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行宮-千歲堂
三人一進門,便看到李承乾與一位中年在閑聊,謝、丘二人對視,這人他們都認識,是雍州別駕-盧承慶。
盧承慶出身於範陽盧氏北祖大房,這北州冠族的子弟,怎麽會來求見他們呢?
“都免禮吧,坐!”
“範陽郡公,你們都是認識的,就不用孤介紹了。”
“子餘,你與他們說說。”
盧承慶應了一聲,隨即與三人說了說,他來找太子的事。
雍州府與京兆府重疊,治所也在長安,所以他這個雍州別駕也算是京官。棖棖鬧得滿城風雨,他也是知道的。
但他這個事,的確是詭異,甚至說有些毛骨悚然,所以不得不來驪山找李淳風,到了才知道李淳風進山,隻得跟殿下說個分明。
一個月前,他的部下參軍-林濤,在西市以東的光德坊買了一處宅子。價錢呢,在寸土寸金的長安,跟白送的幾乎沒什麽區別。
林濤是興致勃勃的搬了進去,可沒有兩天,他便發現三更半夜突然下起了小雨,隱隱的哭聲從地下傳來,林濤是越來越覺得不對勁,於是叫來了好基友宣禾和尚。可和尚也沒辦法啊,他們又找了大理寺的差役,結果大理寺的差役在院子裏的影壁裏發現了一個綠衣女子的屍體。死的時間不長,大概七八天左右。而且,她的心肝也不見了!
聽了這話,謝文遠和丘行恭都坐了起來,說到這他們就明白了,太子為什麽叫他們來驪山行宮了。
“行了,都明白了,孤就不用多說了,去辦吧!”
.........
謝文遠、丘行恭、盧承慶離開後,上官儀掏出了一個本章遞給李承乾。
曆朝曆代的大治都認為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所以解決邊境地區糧食供應的最有效方式是屯田。
府兵製下,府兵和兵募番上和鎮戍的時候,衣糧和大部分武器均應自備,舊給身糧醬菜,官健則給家口糧。
朝廷眼下的負擔看上並不重,但開拓西州、庭州後,問題便不一樣了。從長安到西州,數千裏之地,要供給萬人的口糧,年複一年,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現有的屯田製度有兩種,軍屯和民屯。軍屯:最初起源於漢武帝時期,為了滿足西域戰事的需要,在邊防地區組織士兵進行耕作,以自給自足。民屯則是由曹操推廣,通過招募農民進行屯田,旨在緩解農業上的壓力。
上官儀認為屯田有三個好處,戰不廢耕,則耕不廢守,守不廢戰,一也;屯田之吏以為己之樂土,探伺密而死守之心固,二也;兵無室家,則情不固,有室家,則為行伍之累,以屯安其室家,出而戰,歸而息,三也。
想要把邊境鞏固下去,屯田、遷民缺一不可。二者應該一起進行,以保證我朝在新占土地上一直保持優越性,起到固化根基的作用。
漢兵深入窮追二十餘年,匈奴孕重惰殰,罷極苦之,這是為什麽?
就是因為,漢軍的屯田製度既保證了漢朝的軍事駐守安全,也能滿足於地方的糧食供給,因此曆代屯田都在邊疆等臨近戰爭之地進行。
“這個,你跟陛下說了沒有?”
“臣是東宮之臣,自然要先奏聞於殿下。”
李承乾點點頭,上官儀的治邊之策是對的,舟車勞頓與就地取材,完全是兩個概念。而且,屯田對朝廷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行,這個事能辦,你看著上書吧!”
“還有事嗎?”
“有。”
吐穀渾丞相宣王獨專朝政,並且陰謀襲擊出嫁吐穀渾的我朝弘化公主,還把吐穀渾王諾曷缽劫持到吐蕃。
諾曷缽王得知宣王陰謀後,逃往鄯善,因果毅都尉席君買帶領精銳騎兵一百二十人襲殺宣王,吐穀渾的大臣-威信王帶兵將諾曷缽迎回。陛下又派戶部尚書唐儉前往吐穀渾撫慰。
“這個孤知道,百騎破萬,席君買堪稱世間虎將!”
上官儀點點頭,這個人自然是勇猛的,但他的勇猛之餘,也有一些小瑕疵。
“什麽小瑕疵?”
青丘縣公-韓王府長史-崔義玄,彈劾他殺人枉法!
“誰?”
崔義玄,清河崔氏的子弟,投靠魏公李密,不得重用。武德初年,歸順唐朝,貞觀五年由尚書左司郎中,遷為韓王府長史。
他投靠大唐時,還勸說李密的部將-黃君漢,黃君漢被先帝授上柱國、使持節、總管懷州諸軍事、懷州刺史,冊封東郡開國公。
黃君漢有兩個兒子,黃河壽、黃河上與席君買一樣,都是河西軍任職,擔任騎都尉。席君買的事,也是他二人寫信與崔義玄說的。
陛下在前日的朝會上,謂諸臣:朕有二喜一懼。比年豐稔,長安鬥粟直三、四錢,一喜也;北虜久服,邊鄙無虞,二喜也。治安則驕侈易生,驕侈則危亡立至,此一懼也。
可轉身,席君買這事就出了!再加上這段時間,長安城人人晃晃,陛下也是心緒不寧,遂下旨命河西軍押解席君買入京。
而這個席君買呢,又是大將軍的舊部,隨大將軍一起征討吐穀渾,戰功彪炳,所以衛公便派人到了東宮,請太子撈人一把!
“撈人沒問題,可問題是他殺的是誰啊?”
聽說是一股歸降的馬匪。他們原來在河西作亂,被官軍圍剿,窮途陌路下,向官軍投降,因擅長騎射,被河西軍收編。
但這股馬匪死性不改,當了官軍還總是惹事,經常是強買強賣,搞得當地百姓民怨沸騰。席君買也是看他們不順眼,故而殺了他們兩個頭領。
“這沒什麽問題啊?”
“殿下,這問題大了!不管他們過去做了什麽,都已經朝廷的人了。就算席君買做的對,他也沒權力替朝廷做主。”
陛下呢,是那種死盯著軍隊的人,軍隊的規矩在他眼中就是大事,是誰都不能踩的底線。而且人人要是都向他這麽幹,以後還有誰敢投靠唐軍。
三人一進門,便看到李承乾與一位中年在閑聊,謝、丘二人對視,這人他們都認識,是雍州別駕-盧承慶。
盧承慶出身於範陽盧氏北祖大房,這北州冠族的子弟,怎麽會來求見他們呢?
“都免禮吧,坐!”
“範陽郡公,你們都是認識的,就不用孤介紹了。”
“子餘,你與他們說說。”
盧承慶應了一聲,隨即與三人說了說,他來找太子的事。
雍州府與京兆府重疊,治所也在長安,所以他這個雍州別駕也算是京官。棖棖鬧得滿城風雨,他也是知道的。
但他這個事,的確是詭異,甚至說有些毛骨悚然,所以不得不來驪山找李淳風,到了才知道李淳風進山,隻得跟殿下說個分明。
一個月前,他的部下參軍-林濤,在西市以東的光德坊買了一處宅子。價錢呢,在寸土寸金的長安,跟白送的幾乎沒什麽區別。
林濤是興致勃勃的搬了進去,可沒有兩天,他便發現三更半夜突然下起了小雨,隱隱的哭聲從地下傳來,林濤是越來越覺得不對勁,於是叫來了好基友宣禾和尚。可和尚也沒辦法啊,他們又找了大理寺的差役,結果大理寺的差役在院子裏的影壁裏發現了一個綠衣女子的屍體。死的時間不長,大概七八天左右。而且,她的心肝也不見了!
聽了這話,謝文遠和丘行恭都坐了起來,說到這他們就明白了,太子為什麽叫他們來驪山行宮了。
“行了,都明白了,孤就不用多說了,去辦吧!”
.........
謝文遠、丘行恭、盧承慶離開後,上官儀掏出了一個本章遞給李承乾。
曆朝曆代的大治都認為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所以解決邊境地區糧食供應的最有效方式是屯田。
府兵製下,府兵和兵募番上和鎮戍的時候,衣糧和大部分武器均應自備,舊給身糧醬菜,官健則給家口糧。
朝廷眼下的負擔看上並不重,但開拓西州、庭州後,問題便不一樣了。從長安到西州,數千裏之地,要供給萬人的口糧,年複一年,的確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現有的屯田製度有兩種,軍屯和民屯。軍屯:最初起源於漢武帝時期,為了滿足西域戰事的需要,在邊防地區組織士兵進行耕作,以自給自足。民屯則是由曹操推廣,通過招募農民進行屯田,旨在緩解農業上的壓力。
上官儀認為屯田有三個好處,戰不廢耕,則耕不廢守,守不廢戰,一也;屯田之吏以為己之樂土,探伺密而死守之心固,二也;兵無室家,則情不固,有室家,則為行伍之累,以屯安其室家,出而戰,歸而息,三也。
想要把邊境鞏固下去,屯田、遷民缺一不可。二者應該一起進行,以保證我朝在新占土地上一直保持優越性,起到固化根基的作用。
漢兵深入窮追二十餘年,匈奴孕重惰殰,罷極苦之,這是為什麽?
就是因為,漢軍的屯田製度既保證了漢朝的軍事駐守安全,也能滿足於地方的糧食供給,因此曆代屯田都在邊疆等臨近戰爭之地進行。
“這個,你跟陛下說了沒有?”
“臣是東宮之臣,自然要先奏聞於殿下。”
李承乾點點頭,上官儀的治邊之策是對的,舟車勞頓與就地取材,完全是兩個概念。而且,屯田對朝廷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行,這個事能辦,你看著上書吧!”
“還有事嗎?”
“有。”
吐穀渾丞相宣王獨專朝政,並且陰謀襲擊出嫁吐穀渾的我朝弘化公主,還把吐穀渾王諾曷缽劫持到吐蕃。
諾曷缽王得知宣王陰謀後,逃往鄯善,因果毅都尉席君買帶領精銳騎兵一百二十人襲殺宣王,吐穀渾的大臣-威信王帶兵將諾曷缽迎回。陛下又派戶部尚書唐儉前往吐穀渾撫慰。
“這個孤知道,百騎破萬,席君買堪稱世間虎將!”
上官儀點點頭,這個人自然是勇猛的,但他的勇猛之餘,也有一些小瑕疵。
“什麽小瑕疵?”
青丘縣公-韓王府長史-崔義玄,彈劾他殺人枉法!
“誰?”
崔義玄,清河崔氏的子弟,投靠魏公李密,不得重用。武德初年,歸順唐朝,貞觀五年由尚書左司郎中,遷為韓王府長史。
他投靠大唐時,還勸說李密的部將-黃君漢,黃君漢被先帝授上柱國、使持節、總管懷州諸軍事、懷州刺史,冊封東郡開國公。
黃君漢有兩個兒子,黃河壽、黃河上與席君買一樣,都是河西軍任職,擔任騎都尉。席君買的事,也是他二人寫信與崔義玄說的。
陛下在前日的朝會上,謂諸臣:朕有二喜一懼。比年豐稔,長安鬥粟直三、四錢,一喜也;北虜久服,邊鄙無虞,二喜也。治安則驕侈易生,驕侈則危亡立至,此一懼也。
可轉身,席君買這事就出了!再加上這段時間,長安城人人晃晃,陛下也是心緒不寧,遂下旨命河西軍押解席君買入京。
而這個席君買呢,又是大將軍的舊部,隨大將軍一起征討吐穀渾,戰功彪炳,所以衛公便派人到了東宮,請太子撈人一把!
“撈人沒問題,可問題是他殺的是誰啊?”
聽說是一股歸降的馬匪。他們原來在河西作亂,被官軍圍剿,窮途陌路下,向官軍投降,因擅長騎射,被河西軍收編。
但這股馬匪死性不改,當了官軍還總是惹事,經常是強買強賣,搞得當地百姓民怨沸騰。席君買也是看他們不順眼,故而殺了他們兩個頭領。
“這沒什麽問題啊?”
“殿下,這問題大了!不管他們過去做了什麽,都已經朝廷的人了。就算席君買做的對,他也沒權力替朝廷做主。”
陛下呢,是那種死盯著軍隊的人,軍隊的規矩在他眼中就是大事,是誰都不能踩的底線。而且人人要是都向他這麽幹,以後還有誰敢投靠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