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情之下,一把“大火”燒了蛇丘縣公府滿門,還連累了左右十三家有鄰。


    這可是捅了馬蜂窩!


    翌日的朝會上,那些無辜被連累的官員及其親朋,群情激憤,對這種無視國法,殺官報複之事,一口一個國法,一口一個刁民。紛紛進言,請皇帝將那六家人下獄,殺一儆百,明正典刑。


    清流們也覺得,這事有點過了,太平年景,清平盛世,這又殺又搶又奸的,成什麽體統,朝廷的臉麵也不好看啊!


    所以,不少人也讚同嚴懲!他們的理由很簡單,拿一次當百次,必須把這股風頭壓下去,否則隋末亂世,殺過造反的悲劇,還會重演。


    治書侍禦史-方乾,還出班進言,悲劇發生時,有人看到吳王及旅賁中郎將-秦懷玉在現場。


    他不敢直接彈劾東宮,索性就拐個彎兒,把李恪、秦懷玉抖落出來,指責他們有縱容之嫌疑。


    李世民麵無表情的瞧了方乾一眼,隨即又看向李恪。


    “吳王,你怎麽說?”


    怎麽說,我不說想,行麽!


    方乾這狗日的東西,攀上了太原王氏,就敢拿本王當軟柿子捏了,是吧!


    哼!瞪了方乾一眼,李恪起身,持笏到階下。


    “父皇,兒臣就是恰巧路過,僅此而已。”


    方乾近前一步:“吳王殿下,這也太恰巧了吧!”


    李恪直起腰來,扭頭看著方乾,冷冷一笑。


    “哎,就是這麽巧!怎麽,方禦史認為是本王指使百姓的不成?”


    “那你可真高看本王了,本王要有這樣的號召力,就先招呼你家了!”


    你!


    同樣是血口噴人,李恪倒是顯得更光明正大一些。


    懟完方乾,李恪向皇帝,向滿朝文武,說了說,他在坊間聽到了些什麽。


    六個苦主之家,都是永安六坊的商販之家。與諸位常去的酒樓,大館子不同,他們就是靠著做麵條、賣靴子、鞋墊,針頭線腦的小東西。


    販夫走卒,說的就是他們。


    李恪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起來,義正言辭的論了起來。


    販夫走卒,引車販漿,自古以來都是卑微而正常的職業。他說這話,不是為了保那六家的性命。


    這六家百姓被生活所迫,從鄉下來到長安,從事這樣一份卑微貧賤的活計,生活窘困,收入微薄。


    但他們始終善良純樸,無論這個世間怎樣傷害,他們也沒有偷盜沒有搶劫,沒有以傷害他人的方式生存。


    人活一世,親情是最大的羈絆,孩子就是全部的寄托,舐犢之情,人皆有之。


    那李恪就想問一問了,如果殿中的臣工,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如果活奔亂跳的兒女,被製成人蠟,將心比心,會不會比那六家苦主更加冷靜和忍耐?


    《莊子》說:販夫走卒,自古有之,有道之世,必以厚生為本,而止於貧賤。非貧不能安寧,非賤不能安身。


    那麽李恪不禁要問,我大唐的律法,我大唐的律法究竟是要使百姓更幸福還是要使他們更困苦?


    作為受天子委派,飼牧百姓的官員,我們使命是要使這個國家更和諧,還是要使它更比前隋時還要慘烈?


    是!李恪知道,在一個以民殺官的案件中,提到販夫走卒之事,未免有些詞不達意。


    可他就是想引述一個道理,在處理一個案件時,我們這些當權者,能不能先放下手中的律法,走出公廨,到階上去,去看一看百姓是怎麽生活的,聽一聽他們口中那帶著血色的聲音。


    “隋末,百姓為了爭先起兵造反,那就是隋朝的官吏,從沒有想過販夫走卒的出路在哪裏。”


    “如果,我們不吸取隋朝的教訓,是不是也要走隋朝的老路呢!”


    李恪的這一番論調,可是對了魏征的脾氣,老強種舉笏走了出來,附議吳王之言。


    立良法於天下者,則天下治。陛下常言:治國以嚴,待民以寬,勿蹈覆轍,就是這個道理。


    升鬥小民,為何敢殺官啊!百姓為何景從者多,那就是因為這個事,不對!


    李世民點點頭:“吳王、侍中之言,有些道理!”


    “太子,你怎麽看?“


    中階的李承乾淡淡一笑。


    “拱上為梁,拱下為柱,故力無窮!梁柱皆直,唯拱曲,曲直相間,故力無窮。”


    世家、百姓,都是大唐的梁、拱,曲直得到,則江山永固。


    律法冰冷,但人間有情。


    法外尚且還要兼顧人情,更何況如此人間慘劇。


    王汾之死,乃是死於天理,他全家罹難,也是取死有道。


    至於說,因此事受累的官宦之家,他就兩個字,活該!


    魏征、楊師道的府邸,也在其中,為何他們的府邸,沒有遭到襲擾,秋毫無犯呢?


    那是因為他們為官清正,做人和氣,鄰裏敬重。


    對這種官,李承乾就回敬一首打油詩: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都是從隋末亂世走過來的人,哪個不知道失去民心的後果有多可怕!


    請他們牢牢記住,老百姓是得罪不起的。迫民太甚,遭了報應,就該學會夾起尾巴做人。


    那些被連累的官員聽了太子這話,再看到皇帝麵色開始不善了,頓時是一副日了狗的表情。太子這太坑了,分明是變著花樣參他們呢!


    在李世民眼中,宦場沉浮,論的是人情世故!


    這大唐,是李家的社稷。而這些人,永遠都是個人、家族的利益第一。人與人的悲歡,不盡相同,很難共情吳王的話。


    高明說的對,幹沒幹過傷天害理的事,百姓心中自有一本帳!


    哼!冷冷一笑,李世民叫了孫伏伽一聲。


    又指著他們,告訴孫伏伽,百姓已經指路了,大理寺該幹活了!


    孫伏伽拱手應諾,大手一揮,殿門外便進來一隊金瓜武士,將那十三名官員全部拖走。


    但李世民卻很是不滿意,重重拍了一下禦案。


    “都是我社稷之臣,怎麽拖拽?“


    “架出去!“


    見到皇帝動了真火,也皆是語塞,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李世民拂袖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最強太子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叔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叔逸並收藏大唐之最強太子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