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楊弘是隋文帝楊堅的堂弟,所以楊慶也是楊廣的堂弟。因為宇文招刺殺楊堅,楊弘舍身相救的原因,他們一脈在隋朝是很受優待的。
楊廣做晉王時,每次入朝,楊弘就代理揚州總管之職,楊慶總領兵馬,等楊廣回到揚州,楊弘父子再返回蒲州,由此可見他們之間的關係有多近。
大業六年,楊廣追封楊弘為郇王,並命楊慶襲爵。楊弘呢,固然是楊家子弟中優秀的存在,上馬治軍,下馬治民都很有一套。
但楊慶雖然才能不差,但德性卻比他爹差遠了,為了富貴榮華,幹了多少醃臢事,為人不齒,多有詬病。
當然,他也是識相的,知道人們討厭他,所以很少出現在人前,所以太子不認識他,也很是正常。
鄠縣呢,地形為山區、主要是山前坡地及平原。各溝峪勾連,有首陽山、鳳凰山、方家梁、土坡梁、九華山、木咀梁、萬家嶺、圭峰山、郭家山、宛華山、天岔梁十一道山脈。由於山高坡陡、土層薄,不宜農耕,因此多為林地及荒山草坡,所以這個地方人口不多,商業不繁華,也很少有勳貴在此安家,郇國公府是這裏級別最高的勳貴府邸。
鄠縣的人口,多集中在童家灘、郝家寨、仝夏堡、餘下村、焦將村、高力渠、草堂寺東西的位置,而郇國公府便在仝夏堡。
郇國公府是親王標準的建築,分前後兩組。前部有正門,府門外有石獅、燈柱、拴馬樁、上馬石,往後是正殿及其兩側翼樓,後殿及其兩廂配殿。後部自成庭院,前為內門、前堂、後堂及其兩廂配房,最後是後罩樓,家廟。
鄠縣縣令-葛從令,介紹了一下起火情況,火是從前麵的東西側樓開始燒起的,按理說,國公府上上下下幾十餘口,就算是起火了,也不必驚慌,且家中的備有的大水缸,滅火應該不是問題。
但有個發現,在給國公府的人驗屍的時候,仵作發現,他們不是被濃煙熏死的,口鼻異常幹淨,他們在著火前,便已經被殺了。
更有趣的是,有人可以清理一下現場,衝掉了血跡,還把一些刀砍斧剁的東西,集中起來燒了。但他們燒的不徹底,還留下的一些殘料,上麵有非常明顯的刀痕。
依著葛從令的經驗,這把火就是為了掩蓋痕跡,他們想用這把大火魚目混珠,掩蓋行動的目的,擄走郇國公及兩位公子。
“最近,有什麽人,與老國公來往嗎?”
葛從令與黃河上的差事實際是一樣的,李承乾自然要問他。
葛從令想了想,最近跟國公來往最多的,就是大將軍僧-曇琳了。
“他?”
曇琳,佛門武僧。武德四年,陛下攻滅王世充時,曇崇等少林寺十三棍僧曾助平王世充及其侄仁則,事後陛下遣使持書告少林寺主教,召見立功僧人賜物千段,封曇崇等為大將軍。
葛從令認為,這郇國公呢,可能是年輕的時候做的孽太多了,如今老了,心軟了,怕遭報應,所以開始燒香拜佛,請求佛祖的庇佑了。
........
承慶殿
李世民謂房玄齡等臣工:朕為兆民之主,皆欲使之富貴。若教以禮義,使之少敬長、婦敬夫,則皆貴矣。輕徭薄斂,使之各治生業。則皆富矣。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弦,樂在其中矣。所以,封禪的問題,不要再提了,他在位期間,是不會勞民傷財的動這個心思的。
打發了諸臣後,看到李承乾站在外麵,李世民也是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
“怎麽樣,那個老東西,跑到哪裏去了!”
在李世民眼中,楊慶這個人,不管出了什麽事,那肯定是這家夥自己作出來的。
但李承乾這次,得告訴他,皇帝這次猜錯了,這楊慶啊,這次恐怕不是搞事情,恐怕是有心人把他擄走了。
與皇帝詳細說了鄠縣的情況,他又去拜訪了曇琳法師,都能證明,楊慶最近因為小孫子的夭折,心力交瘁,已然有了在家修行,吃齋念佛的意思。
哼,“這老小子鬼話多,作的孽也不少,他就是剃度了,佛祖也不會收的!”
行了,既然沒有眉目,那就慢慢查吧!李世民正好還有一個事,要跟他通個氣。
為標準度量衡,防止地方官吏克扣百姓,減少百姓的損失,太府寺檢查各州的度量衡的輕重大小後,朝廷在武德八年頒布量法。
長度以北方秬黍中等大的為準,長一黍為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一尺二寸為大尺,十尺為丈。重量也以秬黍中等大的為準,容一千二百個黍為龠,兩龠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鬥,三鬥為大鬥,十鬥為斛。
權衡也以秬黍中等大的為準,一百黍的重量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一斤。這二十多年來,朝廷一直是按照這個標準,執行度量的。
“父皇,有什麽問題嗎?”
“還記得《左傳》中,有關度量的故事嗎?”
齊相晏嬰與晉大夫叔向的對話,......,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鍾。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鍾乃大矣。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
齊國公量是四進製,四升為一鬥,四鬥為一區,四區為一釜,十釜為一鍾。而田氏的家量是五進製,升鬥區為滿五歸一,十釜仍為一鍾,如此算來兩者幾差一倍。田氏用家量的大鬥貸出糧食,等到百姓還貸的時候用公量的小鬥收入,這真是絞盡腦汁的盤剝方式。
李承乾揉了揉下巴:“父皇是說,我大唐也有大鬥入,小鬥出的事了?”
誰啊,誰這麽缺德!這東西,小來小去的搞不到多少糧食,要搞就是大搞,戶部收糧的官員肯定是不敢的,他們還得顧忌自己的腦袋。
這麽說,就是哪個勳貴了?
李世民冷冷一笑:“你的好七叔,漢王李元昌!”
李承乾無語了:“又是他!行,兒臣知道該怎麽做了!”
楊廣做晉王時,每次入朝,楊弘就代理揚州總管之職,楊慶總領兵馬,等楊廣回到揚州,楊弘父子再返回蒲州,由此可見他們之間的關係有多近。
大業六年,楊廣追封楊弘為郇王,並命楊慶襲爵。楊弘呢,固然是楊家子弟中優秀的存在,上馬治軍,下馬治民都很有一套。
但楊慶雖然才能不差,但德性卻比他爹差遠了,為了富貴榮華,幹了多少醃臢事,為人不齒,多有詬病。
當然,他也是識相的,知道人們討厭他,所以很少出現在人前,所以太子不認識他,也很是正常。
鄠縣呢,地形為山區、主要是山前坡地及平原。各溝峪勾連,有首陽山、鳳凰山、方家梁、土坡梁、九華山、木咀梁、萬家嶺、圭峰山、郭家山、宛華山、天岔梁十一道山脈。由於山高坡陡、土層薄,不宜農耕,因此多為林地及荒山草坡,所以這個地方人口不多,商業不繁華,也很少有勳貴在此安家,郇國公府是這裏級別最高的勳貴府邸。
鄠縣的人口,多集中在童家灘、郝家寨、仝夏堡、餘下村、焦將村、高力渠、草堂寺東西的位置,而郇國公府便在仝夏堡。
郇國公府是親王標準的建築,分前後兩組。前部有正門,府門外有石獅、燈柱、拴馬樁、上馬石,往後是正殿及其兩側翼樓,後殿及其兩廂配殿。後部自成庭院,前為內門、前堂、後堂及其兩廂配房,最後是後罩樓,家廟。
鄠縣縣令-葛從令,介紹了一下起火情況,火是從前麵的東西側樓開始燒起的,按理說,國公府上上下下幾十餘口,就算是起火了,也不必驚慌,且家中的備有的大水缸,滅火應該不是問題。
但有個發現,在給國公府的人驗屍的時候,仵作發現,他們不是被濃煙熏死的,口鼻異常幹淨,他們在著火前,便已經被殺了。
更有趣的是,有人可以清理一下現場,衝掉了血跡,還把一些刀砍斧剁的東西,集中起來燒了。但他們燒的不徹底,還留下的一些殘料,上麵有非常明顯的刀痕。
依著葛從令的經驗,這把火就是為了掩蓋痕跡,他們想用這把大火魚目混珠,掩蓋行動的目的,擄走郇國公及兩位公子。
“最近,有什麽人,與老國公來往嗎?”
葛從令與黃河上的差事實際是一樣的,李承乾自然要問他。
葛從令想了想,最近跟國公來往最多的,就是大將軍僧-曇琳了。
“他?”
曇琳,佛門武僧。武德四年,陛下攻滅王世充時,曇崇等少林寺十三棍僧曾助平王世充及其侄仁則,事後陛下遣使持書告少林寺主教,召見立功僧人賜物千段,封曇崇等為大將軍。
葛從令認為,這郇國公呢,可能是年輕的時候做的孽太多了,如今老了,心軟了,怕遭報應,所以開始燒香拜佛,請求佛祖的庇佑了。
........
承慶殿
李世民謂房玄齡等臣工:朕為兆民之主,皆欲使之富貴。若教以禮義,使之少敬長、婦敬夫,則皆貴矣。輕徭薄斂,使之各治生業。則皆富矣。若家給人足,朕雖不聽管弦,樂在其中矣。所以,封禪的問題,不要再提了,他在位期間,是不會勞民傷財的動這個心思的。
打發了諸臣後,看到李承乾站在外麵,李世民也是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
“怎麽樣,那個老東西,跑到哪裏去了!”
在李世民眼中,楊慶這個人,不管出了什麽事,那肯定是這家夥自己作出來的。
但李承乾這次,得告訴他,皇帝這次猜錯了,這楊慶啊,這次恐怕不是搞事情,恐怕是有心人把他擄走了。
與皇帝詳細說了鄠縣的情況,他又去拜訪了曇琳法師,都能證明,楊慶最近因為小孫子的夭折,心力交瘁,已然有了在家修行,吃齋念佛的意思。
哼,“這老小子鬼話多,作的孽也不少,他就是剃度了,佛祖也不會收的!”
行了,既然沒有眉目,那就慢慢查吧!李世民正好還有一個事,要跟他通個氣。
為標準度量衡,防止地方官吏克扣百姓,減少百姓的損失,太府寺檢查各州的度量衡的輕重大小後,朝廷在武德八年頒布量法。
長度以北方秬黍中等大的為準,長一黍為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一尺二寸為大尺,十尺為丈。重量也以秬黍中等大的為準,容一千二百個黍為龠,兩龠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鬥,三鬥為大鬥,十鬥為斛。
權衡也以秬黍中等大的為準,一百黍的重量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一斤。這二十多年來,朝廷一直是按照這個標準,執行度量的。
“父皇,有什麽問題嗎?”
“還記得《左傳》中,有關度量的故事嗎?”
齊相晏嬰與晉大夫叔向的對話,......,四升為豆,各自其四,以登於釜。釜十則鍾。陳氏三量,皆登一焉,鍾乃大矣。以家量貸,而以公量收之。
齊國公量是四進製,四升為一鬥,四鬥為一區,四區為一釜,十釜為一鍾。而田氏的家量是五進製,升鬥區為滿五歸一,十釜仍為一鍾,如此算來兩者幾差一倍。田氏用家量的大鬥貸出糧食,等到百姓還貸的時候用公量的小鬥收入,這真是絞盡腦汁的盤剝方式。
李承乾揉了揉下巴:“父皇是說,我大唐也有大鬥入,小鬥出的事了?”
誰啊,誰這麽缺德!這東西,小來小去的搞不到多少糧食,要搞就是大搞,戶部收糧的官員肯定是不敢的,他們還得顧忌自己的腦袋。
這麽說,就是哪個勳貴了?
李世民冷冷一笑:“你的好七叔,漢王李元昌!”
李承乾無語了:“又是他!行,兒臣知道該怎麽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