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宗這次東征寫了一篇《駐蹕山賦》,可是把皇帝的馬屁拍的不錯。回京之後,就升了檢校侍中,成功躋身宰相之列。


    可人得意了,總有人會看你不爽的,雍州參軍-薛淩,就看看不慣他那小人得以的樣子,於是上門彈劾了許敬宗。


    他在奏疏中這樣說:臣聞臣無有作威作福,其害於而家,凶於而國。竊見檢校侍中敬宗,幸遇愈重,權勢日隆,紳之徒,屬其視聽。


    薛淩認為,奸臣專擅權力這個問題由來已久,且前事不絕,王莽經營積累了多年,桓玄傾覆了東晉皇位。陛下讓許敬宗這種人成為宰相,臣恐怕他的心未必能象殷商的伊尹一樣忠心為國。希望陛下能考察借鑒古今之事,酌情考慮,給他換一個位置。


    看到薛淩的奏疏的副本後,李承乾哈哈的笑了起來,要說這惡人還得惡人磨,許敬宗這種小人,也就隻有碰到比他還混不吝的人,才能磨的他沒有辦法。


    “大哥,這個薛淩,明顯是受人致使,否則他一個小小的七品參軍,怎麽敢彈劾當朝宰相呢!”


    李恪的意思,他自然是明白的,許敬宗雖然在朝沒什麽根基,但畢竟是老臣,多少還有些狐朋狗友,而且他畢竟是宰相,搞誇一個小參軍,那還不是翻手之間的事。


    可他為什麽沒這麽做呢,甚至連反駁都沒反駁?那是因為老奸巨猾的許敬宗,還在找他的對手是誰,這才沒有貿然出手。


    而且,他若是對個七品小吏的彈劾說三道四,人人都會說他小肚雞腸,毫無宰相的胸襟,甚至還可能鬧得滿城議論!


    不過,李承乾也很奇怪,就算許敬宗不著人待見,又是什麽人用這種陰損的招式,來搞他呢?


    李恪攤了攤手,他是找人問過,這個薛淩是貞觀三年的進士,出身寒族,沒什麽背景,也沒跟什麽大佬有太親密的關係。


    如果,非要給他按一個歸屬,那就是倒黴的胖子-李泰了,他是雍州牧,薛淩是他管轄的官,這個黑鍋,還就得放在他身上。


    不過就事論事,這事還真不是李泰指使的,因為李泰曾經因為薛淩無禮,狠狠地打了他三十杖,兩人根本就不是一類人,也尿不到一個壺裏。


    “那會不會是他想語出驚人,故意為之的?”,長孫衝補了一句,當年孫伏伽可就是這麽上去的。


    有一年,陛下又要去打獵,他領著幾個侍衛,背弓插箭,帶著獵鷹和獵犬,正要出發。這時孫伏伽匆匆趕來,一把拉住馬韁,阻止陛下行獵。


    陛下正在興頭上,被人當頭潑了一盆冷水,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便讓侍衛將孫伏伽抓了起來,可這家夥竟然說:“夏朝的關龍逢因直言進諫而被殺,我情願和他在九泉之下相見,也不願意再侍奉你了。


    陛下被他成功的氣笑了,於是取消了行獵,還更他下了一盤棋。而這事不久後,便下旨封孫伏伽為諫議大夫,嘉獎他直言有功!


    李恪聳了聳肩膀:“那誰知道呢?”


    “反正本王就知道,陛下就發了個副本給東宮,將正本留中了!”


    也就是因為陛下留中了,許敬宗是慌了,因為留中了,就說明薛淩的話,多少中了陛下的心思。如果陛下當真了,也信了,那他可就又要倒黴了!


    道理呢,就像李恪說的那樣,但李承乾還是想知道,是什麽把陛下的心思琢磨的這麽透,知道他對許敬宗不放心,故而來了個對症下藥!


    可別說許敬宗下去了,就輪到某些人了,可以獲得既得利益!除了房玄齡、岑文本、馬周這三人以外,其他的宰相誰當的長久了,還不是兩三年就換到外任了!在大唐做宰相,任期可是說不準的事!


    李承乾放下茶盞,笑了起來:“這還真是有趣,好久沒碰到這樣的人了,冷不丁一來,還真讓人有些措手不及!”


    說到措手不及,長孫衝還想起一個事來。


    吐穀渾-烏地也拔勒豆可汗-河源郡王-慕容諾曷缽,在弘化公主的勸說下,竟然上了奏疏,想要舉國並入大唐。從前呢,隻聽說過打降的國家,沒聽說有人願意放棄宗廟,主動歸降的!


    李恪覺得沒什麽可奇怪的,現在吐穀渾軍已經差不多被蘇定方掌握了,他這個可汗說好聽點是吐穀渾之主,說不好聽的就是個擺設,有他沒他有什麽區別!而且,高句麗的頭夠硬了吧,還不是被大唐給滅了!他們那個寶藏王結果就混了個昏命候!慕容諾曷缽也不是傻子,他知道自己扛不住吐蕃,隻能依附大唐,而在西海做那個勞什子可汗,解決不了國困不說,還要被吐蕃的襲擾弄得心驚肉跳的,連覺都睡不好!


    那麽,與其等著做亡國之君,被榨幹最後一絲價值,不如撐著手中還有些本錢,多給自己撈點好處。反正,陛下那邊已經給他回書了,如舉國並入大唐,那便封他為親王,爵位世襲罔替,食邑五千戶,還要給他三公的職位,讓他榮耀終身。不耗一兵一卒,名正言順的吞並吐穀渾,怎麽看怎麽劃算,所以這筆買賣,李恪看值得。


    長孫衝點點頭:“話是這麽說,但沒有吐穀渾這個緩衝的屏障,我們就得與吐蕃全麵接壤,這可是沉重的抱負啊!”


    李承乾也讚同長孫衝的觀點,但就算吐穀渾不歸附,難道吐蕃人就會消停嗎?不會的,既然早晚都得麵對,那還有什麽可顧忌的!


    高原的優勢,是因為他們海拔高,容易出現高原反應,內地的部隊調過去,適應不了。但占據吐穀渾後,不僅可以大量的招募吐穀渾人加入唐軍,還可以派更多的部隊過去適應高原的氣候。等部隊適應了,就算是與吐蕃全麵開戰,那又能如何呢,誰在乎?難道大唐打不過吐蕃嗎?


    李恪嘿嘿一笑:“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大哥,你是相中吐蕃的國土的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之最強太子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陳叔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陳叔逸並收藏大唐之最強太子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