆離開了。後來沒過多久,就傳來她失蹤的消息,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裏。而你的阿瑪得知此事後,悲憤交加,吐了一口血後一病不起,不久便離世了。”
舅舅走後,月常在坐回桌邊,一字一句仔細辨認著手中已經陳舊到幾乎快碎的紙片。整封信讀完,她的心中隻感到一陣又一陣的悲涼。雖然現在即將盛夏,但她卻仿佛置身於冰窖之中一般,被四麵八方倒灌而來的冰冷湖水刺得全身生疼。
曾經她一直以為,自己之所以會成為孤兒,隻是因為命運無常,是因為天不假年。如今,冰冷的事實卻告訴她,原來她的父母都是皇室後宅鬥爭中的犧牲品。
額娘在信中寫道,雍親王府的當家福晉是一個溫柔善良、和藹可親的人。她平時說話輕聲細語,對下人也很隨和,從不擺架子,喜歡彈琴看書、吹簫唱曲,是個人人稱讚的主母。隻可惜,福晉這次懷孕並不順利,由於在孕早期受到驚嚇導致胎氣震蕩,所以在孕中晚期經常感到身體不適。
幸運的是,福晉有一個親生妹妹,是王府的側福晉。這個妹妹頗通醫術,每日隻要得了空便來探望福晉,還經常與太醫一同商量斟酌著福晉的藥方和飲食。
在親人的陪伴和精心照料下,福晉終於熬到了分娩的時刻。世事難料,這麽精心養護著,福晉生產時還是慘痛異常,生下一個滿身紫青斑痕的死胎便直接撒手人寰。
雖說生孩子本就是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產婦本就十中有五的可能會遭遇難產,可月常在的額娘還是從中嗅出來一絲不太尋常的陰謀味道。因著福晉垂憐,經常把一些她沒有用完的點心和湯羹賞給相對親近的下人,她也用過幾次。有意思的是,每次用過,額娘便會有些莫名的腹痛。隻是和她一起的姐妹並沒有這樣的感覺,她便一直以為隻是自己太過敏感。
此時的她,看著滿王府的白色和雪片一般的紙錢,她隻盼著雍親王府在辦完喪事後,能趕緊結了工錢把她們遣散。
然而掌管府中事務的側福晉,卻隻笑著說她們服侍得好,待喪事後會多封些賞銀給她們。
那一刻,月常在的額娘便明白了,少則一日,多則三五日,她便再也走不出這雍親王府了。
光明正大的陽謀,明晃晃地告訴眼前人,你的底牌你做下的事情我已經知道了。
一個妃位,一個常在,月常在在眉莊麵前,實在沒有什麽反抗的餘地。
既如此,那就不愁月常在不入局。
這個月常在也算是個聰明的女子,畢竟光看著她平日裏那副嬌柔的模樣,任誰都不會想到竟然是她借了那位蘭常在的手給了宜修狠狠的一擊。她心裏很清楚,這件事一旦暴露,就是殺頭的大罪,甚至還會株連九族。但無奈她家中已經無人,才會鋌而走險,想要拚一把。
現在看到眉莊已經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查得清清楚楚,她索性也不再隱瞞。這段時間她和眉莊一直住在儲秀宮裏,對眉莊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她看得出來,眉莊和宜修並非一路人。而且眉莊手握兩個皇子,父親又身居高位,深受皇帝信任,這樣的盟友主動向自己拋出橄欖枝,她自然不會拒絕。
看著麵前坐在正殿高位上的眉莊,月常在伸手,緊了緊腦後的一對碧色水滴玉珠短簪,正了神色斂衣下拜,把自己的身世一一道來。
這月常在本身並不是內務府鑲黃旗包衣出身,而是一個普通的旗人家庭。如今內務府上記載的父親母親,實際上是她原本的舅舅舅媽一家。由於她還在繈褓中的時候就失去了雙親,舅舅看她孤苦伶仃,心生憐憫,於是將她收養,並記在了自己的名下。
然而,舅舅家的生活條件並不寬裕,他們也有好幾個孩子要撫養。盡管如此,舅舅和舅媽對月常在卻格外疼愛,視如己出,甚至有時比對自己的親生女兒還要好。
月常在也是個知恩圖報的女子。她從小就明白舅舅舅媽的辛苦,因此她在女紅和廚藝上也都下了不少功夫,希望能為這個家分擔一些壓力。
也是為此,當宮裏來人進行一年一度的小選時,看著對自家女兒百般不舍的舅舅舅媽,月常在站了出來。她磨破了嘴皮子,終於是說動舅舅舅媽,使了銀子通融,讓自己上去頂了這個和自己差了一個月的表妹的名兒,進了這個不見天日的紫禁城。
進宮的前一晚,舅舅久違地敲開了她的房門。畢竟不是親生父親,自月常在七歲後,舅舅便不再獨自找她了。故而當月常在打開門,看到身披月光如素服一臉悲傷的舅舅,心中莫名翻湧了很多的情緒出來。
舅舅輕輕歎了口氣,從懷裏拿出一張泛黃到甚至有些發焦的紙遞給月常在:“這是你額娘當年留下的信,或許對你有用。”
月常在接過那張紙,上麵的字跡已經有些模糊,有些是因為天長日久,有些則明顯是被水漬暈開的。
舅舅的目光有些渙散,明顯是在回憶當年的事情:“當年你阿瑪因病不能外出做事,你額娘為了生計打算去給大戶人家做奶娘。那時她剛生完你半年,模樣清秀、性情溫柔,被雍親王府看中,選作即將出世的小阿哥的奶娘。然而,就在這時,發生了意外......”
舅舅的聲音越來越低,帶著一絲悲傷與無奈,而月常在的心跳卻愈發急促。
“我還記得那日,你額娘敲開我家的門,把你和這封信並一個裝了兩張銀票的荷包,一起放入我的懷中,哀求著拜托我照顧好你。那日她雙眼通紅,眼下滿是烏青,明顯是好幾日都沒有睡好的樣子。她在你的臉上親了又親,便流著淚匆匆離開了。後來沒過多久,就傳來她失蹤的消息,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裏。而你的阿瑪得知此事後,悲憤交加,吐了一口血後一病不起,不久便離世了。”
舅舅走後,月常在坐回桌邊,一字一句仔細辨認著手中已經陳舊到幾乎快碎的紙片。整封信讀完,她的心中隻感到一陣又一陣的悲涼。雖然現在即將盛夏,但她卻仿佛置身於冰窖之中一般,被四麵八方倒灌而來的冰冷湖水刺得全身生疼。
曾經她一直以為,自己之所以會成為孤兒,隻是因為命運無常,是因為天不假年。如今,冰冷的事實卻告訴她,原來她的父母都是皇室後宅鬥爭中的犧牲品。
額娘在信中寫道,雍親王府的當家福晉是一個溫柔善良、和藹可親的人。她平時說話輕聲細語,對下人也很隨和,從不擺架子,喜歡彈琴看書、吹簫唱曲,是個人人稱讚的主母。隻可惜,福晉這次懷孕並不順利,由於在孕早期受到驚嚇導致胎氣震蕩,所以在孕中晚期經常感到身體不適。
幸運的是,福晉有一個親生妹妹,是王府的側福晉。這個妹妹頗通醫術,每日隻要得了空便來探望福晉,還經常與太醫一同商量斟酌著福晉的藥方和飲食。
在親人的陪伴和精心照料下,福晉終於熬到了分娩的時刻。世事難料,這麽精心養護著,福晉生產時還是慘痛異常,生下一個滿身紫青斑痕的死胎便直接撒手人寰。
雖說生孩子本就是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產婦本就十中有五的可能會遭遇難產,可月常在的額娘還是從中嗅出來一絲不太尋常的陰謀味道。因著福晉垂憐,經常把一些她沒有用完的點心和湯羹賞給相對親近的下人,她也用過幾次。有意思的是,每次用過,額娘便會有些莫名的腹痛。隻是和她一起的姐妹並沒有這樣的感覺,她便一直以為隻是自己太過敏感。
此時的她,看著滿王府的白色和雪片一般的紙錢,她隻盼著雍親王府在辦完喪事後,能趕緊結了工錢把她們遣散。
然而掌管府中事務的側福晉,卻隻笑著說她們服侍得好,待喪事後會多封些賞銀給她們。
那一刻,月常在的額娘便明白了,少則一日,多則三五日,她便再也走不出這雍親王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