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躺平的李勣截然不同,李道宗如漢朝的衛青和霍去病一般,為大唐征戰四方,功勳顯赫,頗為好學,敬慕賢士,且從不以勢淩人。
而李道宗之所以與中年時貪財自汙不同,便是因為李承乾給了足夠的信任,他不必再擔心功高震主及宗室藩王的特殊地位。
聽到皇帝說,李勣那個老家夥竟然幹了這樣的事,李道宗也是笑的前仰後合。貞觀朝的時候,宗王領兵要比李勣他們這些臣工要危險多了,畢竟都是皇室子弟,很容易被禦史們扣上圖謀不軌的帽子。那時候,李勣在並州駐防時,那叫一個逍遙自在,弟兄們都羨慕他啊,有兵帶,有仗打,還遠離禍患!
但到了永禎朝,宗王在朝,在軍,在各地州府為官者越來越多,所以也就見怪不怪了,而李道宗也因為在宗室中資曆最老,因此成為主管兵務的宰相。
“他李懋公也有怕的時候啊,老臣還以為,他什麽都不怕呢!”
“老東西,怕就對了,狗兒的,他要是不怕,那咱們不是白幹了!”
如今,大唐的軍隊正在新老交替,一些上了年紀的,品秩不高,又做不了文官的將領,全部都被授予了勳官,讓他們致仕,回家養老,軍中正在補充大量的年輕人。
李道宗也從全國的將領中,尤其是邊軍,挑選了三百名大小將校到講武堂充實師資,大唐的軍隊變化日新月異。戰爭模式,作戰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就是讓李勣來做大帥,他怕是也指揮了不了幾十萬大軍了。
而在這個時代變遷下,那些跟著李勣的將領中,十之五六都要被淘汰,他能不怕嗎?換成李道宗,他也怕,他賴以立身的本錢,已經被朝廷消化了。李勣這個人,把軍隊看成自己的命,雖然他不帶兵了,但在軍中的影響還在。可隨著新式軍隊的更迭,他在軍中的影響力正在火速下降,他能不怕陛下找收拾他麽!
“他怕?朕看啊,他是跟朕耍活寶呢!”
“他是在埋怨朕,怎麽把他淘汰了!”
機會呢,李承乾不是沒給他,可李勣總是跟他玩花活,把幾十萬,上百萬大軍交給他,李承乾怎麽能放心!
當然,別說他心眼小,換成哪個皇帝,也不會把軍隊交給自己沒把握的人!他能給李勣這樣的榮耀,已經是萬分開恩了,再多,不行!
上皇還在玉華宮看著呢,李承乾不能有差錯,更不能讓他失望!所以,他沒精力和時間,去猜李勣的心思!
“陛下,要不,給他機會,讓他去講武堂?教教學兵也好啊,李勣在兵法上的造詣,還是不錯的!”
何止是不錯啊,本朝能超過李勣的人,確指可數!要是李勣能去,那自然是好的,可他英國公是什麽牌子,他怎麽能屈尊去那裏呢!
要是李勣願意去,李承乾八抬大轎抬他去都行啊!老東西這麽頑固,李承乾就隻能嗬嗬,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李道宗捋了捋胡子:“要不老臣去試試,畢竟幾十年的弟兄了!”
要是皇帝允許,他就邀上侯君集、謝映登、程知節幾個老兄弟,去拜會一下李勣,一頓酒下來,應該就能說服那個老家夥!
幾十年的老兄弟,他總不能卷大夥的麵子吧!而且,他那麽精明,怎麽可能不知道,這是陛下給他的台階。
李承乾點點頭:“朕是無所謂的,主要看他能不能想的開!”
李道宗嗬嗬一笑,他等的就是陛下的這句話。老虎沒有牙了,但飯還是要吃的,不是嗎?
..........
英國公府
李敬猷、李敬真、李思順、李欽載四兄弟忙壞了,李道宗、侯君集、謝映登、程知節四位大佬,他們可都是伺候好的。
酒過三巡,聽完李道宗的建議,李勣也是歎了口氣:“我這個人啊,就是賊做的時間長了,幹什麽都沒有你們大氣。”
說心裏話,李勣又沒有二心,為什麽就跟上皇、陛下處不好的!李勣清楚的很,問題不是出在陛下和上皇的身上,是他自己。
李勣總覺得這世上最把靠的,就是手裏的刀,因為你有刀,所有人都要看著你的臉色過活,所有人都不敢打你的主意。
翟讓當年怎麽死了,程知節和謝映登都是瓦崗寨出來,他們倆該一清二楚吧!他呀,不是不知道大勢,就是心裏不拖底。
程知節幹了一杯酒:“懋公的顧忌,老程最懂了,貞觀朝時,老夫也是考慮了很久,才選擇站隊的!”
畢竟關乎一家老小,關乎一輩子的功業,關乎千秋後世的,說一點都不擔心,那是扯淡,誰能完全把寶壓在誰身上。
但他家處默,就是認準了陛下,老程也是沒辦法,隻能選擇站隊。不過很幸運,程家選對了,又一次撈到了從龍之功,甚至連皇長孫都有他家一半的血脈。現在宮裏,就已經喊小皇孫為太孫了。陛下和皇後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仿照上皇時的舊事,等著孩子大了,便冊立南宮。
而李勣呢,戰功是比他們多,但錯過貞觀、永禎兩朝的擁戴之功,所以在君王眼中,並沒有他們三人這麽受信,自然是要靠邊站的。
謝映登抿了一口酒:“懋公,錯過了沒關係,但你畢竟功臣,還是三軍敬仰的大帥,陛下還是願意給你台階下的。否則,就不會讓我們來了!”
道理,李勣當然是知道的,陛下給台階,那是給麵子,讓他風光,如果陛下直接下一道聖旨,李勣敢說一個不字,違逆聖意嗎?
李勣點了點頭:“是啊,我知道,我感念陛下的隆恩,也領諸位兄弟的情,我自然是要遵旨的!”
李勣這輩子,隻能用可惜來形容,他明明是有能力創建更高的功業的,他就因為他的謹慎小心,竟然生生斷送了兩次,這隻能是說他咎由自取了,怨不得別人。
李道宗擺了擺手:“懋公,話不能這麽說!敬業不是東宮的嫡係麽,你這一府還是有希望的!”
而李道宗之所以與中年時貪財自汙不同,便是因為李承乾給了足夠的信任,他不必再擔心功高震主及宗室藩王的特殊地位。
聽到皇帝說,李勣那個老家夥竟然幹了這樣的事,李道宗也是笑的前仰後合。貞觀朝的時候,宗王領兵要比李勣他們這些臣工要危險多了,畢竟都是皇室子弟,很容易被禦史們扣上圖謀不軌的帽子。那時候,李勣在並州駐防時,那叫一個逍遙自在,弟兄們都羨慕他啊,有兵帶,有仗打,還遠離禍患!
但到了永禎朝,宗王在朝,在軍,在各地州府為官者越來越多,所以也就見怪不怪了,而李道宗也因為在宗室中資曆最老,因此成為主管兵務的宰相。
“他李懋公也有怕的時候啊,老臣還以為,他什麽都不怕呢!”
“老東西,怕就對了,狗兒的,他要是不怕,那咱們不是白幹了!”
如今,大唐的軍隊正在新老交替,一些上了年紀的,品秩不高,又做不了文官的將領,全部都被授予了勳官,讓他們致仕,回家養老,軍中正在補充大量的年輕人。
李道宗也從全國的將領中,尤其是邊軍,挑選了三百名大小將校到講武堂充實師資,大唐的軍隊變化日新月異。戰爭模式,作戰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就是讓李勣來做大帥,他怕是也指揮了不了幾十萬大軍了。
而在這個時代變遷下,那些跟著李勣的將領中,十之五六都要被淘汰,他能不怕嗎?換成李道宗,他也怕,他賴以立身的本錢,已經被朝廷消化了。李勣這個人,把軍隊看成自己的命,雖然他不帶兵了,但在軍中的影響還在。可隨著新式軍隊的更迭,他在軍中的影響力正在火速下降,他能不怕陛下找收拾他麽!
“他怕?朕看啊,他是跟朕耍活寶呢!”
“他是在埋怨朕,怎麽把他淘汰了!”
機會呢,李承乾不是沒給他,可李勣總是跟他玩花活,把幾十萬,上百萬大軍交給他,李承乾怎麽能放心!
當然,別說他心眼小,換成哪個皇帝,也不會把軍隊交給自己沒把握的人!他能給李勣這樣的榮耀,已經是萬分開恩了,再多,不行!
上皇還在玉華宮看著呢,李承乾不能有差錯,更不能讓他失望!所以,他沒精力和時間,去猜李勣的心思!
“陛下,要不,給他機會,讓他去講武堂?教教學兵也好啊,李勣在兵法上的造詣,還是不錯的!”
何止是不錯啊,本朝能超過李勣的人,確指可數!要是李勣能去,那自然是好的,可他英國公是什麽牌子,他怎麽能屈尊去那裏呢!
要是李勣願意去,李承乾八抬大轎抬他去都行啊!老東西這麽頑固,李承乾就隻能嗬嗬,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李道宗捋了捋胡子:“要不老臣去試試,畢竟幾十年的弟兄了!”
要是皇帝允許,他就邀上侯君集、謝映登、程知節幾個老兄弟,去拜會一下李勣,一頓酒下來,應該就能說服那個老家夥!
幾十年的老兄弟,他總不能卷大夥的麵子吧!而且,他那麽精明,怎麽可能不知道,這是陛下給他的台階。
李承乾點點頭:“朕是無所謂的,主要看他能不能想的開!”
李道宗嗬嗬一笑,他等的就是陛下的這句話。老虎沒有牙了,但飯還是要吃的,不是嗎?
..........
英國公府
李敬猷、李敬真、李思順、李欽載四兄弟忙壞了,李道宗、侯君集、謝映登、程知節四位大佬,他們可都是伺候好的。
酒過三巡,聽完李道宗的建議,李勣也是歎了口氣:“我這個人啊,就是賊做的時間長了,幹什麽都沒有你們大氣。”
說心裏話,李勣又沒有二心,為什麽就跟上皇、陛下處不好的!李勣清楚的很,問題不是出在陛下和上皇的身上,是他自己。
李勣總覺得這世上最把靠的,就是手裏的刀,因為你有刀,所有人都要看著你的臉色過活,所有人都不敢打你的主意。
翟讓當年怎麽死了,程知節和謝映登都是瓦崗寨出來,他們倆該一清二楚吧!他呀,不是不知道大勢,就是心裏不拖底。
程知節幹了一杯酒:“懋公的顧忌,老程最懂了,貞觀朝時,老夫也是考慮了很久,才選擇站隊的!”
畢竟關乎一家老小,關乎一輩子的功業,關乎千秋後世的,說一點都不擔心,那是扯淡,誰能完全把寶壓在誰身上。
但他家處默,就是認準了陛下,老程也是沒辦法,隻能選擇站隊。不過很幸運,程家選對了,又一次撈到了從龍之功,甚至連皇長孫都有他家一半的血脈。現在宮裏,就已經喊小皇孫為太孫了。陛下和皇後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仿照上皇時的舊事,等著孩子大了,便冊立南宮。
而李勣呢,戰功是比他們多,但錯過貞觀、永禎兩朝的擁戴之功,所以在君王眼中,並沒有他們三人這麽受信,自然是要靠邊站的。
謝映登抿了一口酒:“懋公,錯過了沒關係,但你畢竟功臣,還是三軍敬仰的大帥,陛下還是願意給你台階下的。否則,就不會讓我們來了!”
道理,李勣當然是知道的,陛下給台階,那是給麵子,讓他風光,如果陛下直接下一道聖旨,李勣敢說一個不字,違逆聖意嗎?
李勣點了點頭:“是啊,我知道,我感念陛下的隆恩,也領諸位兄弟的情,我自然是要遵旨的!”
李勣這輩子,隻能用可惜來形容,他明明是有能力創建更高的功業的,他就因為他的謹慎小心,竟然生生斷送了兩次,這隻能是說他咎由自取了,怨不得別人。
李道宗擺了擺手:“懋公,話不能這麽說!敬業不是東宮的嫡係麽,你這一府還是有希望的!”