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剛過,李承乾與李恪正忙著今年的大考,便有禦史上書彈劾,說京兆府找到了一個和尚,他拿著一個玉枕,到質肆去典當,而質肆掌櫃見玉枕的樣式是宮造的,於是報了案。更讓人差異的是,那辯詪和尚竟然招供,此玉枕是他從師兄辯機那裏偷來的,而他敢偷這玉枕就是篤定,師兄不敢報案。
因為這玉枕來路不正,是高陽公主送給師兄的定情信物,公主與辯機私通,餉遺億計,而為了讓駙馬房遺愛不來影響他們,還送了兩個侍女給駙馬。
禦史聽說京兆府有一樁這樣的案子,如此有傷風化,京兆府的處理又很是敷衍,非常憤慨,於是上本彈劾京兆尹楚恒不作為,高陽公主有傷風化。
李承乾、李恪都很無奈,房二這小子是沒腦子不假,可他還不至於蠢到被戴了帽子,還不知道的程度吧!再說,那辯機是什麽東西,是個和尚,高陽的眼界那麽高,怎麽回看上一個禿驢呢?說高陽紅杏出牆,就憑一個還不知道從來那來的枕頭,這是不是有點扯了!
可禦史上了本,而且鬧的滿城風雨,李承乾也不能不管,隻能下令,讓大理寺卿-孫伏伽,大理寺少卿-崔鈺、唐臨,三人一起去查,查清到底是怎麽回事。
三日後,三臣到了顯德殿,接過吳王遞來了茶,都坐了下來,說了他們了解的情況。
唐臨查了那玉枕,的確是宮內造辦的,貞觀十五年,皇後命玉器坊造了一批玉枕,賜予諸公主。枕頭是統一的材質,全部是藍田玉的,但每一個的花紋都不一樣,根據宮檔的記錄,頒賞的女官的回憶,高陽公主的玉枕上是梅花紋路。且唐臨還專門拿那個玉枕,去造辦的玉器坊找到了製作匠人,確定辯詪和尚買的這個,正是由他刻造的那個。
崔鈺呢,則是走訪了公主府,從公主到管家的女官,都說不知道那玉枕是什麽時候沒的。因為高陽公主很受陛下、娘娘的寵愛,像這樣的玉枕,府中有十幾個之多,基本都在庫裏放著,公主府又不時常點庫,所以它是怎麽流出的,沒人知道。
至於說,公主為什麽送兩個侍女給駙馬,那就簡單了,是因為公主嫌棄房遺愛粗魯,又不願意常見到他,所以送了兩個侍女,也讓她自己省省心。
孫伏伽親自審了辯詪,也派人把辯機請了過來,口供出奇的一致,他們都說枕頭是高陽公主送的!而盤問寺中的僧侶,他們也都說公主時常到寺中上香,而且時常與辯機獨處,談論佛法。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這麽多人,都一口咬定高陽公主與辯機的關係不一樣。而公主府呢,口徑也是一致的,都說公主從未去過該寺,而且平日裏對佛法也是不感興趣,甚至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李恪點點頭:“大哥,這話倒是不假,高陽的確不懂這些!她平日裏隻喜歡與姐妹們一起打馬球!”
高陽從小就是個跳脫的性子,要說她把誰的腿打斷了,那李恪百分百相信,但要說她安靜下來敲木魚、念經,那打死他都不信。
至於說這個辯機,是不是俊俏,是不是能說會道,那便不重要了!因為高陽最討厭的,就是男人娘們唧唧的,根本不會喜歡磨磨唧唧的和尚,這擺明了就是無限。
李承乾呢,是讚同李恪的說法的,高陽是他們看著長大的孩子,是什麽脾性,能不能幹出這樣傷風敗俗的事,他們一清二楚。
但他們了解高陽沒有用,不代表外麵的人也這麽想。外麵的臣工隻會拿著永嘉公主做例子,而且拿一次當萬次,不能拿出有利的證據,跟他們說再多也是沒用的。
“房相呢,他怎麽說?”
孫伏伽是親自去的梁國公府,房相表現的很平淡,老相爺告訴他,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你站在的太高了,得的太多了,就會有人看你不順眼,就會想盡辦法毀壞你的名譽,把你推下懸崖!
房玄齡佐陛下定天下,及終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號為賢相,門生故吏遍及朝野,三軍,德高之重,天下敬仰,恩寵之盛,無人可及。
房玄齡四子,長子-房遺直,官至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禮部左侍郎,太常寺卿。次子-房遺愛,駙馬都尉,右衛中郎將,散騎常侍。
三子-房遺則,東宮詹事府任職,太子舍人,四子-房遺義,東宮詹事府任職,太子舍人。一門四子,前途遠大。
還有兩個女婿,潞州都督-韓王-李元嘉,萊州刺史兼萊州港造船使-鄭仁愷。一個皇族親王,一個滎陽鄭氏的子弟,皆是顯貴之分。
梁國公府,如此顯赫的門庭,自然會招人嫉妒,所以就像房相說的,有人栽贓陷害,毫不意外。
嗯,“房相就是房相,幾十年的老臣了,不驕不躁,的確是該我們學習啊!”
“不過,孤也很奇怪,房家這麽顯赫的門庭,而且聖眷猶在,是誰這麽大膽子,去搞房家呢?”
房玄齡活著一天,聖眷便不會衰落,這是必然的。李承乾活著一天,便會念著房玄齡輔助之情,提攜房家的四個兒子,照顧他的兩個女婿。
搞房家,很顯然,不是個聰明之舉!
可人家為什麽會選擇搞房家呢?這個問題!
其次,辯詪、辯機,及寺中其他的和尚,也並不是在說謊,如果說謊的話,根本不可能逃脫孫伏伽的眼睛。
那結論隻有一個,有人在假扮高陽公主。人皮麵具,在做的經曆都不是一兩次了,應該很了解這種手段。
那什麽人,要如此做呢?
試想一下,如果房玄齡倒了,那該是個什麽清醒,貞觀一朝立的人臣標杆就沒了,一個精神支柱倒下了,那對大唐的官場可不是什麽好事。
“查,查下去,而且一查到底。不管這背後,是什麽混蛋,孤都要把他薅出來,在所不惜!”
孫伏伽、崔鈺、唐臨三臣起身,拱手稱諾!........
因為這玉枕來路不正,是高陽公主送給師兄的定情信物,公主與辯機私通,餉遺億計,而為了讓駙馬房遺愛不來影響他們,還送了兩個侍女給駙馬。
禦史聽說京兆府有一樁這樣的案子,如此有傷風化,京兆府的處理又很是敷衍,非常憤慨,於是上本彈劾京兆尹楚恒不作為,高陽公主有傷風化。
李承乾、李恪都很無奈,房二這小子是沒腦子不假,可他還不至於蠢到被戴了帽子,還不知道的程度吧!再說,那辯機是什麽東西,是個和尚,高陽的眼界那麽高,怎麽回看上一個禿驢呢?說高陽紅杏出牆,就憑一個還不知道從來那來的枕頭,這是不是有點扯了!
可禦史上了本,而且鬧的滿城風雨,李承乾也不能不管,隻能下令,讓大理寺卿-孫伏伽,大理寺少卿-崔鈺、唐臨,三人一起去查,查清到底是怎麽回事。
三日後,三臣到了顯德殿,接過吳王遞來了茶,都坐了下來,說了他們了解的情況。
唐臨查了那玉枕,的確是宮內造辦的,貞觀十五年,皇後命玉器坊造了一批玉枕,賜予諸公主。枕頭是統一的材質,全部是藍田玉的,但每一個的花紋都不一樣,根據宮檔的記錄,頒賞的女官的回憶,高陽公主的玉枕上是梅花紋路。且唐臨還專門拿那個玉枕,去造辦的玉器坊找到了製作匠人,確定辯詪和尚買的這個,正是由他刻造的那個。
崔鈺呢,則是走訪了公主府,從公主到管家的女官,都說不知道那玉枕是什麽時候沒的。因為高陽公主很受陛下、娘娘的寵愛,像這樣的玉枕,府中有十幾個之多,基本都在庫裏放著,公主府又不時常點庫,所以它是怎麽流出的,沒人知道。
至於說,公主為什麽送兩個侍女給駙馬,那就簡單了,是因為公主嫌棄房遺愛粗魯,又不願意常見到他,所以送了兩個侍女,也讓她自己省省心。
孫伏伽親自審了辯詪,也派人把辯機請了過來,口供出奇的一致,他們都說枕頭是高陽公主送的!而盤問寺中的僧侶,他們也都說公主時常到寺中上香,而且時常與辯機獨處,談論佛法。
這就很耐人尋味了!這麽多人,都一口咬定高陽公主與辯機的關係不一樣。而公主府呢,口徑也是一致的,都說公主從未去過該寺,而且平日裏對佛法也是不感興趣,甚至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李恪點點頭:“大哥,這話倒是不假,高陽的確不懂這些!她平日裏隻喜歡與姐妹們一起打馬球!”
高陽從小就是個跳脫的性子,要說她把誰的腿打斷了,那李恪百分百相信,但要說她安靜下來敲木魚、念經,那打死他都不信。
至於說這個辯機,是不是俊俏,是不是能說會道,那便不重要了!因為高陽最討厭的,就是男人娘們唧唧的,根本不會喜歡磨磨唧唧的和尚,這擺明了就是無限。
李承乾呢,是讚同李恪的說法的,高陽是他們看著長大的孩子,是什麽脾性,能不能幹出這樣傷風敗俗的事,他們一清二楚。
但他們了解高陽沒有用,不代表外麵的人也這麽想。外麵的臣工隻會拿著永嘉公主做例子,而且拿一次當萬次,不能拿出有利的證據,跟他們說再多也是沒用的。
“房相呢,他怎麽說?”
孫伏伽是親自去的梁國公府,房相表現的很平淡,老相爺告訴他,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你站在的太高了,得的太多了,就會有人看你不順眼,就會想盡辦法毀壞你的名譽,把你推下懸崖!
房玄齡佐陛下定天下,及終相位,凡三十二年,天下號為賢相,門生故吏遍及朝野,三軍,德高之重,天下敬仰,恩寵之盛,無人可及。
房玄齡四子,長子-房遺直,官至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禮部左侍郎,太常寺卿。次子-房遺愛,駙馬都尉,右衛中郎將,散騎常侍。
三子-房遺則,東宮詹事府任職,太子舍人,四子-房遺義,東宮詹事府任職,太子舍人。一門四子,前途遠大。
還有兩個女婿,潞州都督-韓王-李元嘉,萊州刺史兼萊州港造船使-鄭仁愷。一個皇族親王,一個滎陽鄭氏的子弟,皆是顯貴之分。
梁國公府,如此顯赫的門庭,自然會招人嫉妒,所以就像房相說的,有人栽贓陷害,毫不意外。
嗯,“房相就是房相,幾十年的老臣了,不驕不躁,的確是該我們學習啊!”
“不過,孤也很奇怪,房家這麽顯赫的門庭,而且聖眷猶在,是誰這麽大膽子,去搞房家呢?”
房玄齡活著一天,聖眷便不會衰落,這是必然的。李承乾活著一天,便會念著房玄齡輔助之情,提攜房家的四個兒子,照顧他的兩個女婿。
搞房家,很顯然,不是個聰明之舉!
可人家為什麽會選擇搞房家呢?這個問題!
其次,辯詪、辯機,及寺中其他的和尚,也並不是在說謊,如果說謊的話,根本不可能逃脫孫伏伽的眼睛。
那結論隻有一個,有人在假扮高陽公主。人皮麵具,在做的經曆都不是一兩次了,應該很了解這種手段。
那什麽人,要如此做呢?
試想一下,如果房玄齡倒了,那該是個什麽清醒,貞觀一朝立的人臣標杆就沒了,一個精神支柱倒下了,那對大唐的官場可不是什麽好事。
“查,查下去,而且一查到底。不管這背後,是什麽混蛋,孤都要把他薅出來,在所不惜!”
孫伏伽、崔鈺、唐臨三臣起身,拱手稱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