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和李恪去了禦史台,李愔便沒人管了,十五歲的他自認為是大人了,自然不願意跟弟弟妹妹們一起玩。
讀書,更別提了他,他一看到書,眼睛就冒金星,根本就不是那塊料!
逃課成了他的習慣,且屢教不改,李世民打了多少次,藤條斷了多少根,根本就不起作用,久而久之的便聽之任之了。
所以,一旦沒事了!他就帶著一堆宦官在宮裏逛,到處招災惹禍,所過之處雞飛狗跳!
但今天,李愔很安靜,他隻是坐在太液池旁發呆!
“殿下,要不咱們玩鬥雞,您不是最喜歡了麽!”
每次鬥雞,李愔還會唱市井的歌謠: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
為了顯示鬥雞也有鬥雞的妙景,他還是請太子給寫了一首詩:裂血失鳴聲,啄殷甚饑餒,對起何急驚,隨旋誠巧紿。請褚遂良來寫,裝裱好了,掛在殿中。
可今天,李愔卻怎麽也提不起精神來!
不為別的,因為他覺得沒意思!
大兄、三兄,就從來不玩這東西,他們每天忙的事,都是李愔想象不到的!
扔了一把魚食進去,李愔怏怏自語:“吃飽了睡,睡夠了吃,那本王跟老四有什麽區別!”
額!他這話,讓身邊的小太監們皆是無語,李愔這種生活,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這位小爺竟然還嫌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回頭看了一眼,見他們齊齊的退了一步,頭是能多低就多低。
李愔就知道,問了也是白問!
再回頭,見幾個宦官拿著刨子在敲冰麵,喂食更方便,而在冰縫中遊走的大肥魚,讓李愔的眼睛亮了!
.........
三天後,
李承乾正準備換衣服出宮,便見任城王-李道宗、刑部尚書-劉德威聯袂而來。
虛扶示意不必居禮,李承乾便好奇問他們,幹嘛來了!
聽了二人所言,李承乾頓感牙疼!
蜀王-李愔在渭河邊,雇了一些人開河,幾十張大網一起撈魚。撈出來了,便分發給了來看熱鬧的百姓。
此事一傳十,十傳百,現在渭河邊上,已經聚集了上千號人了,都是等蜀王殿下分魚的。
冬春交際,魚在河裏養了一冬,膘肥體壯,味道鮮美,自然是饕餮的好物。
李愔不吃獨食,分魚給百姓,也算是長進了!
但這家夥卻犯了一條忌諱,那就是河中的鯉魚不能吃。
鯉通李,因為唐朝的皇帝姓李啊,鯉魚中“鯉”和皇族姓氏同音,如果吃掉了,那不意味著唐王朝要完蛋嗎?
朝廷曾頒布詔令,規定臣民如果抓到鯉魚後,必須放回水裏。如果販賣或者吃掉,就要重打六十大板。
重打六十大板已經算比較重的刑罰了,對於一些身體虛弱的人來說,如果挨了六十大板,就可能會喪命。
當然,雖然有這條律法,但這種事一直都是民不舉、官不究。與餓死人相比,吃點鯉魚算什麽。
李愔這小子,見百姓不敢吃鯉魚,於是在河邊架起火堆,親自上手烤鯉魚,帶著侍衛們一起吃。
這一“背棄祖宗”的行徑,引起了禦史大夫蕭瑀的注意,他已經帶著禦史,去抓李愔的現行了。
他二人來東宮前,已經派人去吳王府了,照會李恪了。
“蕭瑀要幹嘛?”
這,他們就不知道了!
他們知道的是,蕭瑀是個倔老頭,而李愔是個混蛋。
兩個都是愛鑽牛角尖的,他倆要是碰到一起,可真容易掐起來。
親王與國公,要是在渭河邊上打起來,那可真就是朝廷的醜聞了!
李承乾癟了癟嘴,沒有表態,隻是對張思政吩咐了一聲:更衣、備車!
.........
稍時,渭水河畔。
李恪策馬來到了渭河邊,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人山人海。
李恪和柴哲威,很艱難的擠了進去。然後,便看到他最不願意看到的一麵。
李愔拎著馬鞭,正在問候蕭瑀的祖宗十八代!
“姓蕭的,你別以為一把胡子了,六爺就怕了你!”
“惹毛了你家六爺,拔光你的胡子,再去燒了你家,信不信!”
蕭瑀出身皇族,隋唐兩朝都是天子重臣,就算是李愔的祖父-李淵跟他說話也是客客氣氣的,什麽時候被人如此辱罵過。
吹胡子瞪眼半天,才憋出來一句:有辱斯文!
然後,人就暈倒了!
當朝三公,皇室姻親,蘭陵蕭氏的族長,被不成器的皇子,氣暈了過去。
還有這麽多禦史、百姓看了真,李恪已經能想象到明日的朝會,會有多少人對李愔口誅筆伐了!
再加上父皇,向來不喜六弟,此事傳到洛陽,他可是要倒黴的!
而向來能言善辯的蕭瑀,竟然被老六辯暈了,怎麽看都特麽像是個圈套!
李恪明白了,這是專門衝他來的,不敢弄他,學會迂回了,挑本王的兄弟下手,是吧!
與柴哲威對視一眼,李恪徑直走了過去。
禦史們看到李恪來了,也是跑了過來,聲淚俱下的向李恪闡述,六皇子是如何侮辱當朝重臣的。
宋國公不堪其辱,已經暈厥了!
“那送醫館啊!你們在這跟本王哭什麽?”
“難道說,評理比宋公的命都重要!”
額!
李恪上來就把路堵死了。他不為弟弟辯解,也不說誰對誰錯,就是讓救人。
道理是沒錯的,可這跟他們提前預想的不一樣啊!
這!禦史們遲疑了!
他們遲疑了不要緊,蕭瑀遭罪了,李恪摁住了他的人中,而且是狠狠的摁,摁得蕭瑀不得不睜開眼睛。
顧不得人中傳來的劇痛,蕭瑀一把拉住了李恪的袖子,死死抓住不放。
“吳王殿下,你可得為老臣做主啊!”
“蜀王,辱老臣太甚,老臣,老臣!”
看到蕭瑀那委屈的模樣,李恪更確認了,這老東西在演戲。
平常他看到本王,高傲的恨不得把胡子甩到天上去,什麽時候拿正眼瞧過本王。
“宋公,你是兩朝元老,資深望眾的老臣。”
“咱們在這辯,是不是有些失體統!”
.........
讀書,更別提了他,他一看到書,眼睛就冒金星,根本就不是那塊料!
逃課成了他的習慣,且屢教不改,李世民打了多少次,藤條斷了多少根,根本就不起作用,久而久之的便聽之任之了。
所以,一旦沒事了!他就帶著一堆宦官在宮裏逛,到處招災惹禍,所過之處雞飛狗跳!
但今天,李愔很安靜,他隻是坐在太液池旁發呆!
“殿下,要不咱們玩鬥雞,您不是最喜歡了麽!”
每次鬥雞,李愔還會唱市井的歌謠: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馬勝讀書。賈家小兒年十三,富貴榮華代不如。
為了顯示鬥雞也有鬥雞的妙景,他還是請太子給寫了一首詩:裂血失鳴聲,啄殷甚饑餒,對起何急驚,隨旋誠巧紿。請褚遂良來寫,裝裱好了,掛在殿中。
可今天,李愔卻怎麽也提不起精神來!
不為別的,因為他覺得沒意思!
大兄、三兄,就從來不玩這東西,他們每天忙的事,都是李愔想象不到的!
扔了一把魚食進去,李愔怏怏自語:“吃飽了睡,睡夠了吃,那本王跟老四有什麽區別!”
額!他這話,讓身邊的小太監們皆是無語,李愔這種生活,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這位小爺竟然還嫌棄。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回頭看了一眼,見他們齊齊的退了一步,頭是能多低就多低。
李愔就知道,問了也是白問!
再回頭,見幾個宦官拿著刨子在敲冰麵,喂食更方便,而在冰縫中遊走的大肥魚,讓李愔的眼睛亮了!
.........
三天後,
李承乾正準備換衣服出宮,便見任城王-李道宗、刑部尚書-劉德威聯袂而來。
虛扶示意不必居禮,李承乾便好奇問他們,幹嘛來了!
聽了二人所言,李承乾頓感牙疼!
蜀王-李愔在渭河邊,雇了一些人開河,幾十張大網一起撈魚。撈出來了,便分發給了來看熱鬧的百姓。
此事一傳十,十傳百,現在渭河邊上,已經聚集了上千號人了,都是等蜀王殿下分魚的。
冬春交際,魚在河裏養了一冬,膘肥體壯,味道鮮美,自然是饕餮的好物。
李愔不吃獨食,分魚給百姓,也算是長進了!
但這家夥卻犯了一條忌諱,那就是河中的鯉魚不能吃。
鯉通李,因為唐朝的皇帝姓李啊,鯉魚中“鯉”和皇族姓氏同音,如果吃掉了,那不意味著唐王朝要完蛋嗎?
朝廷曾頒布詔令,規定臣民如果抓到鯉魚後,必須放回水裏。如果販賣或者吃掉,就要重打六十大板。
重打六十大板已經算比較重的刑罰了,對於一些身體虛弱的人來說,如果挨了六十大板,就可能會喪命。
當然,雖然有這條律法,但這種事一直都是民不舉、官不究。與餓死人相比,吃點鯉魚算什麽。
李愔這小子,見百姓不敢吃鯉魚,於是在河邊架起火堆,親自上手烤鯉魚,帶著侍衛們一起吃。
這一“背棄祖宗”的行徑,引起了禦史大夫蕭瑀的注意,他已經帶著禦史,去抓李愔的現行了。
他二人來東宮前,已經派人去吳王府了,照會李恪了。
“蕭瑀要幹嘛?”
這,他們就不知道了!
他們知道的是,蕭瑀是個倔老頭,而李愔是個混蛋。
兩個都是愛鑽牛角尖的,他倆要是碰到一起,可真容易掐起來。
親王與國公,要是在渭河邊上打起來,那可真就是朝廷的醜聞了!
李承乾癟了癟嘴,沒有表態,隻是對張思政吩咐了一聲:更衣、備車!
.........
稍時,渭水河畔。
李恪策馬來到了渭河邊,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人山人海。
李恪和柴哲威,很艱難的擠了進去。然後,便看到他最不願意看到的一麵。
李愔拎著馬鞭,正在問候蕭瑀的祖宗十八代!
“姓蕭的,你別以為一把胡子了,六爺就怕了你!”
“惹毛了你家六爺,拔光你的胡子,再去燒了你家,信不信!”
蕭瑀出身皇族,隋唐兩朝都是天子重臣,就算是李愔的祖父-李淵跟他說話也是客客氣氣的,什麽時候被人如此辱罵過。
吹胡子瞪眼半天,才憋出來一句:有辱斯文!
然後,人就暈倒了!
當朝三公,皇室姻親,蘭陵蕭氏的族長,被不成器的皇子,氣暈了過去。
還有這麽多禦史、百姓看了真,李恪已經能想象到明日的朝會,會有多少人對李愔口誅筆伐了!
再加上父皇,向來不喜六弟,此事傳到洛陽,他可是要倒黴的!
而向來能言善辯的蕭瑀,竟然被老六辯暈了,怎麽看都特麽像是個圈套!
李恪明白了,這是專門衝他來的,不敢弄他,學會迂回了,挑本王的兄弟下手,是吧!
與柴哲威對視一眼,李恪徑直走了過去。
禦史們看到李恪來了,也是跑了過來,聲淚俱下的向李恪闡述,六皇子是如何侮辱當朝重臣的。
宋國公不堪其辱,已經暈厥了!
“那送醫館啊!你們在這跟本王哭什麽?”
“難道說,評理比宋公的命都重要!”
額!
李恪上來就把路堵死了。他不為弟弟辯解,也不說誰對誰錯,就是讓救人。
道理是沒錯的,可這跟他們提前預想的不一樣啊!
這!禦史們遲疑了!
他們遲疑了不要緊,蕭瑀遭罪了,李恪摁住了他的人中,而且是狠狠的摁,摁得蕭瑀不得不睜開眼睛。
顧不得人中傳來的劇痛,蕭瑀一把拉住了李恪的袖子,死死抓住不放。
“吳王殿下,你可得為老臣做主啊!”
“蜀王,辱老臣太甚,老臣,老臣!”
看到蕭瑀那委屈的模樣,李恪更確認了,這老東西在演戲。
平常他看到本王,高傲的恨不得把胡子甩到天上去,什麽時候拿正眼瞧過本王。
“宋公,你是兩朝元老,資深望眾的老臣。”
“咱們在這辯,是不是有些失體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