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衣巷,自王謝兩族在此安家後,這裏便成為江南高門士族的聚居區。因兩族子弟都喜歡穿烏衣以顯身份尊貴,因此得名。
昔年,南朝時,烏衣巷門庭若市,冠蓋雲集,人才輩出。
看著有些冷清的烏衣巷,李承乾不由吟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門閥衰落啊,王謝兩家的堂前紫燕,而今也飛入尋常百姓之家。
謝映登捋了捋胡子:“家族興衰,都是天道有數,這不是人力能改變的。”
隴西李氏並非魏晉舊族,在漢魏晉門閥形成時,他們還是寒門。十六國時期,隴西李氏借助亂世崛起,李暠建立西涼,李寶建立伊吾西涼。
到了南北朝時期,隴西李氏才蟬聯圭組,世為顯著,成為中原五姓七族之一。以至隋末,異軍突起,數年而據有天下。
“兩次破敗,李氏蟄伏數百年,才有了今日之盛。殿下是怕有第三次吧!”
李承乾點點頭,凡事有一二,但絕對沒有三四。李氏做了皇族,便沒有回頭路走,隻能把這個國家推向鼎盛。
建海軍,造船塢,隻是第一步,開發江南的路還長著呢!像邵州-郭桓,他就早早奉了自己的命令,在開發邵州。
現在的南方,森林密布,沼澤遍地,炎熱潮濕,遍布瘴氣,蚊蟲蛇獸到處都是,環境非常惡劣,完全不能與中原相比。
漢朝時,鐵器的普及,南方的用斧頭和鐵質農具砍伐森林,修壩開渠,墾荒種糧,經過幾百年才在南方地區形成大片農耕區。但為開墾江南,也有無數人死於瘧疾瘴氣,可以說殊為不易。
魏晉南北朝,君主多偏安一隅,他們隻是把注意力,放在長江沿岸,其他的地方,仍然處於蠻荒狀態,甚至連南邊最大的廣州周圍,也是煙瘴流放之地。開墾是第一步的,開墾必須要有合適的農具,所以李承乾讓工部打造了一批“曲轅犁”。
又讓張寶相在定襄弄了幾千條頭,進行鼻環穿刺,馴化為耕牛。可惜鼻環的成功率不高,十頭牛也隻有兩三頭能活下來。不過,隨著技術的成熟,耕牛會越來越多。
大唐的百姓都是勤勞的,他們缺的隻是趁手的工具和牲畜。李承乾會按部就班,把這些東西都給他們都備齊了。再用一些適合的官員,江南早晚會開發出來的。
謝映登搖了搖頭:“未必!殿下想的太樂觀了!”
且不說些溝壑、森林開發出來,要多少時間,就說這些崎嶇的大小道理,常年下雨,泥濘不堪,殿下有再多的東西,怕是也不好運進來吧!
“那將軍改去看看餘杭的船塢,船塢的房子,以船塢為中心到餘杭城的五條路,皆是用水泥修築的。”
“就算將軍力大無窮,揮刀來砍,怕是上麵隻會留下星星點點的斑痕。”
要致富,先修路!今年,朝廷修路是大的工程,所以關中、洛陽等地的水泥作坊是指不上了。
李承乾的意思呢,是擴大餘杭船塢的水泥作坊,大量的招募工人,路修道哪兒,作坊便就近撒在哪兒。
謝映登相信李承乾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人,他說有這種材料,那就一定有。
但這修路,可是要不少錢的,朝廷修路的重點既然不在江南,那殿下上哪兒弄那麽多錢呢!
錢?
嗬嗬,“將軍,錢財是小道,不值一提。孤向你保證,隻要是需要,要多少有多少。”
謝映登看出來了,李承乾是真的用心了。魏晉南北朝四百餘年,多少皇帝、太子、親王,他們的注意力幾乎都放在皇權爭鬥上。
真心想開發江南的,敢花大本錢的,李承乾倒是頭一個。謝映登不得不承認,有這樣的太子,的確是李氏皇族的福分。
他的作為,不僅能開發江南,讓江南的無數百姓受益,更能徹底收服江南的人心,為李氏皇族的統治添磚加瓦。
“貧道多問一句,殿下就這麽出來,不怕你回去後,家沒了麽?”
十六國時期,被立為太子的有二十八人,成功繼位的隻有四成。南北朝時期被立為太子的有三十三人,成功繼位的勉強超過一半。
南北朝劉勳死因不明;南北朝劉偉之被劉駿所殺;蕭大器,被侯景派人殺害;蕭圓照梁元帝活活餓死;蕭方矩:西魏攻陷江陵,與父親一同遇害;
蕭方智:梁朝滅亡後,被陳霸先殺害;陳至澤:陳國滅亡後,入長安被殺;拓拔晃:宮廷政變後受牽連,被殺;元長仁:高洋篡位後建立北齊,被殺,高百年被高湛虐殺。
隋朝的楊勇、楊昭,到本朝的建成,全都是死於非命。李承乾憑什麽保證,他那些如狼似虎的弟弟,不會抄了他的老窩呢?
做太子啊,比做皇帝都危險,是什麽給他這樣的膽氣,讓他不在長安看著自己的儲位,跑到江南來!
如果家沒了,那他開發江南的計劃也就破產了,曇花一現,對江南基本沒什麽幫助。想辦成一件事,是要保證政策的延續性的,如果李承乾沒了,那一切都是空談。
李承乾嗬嗬一笑:“將軍,劉子鸞臨死前說願身不複生帝王家。你說的這些,都沒錯!”
李承乾與他們那些太子有些不一樣,他們啊,都是盯著皇位的,等著老子死了,自己好上位。
他跟皇帝之間,有約法三章,如果皇帝覺得他做皇帝不夠格,或者擔心自己的權力過大,那便降封他為親王,封東宮的皇孫為太孫。
皇帝呢,需要保持皇權的高度集中,李承乾呢,也早晚要把皇位傳給兒子,所以中間的過程不重要。
如此一來,他與皇帝永遠不可能因為利益衝突而反目,這東宮自然也就穩當了,也不會發生謝映登擔心的事。
“這太子,還有這麽當的?不想著當皇帝,想著當太上皇?”
“為什麽就沒有呢?這矛盾嗎?不矛盾,所以沒問題的!”
昔年,南朝時,烏衣巷門庭若市,冠蓋雲集,人才輩出。
看著有些冷清的烏衣巷,李承乾不由吟道: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門閥衰落啊,王謝兩家的堂前紫燕,而今也飛入尋常百姓之家。
謝映登捋了捋胡子:“家族興衰,都是天道有數,這不是人力能改變的。”
隴西李氏並非魏晉舊族,在漢魏晉門閥形成時,他們還是寒門。十六國時期,隴西李氏借助亂世崛起,李暠建立西涼,李寶建立伊吾西涼。
到了南北朝時期,隴西李氏才蟬聯圭組,世為顯著,成為中原五姓七族之一。以至隋末,異軍突起,數年而據有天下。
“兩次破敗,李氏蟄伏數百年,才有了今日之盛。殿下是怕有第三次吧!”
李承乾點點頭,凡事有一二,但絕對沒有三四。李氏做了皇族,便沒有回頭路走,隻能把這個國家推向鼎盛。
建海軍,造船塢,隻是第一步,開發江南的路還長著呢!像邵州-郭桓,他就早早奉了自己的命令,在開發邵州。
現在的南方,森林密布,沼澤遍地,炎熱潮濕,遍布瘴氣,蚊蟲蛇獸到處都是,環境非常惡劣,完全不能與中原相比。
漢朝時,鐵器的普及,南方的用斧頭和鐵質農具砍伐森林,修壩開渠,墾荒種糧,經過幾百年才在南方地區形成大片農耕區。但為開墾江南,也有無數人死於瘧疾瘴氣,可以說殊為不易。
魏晉南北朝,君主多偏安一隅,他們隻是把注意力,放在長江沿岸,其他的地方,仍然處於蠻荒狀態,甚至連南邊最大的廣州周圍,也是煙瘴流放之地。開墾是第一步的,開墾必須要有合適的農具,所以李承乾讓工部打造了一批“曲轅犁”。
又讓張寶相在定襄弄了幾千條頭,進行鼻環穿刺,馴化為耕牛。可惜鼻環的成功率不高,十頭牛也隻有兩三頭能活下來。不過,隨著技術的成熟,耕牛會越來越多。
大唐的百姓都是勤勞的,他們缺的隻是趁手的工具和牲畜。李承乾會按部就班,把這些東西都給他們都備齊了。再用一些適合的官員,江南早晚會開發出來的。
謝映登搖了搖頭:“未必!殿下想的太樂觀了!”
且不說些溝壑、森林開發出來,要多少時間,就說這些崎嶇的大小道理,常年下雨,泥濘不堪,殿下有再多的東西,怕是也不好運進來吧!
“那將軍改去看看餘杭的船塢,船塢的房子,以船塢為中心到餘杭城的五條路,皆是用水泥修築的。”
“就算將軍力大無窮,揮刀來砍,怕是上麵隻會留下星星點點的斑痕。”
要致富,先修路!今年,朝廷修路是大的工程,所以關中、洛陽等地的水泥作坊是指不上了。
李承乾的意思呢,是擴大餘杭船塢的水泥作坊,大量的招募工人,路修道哪兒,作坊便就近撒在哪兒。
謝映登相信李承乾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人,他說有這種材料,那就一定有。
但這修路,可是要不少錢的,朝廷修路的重點既然不在江南,那殿下上哪兒弄那麽多錢呢!
錢?
嗬嗬,“將軍,錢財是小道,不值一提。孤向你保證,隻要是需要,要多少有多少。”
謝映登看出來了,李承乾是真的用心了。魏晉南北朝四百餘年,多少皇帝、太子、親王,他們的注意力幾乎都放在皇權爭鬥上。
真心想開發江南的,敢花大本錢的,李承乾倒是頭一個。謝映登不得不承認,有這樣的太子,的確是李氏皇族的福分。
他的作為,不僅能開發江南,讓江南的無數百姓受益,更能徹底收服江南的人心,為李氏皇族的統治添磚加瓦。
“貧道多問一句,殿下就這麽出來,不怕你回去後,家沒了麽?”
十六國時期,被立為太子的有二十八人,成功繼位的隻有四成。南北朝時期被立為太子的有三十三人,成功繼位的勉強超過一半。
南北朝劉勳死因不明;南北朝劉偉之被劉駿所殺;蕭大器,被侯景派人殺害;蕭圓照梁元帝活活餓死;蕭方矩:西魏攻陷江陵,與父親一同遇害;
蕭方智:梁朝滅亡後,被陳霸先殺害;陳至澤:陳國滅亡後,入長安被殺;拓拔晃:宮廷政變後受牽連,被殺;元長仁:高洋篡位後建立北齊,被殺,高百年被高湛虐殺。
隋朝的楊勇、楊昭,到本朝的建成,全都是死於非命。李承乾憑什麽保證,他那些如狼似虎的弟弟,不會抄了他的老窩呢?
做太子啊,比做皇帝都危險,是什麽給他這樣的膽氣,讓他不在長安看著自己的儲位,跑到江南來!
如果家沒了,那他開發江南的計劃也就破產了,曇花一現,對江南基本沒什麽幫助。想辦成一件事,是要保證政策的延續性的,如果李承乾沒了,那一切都是空談。
李承乾嗬嗬一笑:“將軍,劉子鸞臨死前說願身不複生帝王家。你說的這些,都沒錯!”
李承乾與他們那些太子有些不一樣,他們啊,都是盯著皇位的,等著老子死了,自己好上位。
他跟皇帝之間,有約法三章,如果皇帝覺得他做皇帝不夠格,或者擔心自己的權力過大,那便降封他為親王,封東宮的皇孫為太孫。
皇帝呢,需要保持皇權的高度集中,李承乾呢,也早晚要把皇位傳給兒子,所以中間的過程不重要。
如此一來,他與皇帝永遠不可能因為利益衝突而反目,這東宮自然也就穩當了,也不會發生謝映登擔心的事。
“這太子,還有這麽當的?不想著當皇帝,想著當太上皇?”
“為什麽就沒有呢?這矛盾嗎?不矛盾,所以沒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