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國策是包容開放,因此吸引了各國的學子來此流血。留學生們在盡享大唐發達的經濟、文化和教育成果,學成之後,可留下大唐,也可以回到自己的國家去做貢獻。
當然,到長安留學,也不是誰都行,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手續,才能絕定是否能留下,且還是有名額限製的,招滿為止。
之所以控製的這麽嚴格,一是因為朝廷財力有限,沒法解決太多留學生的飲食起居問題,二是因為國子監的規模有限,更多的位置要留給大唐的學子。
來唐學習的外國人,在年齡上也是有要求的,一般在十四歲到二十五歲之見,學習期限一般為十年左右。進入國子監後,按照大唐國子監教學規定修學業進行,國子學、太學和四門學旨在培養通才,主要講授儒學經典、律學、算學、書法、建築等課業。
學習期滿,合格的學生可以繼續深造,四門學生可以升入太學學習,太學生可以升入國子學學習。也通過這一途徑參加科舉考試,大唐專門設有針對外籍的賓貢科。
貞觀元年,大唐就已對外國學生開放科舉考試,外國留學生登科及第被稱作“賓貢進士”,甚至還可以成為大唐的官員。長安進士考試的有倭國、大食、新羅、安南等許多國家的留學生。
此外,留學生一樣享受學校的假期。按照規定,國子監有製假和常假,製假有傳統節日、祝日、誕辰日等;常假有旬假、田假、授衣假。旬假即為十日一假。田假和授衣假比較長,每歲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二百裏給程。
大唐要求留學生不得私自與官員、百姓交往。蕃客入朝,於在路不得與客交雜,亦不得令客與人言語。州、縣官人若無事,亦不得與客相見。
這要求留學生在入朝的路上不得私自與州縣官員、百姓接觸和交談。若化外人來為間諜;或傳書信與化內人,並受及知情容止者,並絞。這就是為了防止細作的滲透的考慮。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規定,留學生不準穿華服。武德以來,華夷民族相雜而居,且蕃客在大唐又享有諸多特權,從而出現了很多問題。為了便於管理,防止蕃客在華誘娶妻妾,律法規定:回紇諸胡在京師者,各服其服,無得效華人。留學生在大唐必須穿著本國服飾,不能像唐人一樣身著我朝服飾。且由鴻臚寺負責監管。
謝文遠這次帶到東宮的,就是一個安國人,名為阮鬆,是貞觀十年的進士,也是第一批來唐留學的,現在任工部鑄造司-司工郎,從八品。
來唐十幾年了,青蔥少年也成了中年的漢子,已然完全融入了大唐。如果不是知道他的身份,李承乾都沒法從他流利關中話中,聽出來他是安南國人。
他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過去,謝文遠隻把目標放在了銅材上,那裏有私采的銅礦石進來,通過什麽路徑,轉入關中。
但卻忽略了一點,銅,不僅銅礦石中有,金礦石中,也是有銅的。也就是說,金銅礦和銅金礦雖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礦石,但它們都含有銅和金。
金銅礦的顏色通常為金黃色或棕色,質地硬度較大,比重較大。銅金礦的顏色一般為黑色或暗紅色,質地相對較軟,比重較小。而由於黃銅礦更容易被氧化泛起銅鏽,更直觀,更容易被發現。
工部在各地冶煉黃金的工坊,有一個算一個,在冶煉金礦石的時候,往往都是把金子提煉出來,剩下的便會當做廢物扔掉。至於說,為什麽扔掉,則是因為礦石中的雜質比較多,銅的比例很小,而成本又與冶煉黃金一樣,與收獲那點微量的銅完全不成正比,所以才會選擇放棄。
而這些廢物呢,嚐嚐被一些不法商販倒騰到銅器販子中,他們沒有朝廷那麽大的成本,也不要把銅提煉的那麽太徹底,所以自然是不賠本的。所得的銅即便是不純,也依然獲利頗豐。
“你是怎麽知道的?”,李承乾淡淡問道。
“臣在匠作的時候,曾經研究過那些廢渣,想著用什麽簡約的方法,低成本的把銅提煉出來。但很可惜,臣沒有成功。”
“但在那段時間裏,臣接觸了一些清理廢物的吏員,也認識了一些商販,從他們口中得知了一些。”
假製幣案爆發後,阮鬆所在的鑄幣司得到了全部的假製幣,朝廷讓他們將這批假製幣重新回爐,按照規製冶煉成新幣。
在回爐的過程中,他發現這些假製幣中,還有很多雜質,與金礦石的廢渣頗為相似。所以便將此事上報給了上司,最後遞到謝文遠麵前。
謝文遠起初也不敢相信,畢竟他不是做這個,所以並不清楚。於是,阮鬆就從冶煉金礦石的廢渣中,挑選了幾塊,按照煉銅的方式取銅,然後也是按照銅鉛各半的比例調配,最終得到的銅幣,與市麵流通的假製幣完全一樣。
也就是說,前麵那批大小不一的,銅材已經用光了。他們開始使用,金礦石的廢渣煉銅,再重新製造新的銅幣。
“阮鬆,你呀,不愧是我大唐賓貢科的進士。心思縝密,動手能力也強。”
“你的功勞,孤記住了,孤會關照吏部給你記功一次,年後你的品秩也會升一級的。”
笑嗬嗬的打發了阮鬆後,李承乾的臉當即便黑了下來。弄到金礦石的廢渣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些人能把它們悄無聲息的運盡關中。換句話說,今天是廢渣,明天是不是兵馬了!
“殿下,臣覺得這事,似乎很不簡單!”
一車兩車的廢渣,無所謂,不會引起沿途關卡的注意。可阮鬆也說了,金礦石的廢渣中含銅量非常少,所以勢必需要大量的渣土。
這麽多渣土在關卡來回同行,卻沒有人上報,很顯然是有人從中作梗啊!別的不說,通行的文書就是個問題。
當然,到長安留學,也不是誰都行,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手續,才能絕定是否能留下,且還是有名額限製的,招滿為止。
之所以控製的這麽嚴格,一是因為朝廷財力有限,沒法解決太多留學生的飲食起居問題,二是因為國子監的規模有限,更多的位置要留給大唐的學子。
來唐學習的外國人,在年齡上也是有要求的,一般在十四歲到二十五歲之見,學習期限一般為十年左右。進入國子監後,按照大唐國子監教學規定修學業進行,國子學、太學和四門學旨在培養通才,主要講授儒學經典、律學、算學、書法、建築等課業。
學習期滿,合格的學生可以繼續深造,四門學生可以升入太學學習,太學生可以升入國子學學習。也通過這一途徑參加科舉考試,大唐專門設有針對外籍的賓貢科。
貞觀元年,大唐就已對外國學生開放科舉考試,外國留學生登科及第被稱作“賓貢進士”,甚至還可以成為大唐的官員。長安進士考試的有倭國、大食、新羅、安南等許多國家的留學生。
此外,留學生一樣享受學校的假期。按照規定,國子監有製假和常假,製假有傳統節日、祝日、誕辰日等;常假有旬假、田假、授衣假。旬假即為十日一假。田假和授衣假比較長,每歲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二百裏給程。
大唐要求留學生不得私自與官員、百姓交往。蕃客入朝,於在路不得與客交雜,亦不得令客與人言語。州、縣官人若無事,亦不得與客相見。
這要求留學生在入朝的路上不得私自與州縣官員、百姓接觸和交談。若化外人來為間諜;或傳書信與化內人,並受及知情容止者,並絞。這就是為了防止細作的滲透的考慮。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規定,留學生不準穿華服。武德以來,華夷民族相雜而居,且蕃客在大唐又享有諸多特權,從而出現了很多問題。為了便於管理,防止蕃客在華誘娶妻妾,律法規定:回紇諸胡在京師者,各服其服,無得效華人。留學生在大唐必須穿著本國服飾,不能像唐人一樣身著我朝服飾。且由鴻臚寺負責監管。
謝文遠這次帶到東宮的,就是一個安國人,名為阮鬆,是貞觀十年的進士,也是第一批來唐留學的,現在任工部鑄造司-司工郎,從八品。
來唐十幾年了,青蔥少年也成了中年的漢子,已然完全融入了大唐。如果不是知道他的身份,李承乾都沒法從他流利關中話中,聽出來他是安南國人。
他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過去,謝文遠隻把目標放在了銅材上,那裏有私采的銅礦石進來,通過什麽路徑,轉入關中。
但卻忽略了一點,銅,不僅銅礦石中有,金礦石中,也是有銅的。也就是說,金銅礦和銅金礦雖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礦石,但它們都含有銅和金。
金銅礦的顏色通常為金黃色或棕色,質地硬度較大,比重較大。銅金礦的顏色一般為黑色或暗紅色,質地相對較軟,比重較小。而由於黃銅礦更容易被氧化泛起銅鏽,更直觀,更容易被發現。
工部在各地冶煉黃金的工坊,有一個算一個,在冶煉金礦石的時候,往往都是把金子提煉出來,剩下的便會當做廢物扔掉。至於說,為什麽扔掉,則是因為礦石中的雜質比較多,銅的比例很小,而成本又與冶煉黃金一樣,與收獲那點微量的銅完全不成正比,所以才會選擇放棄。
而這些廢物呢,嚐嚐被一些不法商販倒騰到銅器販子中,他們沒有朝廷那麽大的成本,也不要把銅提煉的那麽太徹底,所以自然是不賠本的。所得的銅即便是不純,也依然獲利頗豐。
“你是怎麽知道的?”,李承乾淡淡問道。
“臣在匠作的時候,曾經研究過那些廢渣,想著用什麽簡約的方法,低成本的把銅提煉出來。但很可惜,臣沒有成功。”
“但在那段時間裏,臣接觸了一些清理廢物的吏員,也認識了一些商販,從他們口中得知了一些。”
假製幣案爆發後,阮鬆所在的鑄幣司得到了全部的假製幣,朝廷讓他們將這批假製幣重新回爐,按照規製冶煉成新幣。
在回爐的過程中,他發現這些假製幣中,還有很多雜質,與金礦石的廢渣頗為相似。所以便將此事上報給了上司,最後遞到謝文遠麵前。
謝文遠起初也不敢相信,畢竟他不是做這個,所以並不清楚。於是,阮鬆就從冶煉金礦石的廢渣中,挑選了幾塊,按照煉銅的方式取銅,然後也是按照銅鉛各半的比例調配,最終得到的銅幣,與市麵流通的假製幣完全一樣。
也就是說,前麵那批大小不一的,銅材已經用光了。他們開始使用,金礦石的廢渣煉銅,再重新製造新的銅幣。
“阮鬆,你呀,不愧是我大唐賓貢科的進士。心思縝密,動手能力也強。”
“你的功勞,孤記住了,孤會關照吏部給你記功一次,年後你的品秩也會升一級的。”
笑嗬嗬的打發了阮鬆後,李承乾的臉當即便黑了下來。弄到金礦石的廢渣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些人能把它們悄無聲息的運盡關中。換句話說,今天是廢渣,明天是不是兵馬了!
“殿下,臣覺得這事,似乎很不簡單!”
一車兩車的廢渣,無所謂,不會引起沿途關卡的注意。可阮鬆也說了,金礦石的廢渣中含銅量非常少,所以勢必需要大量的渣土。
這麽多渣土在關卡來回同行,卻沒有人上報,很顯然是有人從中作梗啊!別的不說,通行的文書就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