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風蕭蕭熱血赴沙場(上)
絳珠重生,玩轉四爺後宮 作者:養豬的貓貓大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說什麽!”黛玉差點沒有抓穩手中的茶盞,可還是被茶水燙到了。此時的她顧不上許多,隻急急從書桌後麵繞到前方,“淩壑……他不是隻是跟著王爺出門嗎?怎麽就上了戰場了?”
紫鵑從懷裏掏出手帕,捂住黛玉已經被燙出紅印的手背:“是啊,赤鳶,你倒說得清楚些。準噶爾那邊怎麽會突然打起來,安少爺又怎麽會上了戰場了呢?”
赤鳶著急地跺跺腳,語速極快地說道:“本來王爺去的時候一切都好,也沒聽說要打仗的消息。可是誰知道那準噶爾不知怎的突然反悔,不承認之前和談時答應過的條件,甚至還要求更多的糧食和馬匹。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嘛!得虧此次王爺本就隻是跟在隊伍裏出巡,並沒有暴露身份。所以在準噶爾意圖不軌時很快就脫了身,並派人快馬加鞭把消息傳了回來,現下朝廷已經調了大軍前去壓陣了。其實王爺原本坐鎮後方即可,可因為事發突然,他必須要陣前鼓舞軍心。而少爺作為王爺身邊的侍衛,自然也要跟著一起上戰場。”
黛玉聽得心如刀絞,眼淚汪汪,在紫鵑的攙扶下才勉強站住:“這可如何是好?淩壑他還這樣小,從未上過戰場。刀劍無眼,若是傷了可怎麽好?”
赤鳶連忙安慰道:“姑娘放心吧,少爺這幾年在王爺身邊,早就練得一身的好武藝。且少爺最主要任務的是保護王爺,自然是時時跟在王爺身邊。且王爺對少爺也很器重,不會讓他輕易冒險的。”
紫鵑也出聲附和道:“是啊,姑娘莫要擔心。赤鳶不是說了,王爺是因為事發突然才前往陣前。相信很快就可以坐鎮後方或者回朝了,等王爺凱旋之時,少爺自然也會跟著回來的。且少爺本就有遠大誌向,小時候就盼望著能夠征戰沙場,如今能上戰場走一遭,也算是得償所願不是嗎?”
聽到兩人如此說,黛玉才稍稍放下了心,但還是忍不住歎口氣,慢慢地踱步到了窗前坐下。她抬頭透過玻璃向窗外看去,隻見澄澈的天空一碧如洗,隻有幾縷極為淺淡如煙霧的雲朵,自由自在地隨風飄蕩著,沒有絲毫憂慮和煩惱。
黛玉就這麽坐著愣了一會神,便回過頭來,對身邊的赤鳶說道:“赤鳶,後天就是除夕了,按照慣例,宮中會給誥命夫人發放節禮。如今出了打仗這樣的大事,想瞞著母親怕是不可能。她今年本就一個人在京中過年,心裏肯定不好受。你去幫本宮找一下端貴妃娘娘,請她幫忙安排一下,讓你那天拿著永壽宮的腰牌,跟著內務府的人一起出宮一趟。麻煩你了,本宮實在有些放心不下。”
“小主,您放心,你交代的事情奴婢一定辦好。”
-----------------------------
“淩壑,看你今日從前線回來,便一直沒有說話,悶頭進帳待了許久,連午膳都沒用。可是出來太久,想家了?”
一席冷風從掀開的帳簾卷了進來,帶著冰雪和風沙交錯在一起的味道,粗糲得讓人臉上肺裏都磨得生疼。弘曆一身藏青色棉袍,低著頭走進了帳內。
帳中一襲黑衣原本把雙臂枕在頭下,躺下看著帳頂發呆的少年,一骨碌掀開了身上蓋著的灰褐色毛皮毯,起身行禮:“給王爺請安。”
“你我之間,又沒有旁人在場,何需如此見外。”弘曆把他扶起了身,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感受著手底下結實的觸感,再看著他被邊關的風吹出了淩厲的眉眼,弘曆想起當年他們初次見麵時的場景,竟一時覺得有些恍惚,“時間過得可真是快啊!想當初我們第一次相見的時候,你還是個孩子呢!可那時候的你,明明都還不到馬背高,卻敢去拉那馬的韁繩。如今被邊關的風吹了幾個月,都快和我差不多高了。”
“家母和長姐從小便教導屬下,禮不可廢。”安淩壑恭敬地說道,“能夠跟隨王爺左右,是屬下的榮幸。”
“你年紀尚小,本不該讓你隨本王一同上戰場。但這些日子來,你卻一直跟著本王東奔西走,著實辛苦了。你還未回答本王的問題,可是想家了,還是有什麽其餘的心事?”
安淩壑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自己的頭:“出來幾個月,確實是想家了。母親肯定也會知道屬下上戰場的消息,雖說京中還有姐姐照顧著家裏,可還不知道會怎麽擔心。之前小的時候,總向往著能在戰場之上拋頭顱、灑熱血,若是有一天馬革裹屍,也是不枉生為男兒來到這世上一遭。可如今真的到了這陣前,雖說大部分情況隻是兩軍對峙並未真正開戰,偶爾想起來也還是有些後怕。倒不是怕死,而是怕家中年邁的母親難過。過去屬下不覺得,如今卻是真的懂得了何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隻是不知道屬下寄回去的家書,母親有沒有收到。”
“有時候我真羨慕你,家中還有母親可以牽掛。可我也了解你的心,哪怕本王自小長在宮中,雖沒有親身經曆,但也是看多了這些戰場廝殺之事,心中偶爾也會膽寒。但是若是我們這些男兒不拚命,受傷的就是咱們的父母妻兒。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弘曆尋了椅子坐下,拎過小吊爐上的熱水,徑直倒了兩杯,又從隨身的荷包裏拈了一撮茶葉末扔到了杯子裏,“隻是淩壑,咱倆處了這麽多年,若你說隻是因為思念母親,便能讓你難過得連午膳都吃不下,難道本王在你心中,便是這麽好糊弄的角色?”
淩壑渾身一抖:“王爺,屬下沒有這個意思……”
“說吧,咱倆兄弟,本王恕你無罪。”
淩壑咬了咬嘴唇,長長地歎了口氣:“既如此,屬下也不瞞王爺了。屬下今天會如此,其實是因為……一個姑娘。”
紫鵑從懷裏掏出手帕,捂住黛玉已經被燙出紅印的手背:“是啊,赤鳶,你倒說得清楚些。準噶爾那邊怎麽會突然打起來,安少爺又怎麽會上了戰場了呢?”
赤鳶著急地跺跺腳,語速極快地說道:“本來王爺去的時候一切都好,也沒聽說要打仗的消息。可是誰知道那準噶爾不知怎的突然反悔,不承認之前和談時答應過的條件,甚至還要求更多的糧食和馬匹。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嘛!得虧此次王爺本就隻是跟在隊伍裏出巡,並沒有暴露身份。所以在準噶爾意圖不軌時很快就脫了身,並派人快馬加鞭把消息傳了回來,現下朝廷已經調了大軍前去壓陣了。其實王爺原本坐鎮後方即可,可因為事發突然,他必須要陣前鼓舞軍心。而少爺作為王爺身邊的侍衛,自然也要跟著一起上戰場。”
黛玉聽得心如刀絞,眼淚汪汪,在紫鵑的攙扶下才勉強站住:“這可如何是好?淩壑他還這樣小,從未上過戰場。刀劍無眼,若是傷了可怎麽好?”
赤鳶連忙安慰道:“姑娘放心吧,少爺這幾年在王爺身邊,早就練得一身的好武藝。且少爺最主要任務的是保護王爺,自然是時時跟在王爺身邊。且王爺對少爺也很器重,不會讓他輕易冒險的。”
紫鵑也出聲附和道:“是啊,姑娘莫要擔心。赤鳶不是說了,王爺是因為事發突然才前往陣前。相信很快就可以坐鎮後方或者回朝了,等王爺凱旋之時,少爺自然也會跟著回來的。且少爺本就有遠大誌向,小時候就盼望著能夠征戰沙場,如今能上戰場走一遭,也算是得償所願不是嗎?”
聽到兩人如此說,黛玉才稍稍放下了心,但還是忍不住歎口氣,慢慢地踱步到了窗前坐下。她抬頭透過玻璃向窗外看去,隻見澄澈的天空一碧如洗,隻有幾縷極為淺淡如煙霧的雲朵,自由自在地隨風飄蕩著,沒有絲毫憂慮和煩惱。
黛玉就這麽坐著愣了一會神,便回過頭來,對身邊的赤鳶說道:“赤鳶,後天就是除夕了,按照慣例,宮中會給誥命夫人發放節禮。如今出了打仗這樣的大事,想瞞著母親怕是不可能。她今年本就一個人在京中過年,心裏肯定不好受。你去幫本宮找一下端貴妃娘娘,請她幫忙安排一下,讓你那天拿著永壽宮的腰牌,跟著內務府的人一起出宮一趟。麻煩你了,本宮實在有些放心不下。”
“小主,您放心,你交代的事情奴婢一定辦好。”
-----------------------------
“淩壑,看你今日從前線回來,便一直沒有說話,悶頭進帳待了許久,連午膳都沒用。可是出來太久,想家了?”
一席冷風從掀開的帳簾卷了進來,帶著冰雪和風沙交錯在一起的味道,粗糲得讓人臉上肺裏都磨得生疼。弘曆一身藏青色棉袍,低著頭走進了帳內。
帳中一襲黑衣原本把雙臂枕在頭下,躺下看著帳頂發呆的少年,一骨碌掀開了身上蓋著的灰褐色毛皮毯,起身行禮:“給王爺請安。”
“你我之間,又沒有旁人在場,何需如此見外。”弘曆把他扶起了身,又拍了拍他的肩膀。感受著手底下結實的觸感,再看著他被邊關的風吹出了淩厲的眉眼,弘曆想起當年他們初次見麵時的場景,竟一時覺得有些恍惚,“時間過得可真是快啊!想當初我們第一次相見的時候,你還是個孩子呢!可那時候的你,明明都還不到馬背高,卻敢去拉那馬的韁繩。如今被邊關的風吹了幾個月,都快和我差不多高了。”
“家母和長姐從小便教導屬下,禮不可廢。”安淩壑恭敬地說道,“能夠跟隨王爺左右,是屬下的榮幸。”
“你年紀尚小,本不該讓你隨本王一同上戰場。但這些日子來,你卻一直跟著本王東奔西走,著實辛苦了。你還未回答本王的問題,可是想家了,還是有什麽其餘的心事?”
安淩壑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自己的頭:“出來幾個月,確實是想家了。母親肯定也會知道屬下上戰場的消息,雖說京中還有姐姐照顧著家裏,可還不知道會怎麽擔心。之前小的時候,總向往著能在戰場之上拋頭顱、灑熱血,若是有一天馬革裹屍,也是不枉生為男兒來到這世上一遭。可如今真的到了這陣前,雖說大部分情況隻是兩軍對峙並未真正開戰,偶爾想起來也還是有些後怕。倒不是怕死,而是怕家中年邁的母親難過。過去屬下不覺得,如今卻是真的懂得了何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隻是不知道屬下寄回去的家書,母親有沒有收到。”
“有時候我真羨慕你,家中還有母親可以牽掛。可我也了解你的心,哪怕本王自小長在宮中,雖沒有親身經曆,但也是看多了這些戰場廝殺之事,心中偶爾也會膽寒。但是若是我們這些男兒不拚命,受傷的就是咱們的父母妻兒。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弘曆尋了椅子坐下,拎過小吊爐上的熱水,徑直倒了兩杯,又從隨身的荷包裏拈了一撮茶葉末扔到了杯子裏,“隻是淩壑,咱倆處了這麽多年,若你說隻是因為思念母親,便能讓你難過得連午膳都吃不下,難道本王在你心中,便是這麽好糊弄的角色?”
淩壑渾身一抖:“王爺,屬下沒有這個意思……”
“說吧,咱倆兄弟,本王恕你無罪。”
淩壑咬了咬嘴唇,長長地歎了口氣:“既如此,屬下也不瞞王爺了。屬下今天會如此,其實是因為……一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