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祐謀反之事,可是讓向來愛惜羽毛的李世民丟了大臉。可能怎麽辦呢,家門不幸,隻能硬著頭皮認了。
但好消息的是,讓老五這麽一氣,他的病好多了,已經開始坐朝視事了。而與過去不同的事,現在不管走到哪兒,李世民都會帶著李象。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經此一事,皇帝已經在考慮後麵的事了,否則不會帶著這位小“太孫”。
對此呢,有人歡喜有人愁,與東宮交好的自然高興,可與之相反的,自然是長籲短歎,因為他們不知道將來自己會麵對什麽。
要說教孩子,李世民從來都是沒有耐心的,李承乾他們小時候,他從來都不帶,更不會刻意的去教什麽,所有的一切一股腦的都推給長孫皇後。
但對李象不一樣,這一次他特別認真,甚至親自教導他讀書!而且,他還拿出了自己苦心編撰的帝王書錄-《帝範》。
曰:夫人者國之先,國者君之本。人主之體,如山嶽焉,高峻而不動;如日月焉,貞明而普照。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歸往。寬大其誌,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製斷。非威德無以致遠,非慈厚無以懷人。撫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禮。奉先思孝,處位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此乃君之體也。
........,故舟航之絕海也,必假橈楫之功;鴻鵠之淩雲也,必因羽翮之用;帝王之為國也,必藉匡輔之資。故求之斯勞,任之斯逸。照車十二,黃金累千,豈如多士之隆,一賢之重。此乃求賢之貴也。
耐心的給李象解釋著,知道他表示聽明白了,李世民才指了指,側麵的小書案,那是他為李象專設的小座,從今天開始,他就是在這裏讀書。
李承乾覺得,這麽做孩子的壓力會大一些,稚嫩的肩膀未免能受得了。
可李世民卻不以為然,他告訴李承乾,這不是他這個祖父做的選擇,而是李承乾做的。既然選擇了李象,就該讓他提早進入情況。
李承乾呢說什麽,隻能搖頭苦笑,誰讓他嘴賤了,多問這麽一句。隻能打發李象先出去玩吧,他的兄弟都等著他呢!
而李世民也是做父親的,他知道做父親的不容易。所以,他還得叮囑李承乾幾句。
現今朝廷的這些重臣,長孫無忌善避嫌疑,應物敏速,決斷事理,無人可及;然提兵攻戰,非其所長,不可用於統兵。
岑文本性質敦厚,文章華贍;而持論恒據經遠,自當不負於物。楊師道性行純和,自無愆違;而情實怯懦,緩急不可得力。
馬周見事敏速,性甚貞正,論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稱意。
褚遂良學問稍長,懷亦堅正,每寫忠誠,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人自憐之。劉洎性最堅貞,有利益,鐵骨錚錚。
至於房玄齡、李靖、高士廉年歲過大,將來李承乾做了皇帝,他們怕是已經不在了!但有這些人輔佐朝政,想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父皇,兒臣怎麽覺得,您在交待後事呢?”
李世民眉毛一挑,罩著李承乾的後腦勺就來了一下:“胡咧咧一天!”
而軍隊呢,李勣、侯君集、李道宗、謝映登、蘇定方,程知節,有他們六個在朝,李世民沒什麽不放心的。至於其他的將校,那就是看李承乾自己的用了。而且,李世民也知道,這家夥在用兵方麵,很有自己的主意,高昌之戰就是典例。怎麽用兵,用將,他心裏有數,李世民倒是不用太上心。
“高明,你要給朕記住一點,想要國家傳承有序,江山萬年一統,法定的傳承,皇權的平穩過度,才是最重要的。”
“朕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但朕希望,從你開始,國家的傳承,能井然有序起來。”
李象呢,是庶出,按照禮法來說,他缺了一個嫡,將來的東宮,不該他來坐。
但李承乾說的也有道理,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李象是最年長的皇孫,而且人也聰明,毅力也不錯,培養培養是個守成之君的材料。
“父皇,您就不指望,兒臣做個守成之君?”
“你?錯翻眼皮吧!打你小子揍得建成、元吉家的孩子哭爹喊娘的,朕就知道你不是好相與的。”
長孫無忌那話怎麽說的,兒孫自有兒孫福,李承乾啊,是塊自磨的美玉,不需要人刻意去雕琢,他自己就能成材。
前幾年呢,李世民還不服氣,總覺得長孫無忌是偏愛他的外甥,所以挖空心思給李承乾找老師,想著按照他的想法培養儲君。
可這些年過來,再回頭看看,長孫無忌說的是對的。老五,他派了薛大鼎,權萬紀過去,都是百裏挑一的好老師,可把他教成什麽樣了呢!
這事一過,李世民也想通了,順其自然吧!反正這些年,李承乾撲騰的也很好,宗室、朝廷受益頗多。
“父皇,您是說,我以後怎麽折騰,都行了?”
“還反了你啦!朕是說,你小子給朕注意點,捅了大簍子,朕把你的腦袋擰下來,堵上!”
秋收的糧食問題,李承乾處置的很得當,冬天關中的糧價也很穩定,常平倉出糧的數量,僅僅是去歲的七成,這說明百姓的日子有所緩和。
還有宮中用度的問題,太子妃做的也很不錯,他聽皇後說了,前隋一月之用,足夠現今三月的開銷。太子妃是個能持家的,這一點比李承乾強多了!
“看什麽看,朕說的不錯嗎?”
“你自己算過,每年從你手中流出去的錢有多少嗎?”
當然,李世民也知道,李承乾的那些錢,沒花在自己身上,也沒有浪費,都是用在大唐的建設了,否則他也不可能毫不阻攔。
但凡事,要有度!要多想想魏征說的話,那老東西說話是不好聽,但卻是苦口良藥,是會讓君上受益的。
李承乾嗬嗬一笑:“是,父皇教訓的是,兒臣記下了!”
李世民見他那樣,也是哼了一聲:“你小子啊,記在心裏,知道麽!”
但好消息的是,讓老五這麽一氣,他的病好多了,已經開始坐朝視事了。而與過去不同的事,現在不管走到哪兒,李世民都會帶著李象。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經此一事,皇帝已經在考慮後麵的事了,否則不會帶著這位小“太孫”。
對此呢,有人歡喜有人愁,與東宮交好的自然高興,可與之相反的,自然是長籲短歎,因為他們不知道將來自己會麵對什麽。
要說教孩子,李世民從來都是沒有耐心的,李承乾他們小時候,他從來都不帶,更不會刻意的去教什麽,所有的一切一股腦的都推給長孫皇後。
但對李象不一樣,這一次他特別認真,甚至親自教導他讀書!而且,他還拿出了自己苦心編撰的帝王書錄-《帝範》。
曰:夫人者國之先,國者君之本。人主之體,如山嶽焉,高峻而不動;如日月焉,貞明而普照。兆庶之所瞻仰,天下之所歸往。寬大其誌,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製斷。非威德無以致遠,非慈厚無以懷人。撫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禮。奉先思孝,處位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此乃君之體也。
........,故舟航之絕海也,必假橈楫之功;鴻鵠之淩雲也,必因羽翮之用;帝王之為國也,必藉匡輔之資。故求之斯勞,任之斯逸。照車十二,黃金累千,豈如多士之隆,一賢之重。此乃求賢之貴也。
耐心的給李象解釋著,知道他表示聽明白了,李世民才指了指,側麵的小書案,那是他為李象專設的小座,從今天開始,他就是在這裏讀書。
李承乾覺得,這麽做孩子的壓力會大一些,稚嫩的肩膀未免能受得了。
可李世民卻不以為然,他告訴李承乾,這不是他這個祖父做的選擇,而是李承乾做的。既然選擇了李象,就該讓他提早進入情況。
李承乾呢說什麽,隻能搖頭苦笑,誰讓他嘴賤了,多問這麽一句。隻能打發李象先出去玩吧,他的兄弟都等著他呢!
而李世民也是做父親的,他知道做父親的不容易。所以,他還得叮囑李承乾幾句。
現今朝廷的這些重臣,長孫無忌善避嫌疑,應物敏速,決斷事理,無人可及;然提兵攻戰,非其所長,不可用於統兵。
岑文本性質敦厚,文章華贍;而持論恒據經遠,自當不負於物。楊師道性行純和,自無愆違;而情實怯懦,緩急不可得力。
馬周見事敏速,性甚貞正,論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能稱意。
褚遂良學問稍長,懷亦堅正,每寫忠誠,親附於朕,譬如飛鳥依人,人自憐之。劉洎性最堅貞,有利益,鐵骨錚錚。
至於房玄齡、李靖、高士廉年歲過大,將來李承乾做了皇帝,他們怕是已經不在了!但有這些人輔佐朝政,想來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父皇,兒臣怎麽覺得,您在交待後事呢?”
李世民眉毛一挑,罩著李承乾的後腦勺就來了一下:“胡咧咧一天!”
而軍隊呢,李勣、侯君集、李道宗、謝映登、蘇定方,程知節,有他們六個在朝,李世民沒什麽不放心的。至於其他的將校,那就是看李承乾自己的用了。而且,李世民也知道,這家夥在用兵方麵,很有自己的主意,高昌之戰就是典例。怎麽用兵,用將,他心裏有數,李世民倒是不用太上心。
“高明,你要給朕記住一點,想要國家傳承有序,江山萬年一統,法定的傳承,皇權的平穩過度,才是最重要的。”
“朕開了一個不好的頭,但朕希望,從你開始,國家的傳承,能井然有序起來。”
李象呢,是庶出,按照禮法來說,他缺了一個嫡,將來的東宮,不該他來坐。
但李承乾說的也有道理,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李象是最年長的皇孫,而且人也聰明,毅力也不錯,培養培養是個守成之君的材料。
“父皇,您就不指望,兒臣做個守成之君?”
“你?錯翻眼皮吧!打你小子揍得建成、元吉家的孩子哭爹喊娘的,朕就知道你不是好相與的。”
長孫無忌那話怎麽說的,兒孫自有兒孫福,李承乾啊,是塊自磨的美玉,不需要人刻意去雕琢,他自己就能成材。
前幾年呢,李世民還不服氣,總覺得長孫無忌是偏愛他的外甥,所以挖空心思給李承乾找老師,想著按照他的想法培養儲君。
可這些年過來,再回頭看看,長孫無忌說的是對的。老五,他派了薛大鼎,權萬紀過去,都是百裏挑一的好老師,可把他教成什麽樣了呢!
這事一過,李世民也想通了,順其自然吧!反正這些年,李承乾撲騰的也很好,宗室、朝廷受益頗多。
“父皇,您是說,我以後怎麽折騰,都行了?”
“還反了你啦!朕是說,你小子給朕注意點,捅了大簍子,朕把你的腦袋擰下來,堵上!”
秋收的糧食問題,李承乾處置的很得當,冬天關中的糧價也很穩定,常平倉出糧的數量,僅僅是去歲的七成,這說明百姓的日子有所緩和。
還有宮中用度的問題,太子妃做的也很不錯,他聽皇後說了,前隋一月之用,足夠現今三月的開銷。太子妃是個能持家的,這一點比李承乾強多了!
“看什麽看,朕說的不錯嗎?”
“你自己算過,每年從你手中流出去的錢有多少嗎?”
當然,李世民也知道,李承乾的那些錢,沒花在自己身上,也沒有浪費,都是用在大唐的建設了,否則他也不可能毫不阻攔。
但凡事,要有度!要多想想魏征說的話,那老東西說話是不好聽,但卻是苦口良藥,是會讓君上受益的。
李承乾嗬嗬一笑:“是,父皇教訓的是,兒臣記下了!”
李世民見他那樣,也是哼了一聲:“你小子啊,記在心裏,知道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