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鍋,一般來說,是無辜者的專用名詞。是指他們沒幹過某些事,但卻被人強加在身上的。
這一類人,往往是沒有動機,也沒有損失或受益,莫名奇妙的背上了這個鍋。
但竇奉節不一樣,他有理由,也有這個能力。
而永嘉公主之死,讓皇帝徹底相信了,是竇奉節做的,是不信任他這個表兄的行為,因此李世民非常的惱火。
李承乾呢,也是讓獨孤謀,在刑部大牢,開了一個牢房,叔侄兩個相對而坐,喝喝酒,聊聊天。
“太子殿下,你是來送臣的,是嗎?”
“臣就知道,陛下肯定向著自己的妹妹。”
“沒事的,讓臣怎麽死?是砍頭,還是鴆酒,臣都受著。”
竇奉節很坦然,不過想想也是,作為沙場出來的好漢子,真男人,還真得像竇奉節這樣。
前一次,李承乾沒有救他,是因為事發突然,他自己也自顧不暇。
但一次,不一樣,他有的是精力救他。
“表叔,你跟孤說句實話,是不是你讓竇琮做的?”
竇奉節搖了搖頭,他是個戰士,如果要做,便隻有用自己的刀說話,不會幹這麽沒品的事。
嗯,“好吧,孤相信你!”
“為什麽?”,竇奉節很奇怪,連皇帝都不信他,太子怎麽會相信呢?
這一點,李承乾覺得很好解釋,就是因為他們是姻親。竇奉節的姑母,是李承乾的親祖母,他不相信自己表叔相信誰?
但他要一件信物,一件可以讓竇琮無條件相信的信物。他要知道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而且,竇奉節不必擔心被人害了,莫名其妙的死在刑部大獄中。
他已經跟刑部尚書-劉德威打好了招呼,這段日子,由刑部右侍郎-獨孤謀,親自坐鎮刑部大牢。
這周圍的牢房也會被清空,竇奉節的一應吃穿用度,全部由獨孤謀負責。如果,他吃死了,那隻能證明獨孤謀也死了。
竇奉節點了點頭,從腰間解下一塊月牙玉佩,這東西是父親留給他的,與叔父腰間的是一對。
太子拿著這塊玉佩去,叔父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全力配合太子。
.........
竇琮這個人,那可是老流氓,前隋的時候,便因殺人亡命天下,後來逃到了太原,被先帝收留。
太原起兵時,便跟著李世民征戰,從平西河,破霍邑,封扶風郡公。後與劉文靜擊屈突通於潼關,又進兵下陝縣,拔太原倉。
武德初,為右屯衛大將軍,受命留陝護餉道。東都平,檢校晉州都督。複從擊劉黑闥,以功封譙國公,後又轉涼國公。
他這個人,有的特點,那就是脾氣直,炮仗脾氣,一點就著。也因為這個,與很多同僚都處不好。所以貞觀以後,便也不擔任什麽實際的差事,閑賦在家。
但他畢竟先帝的內弟,是唐軍的元老功臣,一般人還真不敢招惹。
李承乾到府的時候,他正召集府中的家將,準備去楊師道的府上,討一個說法。
幸好,被李承乾攔下了,否則,他很容易被扣一頂,京畿動兵,形同謀反的帽子。
“我說,涼國公,你這點嘍嘍能幹嘛啊!”
“就算孤讓你去,你就能說清楚了,孤告訴你隻能讓陛下越來越生氣,事情越描越黑!”
見到太子動了火,竇琮也是擺了擺手,揮退了家將們,然後把李承乾請進去喝茶。
這茶剛端起來,竇琮就發了牢騷,他哥竇軌在太原起兵後,當即便招攬了一千餘人,前往長春宮迎見並歸附先帝。
先帝賞賜給他良馬十匹,並派他率軍略地於渭南。竇軌先攻下永豐倉,又收聚兵卒五千人。隨後在攻取長安時,又立下大功,因功受封讚皇縣公,官拜大丞相谘議參軍。
再往後,他們兄弟子侄跟著陛下,戰薛舉、敗稽胡、戰王世充、戰功還少嗎?血少流了?竇家的人少死了?
武德五年,吐穀渾進犯岷州,擊敗了時任岷州總管李長卿,是他兄長竇軌和渭州刺史且洛生率軍救援,保住了西境。
武德七年,始州僚人發動叛亂,竇軌和竇奉節奉命率軍討伐,難道沒打勝?
別人顯貴之後,都是嬌妻美妾,享受無窮,可他兄長竇軌顯貴之後,卻治軍更加嚴酷,也能自身勤苦,每逢臨敵出戰,經常十幾天身不解甲,因此由此蜀中盜賊全都平定,這功勞還小嗎?
玄武門事變時,竇軌在蜀中,當時,蜀中的大員韋雲起的弟弟韋慶儉以及宗族多數是李建成一黨,他們意欲在蜀中作亂,還是竇軌父子拿下了他們,為陛下保住了蜀中。
現在,竇軌死了,他的功勞便不作數了嗎?
“孤沒說不作數,如果真是不作數,你覺得孤今天還會來嗎?”
“玉佩,你也看了,是竇奉節給孤的,他的話,你總該信吧!”
“老實說,那個收買永嘉公主身邊宮人下毒的竇福,是不是你府中的人?”
刑部的人,拿著獨孤謀簽發的派票,在竇軌眼中,那就是一張廢紙。二話不說,就把人哄了出去。
還說,朝廷有製,查抄三品以上官員的府邸,要有陛下的聖旨。
刑部的人沒辦法,隻能灰溜溜回去。
行了,刑部的人要不到,那李承乾親自來要,總要給吧!
“殿下,老臣跟你說話,臣的府中根本就沒這個人,臣還問了幾個兄弟子侄家,他們家裏也沒有!”
沒有?
“你確定?”
“老臣拿自個的腦袋保證。您要是不信,便讓帶來的侍衛搜,如果找到了,老臣認謀反,怎麽樣?”
話說到這份上了,李承乾也沒理由不信,畢竟沒人敢拿自己的九族發誓。
那永嘉公主的宮人,為什麽一口咬定,那個竇福,是涼國公府上的呢?
這特麽的,有事啊!
李承乾壓著心中的疑惑,又了解一下近幾日竇家的動態,便匆匆的上車,趕往了刑部。
可到了刑部,便見左侍郎-裴躬,急吼吼的趕到正堂,向劉德威稟告:那個環兒,死了!
........
這一類人,往往是沒有動機,也沒有損失或受益,莫名奇妙的背上了這個鍋。
但竇奉節不一樣,他有理由,也有這個能力。
而永嘉公主之死,讓皇帝徹底相信了,是竇奉節做的,是不信任他這個表兄的行為,因此李世民非常的惱火。
李承乾呢,也是讓獨孤謀,在刑部大牢,開了一個牢房,叔侄兩個相對而坐,喝喝酒,聊聊天。
“太子殿下,你是來送臣的,是嗎?”
“臣就知道,陛下肯定向著自己的妹妹。”
“沒事的,讓臣怎麽死?是砍頭,還是鴆酒,臣都受著。”
竇奉節很坦然,不過想想也是,作為沙場出來的好漢子,真男人,還真得像竇奉節這樣。
前一次,李承乾沒有救他,是因為事發突然,他自己也自顧不暇。
但一次,不一樣,他有的是精力救他。
“表叔,你跟孤說句實話,是不是你讓竇琮做的?”
竇奉節搖了搖頭,他是個戰士,如果要做,便隻有用自己的刀說話,不會幹這麽沒品的事。
嗯,“好吧,孤相信你!”
“為什麽?”,竇奉節很奇怪,連皇帝都不信他,太子怎麽會相信呢?
這一點,李承乾覺得很好解釋,就是因為他們是姻親。竇奉節的姑母,是李承乾的親祖母,他不相信自己表叔相信誰?
但他要一件信物,一件可以讓竇琮無條件相信的信物。他要知道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而且,竇奉節不必擔心被人害了,莫名其妙的死在刑部大獄中。
他已經跟刑部尚書-劉德威打好了招呼,這段日子,由刑部右侍郎-獨孤謀,親自坐鎮刑部大牢。
這周圍的牢房也會被清空,竇奉節的一應吃穿用度,全部由獨孤謀負責。如果,他吃死了,那隻能證明獨孤謀也死了。
竇奉節點了點頭,從腰間解下一塊月牙玉佩,這東西是父親留給他的,與叔父腰間的是一對。
太子拿著這塊玉佩去,叔父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全力配合太子。
.........
竇琮這個人,那可是老流氓,前隋的時候,便因殺人亡命天下,後來逃到了太原,被先帝收留。
太原起兵時,便跟著李世民征戰,從平西河,破霍邑,封扶風郡公。後與劉文靜擊屈突通於潼關,又進兵下陝縣,拔太原倉。
武德初,為右屯衛大將軍,受命留陝護餉道。東都平,檢校晉州都督。複從擊劉黑闥,以功封譙國公,後又轉涼國公。
他這個人,有的特點,那就是脾氣直,炮仗脾氣,一點就著。也因為這個,與很多同僚都處不好。所以貞觀以後,便也不擔任什麽實際的差事,閑賦在家。
但他畢竟先帝的內弟,是唐軍的元老功臣,一般人還真不敢招惹。
李承乾到府的時候,他正召集府中的家將,準備去楊師道的府上,討一個說法。
幸好,被李承乾攔下了,否則,他很容易被扣一頂,京畿動兵,形同謀反的帽子。
“我說,涼國公,你這點嘍嘍能幹嘛啊!”
“就算孤讓你去,你就能說清楚了,孤告訴你隻能讓陛下越來越生氣,事情越描越黑!”
見到太子動了火,竇琮也是擺了擺手,揮退了家將們,然後把李承乾請進去喝茶。
這茶剛端起來,竇琮就發了牢騷,他哥竇軌在太原起兵後,當即便招攬了一千餘人,前往長春宮迎見並歸附先帝。
先帝賞賜給他良馬十匹,並派他率軍略地於渭南。竇軌先攻下永豐倉,又收聚兵卒五千人。隨後在攻取長安時,又立下大功,因功受封讚皇縣公,官拜大丞相谘議參軍。
再往後,他們兄弟子侄跟著陛下,戰薛舉、敗稽胡、戰王世充、戰功還少嗎?血少流了?竇家的人少死了?
武德五年,吐穀渾進犯岷州,擊敗了時任岷州總管李長卿,是他兄長竇軌和渭州刺史且洛生率軍救援,保住了西境。
武德七年,始州僚人發動叛亂,竇軌和竇奉節奉命率軍討伐,難道沒打勝?
別人顯貴之後,都是嬌妻美妾,享受無窮,可他兄長竇軌顯貴之後,卻治軍更加嚴酷,也能自身勤苦,每逢臨敵出戰,經常十幾天身不解甲,因此由此蜀中盜賊全都平定,這功勞還小嗎?
玄武門事變時,竇軌在蜀中,當時,蜀中的大員韋雲起的弟弟韋慶儉以及宗族多數是李建成一黨,他們意欲在蜀中作亂,還是竇軌父子拿下了他們,為陛下保住了蜀中。
現在,竇軌死了,他的功勞便不作數了嗎?
“孤沒說不作數,如果真是不作數,你覺得孤今天還會來嗎?”
“玉佩,你也看了,是竇奉節給孤的,他的話,你總該信吧!”
“老實說,那個收買永嘉公主身邊宮人下毒的竇福,是不是你府中的人?”
刑部的人,拿著獨孤謀簽發的派票,在竇軌眼中,那就是一張廢紙。二話不說,就把人哄了出去。
還說,朝廷有製,查抄三品以上官員的府邸,要有陛下的聖旨。
刑部的人沒辦法,隻能灰溜溜回去。
行了,刑部的人要不到,那李承乾親自來要,總要給吧!
“殿下,老臣跟你說話,臣的府中根本就沒這個人,臣還問了幾個兄弟子侄家,他們家裏也沒有!”
沒有?
“你確定?”
“老臣拿自個的腦袋保證。您要是不信,便讓帶來的侍衛搜,如果找到了,老臣認謀反,怎麽樣?”
話說到這份上了,李承乾也沒理由不信,畢竟沒人敢拿自己的九族發誓。
那永嘉公主的宮人,為什麽一口咬定,那個竇福,是涼國公府上的呢?
這特麽的,有事啊!
李承乾壓著心中的疑惑,又了解一下近幾日竇家的動態,便匆匆的上車,趕往了刑部。
可到了刑部,便見左侍郎-裴躬,急吼吼的趕到正堂,向劉德威稟告:那個環兒,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