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裏頭除去已經自願出宮,自行嫁娶的妃嬪以外,餘下的妃嬪都在這處了,下至答應上至妃位。
所有人都來的非常的早,主坐的太後年歲大了,示以便還在歇著,可是底下的人已經忍不住開始交頭接耳起來了。
他們來的早,並非是因為重視,恰恰相反,他們是想看熱鬧呢。
畢竟這幾個月誰人不知佟妃娘娘憋了一肚子的氣,前幾日大家夥都有晉升氛圍,唯獨漏有下了佟妃和德嬪。
往前宮裏頭出不去,他們可是聽說了的。佟妃娘娘派了不少人出宮去,她要給人一個教訓,奈何都被萬歲爺擋住了。
而德嬪向來是個笑麵虎,對待高分位的妃子和萬歲爺還好,對於他們這底下的人,那可真是要了命了。
要他們來說呀,這裏頭最著急的人,怕不是童妃娘娘,而是烏雅氏呢。
佟妃娘娘再怎麽說也是萬歲爺的表妹,就算沒了恩寵,這後頭的家族還在呢。
烏雅氏出身也不是什麽體麵的,靠著皇上的寵愛才有了今日,若非沒有那位宸貴妃的出現,隻怕這位德嬪娘娘現在也應該是四妃之一了吧?
先前還有人沒有反應過來,如今誰還能不曉得呢?
生了幾個的郭洛羅氏由嬪位晉升為妃位,協力管理六宮的事務。
而這德嬪什麽都沒撈著,如今又失了恩寵,隻怕不知道想出了什麽歪招呢。
德嬪如今又有了孩子,昔日的寵妃對上新晉的寵妃,那可有的看頭了。
對於這即將到來的一場大戲,後宮中人滿是期待,畢竟宮廷生活實在是無趣,若有這麽長樂子,看誰不樂意見呢?
烏雅氏垂著眸,在掃過一眼胤禛以後,她又掛上了那副叫宜妃覺得分外刺眼的笑容,沒有別的原因,怡菲隻是單純覺得這人太假罷了。
況且她先前就與烏雅氏不對付,見著她倒黴,暢快著呢。
宜妃這副爽快的性子,有人喜歡自然就有人厭惡啊,烏雅氏很不巧她是後者。
兩位前寵妃自然就在後宮裏頭掐起來了。
後來,因著迎春的出現,郭若羅氏覺得挺沒意思的,而烏雅氏則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對付迎春身上。
迎春可不知道那麽多彎彎繞繞的,就和他一同進來的司棋都比迎春知道的多些。
這些都是司棋和柳葉特意去打聽過的。
柳葉是先前就知道宮裏頭的一些消息,隻是出宮幾個月,倒是對於一些消息知道的不那麽清楚了。
她在宮裏頭本來就有好友,有一些消息也是上頭主子所不知道的,他們下麵的人閑聊時說起的。
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畢竟太過重要的是,若是他們嘴巴不嚴,早就沒有命在了。
各宮的情況還是能了解到一些的。
迎春和康熙午睡的時候,幾人便特地打聽了這些消息,打算到時候說給迎春聽。
隻是他們未曾意料到,今日娘娘一點兒時間都沒有,萬歲爺盡數跟在旁邊,他們倒是不好,當著萬歲爺的麵說起這些事來。
所以說沒有自己的宮殿,也就這麽點不好,所有事情都是在萬歲爺眼皮子底下的。
他們的主子是迎春,自然不想叫迎春,處於被動的地步。
原本,司棋還覺得今日下午的事並不是什麽大事,直到說是要麵見所有娘娘,這才心中知曉了嚴重性。
用柳葉的話來說,娘娘昨日的風光和萬歲爺的行徑,怕是已經招來了不少人的記恨。
若是行之踏錯,搞不好,還會與多少人惡交?
宮裏頭最有用的就是萬歲爺的寵愛,沒有萬歲爺的寵愛,什麽都不是。
當然,萬歲爺隻有一個,他也不能人人都寵愛,那麽這個時候,抱團就是在後宮中最好的生存手段。
低份位的依附於高份位的,高分位的拚命增加手中的籌碼,以此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而他們娘娘如今能做的卻隻有第一條路,就是守住萬歲爺的寵愛。
不然,賈府並不靠譜,娘娘也不可能去依附其他的妃嬪。
迎春有過憂慮,但是她的憂慮已經被康熙驅散了,此刻正看著宮中的美景,正值炎炎夏日,今年的康熙因為迎春的原因並未前往避暑山莊。
宮中炎熱,又悶得慌,還好迎春並不懼怕熱意,反倒因為身子虛弱,倒像是一塊涼玉,叫康熙抱在懷中隻覺得舒爽。
走了這麽久,太後宮殿終於到了,而此刻,眾嬪妃已然噤聲。
隻因太後坐在上首,所有人都在等著今日主角的出現,直到外頭的太監傳喚聲傳來。
“皇上駕到,宸貴妃駕到。”
太監的聲音又尖又響,能將聲響透到屋子裏頭,叫屋子裏頭的人都知曉。
然而,迎春卻有些不太適應。
往常賈府裏頭無人在意的透明木頭人二小姐轉換為宸貴妃,這其中的變化實在是,有些大的。
在宮外,這種感覺或許還沒有那麽明顯,可是到了宮裏,隻覺得人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叫迎春從人人輕視到人人人尊崇,這叫迎春,如何適應?
康熙對此倒是習以為常,揮了揮手,連話都未曾說,是以底下的人起來。
進來屋子裏頭妃嬪倒是不用跪拜,隻需向康熙行禮。
“見過皇上,貴妃娘娘。”
迎春一慌張就容易呆愣愣的,與尋常無異,臉上少有表情。
,往常府裏頭的人,隻覺得她是個木頭,這下迎春卻察覺出她這個木頭的好處來了。
迎著規矩迎春,先是向太後行禮,隨後又向她敬了一盞茶。
太後對於這位皇帝的寵妃也隻聞名,不見其人,今日見到不由得在心下驚歎。
隻覺得她不如先帝的寵妃那般讓人厭惡,反倒惹人憐惜。
“聽聞你身子骨不大好,按一下,這有一塊暖玉,今日便賞給你了,望你調養好身子,以後為皇帝延綿子嗣。”
“臣妾謝過太後娘娘好意。”
“行了,哀家有些累了,你們年輕人,便留在一塊說說話。”
太後顯然對於後宮裏頭這些妃嬪之間的爭鬥並不感興趣,也顯然不覺得在皇帝跟前這位小姑娘會有旁人欺負了去。
太後的表現讓很大一部分人心下失望至極,還以為太後會對於這種女人萬分厭惡,畢竟太後娘娘自個就深受寵妃的苦。
如今都是輕拿輕放,這話說的也不對,連拿都沒曾拿起來過,看起來還對這位宸貴妃十分喜愛。
這邊叫有人按耐不住了。
所有人都來的非常的早,主坐的太後年歲大了,示以便還在歇著,可是底下的人已經忍不住開始交頭接耳起來了。
他們來的早,並非是因為重視,恰恰相反,他們是想看熱鬧呢。
畢竟這幾個月誰人不知佟妃娘娘憋了一肚子的氣,前幾日大家夥都有晉升氛圍,唯獨漏有下了佟妃和德嬪。
往前宮裏頭出不去,他們可是聽說了的。佟妃娘娘派了不少人出宮去,她要給人一個教訓,奈何都被萬歲爺擋住了。
而德嬪向來是個笑麵虎,對待高分位的妃子和萬歲爺還好,對於他們這底下的人,那可真是要了命了。
要他們來說呀,這裏頭最著急的人,怕不是童妃娘娘,而是烏雅氏呢。
佟妃娘娘再怎麽說也是萬歲爺的表妹,就算沒了恩寵,這後頭的家族還在呢。
烏雅氏出身也不是什麽體麵的,靠著皇上的寵愛才有了今日,若非沒有那位宸貴妃的出現,隻怕這位德嬪娘娘現在也應該是四妃之一了吧?
先前還有人沒有反應過來,如今誰還能不曉得呢?
生了幾個的郭洛羅氏由嬪位晉升為妃位,協力管理六宮的事務。
而這德嬪什麽都沒撈著,如今又失了恩寵,隻怕不知道想出了什麽歪招呢。
德嬪如今又有了孩子,昔日的寵妃對上新晉的寵妃,那可有的看頭了。
對於這即將到來的一場大戲,後宮中人滿是期待,畢竟宮廷生活實在是無趣,若有這麽長樂子,看誰不樂意見呢?
烏雅氏垂著眸,在掃過一眼胤禛以後,她又掛上了那副叫宜妃覺得分外刺眼的笑容,沒有別的原因,怡菲隻是單純覺得這人太假罷了。
況且她先前就與烏雅氏不對付,見著她倒黴,暢快著呢。
宜妃這副爽快的性子,有人喜歡自然就有人厭惡啊,烏雅氏很不巧她是後者。
兩位前寵妃自然就在後宮裏頭掐起來了。
後來,因著迎春的出現,郭若羅氏覺得挺沒意思的,而烏雅氏則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對付迎春身上。
迎春可不知道那麽多彎彎繞繞的,就和他一同進來的司棋都比迎春知道的多些。
這些都是司棋和柳葉特意去打聽過的。
柳葉是先前就知道宮裏頭的一些消息,隻是出宮幾個月,倒是對於一些消息知道的不那麽清楚了。
她在宮裏頭本來就有好友,有一些消息也是上頭主子所不知道的,他們下麵的人閑聊時說起的。
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畢竟太過重要的是,若是他們嘴巴不嚴,早就沒有命在了。
各宮的情況還是能了解到一些的。
迎春和康熙午睡的時候,幾人便特地打聽了這些消息,打算到時候說給迎春聽。
隻是他們未曾意料到,今日娘娘一點兒時間都沒有,萬歲爺盡數跟在旁邊,他們倒是不好,當著萬歲爺的麵說起這些事來。
所以說沒有自己的宮殿,也就這麽點不好,所有事情都是在萬歲爺眼皮子底下的。
他們的主子是迎春,自然不想叫迎春,處於被動的地步。
原本,司棋還覺得今日下午的事並不是什麽大事,直到說是要麵見所有娘娘,這才心中知曉了嚴重性。
用柳葉的話來說,娘娘昨日的風光和萬歲爺的行徑,怕是已經招來了不少人的記恨。
若是行之踏錯,搞不好,還會與多少人惡交?
宮裏頭最有用的就是萬歲爺的寵愛,沒有萬歲爺的寵愛,什麽都不是。
當然,萬歲爺隻有一個,他也不能人人都寵愛,那麽這個時候,抱團就是在後宮中最好的生存手段。
低份位的依附於高份位的,高分位的拚命增加手中的籌碼,以此來穩固自己的地位。
而他們娘娘如今能做的卻隻有第一條路,就是守住萬歲爺的寵愛。
不然,賈府並不靠譜,娘娘也不可能去依附其他的妃嬪。
迎春有過憂慮,但是她的憂慮已經被康熙驅散了,此刻正看著宮中的美景,正值炎炎夏日,今年的康熙因為迎春的原因並未前往避暑山莊。
宮中炎熱,又悶得慌,還好迎春並不懼怕熱意,反倒因為身子虛弱,倒像是一塊涼玉,叫康熙抱在懷中隻覺得舒爽。
走了這麽久,太後宮殿終於到了,而此刻,眾嬪妃已然噤聲。
隻因太後坐在上首,所有人都在等著今日主角的出現,直到外頭的太監傳喚聲傳來。
“皇上駕到,宸貴妃駕到。”
太監的聲音又尖又響,能將聲響透到屋子裏頭,叫屋子裏頭的人都知曉。
然而,迎春卻有些不太適應。
往常賈府裏頭無人在意的透明木頭人二小姐轉換為宸貴妃,這其中的變化實在是,有些大的。
在宮外,這種感覺或許還沒有那麽明顯,可是到了宮裏,隻覺得人被分成了三六九等。
叫迎春從人人輕視到人人人尊崇,這叫迎春,如何適應?
康熙對此倒是習以為常,揮了揮手,連話都未曾說,是以底下的人起來。
進來屋子裏頭妃嬪倒是不用跪拜,隻需向康熙行禮。
“見過皇上,貴妃娘娘。”
迎春一慌張就容易呆愣愣的,與尋常無異,臉上少有表情。
,往常府裏頭的人,隻覺得她是個木頭,這下迎春卻察覺出她這個木頭的好處來了。
迎著規矩迎春,先是向太後行禮,隨後又向她敬了一盞茶。
太後對於這位皇帝的寵妃也隻聞名,不見其人,今日見到不由得在心下驚歎。
隻覺得她不如先帝的寵妃那般讓人厭惡,反倒惹人憐惜。
“聽聞你身子骨不大好,按一下,這有一塊暖玉,今日便賞給你了,望你調養好身子,以後為皇帝延綿子嗣。”
“臣妾謝過太後娘娘好意。”
“行了,哀家有些累了,你們年輕人,便留在一塊說說話。”
太後顯然對於後宮裏頭這些妃嬪之間的爭鬥並不感興趣,也顯然不覺得在皇帝跟前這位小姑娘會有旁人欺負了去。
太後的表現讓很大一部分人心下失望至極,還以為太後會對於這種女人萬分厭惡,畢竟太後娘娘自個就深受寵妃的苦。
如今都是輕拿輕放,這話說的也不對,連拿都沒曾拿起來過,看起來還對這位宸貴妃十分喜愛。
這邊叫有人按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