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府
安康看到李象穿了一身綠袍站在堂中,也是調侃起來,堂堂的太孫,自降身份,做個七品小吏,這不是開玩笑嗎?
整理腰帶的獨孤謀,淡淡一笑:“這已經很不錯了!我在他這個年紀時候,還是個百夫長。”
安康白了獨孤謀一眼:“那能一樣嗎?太孫,將來是要接大哥的位置呢!”
若幹年後,大哥做了天子,李象就要做太子,作為儲君,他怎麽可以跟稚奴他們一樣,從小吏做起呢?
獨孤謀戴上官帽,沉聲道:“小吏怎麽了,陛下還在雲定興手下做過大頭兵呢!我不覺得這有什麽丟人的。”
獨孤謀知道安康是什麽意思,怕這會損了太孫的威嚴,而且太子當年也不是這麽做的。
但她要知道,太子八歲就被立為了儲君,他出來曆練的年紀,地位已經穩固了,也沒有這個條件下沉。
李象就不一樣了,有陛下和太子在上麵看著,他可是放心的曆練。
當然,還有一句話,獨孤謀沒有說,那就是李象並沒有他父親那樣的深沉內斂,他的天分或許並不比太子低,但在這方麵差的太多了。
不過,獨孤謀也理解,他是皇宮長大的孩子,又被太子、太子妃保護的那麽好,還在帝後麵前那麽受寵,能保持現在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
在去刑部的馬車上,獨孤謀看了一眼李象:“太孫,在你眼中,你祖父和你父親,誰更厲害一些?”
這個,不需要想,自然是他祖父了!祖父十七歲橫槊馬上,二十七歲君臨天下,一手將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締造成貞觀盛世,堪稱千古一帝的表率!除了秦皇漢武,他想不到還有哪個皇帝,能比的上他祖父這般的豐功偉績。
“你是這麽看的?”
“難道姑父,不是這麽看的嗎?”
獨孤謀給他講一組數據,他就明白了!
貞觀四年,定襄會戰,唐軍三十五萬,對陣頡利四十萬大軍。衛國公、英國公指揮若定,攻滅突厥平定漠南。那一戰,獨孤謀是親曆者,他知道最具體的陣亡數字,超過八萬人!而且,這還是頡利軍,一半投降的情況,還是這麽大的傷亡,慘之一字,不足形容。
貞觀十三年,他跟著太子征討高昌,五萬大軍,在沙漠中埋了四千人,戰死僅一千人,幾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高昌三郡、五縣、二十二城。分兵擊之,水銀瀉地,那一仗,打的最是痛苦。
後來,他跟著太子北伐薛延陀,三十五萬對陣四十五萬,戰損五萬六千餘人,全殲薛延陀四十五萬,是大唐建國以來,殲敵數量最大的戰役。
至於,陛下親征高句麗,他雖然沒去,但他也是看了戰報的,基本是一路平推,戰死的將士竟然不足五千之數!
仗是越打越大,但為什麽戰果越大,損失反而越來越小?
是衛公、英公不會打仗嗎?還是說太子比他們都強?
都不是!是唐軍的武器在更新換代,是唐軍飲食、裝備、補給能力,與貞觀初年有著天壤之別!
這些,都是太子一手做的!
然後,再說說大唐的京畿,貞觀初年到貞觀十年,朝廷的稅收,最好的狀況,也隻是三百萬貫左右。
在看看,陸上、海運大興後,僅僅商稅一項,一年的收入就超過四百萬貫,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年累加。
幾年前,陛下問諸臣,創業與守成孰難?
房玄齡與魏征各執一詞。陛下最後說: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征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於富貴,禍亂生於所忽,故知守成之難,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
當時,獨孤謀就在階下,聽完陛下的話後,他感慨頗多。是啊,守成更難,因為誰也不知道,後代的子孫是不是不肖。
“陛下開創天下,確實不容易!但太子名為守成之儲君,做的卻是跟開創之君並無區別。”
“而且,他做到了,國不加賦而民富,就這一點,他就比陛下強,比曆代的守成之主都強!”
在李象的眼中,他的父親就是個每天笑嗬嗬,哄著他們兄弟姐妹玩的父親、老師,有耐心的去教他們任何東西。
可在獨孤謀等臣工眼中,李承乾是個很了不起的起的人,他是擁有把莽荒變成綠洲的能力,將大唐的國力大大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真珠可汗-夷南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啊,如果大唐有一天成為了一片廢墟,但隻要李承乾還活著,他可以在廢墟上重新建立起一個帝國。
陛下為什麽這般信用太子,那就是因為他看重了太子這個能力!
再說一句大話,貞觀,如果沒有太子也許會成為一個盛世,但大唐的國力,絕對頂不上今日的三分之一。
“所以,你還覺得,你的父親是踩著老子的肩膀,才有今天的嗎?”
“我跟你父王不僅是君臣、外戚,更是生死的同袍,弟兄!我了解他,他的心胸,比你祖父更加遼闊,他是要做世界帝王的人!”
他們這一代人,私下喝酒的時候,曾經討論過一個話題。如果,高祖皇帝沒有在晉陽起兵,今日的天下,還會不會是李家的。
答案是肯定的,不算陛下,隻要有太子,李氏依然能得天下。這就是太子能力,也是他在弟兄們心中的人格魅力。
李象笑了笑:“侄兒還真是沒想到,父王在諸位叔伯心中,是這樣的!”
獨孤謀點燃了煙鬥,裹了兩口:“你呀,是被你父王保護的太好了,你根本就不知道創業和守業,到底有多難!”
養在溫室裏的花朵,也該是經曆風雨的年紀了,獨孤謀跟他的那些老師可不一樣,他的要求一向都是很嚴格的,李象在他手下當差,可要做好吃苦頭的準備。
“姑父,你可被小瞧人,本太孫也是陛下一手調教出來的!”
“你,嗬嗬,好,那姑父就看一看,你小子到底有多少斤兩!”
安康看到李象穿了一身綠袍站在堂中,也是調侃起來,堂堂的太孫,自降身份,做個七品小吏,這不是開玩笑嗎?
整理腰帶的獨孤謀,淡淡一笑:“這已經很不錯了!我在他這個年紀時候,還是個百夫長。”
安康白了獨孤謀一眼:“那能一樣嗎?太孫,將來是要接大哥的位置呢!”
若幹年後,大哥做了天子,李象就要做太子,作為儲君,他怎麽可以跟稚奴他們一樣,從小吏做起呢?
獨孤謀戴上官帽,沉聲道:“小吏怎麽了,陛下還在雲定興手下做過大頭兵呢!我不覺得這有什麽丟人的。”
獨孤謀知道安康是什麽意思,怕這會損了太孫的威嚴,而且太子當年也不是這麽做的。
但她要知道,太子八歲就被立為了儲君,他出來曆練的年紀,地位已經穩固了,也沒有這個條件下沉。
李象就不一樣了,有陛下和太子在上麵看著,他可是放心的曆練。
當然,還有一句話,獨孤謀沒有說,那就是李象並沒有他父親那樣的深沉內斂,他的天分或許並不比太子低,但在這方麵差的太多了。
不過,獨孤謀也理解,他是皇宮長大的孩子,又被太子、太子妃保護的那麽好,還在帝後麵前那麽受寵,能保持現在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
在去刑部的馬車上,獨孤謀看了一眼李象:“太孫,在你眼中,你祖父和你父親,誰更厲害一些?”
這個,不需要想,自然是他祖父了!祖父十七歲橫槊馬上,二十七歲君臨天下,一手將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締造成貞觀盛世,堪稱千古一帝的表率!除了秦皇漢武,他想不到還有哪個皇帝,能比的上他祖父這般的豐功偉績。
“你是這麽看的?”
“難道姑父,不是這麽看的嗎?”
獨孤謀給他講一組數據,他就明白了!
貞觀四年,定襄會戰,唐軍三十五萬,對陣頡利四十萬大軍。衛國公、英國公指揮若定,攻滅突厥平定漠南。那一戰,獨孤謀是親曆者,他知道最具體的陣亡數字,超過八萬人!而且,這還是頡利軍,一半投降的情況,還是這麽大的傷亡,慘之一字,不足形容。
貞觀十三年,他跟著太子征討高昌,五萬大軍,在沙漠中埋了四千人,戰死僅一千人,幾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高昌三郡、五縣、二十二城。分兵擊之,水銀瀉地,那一仗,打的最是痛苦。
後來,他跟著太子北伐薛延陀,三十五萬對陣四十五萬,戰損五萬六千餘人,全殲薛延陀四十五萬,是大唐建國以來,殲敵數量最大的戰役。
至於,陛下親征高句麗,他雖然沒去,但他也是看了戰報的,基本是一路平推,戰死的將士竟然不足五千之數!
仗是越打越大,但為什麽戰果越大,損失反而越來越小?
是衛公、英公不會打仗嗎?還是說太子比他們都強?
都不是!是唐軍的武器在更新換代,是唐軍飲食、裝備、補給能力,與貞觀初年有著天壤之別!
這些,都是太子一手做的!
然後,再說說大唐的京畿,貞觀初年到貞觀十年,朝廷的稅收,最好的狀況,也隻是三百萬貫左右。
在看看,陸上、海運大興後,僅僅商稅一項,一年的收入就超過四百萬貫,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年累加。
幾年前,陛下問諸臣,創業與守成孰難?
房玄齡與魏征各執一詞。陛下最後說:玄齡與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創業之難,征與吾共安天下,常恐驕奢生於富貴,禍亂生於所忽,故知守成之難,然創業之難,既已往矣;守成之難,方當與諸公慎之。
當時,獨孤謀就在階下,聽完陛下的話後,他感慨頗多。是啊,守成更難,因為誰也不知道,後代的子孫是不是不肖。
“陛下開創天下,確實不容易!但太子名為守成之儲君,做的卻是跟開創之君並無區別。”
“而且,他做到了,國不加賦而民富,就這一點,他就比陛下強,比曆代的守成之主都強!”
在李象的眼中,他的父親就是個每天笑嗬嗬,哄著他們兄弟姐妹玩的父親、老師,有耐心的去教他們任何東西。
可在獨孤謀等臣工眼中,李承乾是個很了不起的起的人,他是擁有把莽荒變成綠洲的能力,將大唐的國力大大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真珠可汗-夷南曾經說過一句話,他說啊,如果大唐有一天成為了一片廢墟,但隻要李承乾還活著,他可以在廢墟上重新建立起一個帝國。
陛下為什麽這般信用太子,那就是因為他看重了太子這個能力!
再說一句大話,貞觀,如果沒有太子也許會成為一個盛世,但大唐的國力,絕對頂不上今日的三分之一。
“所以,你還覺得,你的父親是踩著老子的肩膀,才有今天的嗎?”
“我跟你父王不僅是君臣、外戚,更是生死的同袍,弟兄!我了解他,他的心胸,比你祖父更加遼闊,他是要做世界帝王的人!”
他們這一代人,私下喝酒的時候,曾經討論過一個話題。如果,高祖皇帝沒有在晉陽起兵,今日的天下,還會不會是李家的。
答案是肯定的,不算陛下,隻要有太子,李氏依然能得天下。這就是太子能力,也是他在弟兄們心中的人格魅力。
李象笑了笑:“侄兒還真是沒想到,父王在諸位叔伯心中,是這樣的!”
獨孤謀點燃了煙鬥,裹了兩口:“你呀,是被你父王保護的太好了,你根本就不知道創業和守業,到底有多難!”
養在溫室裏的花朵,也該是經曆風雨的年紀了,獨孤謀跟他的那些老師可不一樣,他的要求一向都是很嚴格的,李象在他手下當差,可要做好吃苦頭的準備。
“姑父,你可被小瞧人,本太孫也是陛下一手調教出來的!”
“你,嗬嗬,好,那姑父就看一看,你小子到底有多少斤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